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事件应急预案会议领导讲话-文档.docx
公共事件应急预案会议领导讲话 同志们: 为切实推进我市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编制工作,完善应急管理机制,努力为全市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提供坚强保障,市人民政府决定召开全市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工作会议。会上,各县(区)、市直各部门就预案编制工作作了很好的交流发言,总值班室主任李斌就有关业务作了说明,发言中好的意见、建议对进一步完善全市应急管理工作很有帮助。这也充分说明,各县(区)、各部门为会议的召开都是作了认真思考和准备的,为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表示衷心的感谢。下面,我围绕全市应急管理工作讲几点意见: 一、统一思想,增强做好应急管理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党的全会明确指出,要建立健全社会预警体系,提高政府应对突发事件风险的能力,形成统一指挥、功能齐全、反应灵敏、运转高效的应急机制,提高保障公共安全和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加强应急预案编制工作,提高保障公共安全和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预防和减少各类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和公共安全事件及其造成的损失,成为新形势下政府必须履行好的一项重要职责。各县(区)、各部门都要充分认识加强应急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一)加强应急管理工作,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的迫切需要。各种突发性公共事件,不仅会造成生命财产的巨大损失,还会影响社会稳定,对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产生重大影响。当前,处于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时期,政治安定、社会稳定的良好局面是我们加快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同时,我们又处在深化改革的特殊时期,各种不安全因素随时可能激化为尖锐的矛盾,各种难以预料、难以控制的自然灾害、重大疫情等也随时可能出现。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加强应急预案编制工作,建立健全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机制,努力提高驾驭复杂局面的能力,积极预防和有效化解经济社会发展中面的风险、困难和危机,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现代化建设提供一个稳定、安全的社会环境。 (二)加强应急管理工作,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执政为民的必然要求。各级人民政府,必须坚持以为人民服务为根本宗旨,为人民群众谋取最大的利益,保障人民群众的利益不受侵害、少受损失,保证人民群众安居乐业。我市是遭受自然灾害较为严重的区域之一,灾害种类多,频度高,区域性、季节性强;我市又是边疆地区,国境线长,境内外敌情、社情复杂,禁毒斗争任务艰巨;特别是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和形势的发展,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重大事故灾难、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时有发生。如果没有完善的预警体系、高效的应急机制,不能有效地预防和处置突发事件,就会给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造成重大的损失。因此,我们必须进一步强化责任意识,坚持以人为本,把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作为应急管理工作的首要任务,最大限度地减少突发公共事件及其造成的人员伤亡和危害。 (三)加强应急管理工作,是各级政府全面履行职能,提高行政能力的重要内容。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主要职能是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应急管理是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重要内容,提高应急管理水平,是加强政府自身建设重要而紧迫的任务,也是检验政府行政能力的重要标志。特别是突发公共事件造成的负面影响并不仅止于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其间接损失同样不可忽视,比如社会承受能力、政府公信力及国际影响等等,如果突发事件处置不当,也可能引发社会动荡。因此,无论是落实科学发展观,还是全面履行政府职能,都要求各级政府把加强应急管理工作作为政府全面履行职能的一项基本要求。各县(区)、各部门都要进一步增强公共安全意识,更加重视应急预案编制等基础性工作,加快建立健全应急管理体系,不断提高应急管理水平。 总之,加强应急预案编制,健全应急管理体系,是现代社会管理的重要内容,是维护国家安全、社会稳定和人民群众利益的重要保障,我们必须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高度,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从全面履行政府职能、提高行政能力的高度,加深认识做好这方面工作的重大意义,切实增强责任感、紧迫感,把这项安国利民的大事做好。 二、把握重点,切实抓紧应急管理机制的完善工作 但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市应急预案编制还存在着不少问题,应急管理工作还很不完善,与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相比,还存在许多薄弱环节和差距,有的还较为突出,主要表现在: (一)预案编制工作进度不够理想。市、县(区)总体预案之间,市直专项预案、部门预案之间,进展不够平衡。市级总体预案印发后,有的县(区)、市直部门及时启动各自预案的编制工作,部分已经报市政府研究,但有的县(区)和部分市直部门就连一些前期基础准备工作都还没有开展。 (二)应急机构不够完善。去年,市政府办公室已经建立了市应急办公室,成立了机构、完善了制度、配备了工作人员,整个工作已经有效运转。但直到今天,很多县(区)和市直部门还没有建立相应的应急值守的机构和机制,全市应急管理统一指挥、统筹协调的基础还很薄弱。 (三)预案间的衔接不够紧密。市总体应急预案是全市应急预案体系的总纲,在内容上既体现国务院、省政府的要求,又注意提出适合全市市情的工作措施,规范性、务实性、操作性较强,是全市应急管理的纲领性文件。各县(区)、市直各部门要参照市级总体预案,结合各自实际和特点,突出行业特色编制预案,与市级总体预案有机统一,从而形成全市应急管理的基本框架。但实际操作中,有的县(区)、市直部门各自为政,关门编预案,与市级总体预案联系不够紧密,缺乏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四)应急管理的基础不够牢固。我市应急预案体系的构建刚刚起步,应急管理运行机制不够成熟,应急队伍和装备滞后,群众的防灾减灾、互救自救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都还不够到位,很多工作都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以上问题的存在影响全市应急管理体制的有效建立,因而这些问题也就是我们下步工作中必须切实抓紧的工作重点。各县(区)、各部门一定要以对党、对人民、对事业高度负责的精神,坚持居安思危、防患未然的原则,切实抓好以下措施的落实: 一要抓紧预案体系建设。应急预案是政府和有关部门组织管理、指挥协调应急行动的整体计划及程序规范,是解决在突发公共事件的事前、事发、事后各个阶段,由谁来做、怎样做、何时做以及用什么资源来做的行为规范。应急预案编制工作,涉及事前、事发、事中、事后等各个环节,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付诸长期的努力,不能一蹴而就,也不能一劳永逸。各县(区)、各部门要统筹研究,突出重点,整体推进。各县(区)要对照国家、省、市总体应急预案的框架、内容和格式,组织专门力量,集中时间和精力,特别是要针对各类突发事件可能出现的情况,以及事件发生后谁去处理、怎么处理等重点环节,科学合理、切实可行地加紧编制县(区)总体应急预案并按程序报市政府备案。市直各部门要依据职能分工,抓紧修善各自的专项预案和部门预案,切实提高预案的科学性、针对性和预见性,该报市政府审批的尽快报批,该报市政府备案的尽快报备。通过市、县(区)政府和市直各部门的共同努力,进一步完善应急预案体系,形成全市“纵到底、横到边、多层次、全覆盖”的应急预案体系,为推动应急管理工作向深度拓展奠定坚实基础。各县(区)的总体应急预案以及市直的专项预案、部门预案必须在6月份前编制完成并印发,这是一项硬性的工作要求,否则,将追究责任人的责任。今天参会的同志回去后务必要汇报清楚。 二要抓紧管理机制完善。各县(区)人民政府、市直各部门要按照分类管理、分级负责、条块结合、属地管理为主的原则,本着“立足现实、充实加强、细化职责、重在建设”的方针,根据市政府的部署要求,通过整合现有资源,抓紧组建应急管理机构,做到有专门的机构管事、有专门的人员办事,使区域内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值守、信息汇总和综合协调工作有效运转,保证应急救援需要。要建立健全预警监测网络,及时掌握分析各类涉及公共安全的征兆、动态,对各类安全隐患要抓小、抓早、抓苗头,务求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控制、早处置。要建立畅通高效的信息报送发布渠道,规范报送形式和内容,依托政府电子政务系统建设应急管理信息平台,确保报送信息及时、全面、准确、可靠。要建立健全应急处置联动机制,做好纵向和横向的协同配合工作,确保应对和处置突发公共事件时,能够有效组织、快速反应、高效运转、阵不乱,真正形成应急管理的工作合力,促进全市各级政府应急管理水平的整体提高。 三要抓好保障能力建设。务求物资、装备、队伍“三落实”。要抓好应急物资的储备,按照各个层次预案的要求,及时足额备齐各类应急物资,相应建立严格的物资补充更新和调拨使用等项管理制度,确保应急物资特别是各类救灾物资和生活必需品的及时供应。要抓紧完善基本生活必需的食品、药品、衣物、饮用水等调集和发放机制,确保群众一旦受灾时有饭吃、有水喝、有衣穿、有屋住、有医治,确保应急状态下的征集调用。要建立健全应急资金保障制度,按照现行事权、财权划分原则,市、县(区)财政分级负担处置突发公共事件所需经费,保障应急工作的经费需要。要不断提高公共设施的保障能力。各类公共设施的规划建设应考虑应急处置工作的需要,合理规划建设必要的应急处置设施和备用系统。相关职能部门要按照分工做好煤、电、油、水、气等应急保障工作,交通、通信等部门要合理配置和调度运输、通讯资源,保障应急处置工作的顺利开展。要抓好应急装备建设,依据应急管理工作的实际需要,本着先急后缓的原则,配置一批技术先进、性能优越的应急专业设施和器械,为专业救援队伍提供必要的防护装置。做好人力资源的统筹规划,按照一队多用、一专多能原则,继续抓好专业队伍建设,充分发挥交管、医疗急救、森林防火等专业队伍在应急工作中的骨干作用;坚持平战结合,继续发挥公安、消防、武警、预备役民兵以及驻地解放军的骨干作用;根据行业特点和区域特征,组织开展应急救援志愿者的招募、培训工作,逐步构建起统一高效的专业应急救援体系。加强预案演练工作,提高实战能力。各级各有关部门特别是领导同志要牵头负责制定专项预案操作程序及细则,依据各自职责特点,定期组织开展防汛抗旱、突发地质灾害、煤矿生产事故救援等预案演练工作,针对暴露出的问题加强岗位培训,进一步落实和检验预案,磨合机制,锻炼队伍,提高实战技能,确保应急队伍关键时刻拉得出、打得赢、保安全。 四要抓好基层基础工作。完善应急预案的重点在基层,预案落实的重点也在基层。要坚持重心下移,搞好重点行业、重点企业、重点部位应急预案的完善和细化,促使预案进社区、进农村、进机关、进家庭,这些地方人群集中,特别容易受各种灾害侵袭,更需要加强预防。要高度重视和加强企业应急管理,特别是高危行业的企业,要切实做到应急有预案,救援有队伍,联动有机制,善后有措施。同时要做好学校、医院、供水、供电、供气、能源、通信等重点部门的应急方案 ,普及公共安全、应急救助、防灾救灾等方面的知识,全面提高防灾减灾能力。 三、加强领导,确保应急管理工作顺利推进 加强应急预案编制和应急管理工作,事关国家安危、社会稳定和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各县(区)、各部门一定要按照市政府的统一部署,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加大投入,狠抓落实,切实把这项工作不断推向深入。 一是要明确责任,强化管理。要进一步建立健全应急预案编制工作的领导责任制、工作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各县(区)政府是本行政区域处置突发公共事件和应急预案编制工作的行政领导机构,政府相关职能部门是相应工作机构,政府办公室是综合办事机构,政府的主要负责人是第一责任人。各县(区)、各部门要把应急预案编制工作作为重要职责,把加强应急预案编制摆上重要位置,切实转变职能,更新观念,舍得投入人力、财力、物力,以对人民群众利益和生命财产安全高度负责的态度,把应急预案编制各项工作落到实处。这里强调两点。第一,要严格按照应急预案要求,及时、准确地报告突发公共事件的信息。一旦发生重大、特别重大突发公共事件,有关县(区)人民政府,市直有关部门要立即如实向市政府报告。市政府应急办公室要及时汇总上报有关重要信息,并将市政府领导有关指示传达给有关县(区)和部门,跟踪反馈落实情况。第二,要高度重视对群体性事件的处置。各县(区)、各部门要及时掌握本地区本部门不安定因素,对于一些重大敏感问题和群众反映强烈并可能引发群体性事件的矛盾纠纷,主要领导要亲自出面做工作,早发现,早处置,力争把问题解决在基层和萌芽状态。一旦发生群体性事件,要按照相关应急预案要求,及时采取措施,迅速控制局面,防止扩大事态。 二是要密切配合,协同应对。应急管理工作涉及面广,工作复杂。各县(区)、各部门一定要有大局观念、全局意识,在加强本地区本部门应急预案编制,建立健全快速反应机制,提高快速反应能力的同时,还要加强纵向和横向的配合协调,确保及时、有序地做好各种突发公共事件的处置工作。要充分发挥和调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共同参与应急处置工作,形成市政府统一指挥、各部门协同配合、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应急管理体系。 三是要加强宣传,营造氛围。要充分发挥电视、网络、报刊等新闻媒体的作用,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大力宣传有关应急预案编制方面的法规、规章等知识,深入宣传党和政府在应急管理方面的政策,积极推广先进经验和做法,共同探索新路子、创造新经验,把预防和处置突发公共事件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要充分利用新闻媒体、编印通俗读本、知识讲座等多种渠道和手段加大宣传教育,加快普及各类预防、避险、自救、互救和减灾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市应急办年底将开展一次演练活动,切实增强群众应对危机意识、自我保护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不断提高群众的防范能力和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努力形成全民动员、预防为主、全社会防灾减灾的良好局面。 应急预案编制和应急管理工作事关全市改革、发展、稳定大局,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工作,也是一项具有开创性的工作。各县(区)、各部门要高度重视、明确职责、真抓实干、开拓创新,加快推进应急预案编制和应急管理工作,切实为经济社会稳定发展、构建和谐作出积极贡献! 本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