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自然纪录片中音响使用的价值和问题辨析,音响艺术论文.docx
人文自然纪录片中音响使用的价值和问题辨析,音响艺术论文摘 要: 纪录片声音的制作从仅限于讲解评说、被摄对象独白、音乐发展到重视挖掘音响的价值、衡量与前者的纵横关系,纪录片声音的进步不仅影响着作品内涵呈现的丰富性,也为其艺术创作提供了更多的表示出可能性和艺术表现性。文章通过对优秀人文自然类纪录片作品中的音响设计与制作进行分析,对其音响设计从环境声、特殊音响角度做了介绍,对其价值从真实感和艺术性方面做了理析,对纪录片音响设计中一些争议也提出了自个的看法和认识。 本文关键词语: 人文纪录片; 自然纪录片; 音响; 声音设计; 1922年弗拉哈迪创作的(北方的纳努克是史上)中对凌晨四点的郑州火车站环境声进行了极为抑制的设计:影片开场,火车站广场上人们或席地休息,或推着行李箱候车赶路,相对应的是大部分静场和偶然经过的汽车声和车站报站广播声、画面中火车站内熙攘的人群与较为平静的人群声、俯拍与沉睡城市做比照的火车进出站与火车运行声,声音的减法设计反而突出了火车站的匆忙与此时段城市宁静间的比照。(城市24小时中,同样是对早餐店环境声的塑造,武汉篇对于商贩的叫卖与早餐人群熙攘声的刻画就比郑州篇显得快速而热烈,进而突出刻画武汉 过早 这一早餐文化;同样是表现城市的清醒,郑州篇多为市场装卸货物商人的交谈声、摩托三轮车声来表现交通枢纽贸易港的特点;而深圳篇则是利用金融新闻广播声和多方通话沟通声作为常用声音背景来突出深圳金融业的标志性发展。(城市24小时中声音配合画面融入了不同城市不同时刻标志性符号的诠释中,通过设计塑造了一个声音上的城市空间。 2. 特殊音效 纪录片中视听语言互相补充配合传递信息,需要为同期录音中并不突出或未收录到的动作进行拟音和音效编辑,这就需要设计特殊音效了。 音响是一部作品不可缺少的有机组成部分,除了能够营造真实的影像空间外,还能够反映人物某种行为方式与性格特征。 2人文自然类纪录片(水果传通过镜头展现了水果的动态霎时,呈现出了肉眼无法发觉到的微观景象。水果的特写镜头大部分需要后期拟音粘贴音效来放大声音细节。一个椰子从树上掉落滚至镜头前的特写,音效编辑师不知足于普通的椰子坠落砸向树叶的声音,而是又铺一层地动山摇的音效,不仅强化了观众视觉上的冲击,而且为之后的讲解评说词 海椰子的重量可达30多公斤 作铺垫,构成了听觉的立体化形象。配合画面使用特殊音效来塑造拟人化的形象、强化观众的听觉体验和感受,是近年纪录片声音发展创新的一个重要表现。 二、人文自然纪录片中音响的使用价值 1. 真实感 纪录片最重要的审美特征是真实性,而 声音是建构纪录片真实性的工具 ,3 音响能够复原如实的感受,营造纪实的气氛,声音设计的加减法是纪录片真实感创作手段之一。 4确实,纪录片音响能够建构一个完好的现实声场。固然在纪录片中,音响往往是次于讲解评说词和音乐的存在,经常会被观众忽视,然而被忽视本身恰恰证明了音响真实感塑造是成功的,正是这些真实好像身临其境、不觉其在的音响,极大地复原了人们的生活经历体验和对新环境的整体体验。同时,一些独具地方特色的音效可以以具体表现出地域性和时代性,利用环境音响能够传达出故事发生的时间、空间等自然和人文环境要素。如人文纪录片(河西走廊中,驼铃声和风沙声能够快速地让人们联想到黄沙漫天的西部世界。 2. 艺术性 在纪录片的多模态表示出符号中,图像记录形象、传递信息,给人以认知确实定性;而声音传达情感、唤起联想,引发人们的想象力。姜燕在(论纪录片声音元素的艺术表现力中以为,纪录片声音从参与到探寻求索再到观念的树立,除了要注重声画结合的真实美,也不能忽略且应懂得声音的写意性表示出。5在纪录片的创作中,通过声画关系的设计,使纪录片更具整体性和构造美,还具有一定的叙事功能。6对于人文自然纪录片而言,由于画幅的限制,通过镜头获取的信息终究是有限的,而声音关联的想象却是无限的,音响能够扩展纪录片的画外空间,在塑造纪录片真实感的同时更好地将艺术性表示出了出来,于无形中吸引着观众对影像信息的继续探寻求索,激发观众产生情感共鸣。因而,只要将富于感染力的声音与具有观赏性的画面相结合,才能够将纪录片所要表现的内容和呈现的风格发挥到极致。 三、人文自然纪录片音响设计使用中的问题辨析 对于人文自然纪录片的音响设计,从定位到操作都存在一些争议,我们这里做一些简单辨析。 人文自然纪录片需要音响设计吗?需要。纪录片声音制作不仅仅仅是人声降噪、根据画面编辑相符合的音效,而是通过设计怎样使影像或是故事讲述本身不枯燥,使观众有继续欣赏下去的欲望。但是无论与画面还是讲解评说词相比,一般来讲,音响处于 第二性 的地位。正如爱默生在(论自然 美国学者中以为 无论那些天造地设的布置激发起我们的何种好奇,食物本身一定会让我们得到知足。 7音响固然具有一定的独立性、能动性和创造性,但它只是多模态符号之一,是综合表示出的一个要素。 人文自然纪录片音响设计的夸大和拟人化手法有违真实性原则吗?BBC的(地球脉动2播出后,有部分观众以为音效音乐过于夸大吵闹,影响观看感受。那么,纪录片中音效设计能否过于夸大而丧失真实感?纪录片声音是忠于现实的纪实,还是倾向作品本身的艺术表示出?笔者在学习声音之前,以为电影声音必须是真实的;初学音响后对于后期音效编辑与制作还是抱有疑问,为什么要格外突出现实生活中发觉不到的细小声音,这能否会影响影片的真实性?但到了实践阶段或和大家一样作为观众欣赏影片时,又会觉得精心设计过的、夸大的、被放大的、 假 的声音往往会给观众带来更好的真实的体验。其实,这个问题的核心是生活真实和艺术真实的异同。艺术真实具有典型性,也能够唤起乃至加强人们对生活真实的体认,引导人们关注细节,丰富人们的认知感受,并带给人们独特的审美快感。 谁来决定音响设计的风格走向呢?好像上面讨论的真实性问题,谁来决定其分寸和尺度呢?是导演、音响编辑还是观众?我们以为,是受众体验。观众既具有能力,也拥有权利。对于纪录片所传达的信息,观众会有自个的独立考虑且明白现实与艺术的距离。8将来音响设计在人文自然纪录片中的使用情况,归根结底取决于观众的趣味和偏好,取决于受众体验在纪录片创作经过中的合理回应。 纵观历史,1927年有声电影问世,声音开场成为电影创作的一部分,但遭到了很多电影人的反对,这些人以为电影就是视觉的艺术,很多演员会为此失业,影院老板也需要因而花费更多的钱来装配音响设备。尽管困难重重,有声电影的发展趋势还是无法阻挡,更多的人渐渐体会到了声音世界的魅力。最初电影的音效制作也是比拟的粗糙,但随着技术的发展和人们审美的提高,音效的设计也愈加具有艺术性。能够想象,随着技术的进步和人们审美取向的拓展,声音美感会在融媒体艺术中愈加凸显出来。声音设计的目的是更好地帮助影像进行叙事表示出和空间建构,所有声音从业者都会认同的一个观点是:好的声音设计是不被观众发觉的,人文自然纪录片的音响设计亦是如此,我们需要通过设计来具体表现出和补充影片因各种原因缺乏的真实感或艺术性的表示出,但声音设计永远是服务于画面的信息表示出的,不能喧宾夺主。 以下为参考文献 1 周传基.电影 电视 广播中的声音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161. 2杨家芳.美食纪录片拟人化手法的创新 以(水果传为例J.皖西学院学报,2020,36(02):143-146. 3厉业强.声音设计角度下纪录片真实性建构研究J.影视制作,2020,26(03):82-87. 4张雨湉.浅论音响效果在电视纪录片中的使用J.电视研究,2020(6):72-73. 5姜燕.论纪录片声音元素的艺术表现力J.当代传播,2018(7):64-67. 6姜洋.纪录片声音的美学研究D.辽宁大学,2021. 7美爱默生.(论自然 美国学者.赵一凡译,文化生活译丛,北京:生活 读书 新知三联书店,2021年,导论第4页. 8吕蒙蒙.真实与想象D.南京师范大学,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