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木移植成活的影响因素及其保障措施,林业论文.docx
苗木移植成活的影响因素及其保障措施,林业论文有效提高园林苗木的移栽成活率,加快植物在城市绿地中的建成速度,减少移植经过中树木死亡,不仅能够极大地节约苗木资源,还能有效地降低绿化成本,本文针对苗木移植前期准备、经过管控和后期抚育的整个流程,进行深切进入细致地阐述,旨在沟通经历体验,并为业内人士提供技术参考. 1 苗木移植成活的基本原理 苗木移植成活的基本原理是维持地上部分与地下部分的水分与营养供应平衡.苗木在原生长地培育时,供应与消耗处于平衡状态. 移植经过中,根部遭到损伤,打破原有的水分和营养供应平衡,产生移植成活的不确定性. 2 影响苗木移植成活的因素 2.1 土壤因素 土壤是树木生长的基础,是影响苗木成活的重要因素. 土壤中各级颗粒含量不同,构成不同的土壤质地,影响土壤的物理性质和土壤肥力. 土壤质地就是指土壤的沙粘性,是树木栽培经过中的直接影响因子. 影响树木生长的土壤因子主要有土壤酸碱性和土壤构造与质地. 2.1.1 土壤酸碱性 土壤酸碱性对于苗木成活的影响非常大. 中性条件下,土壤养分容易被植物吸收,合适植物生长1. 酸性和碱性条件下,都会对植物根系产生影响,扰乱根系的正常生长活动. 2.1.2 土壤构造与质地 砂土构造疏松,通气性好,土壤温度变化幅度较大,保肥、保水能力差,土壤储备养分少. 比拟合适肉质根系树木的生长,在比拟潮湿和地下水位高的地方对树木生长有利1. 粘土构造紧实,土质粘重,保肥、保水能力强,但通气性差,易板结. 当水量集中时,水分在土体中难下面渗造成积水,阻碍根系呼吸,对于要求通气性强的树木根系负面影响较大. 壤土构造适宜,具备良好的空气通透性与水分有效保持性能,养分含量丰富,兼有砂土和粘土的优点,是较理想的栽培土壤2. 2.2 栽植条件 2.2.1 苗木选择 选择苗木要坚持 适地适树 的原则,在注重景观效果的同时,还需要考虑苗木的生态习性3. 2.2.2 移植时间 由于各个地区的气候条件存在差异,各种类的苗木对环境条件的要求也不尽一样,因而,应详细情况详细分析,根据苗木的生长习性与适应性能,确定最佳的移植时间. 一般情况下,夏季树木生命活动最为旺盛,冬天其生命活动最微弱或接近休眠状态. 因而,为了保证树木移植的成活率,选择树木生命活动最微弱的时候进行移植是最安全的. 2.2.3 养护措施苗木在起挖、运输和重新栽植经过中,及时有效的养护管理能有效减少苗木遭到的伤害,促使苗木尽快恢复生长. 3 保障苗木移植成活的措施 3.1 正确的苗木选择 3.1.1 适地适树 是苗木移植要考虑的首要因素做到 适地适树 ,先要 识地识树 ,充分了解树木的习性和栽植地自然条件,对于移植成功至关重要. 如杨柳喜欢湿润的河滩地段,而刺槐则喜欢气候暖和,相对枯燥的区域,而且刺槐根系分布浅,若栽植于大风处,容易发生折断、倾斜等危险4. 因而,移植前必须对目的树种进行调查,判定其在新的立地条件下的生长适宜性,主要包含对气候条件、土壤条件、物种竞争等方面的适应性. 能够从四方面进行判定:正常养护条件下能否顺利成活;年生长量能否正常,如树高、胸径等直观的指标;对环境条件的适应范围有多宽;生命周期能否正常. 通过对四个指标进行判定,能够了解树种和栽植地的互相关系,作为 适地适树 的参考根据. 3.1.2 根据苗木对环境的适应范围选择树种 在考虑栽植地环境条件的同时,要充分了解不同树种的不同要求,合理进行苗木挑选. 例如,根据水分条件选择苗木种类,不仅仅是在干旱地区选择耐旱物种,湿润地段选择耐湿物种,而且还要知道每个物种对干旱和湿度的耐受程度怎样. 将适应范围宽的物种放在环境条件相对差的地方,适应范围窄的物种放在环境条件相对好的地方,有利于各苗木安全成活5. 3.1.3 选择强健、美观的苗木 在苗木移植经过中,尽量选择生长势旺盛的青壮年苗木,过老或过幼的苗木需要很长时间缓苗,成活率相对较低. 尽量选择株型圆润美观,观赏价值高的健康苗木,移植后能够缩短造景时间,在较短时间内展示出良好的景观效果. 3.2 适宜的移植技术 苗木移植经过中,针对不同树种,选择不同的移植技术和方式方法,确保苗木成活. 3.2.1 确定移植时间 苗木移植成活的基本条件是保证地上部分的水分和营养物质消耗与地下根系的水分和营养物质供应保持平衡. 为了保证这种平衡状态,选择适宜的移植季节很重要. 对于落叶树而言,在落叶期进行移植比拟容易保持这种平衡状态,由于苗木处于生理休眠状态,蒸腾量小,营养物质消耗少,成活率相对较高. 通常选择在秋季落叶后至春季发芽前移植, 十分是春季发芽前移植成活率最高. 若在生长期移植,必须对地上部分实行强修剪,以减少水分蒸腾量,并且及时进行灌溉. 常绿苗木移植也是以休眠期为主,此时树木生命活动减弱,消耗水分与营养物质少,移植成活率高6. 北京地区,苗木以春季移植较为适宜,十分是在早春土壤解冻至苗木发芽期间. 这个时期树液刚刚开场流动,枝芽尚未萌发,蒸腾作用很弱,土壤内水分充足,新移植的树木容易发根. 到了气候枯燥和刮风的季节,或是气温忽然上升的时候,新栽树木已经长根成活,具有了抗旱、抗风的能力,因而能够正常成长. 春季移植的详细时间,还应根据树种发芽的早晚来布置. 一般来讲,发芽早的、树形较大的需要先移,发芽晚的、树形较小的能够后移. 落叶树通常比常绿树先移. 3.2.2 适宜的移植方式方法 树木移植通常采用穴植法,即人工挖穴进行栽植. 这样方式方法成活率高,树木生长恢复较快. 树木起挖,一般提早 3 天左右对树木进行浇灌,保证土地松软. 起挖时保证土球到达树木胸径的 6 倍以上,并保持土球的完好. 种植穴的规格按苗木的规格和栽植地段的土壤条件来确定. 裸根栽植的树苗,树穴直径要比树根的直径放大 50%,树穴的深度为树穴直径的 3/4. 带土球的树苗,树穴直径应比土球直径大 40-50cm,树穴的深度为树穴直径的 3/4. 在土壤粘重的地段,树穴尺寸能够再适当增加 20%. 土壤疏松的地段,树穴尺寸能够缩小 10%7.苗木运输经过中要固定好,防止树皮损伤. 移栽时根据树形和景观需要选择栽植角度,填土后对树木进行支撑稳固,防止风大树木摇摆,保证树体直立和树木成活. 为提高苗木的移植成活率,移栽苗木前需要对苗木的地上部枝叶进行修剪. 一般落叶树去掉至少 1/2 以上的枝叶,这样有利于降低移栽时和移栽后苗木的蒸腾量,保持苗木的地上部与地下部的水分平衡. 而常绿树移植时,为了保持其冠形,较少进行树冠修剪,仅仅去掉瘦弱枝、病虫枝、交织枝即可. 这样很容易引起地上部水分和营养物质的消耗与地下部供应不平衡,因而要尽量多地保存原根系. 并且为确保树冠得到足够的水分供应,需要进行叶面喷水,以知足其根部不能及时供水的缺憾. 必要时还需要搭建遮阴网,以减少阳光照射引起的水分蒸腾. 等地下根部恢复正常生长,就能够逐步撤去遮阴网,并减少喷水次数,直至苗木成活. 栽种后,用生根液进行灌根,并对树干和枝条喷施抗蒸腾剂,减少水分流失,同时保证灌溉透彻,都有利于苗木成活. 3.2.3 移植环境的改进 苗木在移植经过中,生长环境会发生宏大的变化,甚至会与原生长环境大相径庭,进而降低苗木的适应性,影响移栽成活率. 这主要包括土壤、温度以及光照等因素. 苗木在移栽后,往往会对新生长环境的土壤肥沃程度、酸碱度、通气性、排水状况等表现出不适应异常感觉和状态,进而生长不良甚至死亡8.因而移植前对土壤进行改进非常重要. 移植前对苗木以前的生长环境特征和移植地的环境条件进行比照,改进移植地的环境条件,到达适宜苗木生长的要求. 能够通过深翻土壤、加施有机肥、有针对性地施用化肥等措施进行土壤肥力改进. 土壤通气状况不好的紧实地块, 种植前能够混入少量粗砂,掺入碎枝叶等粗糙的有机物. 根据移植苗木的生长特性,移植后进行遮荫、覆盖等处理以改善光照和气温因子,待苗木正常生长后逐步撤去这些外加设施,使其逐步适应新环境. 3.3 苗木移植后的抚育 3.3.1 增加土壤养分 对于新移植苗木,在树穴内施肥能够增加土壤养分和有机质数量,改善苗木生长状况. 结合其生长情况和生物学特性,确定施肥时间、施肥种类、施肥深度和施肥量,进而到达最佳的施肥效果. 3.3.2 改善土壤通气状况 种植经过中采取增施有机肥、添加粗砾、掺入粗有机物等方式方法能够改善土壤的通透性, 提高有机质含量. 种植后还需要避免对栽植地段的机械辗压,对根系分布范围的地面应减少践踏. 若移植树木作为行道树,则树蓖子的选择非常重要,必须保证优良的渗水性和透气性. 周围的人行道铺装,也建议采用透气铺装,以保证城市土壤与大气气体的正常交换. 3.3.3 调节土壤水分 栽植后立即进行灌水,一定浇透,这样有利于土壤和根系的接触,还能在土壤沉降后发现种植穴内能否有塌陷,假如有,及时填满踩实,防止根系外露. 假如苗木浇水后有所移动,等水下渗后扶直扶正苗木,或做支撑进行固定,保持苗木直立生长. 灌溉次数按照土壤墒情来确定,适时浇水. 干旱气候下,可向树冠进行喷雾,增加叶面湿度,减少枝叶蒸腾量. 针叶树的叶面蒸腾量小,叶面喷雾能有效促进树木的成活. 喷雾一般在气温较高的时候进行. 3.3.4 中耕 中耕的主要任务是松土、除草、保持土壤水分. 树木移植后,由于屡次的灌溉,容易造成土壤表层板结. 及时中耕,一则能够毁坏土壤毛细管,减少水分蒸发,保持土壤湿润;二则能够增加土壤通透性,为新根的萌发创造良好的通气条件. 3.3.5 抹芽 移植时的修剪使树木在发芽阶段萌发出过量的芽,一些萌芽力强的树种,很容易产生大量的芽,如国槐、柳树等. 应根据要求及时除去太多的萌芽,不仅减少水分和养分的消耗,而且有利于树形的塑造. 3.3.6 病虫害防治 移植苗木由于生长环境发生变化,根部和枝叶经过修剪,生长势和抵抗力会比拟薄弱,因而,当嫩梢嫩叶长出来时,要密切注意病虫害的发生和防治,促进苗木正常生长. 在移植前、中、后期采取适宜的措施,都有利于提高苗木成活率. 华而不实 适地适树 是保证苗木移植成活的最重要因素,另外适宜的时间、严格的经过、适宜的环境、完善的后期抚育是苗木移植成活的重要保障. 以下为参考文献 1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主编. 土壤理化分析M.上海科技出版社,1983,6. 2 牟树森,青长乐主编.环境土壤学M.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123 胡 长 龙 主 编.园 林规划设计M.中 国农业出版社,2002,7. 4 蔡玉新,陈忠.影响大树移栽成活的原因及对策J.贵州农业科学,2001,29(6):40-41. 5 陈有民.园林树木学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0 年第一版. 6 邓光华.园林工程中的大树移植及其养护J.江西林业科技,1999,6:14-17. 7 高新一,尹魁林.提高树木移栽成活率的措施J.植物杂志,2001,6l:27-28. 8 刘勇.我们国家苗木培育理论与技术进展J.世界林业研究,2000,13(5):4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