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芩引种气象服务及种植管理技术,职称论文.docx
-
资源ID:73306489
资源大小:20.30KB
全文页数:8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8.8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黄芩引种气象服务及种植管理技术,职称论文.docx
黄芩引种气象服务及种植管理技术,职称论文内容摘要:通过认真研究黄芩不同生长经过中的气象条件利弊影响及性状,本文总结了黄芩引种及生长期气象服务和实际种植情况,整理了相关种植管理技术,讨论了气象服务思路,以期为气象服务工作和实际种植提供参考。 本文关键词语:黄芩; 引种; 气候论证; 种植技术; 黄芩为唇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喜暖和,耐严寒,生长期23年,是一味清热解毒良药1,2。近年来,铜川市加强中药材种植规模,将黄芩作为地方特色品牌优先种植,发展壮大中药产业。但铜川野生黄芩资源毁坏严重,人工种植黄芩存在规范化和规模化程度低,种植服务体系跟不上等问题。国内也有学者对不同地区黄芩种植情况、药性和性状等开展研究3,4,5,但对于黄芩气象服务等方面的研讨较少。 铜川市低温、冰雹、暴雨、洪涝、连阴雨、高温等天气多发,尤其是冬春干旱、低温、连阴雨等天气不利于黄芩的生长。为了更好地为黄芩生长提供精准气象服务,2021年铜川市气象部门以耀州区种植的20 hm2黄芩试验田为研究对象,从播种开场开展了一系列黄芩引种气象服务,包括播种前种植适宜性气候论证、播种气象服务、播种后各类气象条件利弊分析等,进而讨论黄芩等中药材气象服务思路和种植技术,以期为气象部门业务服务提供参考。 1 资料来源与方式方法 1.1 资料来源 气象资料来自铜川市气象局观测资料,主要统计分析1981 2018年月平均气温、 0积温、降水量、极端最高气温、极端最低气温和无霜期等气候因素。 1.2 研究方式方法 黄芩引种气象服务主要是通过对引种地区的常年气温、降水量、日照时数、极端高温、极端低温、 0积温等天气、气候条件和黄芩生长所要求的气象条件进行全面、准确分析比照,进行引种地区的降水、气温、光照等气候适宜性论证。结合黄芩播种后各个生长阶段的气象条件需求,针对关键性、转折性、灾祸性天气,分月、分生长阶段,根据天气特点提出农业生产建议,探寻求索旱涝、冷暖等天气气候条件对黄芩生长的影响,完善气象精准服务机制,为当地黄芩生产决策指挥部门和农业生产部门提供决策气象服务。 2 结果与分析 2.1 气候资源论证 黄芩是喜暖和、微严寒,耐寒,忌高温,适应性较宽的草本植物,但其生长发育对气候条件也有一定的要求,在气温为1125的气象条件下都能够生长,要求年平均气温911,最适宜生长温度为1620,高于40或低于-35生长受阻,以年无霜期 160 d、 0积温达3 000以上为宜。 黄芩怕涝耐旱,在年降水量400600 mm的地区均可生长,最适降水量为500600 mm。生长期内怕涝,土壤湿度较大时易烂根,相对湿度以55%60%为宜。 黄芩生长期主要灾祸发生时段是8月下旬至9月,华西秋雨期,黄芩易受水涝影响,应防御高温高湿造成的灾祸。当最高气温高于30、降水量超过180 mm、相对湿度大于65%、连阴雨时间达10 d以上、经过降雨量大于120 mm时,黄芩容易遭到水涝,发生烂根现象。 铜川市耀州区文昌村位于铜川市南部台原区,属于暖和半干旱气候区,海拔高度536800 m。从多年1981 2018年气候统计结果看,该地区年平均气温为11,降水量543.5 mm, 0积温4 792.6,极端最高气温39.1,极端最低气温-17.9,无霜期264 d表1。总体来看,该地区光照充足、气温较高、热量资源丰富、雨水适中,气候条件基本知足黄芩种植对气象环境的要求。 2.2 生长期气象条件 2.2.1 播种期。 黄芩分春播3月下旬至4月中旬、夏播7 8月2次播种,春季播种以气温高于12适宜,夏季播种适宜气温为1518。 春季播种,一般在地温上升到5以上时播种易出苗;无灌溉条件的地区,要及时监测土壤墒情和天气变化,可在透墒雨来临前播种或雨后趁墒播种6。 夏季7 8月播种,为了保湿,下种后可在土层上覆盖薄膜或麦草。夏季地温高,播种后710 d即可出苗。若采用薄膜覆盖,苗齐后要适当通风,避免灼伤幼苗。当幼苗长约5 cm时,即可揭除覆膜。夏播、秋播建议用麦草覆盖,既能保湿,又不会灼伤幼苗。 表1 黄芩引种地耀州区年气候要素 2.2.2 开花期。 开花期一般在6月中旬至8月中旬,气温到达2022就能够正常开花。黄芩开花期持续23个月。假如不采收种子,应在开花前将花穗剪掉,以促进根部生长7。 2.2.3 果实期。 8月下旬至9月中旬,种子分阶段成熟,容易脱落,需随熟随收。 2.2.4 采收期。 黄芩种子最佳采收期为8月下旬以后,花后30 d种子采集量为全年种子总量的49.47%。黄芩生长23年便可采挖,三年生的黄芩药性最佳,黄芩苷的含量较高。 2.3 种植技术 2.3.1 育苗繁衍。 黄芩主要用种子繁衍,可以采用扦插繁衍、分根繁衍。 (1种子繁衍。采用条播或直播。播前催芽:播种前将种子用4050的温水浸泡56 h,捞出置于2030的条件下保温保湿催芽,待大部分种子裂口时即可播种。播种时,按行距40 cm开浅沟播种,播后覆盖34 cm厚的土层,并稍加镇压、喷水。加盖地膜能够促进出苗,一般播后1015 d即可出苗。 (2扦插繁衍。选择成年植株,在开花前剪下部分枝条,截成23节的小段,用0.05 m L/L ABT生根粉处理2 h,然后扦插于大田,并立即浇水。 (3分根繁衍。收获的新鲜黄芩,选择上部有芽的根茎,按其自然分杈分成34小株,用0.05 m L/L生根粉处理2 h,按种子繁衍的株行距栽种。气温达12以上出苗,约10 d。5月中旬,当气温 15时,进入正常生长期。 2.3.2 播种出苗后间苗、定苗。 苗高56 cm时进行定苗,定苗时株距以1215 cm为宜。有缺株要及时补苗,补苗时应带土移栽,栽种后及时浇水。 2.3.3 中耕除草、松土。 黄芩幼苗生长较缓慢。从出苗至田间封垄,要松土除草34次。当年的黄芩植株矮小,要经常去除杂草。 2.3.4 追肥。 在中等地力条件下,黄芩生长期间每年需追肥12次。6 7月为幼苗生长发育旺盛期,可根据苗情适当追肥,一般追施尿素375 kg/hm2和过磷酸钙150 kg/hm2。 2.3.5 排灌。 黄芩耐旱,稍微干旱有利于根向下生长,但干旱严重时需浇水或喷水,忌高温期灌水。雨后应及时排除积水,避免渍涝8。三年生植株在第23年,每年春季返青时需灌水1次。 2.3.6 种植形式。 采用黄芩与小麦、玉米等农作物轮作形式,忌连作。麦茬复播、玉米套播黄芩,能够有效降低病害、提高产量和品质。 2.3.7 采收。 春季气温大于10左右收刨黄芩,剪下下部2/3的根晒干入药。 3 结论与讨论 耀州区文昌村降水适中、阳光充足、积温充足、无霜期长,适宜黄芩栽种。引种前开展气候适宜性分析论证,主要包括气温、降水、旱涝、低温、高温等灾祸性天气气候分析。播种后,制定月气象服务方案,包括服务时段、服务内容等,根据不同生长期开展针对性气象服务,开展精细化气候资源及气象灾祸区划,为黄芩农业保险业务提供技术支持。农气业务人员负责发布播种期等关键期降水预报,根据生长发育进程,密切关注生长状况,联合农业部门中草药办等专家深切进入种植区进行技术指导和培训。 以下为参考文献 1何士剑,陈志宏,黎天.甘肃黄芩规范化栽培技术J.农民致富之友,2021(6):117. 2王兰珍,刘勇.黄芩种质资源及培育技术研究进展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7(2):138-146. 3王伟.黄芩栽培技术J.当代化农业,2020(4):36-37. 4白吉庆.陕西道地药材:黄芩J.当代中医药,2022(4):147. 5王文涛,陈瑞,曹瑶,等.中药黄芩资源研究进展J.陕西农业科学,2022(4):87-91. 6崔同霞,李怀德,杨俊海,等.播期和播量对陇西黄芩产量和经济性状的影响J.河南农业科学,2022(5):43-48. 7及华,张海新,李运朝,等.黄芩优质高产栽培技术J.当代农村科技,2022(7):106. 8张洪伟.林下种植中草药的技术研究J.农业与技术,2020(7):7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