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人生哲学的历史地位和现代价值,人生哲学论文.docx
-
资源ID:73300295
资源大小:26.60KB
全文页数:16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4.8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曾国藩人生哲学的历史地位和现代价值,人生哲学论文.docx
曾国藩人生哲学的历史地位和现代价值,人生哲学论文本篇论文目录导航:【题目】【绪论】【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 曾国藩人生哲学的历史地位和当代价值【结束语/以下为参考文献】 第四章 曾国藩人生哲学的历史地位和当代价值 曾国藩人生哲学在中国近代人生哲学中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他不仅将儒家人生哲学的精华真髓发扬光大,而且结合自个的人生实践对儒家人生哲学进行一定的改造,通过将西学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丰富发展了儒家思想文化和中国人生哲学。曾国藩人生哲学集中具体表现出了中华民族精神和中国传统道德品质,对我们今天开展家庭教育和大学生思想教育,加强的道德修养,培育社会核心价值观都具有深入的启示。 第一节 曾国藩人生哲学的历史地位。 一、曾国藩人生哲学的历史意义。 在中国近代史上,曾国藩是一位影响深远的人物,他的道德修养、着作文章、人品功绩都为世人所敬仰。他以远大的抱负步入仕途,目的是实现 民胞物与 的远大理想;他以犀利的目光看到清王朝的种种弊端,决心以自个的微薄之力,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于将倾,拯救行将衰败的清王朝;他以强烈的自信推动近代中国的洋务运动,以期实现中国的自立自强;他以广阔的襟怀、清廉的作风、富有启发的教育培养了大批人才。这些都与曾国藩的人生哲学息息相关。曾国藩以其崇高的道德情操和人格魅力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现代中国的很多名人伟人,如、梁启超、蔡锷等都受过曾国藩的影响,鼓励他们为实现自个的远大目的而不断努力奋斗。 曾国藩的人生哲学丰富发展了中国传统人生哲学。他将 仁义忠信 、 忍辱退步忍让 、 清廉自守 、 刻苦自励 等传统道德继承下来,发扬光大。同时他以现实主义的态度,英勇面对西方文化的挑战,维护传统而不守旧,继承传统又超越传统。他将 义理之学 中的 经济 单独出来,结合经世致用思想,既弘扬儒家学讲的求是精神,又主张学习外国的科学技术,成为洋务运动的创始者。 他以 礼 释 仁 ,倡导儒家的民本思想,实践爱民为民的主张;他以忠实来治军,倡导爱国精神,给予湘军精神动力;他以修身为本,加强自个的道德修养,努力改变社会风气。曾国藩以自个独特的人生理论和丰富的人生实践,使儒学人生哲学在近代获得了短暂 中兴 . 二、曾国藩人生哲学的时代局限。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曾国藩在中国近当代也颇受世人争议。从阶级立场来看,曾国藩作为封建统治的维护者,代表的是封建地主阶级的利益,具有反动的一面。曾国藩一生扞卫孔孟之道,以维护清朝腐朽的封建统治、拯救晚清的生死存亡为己任。他组建湘军,充当清王朝的 帮凶 ,残酷镇压太平天国起义,委曲求全的解决 天津教案 .正是由于曾国藩内心深处根深蒂固的 愚忠 ,让他死心塌地为清卖命,这是曾国藩的哀伤痛苦所在。正如唐浩明先生指出的: 其实,曾国藩这个人既不是圣贤完人,也不是十恶不赦的罪人,他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个充满了深入内涵的悲剧人物 . 曾国藩的人生哲学深受封建纲常伦理的束缚,具有一定的时代局限性。曾国藩继承了儒家的 三纲五常 学讲,遵守儒家的伦理道德,并用它来规范约束自个和家人。他以为: 君虽不仁,臣不能够不忠;父虽不慈,子不能够不孝;夫虽不贤,妻不能够不顺 ,当他的大妹、三妹遭遇不幸的家庭婚姻生活时,曾国藩就用封建的纲常伦理道德来劝解她们,让她们遵守封建礼教,不要去对抗现实,而是 耐劳忍气 、 忍受顺受 .这在一定程度上抹杀了人们的人性和自然欲求,束缚了人们思想意识,产生了一定的消极影响。 曾国藩的人生哲学包含了一些唯心主义思想,具有一定的落后性。曾国藩注重主观意志的作用,以为人只要敢想敢做,坚持不懈,不服输,总会到达自个的目的, 志之所向,金石为开,谁能御之? 不可否认,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对事业的成败具有一定的作用,但这要在不脱离详细客观条件的前提下。假如一味的讲主观意志,不讲客观条件,有时有志者未必事竟成。曾国藩经常讲 天命 ,以为天命不可违,万事万物都有前定,人力是丝毫不能强求为之的,因而要 乐知天命 .他以为事业成败的关键主要取决于个人的 天命 ,运气占七成,人力占三成。这否认了人在客观环境中的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出价值和奇迹的可能,而将希望基本全部寄托于命运的布置,是自欺欺人的想法,是不科学的。 曾国藩的人生哲学也存在一些颓废思想,主要表如今晚年时期。晚年的曾国藩人生态度相对消极保守,倾向于效法道家,消极避世,希望解甲归田,远离尘世的纷扰。曾国藩屡次向朝廷递交辞呈,表示出自个归隐之心。由于清王朝没有同意曾国藩的辞职请求,所以仍以老病之身为清王朝 鞠躬尽瘁 ,然而此时的曾国藩已变得明哲保身了。在担任直隶总督、处理天津教案时,他对西方列强委曲求全,唯唯诺诺,进而背负历史骂名;晚年曾国藩虽有 图强 之心,但却不敢大刀阔斧进行改革;面对清王朝的腐败无能,曾国藩虽心知肚明,但还是心存梦幻想象,保持愚忠。晚年的曾国藩在面对众多的不如意时,更多表现的是迫不得已、消极避世,因此 内疚神明,外惭清议 ,郁郁而终。 第二节 曾国藩人生哲学的当代价值 我们今天所处的时代与曾国藩相比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曾国藩的人生哲学并未过时,他对某些人生问题的考虑仍然能够给我们深入启示。 一、曾国藩人生哲学与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是父母及其他成年人对家庭中未成年孩子进行的教育,它是未成年孩子迈向社会的基础,是塑造孩子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关键。良好的家庭教育有利于青少年的健康发展,促进他们的成长成才。 曾国藩的良好家风有利于培育孩子自立自强的意识。曾国藩严格践行耕读传家的家风,他要求家中的后辈一边读书一边劳动,希望他们能够自立自强、自立更生,依靠自个的双手创造美妙的生活和将来,而不是依仗着父辈们的荫庇不思进取,将读书与实践结合起来,做到知行统一。然而,由于当前的应试教育和 学而优则仕 的观念深深地影响着家长们,使得他们在家庭教育中更多强调的是单纯读书,以为只要孩子读书好、成绩优秀就行,而忽视孩子在实际生活中的锻炼,以致出现 高分低能 的现象,严重阻碍了孩子的成长成才。因而,应该学习曾国藩的家庭教育方式方法,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不仅要重视孩子的知识学习,还要重视孩子的社会实践,到社会上经风雨、见世面,才能历练成国家的栋梁之才。 曾国藩的人格塑造方式方法有利于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曾国藩特别重视后辈的人格教育,他讲: 凡人多望子孙为大官,余不愿为大官,但愿为读书明理之君子 ,希望后辈读圣贤书,根据儒家伦理道德严格要求自个,成为明理君子,而不是追求升官发财。然而,当今社会个人主义、拜金主义滋生蔓延,家长的自私自利言行深深影响着孩子,使他们常以自个为中心,只关心自个的利益,而不关心别人,轻视团队合作精神和集体利益,严重影响了孩子的人格发展。因而,塑造孩子健全的人格应向曾国藩学习,家长首先要以身作则,注意自个的一言一行,为孩子做出典范示范;通过讲解、谈话、讨论等形式,让孩子明辨是非、善恶、美丑;要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通过各种实际活动对孩子进行锻炼,拓展知识视野,丰富感情认识,不断促进孩子健康人格的发展。 曾国藩以身示范的教育方式方法有利于教育孩子正确处理各种人际关系。曾国藩以身示范,教育后辈在为人处世时要谦虚慎重、戒骄戒躁,以获得别人尊重;要待人以诚、不忮不求,以获得别人信任;要立人达人、慷慨解囊,以获得别人拥护;要藏锋敛锐、急流勇退,以获得别人理解。培养他们的处世艺术,让他们游刃有余的处理各种社会关系。然而在当代家庭中,家长由于一味重视孩子学习能力的培养,忽略了对他们在人际交往上的引导,致使孩子不同程度地出现人际交往障碍,严重影响了孩子的健康成长。因而,孩子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需要家长的积极引导,教会他们一些必备的交往规范和技巧,从小处着手,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与人为善,谦恭自虚,不断提高他们的交际能力。 二、曾国藩人生哲学与大学生思想教育。 大学生作为国家将来的接班人和建设者,肩负着时代的责任和责任。必须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教育,让大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塑造健康的心理素质,才能适应时代发展,为国家人民做出更多的奉献。 随着改革开放、全球经济、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种思想文化的交融交汇,使得人们的思想观念愈加开放,价值取向日趋多元。现代大学生接受新生事物的能力很强,运用新技术的速度极快,但因思想尚未成熟,容易遭到不良思想意识的影响。社会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一方面培养了大学生自立自强、自我成才、大胆创新、自主创业的精神,另一方面也遭到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等思想影响,不同程度存在着理想信念不坚定、价值取向不明确、社会责任感不强、艰辛奋斗精神缺乏、心理素质不稳定等问题,进而严重影响了他们的成长成才。而曾国藩人生哲学对加强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道德教育、身心健康教育都具有重要的启示。 曾国藩对理想信念的固执追求有利于启迪现代大学生坚定自个的人生信念。 曾国藩的人生理想就是立志成为一代圣贤,并通过自个的不断努力,实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远大抱负。作为现代大学生,应学习曾国藩立志高远、发奋图强的精神,立志做大事,树立有所作为的自信心,通过修身养性,以此磨练自个的意志和品性,以此加强自个的责任感和责任感,将个人成长成才与国家人民的命运严密联络起来,把报效祖国、为人民服务作为自个的人生奋斗目的,困知勉行,奋斗不息。 曾国藩的道德修养为大学生提供了典范示范。曾国藩将 勤、俭、刚、明、孝、信、谦、浑 八德,作为自个的道德规范和教育子侄的家训。通过勤奋习劳、节省朴素、意志坚强、穷经达礼、忠实孝敬、真诚实在守信、谦虚慎重、处事圆滑的实践修习,到达内外兼修、塑造高尚品格的目的。现代大学生应学习曾国藩克己内省、见贤思齐的精神,不断提高自个的道德水平;擅长从身边倒退落后的人身上得到警省,不断完善自个的思想品格;擅长批评与自我批评,不断发现自个优点缺点,及时进行调节,纠正错误,努力成为一个道德高尚之人。 曾国藩的养生之道为大学生提供了锻炼身心的方式方法。曾国藩特别注重良好生活行为习惯的养成,他以谦虚慎重来戒掉态度上的骄傲自满,以勤廉简朴来戒掉生活上的骄奢淫逸,并通过少烦恼、少私欲来治心,多运动、重卫生来治身,慎其言、节其食来治口,以此克制生活中的种种恶习,提升自个的精神状态,保持健康的身心。现代大学生应学习曾国藩消除恶习的自觉精神,选择健康、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保持起居作息有常、饮食规律;积极参加体育锻炼,保持健康的体魄,提高身体素质;在言谈举止上养成良好习惯,从小事做起,注重文明礼仪,遵守道德规范,保持乐观向上的心态,促进身心共同健康发展。 三、曾国藩人生哲学与的思想道德修养。 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在于。的建设的好坏,直接影响了国家的繁荣兴盛和人民的安身立命。然而,的建设的好坏首先在于提高的思想素质和道德修养。曾国藩人生哲学包含了求真务实、精诚团结、廉洁奉公等精神,为加强思想道德修养提供了难得珍贵资源。 弘扬曾国藩的求真务实精神,有利于构成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曾国藩深受湖湘文化和程朱理学 经世致用 思想的影响,为人笃实刚毅,不讲大话,做事踏实稳健,从不投机取巧、刚愎自用、夸夸其谈。他固然代表封建地主阶级的利益,但其实事求是精神却不同于一般士大夫们的固步自封,而是将理论付诸于实践,积极投身到兴办洋务的事务中,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能够讲,曾国藩是向西方学习的先行者和实践者。然而现前阶段,我们的一些思想观念比拟保守,思想僵化,固步自封,不能做到与时俱进;素质能力低下,不能及时更新知识,缺乏创始新局面的本领;理论脱离实际,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严重,不能深切进入实际、深切进入基层、深切进入群众;处事没有主见,相互吹捧、随波逐流,不能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这些行为严重损害了的形象,大大阻碍了的执政能力的提高。因而,要构成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就要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坚持实事求是,重视社会实践,深切进入实际调查研究,勇于发现纠正错误,擅长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只要真正做到求真务实,才能兢兢业业、创造性开展各项工作,一心一意地为人民服务,不断提高的执政能力。 弘扬曾国藩的精诚团结精神,有利于提高的团结协作、艰辛奋斗意识。曾国藩能够打败太平天国起义军,不仅仅由于个人的智慧才能,更重要的是能团结带领一批谋臣将士共同奋斗。曾国藩主张以诚待人,他讲: 精诚所至,金石亦开;苦思所积,鬼神亦通 ,以为只要发自内心、真心实意的对待每一位幕僚将士,才能获得他们的信任和忠心;他知人善用、任人唯亲,充分调动将士们作战的积极性。在曾国藩带领下,湘军团结一心、同仇敌忾,获得一次次的胜利。现前阶段,随着我们国家经济的不断发展,一些的思想开场松懈,抛弃了我团结协作、艰辛奋斗的优良传统。比方在工作中,不思进取,纪律散漫,效率低下,贪图安闲,面对困难存在畏难情绪,不能英勇去克制困难。一些为追求个人利益,钩心斗角,拉帮结派,阳奉阴违。这些行为严重毁坏了的形象和内团结,影响了的事业的发展。因而,必须大力弘扬曾国藩精诚团结的精神,加强的团结协作精神,为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人民的安身立命而共同努力奋斗。 弘扬曾国藩的清正廉明有利于提高的拒腐防变意识。曾国藩一生克己奉公、廉洁去私, 以做官发财为可耻,以官囊积金遗子孙为可羞可恨 ,固然位居高位却从无半点官僚作风,从不收受贿赂,从不贪污军饷,仍然保持清廉本色,早起晚睡、勤政爱民、饮食素净、穿衣朴素,一生勤廉为公、贫寒质朴;不仅严于律己,而且严格要求家人,践行半耕半读家风,勤于学习,勤于劳作,自力更生、自奋自强。曾国藩之所以影响深远,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他清正廉明。 然而在今天,少数不同程度地沾染了奢靡、贪污、腐败等歪风邪气,生活上追求高消费、高享受、讲排场、比阔气;工作上以权谋私,大搞权钱交易、权色交易、贪污受贿、中饱私囊;甚至道德败坏,包二奶、养情妇,严重毁坏了的形象,影响了的公信力。加强反腐倡廉建设,就要弘扬曾国藩清正廉明的精神,教育树立公仆意识,以身作则,无私奉献;深切进入群众,体察民情,保持与群众的血肉联络,做到一心一意为人民服务;乐于接受舆论和人民群众的监督,擅长倾听别人的批评。只要树立正确的权利观、政绩观,真正做到廉洁奉公,才能克制内的奢侈腐败之风,提高的拒腐防变的能力,使的作风建设落到实处。 四、曾国藩人生哲学与培育践行社会核心价值观。 的十八大初次提出 三个倡导 ,华而不实,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是从个体层面提出的价值取向,具体表现出了每个公民应当遵循的基本道德规范。培育和践行社会核心价值观,是和国家的战略任务,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责任。 曾国藩的人生哲学深入具体表现出了这些道德品质,对我们培育践行社会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 曾国藩的忧国忧民情怀有利于培育人们的爱国精神。曾国藩是一个忧国忧民之士,他深切地忧虑国家民族的命运,关心百姓的疾苦。在担任京官时期,他积极向朝廷上书进言,力陈民间疾苦,希望朝廷能够重视和改善百姓的生活状态。在与太平军作战时,他制定 禁骚扰以安民 等规定,严禁发生强掳民佚、抢占民房等事情,希望百姓能过上安身立命的生活。面对国家的落后挨打局面,曾国藩积极倡导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开创办理洋务以自强御侮,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在现前阶段,绝大多数中国人是热爱祖国的,但也存在一些与爱国相背离的人和事。比方:态度冷淡、对国家实事政事漠不关心;易遭到网络等宣传的影响,接受错误信息,乱分布谣言,引起社会的不安和恐慌;暴力游行示威等非理性行为时有发生,引起社会骚乱和动乱,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甚至极其严重的后果等等。因而,真正的爱国应该向曾国藩那样以保护和建设好国家、人民的安宁为根本出发点,奉献自个,有所作为。我们要热爱自个的祖国,将个人的前途命运与国家的兴衰荣辱严密联络起来,积极主动地投身到中国社会当代化的建设中去,为实现伟大的 中国梦 而努力奋斗;要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坚持国家的利益高于一切,维护国家的安全和领土完好,为保家卫国而勇于奉献自个一份微薄之力;要学会理性爱国,不粗暴、不盲从、不极端、拒绝暴力,做文明的爱国者;要正确看待国家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既不妄自尊大,也不可崇洋媚外,而应顺势发展,呕心沥血,为国奉献。只要始终如一的做出奉献的人,才算是一个真正的爱国者。 曾国藩的克己奉公有利于培养人们爱岗敬业的职业道德。曾国藩读书做官不是为了自个升官发财,而是实现 民胞物与 、 内圣外王 的远大志向。因而,他不贪污受贿,不积私财,而是廉洁奉公,勤于政事, 每日临睡之时,默数本日劳心者几件,劳力者几件,则知宣勤王事之处无多,更竭诚以图之 ,勤劳为国、勤劳为民。然而在今天,一些人缺乏基本的职业道德,工作态度不端正,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做事拈轻怕重,挑三拣四,敷衍了事。培养人们爱岗敬业的品质应学习曾国藩克己奉公、默默奉献的精神。要热爱自个的本职工作,干一行爱一行;要忠于职守,兢兢业业,勤恳认真;要锐意进取,对工作精益求精,不断追求卓越;要乐于奉献,服务群众,在自个平凡的岗位上做出应有的奉献,实现自个的人生价值。 曾国藩的以诚为本有利于培养人们真诚实在守信的价值取向。曾国藩坚持以诚待人的为人处世之道, 窃以为天地之所以不息,国之所以立,贤人之德业之所以可大、可久,皆诚为之也 ,他以为人的成就的大小取决于 诚 ,主张做人要 拙诚 ,平易近人、真诚待人,而不是投机取巧、奸巧伪诈。他以诚用人,挑选 忠义血诚 之士,为国效力;以诚对人,广结天下英才,为己所用,最终干出了一番大事。然而,现前阶段,社会中各种诚信缺失的事件屡见不鲜:三聚氰胺奶粉事件、毒豆芽事件、苏丹红鸭蛋等食品安全问题;考试作弊、伪造文书、拖欠工资等失信现象,以及小悦悦事件和南京彭宇案,这些事件严重毁坏了社会的和谐稳定,导致了社会道德水平的下降。因而,培养人们真诚实在守信的价值取向,应学习曾国藩以诚为本、真诚待人的品质,做到待人以诚、心口如一,讲老实话、办老实事;要讲信誉、守诺言,言出必行;要真诚实在不欺,不弄虚作假,不要让名利蒙住眼,真诚实在劳动,合法经营,讲求信誉;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时时诚心以对,事事尽心尽力,让诚信成为生活习惯。 曾国藩的宽容大度有利于塑造人们宽厚友善的道德人格。在曾国藩看来,要成就大事就要心胸宽广,容人所不能容,以宽容之心待人;以平和之心处世,将功名利禄看淡,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以友善之心对人,与人相处恭敬礼貌、谦虚慎重;不占人便宜,不积财富,不留钱与后人,将多余钱财馈赠贫困忧苦亲友。 但在现实生活中,不友善的情况屡见不鲜,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冷漠,要么 人若犯我,我必犯人 ,要么 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待人不友善、不和气、不真诚实在、不宽厚、不平等,不懂得换位考虑;对见义勇为、慷慨解囊等事漠不关心、毫不在乎,甚至远离躲避;不会主动施行友善,害怕承当责任和后果;缺乏感恩之心,忘恩负义、自私自利,不知感恩图报等等,这些严重影响了人际关系的和谐。因而,塑造人们宽厚友善的道德人格应向曾国藩那样心胸宽广、友善待人。 要学会尊重别人,举止得体,言谈大方,以礼待人;要懂得换位考虑,别人不愿做的事,不要强求别人去做;要保持心中常有爱,在别人需要帮助之时,勇于伸出援助之手;要心怀感恩,对于别人的帮助要懂得知恩图报,并在感恩中勇于奉献自个;要学会协调合作,懂得谅解和包涵别人的缺乏和缺点,互帮互助,实现共同进步。只要这样,才能维持好公民伦理关系,才能维护好和谐社会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