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仓库远程移动监控的实现研究结论与参考文献,仓储管理论文.docx
多仓库远程移动监控的实现研究结论与以下为参考文献,仓储管理论文【题目】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结论/以下为参考文献】多仓库远程移动监控的实现研究结论与以下为参考文献 第六章结论 6.1总结 物联感悟 这个概念正越来越深入的融入现今社会的方方面面。在由IBM公司第一次提出物联网 智慧地球 项目后,美国就将这一项目提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与 信息化高速公路 比肩,成为美国另一个影响全球的技术工具。随着物流行业和仓储行业的高速发展,在需求以及科研的互相作用下,物联网技术得到了不断的更新和广泛的应用。物联网技术在仓储管理系统的应用将会给整个物流行业带来一场革命。本论文主要将传感器、无线网络和嵌入式处理器结合起来,研究了一种新型的仓储管理系统。主要工作包括: 将温度、湿度、CO2浓度、三轴加速度等传感器与Cortex-M0相连,实现仓库环境信息采集,将RFID系统植入到Cortex-M0上实现货物进出库的登记和人员的登记。连接弱电控制强电的数字继电器,分别连接风扇和仓库灯光。并通过调节PWM的值来调节风扇的档位和光照的强度。 建立Zig Bee无线网络实现Cortex-M0和Cortex-A8的信息传递。 在Cortex-A8上移植Boa服务器,移动终端Android手机和PC机能够通过登陆Boa服务器,观看网页来阅读仓库内的环境信息和货物信息,并通过在网页上填写命令来实现,远程控制各个仓库内设备的功能。移植SQLite3服务器,来存储货物信息、人员信息、报警信息和环境信息。搭建交互设计平台,安装交互设计软件,修改U-BOOT并移植,启动Cortex-A8处理器。在Cortex-A8上移植Yaffs文件系统。编写各个传感器的不同线程和中断执行线程,实现对信息的处理和各个设备的控制。移植MGPJ-STREAM服务器,实现实时视频监控仓库。 搭建GMS网络,实现Cortex-A8和移动终端的信息传递。实现移动端报警短信通知和短信控制设备的功能。 在 移 动 终 端 下 载 与 协 议 相 关 的 火 狐 浏 览 器 . 实 现Boa服 务 器 登 陆 和MGPJ-STREAM服务器登陆,在移动端通过网页观看各个仓库环境货物信息和实时监控视频。 6.2 瞻望 本文提出的仓储管理系统固然在中型二级仓库仓储管理中提高了一定的效率,但是仍然存在众多的缺乏。系统的改良,工作量宏大,系统的设计仍为初级阶段。一些方面仍需要更深切进入的研究。 主要有待改良和提高的工作有: 信息货物入库阶段采用 RFID 射频技术,该技术在安全性方面毋庸置疑,但录入速度仍然有待提高,能够采用二维码技术和 RFID 射频技术相结合,加快录入速度。 仓库个数,仓库内货物种类和货物数量受数据库的限制,能够结合云存储技术将远程仓库的货物连接起来,实现货物统一管理,合理分配流通。货物种类和数量不再遭到限制。 以下为参考文献 1 Jara A J,Zamora M A, Skarmeta A F G. An architecture based on Internet of Things to supportmobility and security in medical environments/Proceedings of the 7th IEEE C onsumerCommunications and Networking Conlerence CCNC。Las Vegas, NV, USA, 2018:1-5 2邬贺铨。物联网的应用与挑战综述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0,225:526-531 3 Commission of the European Communities. Internet of Things An action plan for Europe COM 2018 278 finals R .Brussels, EC Publication, 2018 4黄 坤,李 秋 红,王 太 宏。智 能 安 防 警 报 监 控 系 统 设 计J.电 源 技 术 研 究 与 设计,2020,13810,1942-1945 5史 涛,裴 海 龙。基 于Linux的 嵌 入 式 实 时 视 频 跟 踪 系 统J.计 算 机 测 量 与 控 制2020 ,225:1523-1526 6柳天虹,姜树海。基于ARM的机器人远程网络视频监控系统J.测控技术,2020,335:65-68 7李爱莲,袭祥吉,杨茵。基于嵌入式Linux地温空调室内风循环智能控制系统设计J.计算机测量与控制,2020,224:1123-1126 8耿杏雨,杨帆,王秀,等。基于ARM的育苗架智能监控系统设计J.农机化研究,2021,122199-203 9杜 雪,马 孝 义,陈 磊。基 于 嵌 入 式Linux的 灌 区 信 息 采 集 系 统 设 计J.农 机 化 研究,2021,121:114-117 10盛占石,吴矶琪。基于Web的温室大棚远程监测系统J.电子器件,2020,375:293-296 11袁 磊,朱 怡 安,兰 蜻。嵌 入 式 系 统Boot Loader设 计 与 实 现J.计 算 机 测 量 与 控制,2018,172:389-391 12潘 浩,马 艳 敏,白 瑛。Bootloader在AT91RM9200系 统 中 的 实 现J.微 计 算 机 信息,2007,231:168-170 13刘磊,张凤荔,秦志光。基于U-boot构建嵌入式Linux的BootloaderJ.计算和应用研究,2007,2412:238-240 14李鹏勃,靳伍银。基于S3C2440嵌入式系统的U-boot移植J.机床与液压,2020,4117:103-106 15高文辉,师奕兵,张伟。基于S3C2440的U-boot双启动实现J.测控技术,2020,312:87-91 16孙棣华,龚康,廖孝勇。面向S3C2440的U-Boot分析与改良J.控制工程,2020,195:881-884 17成月良,方寿海。面向应用的嵌入式Linux裁剪方式方法研究与实现J.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18,3011,2684-2687 18杨 柳,毛 怀 志,蒋 志 杰。基 于 无 线 传 输 的 粮 仓 温 湿 度 远 程 监 测 系 统J,农 业 工 程 学报,2020,284,155-159 19曹 新,董 玮,谭 一 酋。基 于 无 线 传 感 网 络 的 智 能 温 室 大 棚 监 控 系 统J.电 子 技 术 应用,2020,382:84-87 20 Tan Lu, Wang Neng. Future Internet: The internet of things A .2018 Third InternationalConference on Advanced Computer Theory and EngineeringC .Chengdu, China, IEEE Press,2018.376-380 21汪洋,潘天红,王伟。养鸡场嵌入式远程监测系统设计J.湖北农业科学,2018,5023:4949-4952 22陈海明,崔莉,谢凯宾。物联网构造与实现方式方法的比拟研究J.计算机学报,2020,361:168-188 23邬春明,刘海维。基于物联网的风电机组状态视频监控系统设J.电子器件,2020,372:302-306 24何剑锋,罗敏,何月顺。一种基于ARM-Linux的Web远程放射源实时视频监控系统J.中国测试2020,405:100-103 25樊志平,洪添胜,刘志壮,等。柑橘园土壤墒情远程监控系统设计与实现J.农业工程学报,2018,268:205-210 26孙纪敏,沈玉龙,孙玉,等。传感器网络接入Interne体系构造和服务提供方式方法J.通信学报,2008,294:84-89 27胡世锋,谷世红。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应急物流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网络与信息化,2020,333,452-454 28李勇。CGI在嵌入式WEB服务器中的应用和实现J.微计算机信息,2008,2410-3:182-184 29孙辉,陆松年,杨树堂。基于Linux和S3c2410的嵌入式Web Sever的研究与实现J.计算机应用与软,2007,242:134-136 30时雨露,潘淑文,寿国础。Linux嵌入式WEB系统研究及实现J.嵌入式系统应用,2007,233:3-5 31 Roh J S, Chang T H. Performance analysis of multi-hop sensor system for smart home networkapplications J. Wireless and Optical Communications Networks, 2018, 28: 1-5 32浦敏,李云飞,王宜怀。基于物联网的无线照明控制系统J.照明工程学报,2018,212,86-89 33张伟,周凤星,严保康。基于ARM9和Linux的机械故障诊断仪的设计J,电子技术应用,2020,408:76-79 34赵梦龙。基于S3C2440和嵌入式Linux操作系统的矿用车载定位装置的设计J.煤矿机械,2020,356,32-34 35 Dikaiakos M D, Katsaros D, Mehra P, et al. Cloud computing:Distributed Internet computing forIT and scientific researchJ .IEEE Internet Computing Magazine, 2018, 13 05:10-13. 36 Ning Huansheng,Ning Na, et al. Layered structure and management in Internet of thingsA .ProcFuture generation communication and network FGCN C .Jeju :IEEE Press,2007:386- 389 37方 彦 军,董 政 呈。基 于ARM-Linux的 火 电 机 组 在 线 性 能 监 测 系 统J.自 动 化 与 仪表,2020,228:1-8 38曹梦龙,邹云东。基于Internet和GSM的智能家居的网关设计J.电视技术,2020,383。73-76 39 Paolo Baronti, Prashant Pillai, Vince W C Chook, et al. Wireless sensor networks: A survey on thestate of the art and the 802.15.4 and Zig Bee standards J. Computer Communications, 2007, 307:1655-1695. 40张立立,徐勇,孙开宇。基于Zig Bee技术的无线数据采集系统的研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20,295:139-142 41杨海科,张建奇。基于S3C6410平台的RFID手持终端的设计与实现J.电子技术应用,2020,401:20-22 42 FENG Yuefeng.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middleware for RFID warehouse managementJ.American Journal of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Research,2018,119:3899-3903 43许吉斌,李少波,潘伟杰,等。特色食品的RFID编码策略研究及应用J.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20,342:716-720 44杨海科,张建奇。基于S3C6410平台的RFID手持终端的设计与实现J.嵌入式技术,2020,401:20-22 45 Buckley J. From RFID to the Internet of Things-Pervasive networked systems R,Brussels;European Commission, DG Information Society and Media, Networks and CommunicationTechnologies Directorate, 2006 46胡永利,孙艳平,尹宝才。物联网信息感悟与交互技术J,计算机学报,2020,356:1147-1163 47 Wallace J,Perch D, Rea S, Irvine J. Fuzzy logic optimization of MAC parameters andsleeping duty-cycles in wireless sensor networks/Proceedings of the 62nd Vehicular TechnologyConference. Dallas, USA, 2006:1824-1828 48 Jin G, Nittel S. NED: An efficient noise-tolerant event and event boundary detection algorithmin wireless sensor networks/Proceedings of the 7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obile DataManagement MDM 06。Nara, Japan, 2006:153-161 49宁 焕 生,徐 群 玉。全 球 物 联 网 发 展 及 中 国 物 联 网 建 设 若 干 思 考J.电 子 学报,2018,3811,2590-2599 50钱志鸿,王义君。物联网技术与应用研究J.电子学报,2020,405:1023-1028 51刘强,崔莉,陈海明。物联网关键技术与应用J.计算机科学,2018,376:1-10 致谢 回顾两年多的求学生涯,感染颇深。首先我感谢我深爱的母校-河北工业大学,它为我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学习平台,这段难得珍贵的经历将在我的人生成长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在这里我养成了严谨的思维,当碰到学术难题,不再一味的依靠简单的搜索引擎,人云亦云。而是站在更高层次的角度,考虑问题、论证问题。这种严谨而独立的治学态度,将使我受益终生。 其次我要感谢我的研究生导师耿恒山教授。在过去的研究生生涯中,他是给予我最多关心与帮助的人。在他的身上我不仅学习到了专业的知识,同时也深深的体会到一种学无止境的人生态度。他在科研教学领域辛勤奋斗四十年,但是从不间断学习新知识和研究新的课题。耿恒山教师会经常催促我们阅读最新的科技文献,并与我们讨论前沿的课题发展,规划我们的研究方向。他对科研一丝不苟的态度堪称我们的典范。 再次我要感谢我的实验室室友,王少佐、徐翔南、李钦、罗淑珍、高艳同学。在这段共同成长的经过中,我们共同的学习、共同进步。无论碰到多大的问题,他们都会给我无私的帮助和坚定的支持。对我完成课题研究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还要感谢和我同一课题组的范东月同学,在这个科研项目中他给予我莫大的帮助,在同心协力的完成项目的经过中学习到很多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 感谢华清远见的李明志和曾红安教师,在硬件的选取和内核移植经过中给了我很过启发性的建议。 最后我要感谢在我整个的求学生涯中一直默默支持我,给我无私关爱的父母。他们的爱将是我不断前进的动力。我将带着他们的殷切期望,克制如今和将来碰到的各种困难和挫折。不断的为社会和国家奉献气力,做出奉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