法语音乐剧中伴奏音乐的摇滚元素分析,音乐论文.docx
法语音乐剧中伴奏音乐的摇滚元素分析,音乐论文内容摘要:法语音乐剧,是独树一帜的当代音乐剧的典范。 摇滚元素 的参加,是法语音乐剧创作中不可忽视的亮点。本文从法语音乐剧伴奏音乐中的 摇滚元素 缘起进行研究,举例讲明了 摇滚元素 在法语音乐剧创作中的运用,并对其构成原因进行讨论,以寻找出法语音乐剧的独创性魅力。 本文关键词语:法语音乐剧,伴奏音乐, 摇滚元素 一、法语音乐剧创作的 摇滚元素 缘起 当 音乐剧 (Musicals)这一名词,成为当今世界最为时髦、当代、融合演出形式的舞台剧定义时,在英国西区、美国百老汇音乐剧产业链逐步构建成熟的同时,以 时髦之都 巴黎为中心的法国,当然不甘示弱。于是浪漫、当代、大胆地法国音乐人便开启了独树一帜的法语音乐剧创作。 com die musicale 是音乐剧的法语形式,com die代表 戏 ,也有一层含义是 喜剧 ,而musicale的中文翻译是 音乐的 ,可以以是 和谐的 悦耳的 。1带着对音乐剧这样美妙的法语释意,擅于奇思妙想的法国人在音乐剧的音乐创作中参加了很多不同的元素。 1978年10月,法语音乐剧的起源代表作(星幻(Starmania)发行了概念CD,在当时欧洲人的概念中, 音乐剧 这一舞台表演形式是属于百老汇的产物,(星幻首选发行CD这种形式,也并不是法国人独创,然而这部描写将来的音乐剧,无独有偶,却恰恰开启了法语当代音乐剧创作的将来之门。概念大碟的诞生,带来了连锁效应,半年后,1979年春,音乐剧(星幻的舞台版在巴黎国会大厅完成了首演。 (星幻固然不是第一部法语音乐剧,但首演后却遭到法国青年一代的追捧,其音乐风格中浓重的 摇滚元素 贯穿整个剧始终,也向舞台剧界证明了唯美的法语也能与叛逆的摇滚音乐结合。而该剧中情节的推动也选用了插叙、跳进的形式,而不是英美剧中惯常使用的以时间为情节推动故事发展的手法。该剧从1979年至90年代初,一共推出了1979年版、1980年版、1986年版、1988年版、90年代版,五个版本,担任主演的也都是当时当红的法国、加拿大流行乐坛或者摇滚乐歌手,该剧成为了法语当代音乐剧的鼻祖。 有趣的是,该剧重要配角之一 ziggy ,在几次改版后,存在感几乎超越了男一号,而剧情中 ziggy的梦想 的改编,成为了该剧编剧们热衷的事情:1979年版他的梦想是 成为摇滚舞者 ,1988年版成为 成为摇滚鼓手 ,90年代版 成为摇滚歌手 。然而,无论如何改变,梦想始终围绕着 摇滚 进行, 摇滚元素 到底有什么魔力?(星幻之后,法语音乐剧中创作又有多少音乐风格是受 摇滚元素 的影响呢? 二、法语音乐剧伴奏音乐中的 摇滚元素 分析 法语音乐剧中有两部力作是非常受欢迎的音乐剧作品,直接打上了 摇滚 的标签。法语音乐剧(摇滚莫扎特(后简称(法扎)和(摇滚红与黑两部当今最红的法语音乐剧代表作,在中文翻译名称时,都实打实打上了 摇滚 的标签,这两部剧的共通点,除了是同一创作团队的作品以外,最主要就是音乐风格中的 摇滚元素 。 (一)案例一: (摇滚莫扎特(Mozart-L opera Rock),于2018年法国首演。2021年由上海文化广场引进,开启了中国地区的首演。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法扎在中国地区的首演获得了空前的追捧,首演的34场演出,早在刚开票时就一票难求。为求一票,有很多中国粉丝甚至排队超过30个小时。很快,这部剧被中国的迷妹粉丝们称为 全宇宙第一热门法剧 ,也在2022年初便迎来了时隔很短的第二轮中国巡演。 笔者曾随机采访过(法扎现场的观众,他们用 燃 看完像打了鸡血 反叛 颠覆古典 我疯狂了 ,这些形容词无不表示出了(法扎为演出现场带来的唯一无二的效果,而这些形容词联络起来正是人们心目中曾经对 摇滚 一词的解读。剧名中 Rock 一词的运用,也充分具体表现出了主创团队在音乐风格方面将 摇滚元素 运用到极致的决心。该剧的主人公莫扎特是欧洲最伟大的古典音乐家之一,被后世誉为 旷世奇才 。而他跌宕起伏、命运坎坷的一生以及英年早逝的传讲也是全世界的一个 迷 ,天才音乐家莫扎特这个人物原型也被很多文学影视作品改编过,人们对他早已熟悉,在他身上 黑暗与光明 命运与抗争 也是几经讨论的话题。 西方媒体介绍该剧讲: 这场表演是对莫扎特17岁时的生平的戏剧化描绘叙述,并在1791年以35岁的年龄逝世而告终。它既使用了传统流行摇滚乐作品,也使用了莫扎特的已有的音乐。 (法扎中保存了很多莫扎特的经典音乐作品,有些则加以改编。更大程度上运用了大量摇滚音乐元素,来表现莫扎特传奇的一生,青年时莫扎特的放纵、叛逆,而后的彷徨,及跨时代的对抗精神。也只要摇滚才能表示出颠覆一个时代的产物。摇滚元素也在该剧中与剧情、人物形象结合的相当好。该剧粉丝推荐的 中毒 歌单推荐,例如:(Tatoue-moi(Bim Bam Boum(L Assasymphonie(Vivre en crever等,都很好地具体表现出了 摇滚元素 的运用。 (Tatoue-moi(纹我):男主角莫扎特重要唱段。曾连续五周在法国SNEP单曲排行榜周榜位居第一。歌曲表示出了剧中莫扎特初到巴黎时对城市的热爱以及希望获得认可的渴求。歌曲的伴奏阳光热情,A段莫扎特天真、俏皮地独白式唱段,与电贝斯间奏有力而诙谐、轻松的曲风相照应,天才音乐家的不羁的灵魂,也在尽情地跳跃。这段歌曲也带有法国乡村摇滚的风格, (Bim Bam Boum:女配角阿伊洛西亚的登场曲,冰蓝色的美人,梦幻的光影,暗昧的浅唱 这段歌曲中,伴奏音乐运用了哥特系的黑色重金属配乐,高潮段落时重金属感极强的摇滚乐托起了她隆重地出场,人们立即明白了剧中 青年莫扎特这一瞬亦陷落 的原因。 (L Assasymphonie(夺命交响):萨列里的独唱曲,反映了他对莫扎特嫉妒以及不得不成认其天赋才能的震惊、矛盾的心理。这首歌曲是(法扎中,最受欢迎歌曲之一,在现场演唱时,每次观众的音量都足以掀翻屋顶。在歌曲伴奏中,低音电贝斯的连续切分音走向,增加了很多紧张情绪化的色彩,与歌声构成了二重唱,描写出主人公及其矛盾的暗黑心理。副歌段落,电钢琴的重低音区与歌唱旋律融为一体,将歌曲渐渐推向高潮。 (Vivre en crever(活到极限):全剧终曲。莫扎特与萨列里的二重唱。在莫扎特生命走到尽头之际与萨列里再相见,在莫扎特最后释放的呼喊声中,萨列里也终于明白了权利欲望并不那么重要。歌曲的伴奏音乐此时是壮丽、纯洁、洒脱、无畏、摇滚 一切混杂在一起,产生了不可思议的和谐感。 笔者曾亲历(法扎南京保利大剧院的演出现场, 摇滚元素 贯穿的(法扎整剧,三和弦加厚重持续的鼓点的摇滚音乐形式贯穿了整部剧,现场观众如同置身一个庞大的摇滚音乐现场大典,也被剧情与舞美以及演员极具感染力地表演掀起了一次次地高潮。巡演期间,每晚大剧院的地板都在发出有力而节拍感的震响,仿fo地板也在音乐中承当了低音鼓的角色, 摇滚元素 颠覆了所有音乐剧观众对音乐剧的观剧体验。而主创团队用 摇滚 风格与古典音乐结合诠释这部音乐剧的灵魂人物莫扎特,大概也是想表现莫扎特叛逆、向往自由与独立不羁的性格特点。而这些特点正是很多 摇滚青年 所向往或追求的,可以以讲,(法扎突破了时空,将18世纪的一位 叛逆青年 拉上了当代舞台。 (二)案例二: (摇滚红与黑(Le Rouge et Noir),于2021年9月在法国首演。固然(摇滚红与黑在法语原文上并没有直接具体表现出 Rock 一词,但这部剧是(法扎主创团队的又一力作,音乐创作方面延续了(法扎的摇滚道路。该剧现场运用热情似火的摇滚乐队与舞美置景相结合,运用独特的 法式摇滚 风格来构筑 红与黑 浪漫与现实 的抗争。当前这部剧由中国主办方-聚橙网音乐剧制作公司买下版权、独立制作,将于2022年开启初次中国巡演。 三、法语音乐剧创作中, 摇滚元素 的构成原因 (一)环境因素: 居其宏先生曾讲: 追逐时髦是音乐剧的本性之一,但还不是音乐剧处理自个与时髦关系的极致。真正的音乐剧大师和杰作,并不老是追着时髦跑,而是创造时髦、引领时髦。 2法语音乐剧对 摇滚元素 的运用,将其推到了一个另类的 时髦 高度,这受一定的环境因素影响。自古以来,巴黎就被称为 时髦之都 ,在法国的街头四处都充斥着各种流行的元素,很容易就看到很多时髦的人,而这种时髦从上个世纪就一直在延续,无论是妙龄女子还是高龄的老奶奶,都非常崇尚时髦和热爱生活。正是由于这种百年来的时髦环境,当音乐剧在法国开场流行,法国人便不知足于模拟或借鉴其他国家的经典,而是创始了属于自个的 法式摇滚风 音乐剧。 (二)文化因素: 历史舞台上,法国人是最著名的 自由主义者 。 自由、平等、博爱 被法国宪法定为本国的国家箴言。法国人民向来崇尚自由,富有开拓者精神,固然法国摇滚乐并不是世界摇滚乐的主流,但无论是(星幻还是后来的(法扎,主创人员在表示出剧情和音乐创作方面都极具创新精神,这也和法兰西民族的追求突破的特性相符合。同时,音乐剧的题材也往往赋予了音乐创作以独特的魅力,无论是(星幻中要表示出的将来主义,还是(法扎中要表示出的人物个性和追求,也符合摇滚风格坦率、直接的态度以及充满能量与情绪的音乐特性。 (三)审美因素。 法国人爱 美 。而法语音乐剧通常是浪漫、唯美、写意的,也正具体表现出了他们的审美情趣。与英美音乐剧不同的是,他们并不热衷于写实,他们更擅于表现理想与现实的碰撞,在音乐剧的舞台上表现 向往与追求 。正是这种审美的差异,令他们创造出了不同于其他国家民族的音乐剧表现形式。例如音乐剧(法扎的主人公莫扎特,本来是一位古典主义时期的奥地利作曲家,德奥古典音乐的巨匠之一。法国人在创作时,跳出了 古典主义 写实的风格,用更为释放的 摇滚精神 来挖掘人物的深层精神境界,使这部描写18世纪人物的音乐剧更 接地气 。这正是法国人审美特质的 个性美 。而(摇滚红与黑中,打破思想的禁锢,冲破教条式的精神思想,正符合 摇滚精神 中的自由不妥协,也具体表现出了法国审美的 开放美 。 (四)法语音乐剧与法国流行乐坛共同 造星 。 法语音乐剧创作中的 摇滚元素 运用,也与法语音乐剧演出的诞生经过有关,很多剧目都是先在流行乐坛发行剧中单曲或大碟,靠流行乐坛的歌手或者明星来集聚人气,之后才在音乐剧舞台上完好地呈现的。很多剧中的主演,本身也已经是摇滚乐队主唱或者是流行乐坛歌手,而音乐剧的演出成功也为他们提供了更多地成名时机。例如,(星幻中重要角色ziggy的扮演者们:1986年版,扮演者Jean Leloup(让 勒鲁)是魁北克著名摇滚歌手;1988年版,扮演者Renaud Hantson(雷纳德 汉特森)是法国著名摇滚歌手;(巴黎圣母院1998年版,游吟诗人Gringoire的扮演者Bruno PELLETIER是法国摇滚乐队Pell的主唱;(罗密欧与朱丽叶中,首演版罗密欧扮演者Damien Sargue(达米安 萨格)和朱丽叶扮演者C cilia Cara(希西莉亚 卡拉)在主演音乐剧以前都是通过法国电视歌唱比赛获奖的流行歌手;(罗朱中配角Mercutio的扮演者John Eyzen(约翰 埃真),曾是法国放克摇滚乐队的主唱并发行过专辑。(法扎中莫扎特的扮演者Mikelangelo Loconte(米开朗琪罗 勒孔特),曾是L opold Nord Vous乐队的艺术总监,他在音乐剧中的第一支单曲(Tatoue-moi(纹我)在2018年法国流行音乐排行榜位居第一。 四、结束语 L impossible n est pas franais. (法兰西的字典里没有不可能三个字。) 拿破仑。 拿破仑曾讲过的这句话,充分表示出了对法国的自信,而现代法国人民又把其当成一种流行语。用在法国人对音乐剧的创作上也非常适宜。与美国的 百老汇 形式音乐剧相比,他们的创作更为开放、随性,从不拘泥于一种类型。 当然,法语音乐剧伴奏音乐的风格特征也并不仅仅只要一种摇滚风格,而是兼具摇滚、浪漫、时髦、流行等多种风格融合的多元化、当代感音乐的舞台剧。例如:具体表现出法兰西浪漫主义精神, 美与丑 的灵魂的音乐剧(巴黎圣母院(罗密欧与朱丽叶;通过名著改编,具体表现出法国古典文学魅力的音乐剧(小王子、(悲惨世界(巴黎版)等等。这些剧目从音乐风格本身来讲也非常注重音乐的色彩性,音乐的配器丰富、旋律优美、层次分明,并经常具有奇异斑斓的梦幻想象色彩。 有趣的是,在这些剧中也有很多唱段能够找到 摇滚 的影子,例如(罗密欧与朱丽叶中著名唱段(Les Rois du Monde(世界之王)、(巴黎圣母院中的(Je Sens Ma Vie Qui Bascule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