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意象语言符号的生成基础,普通语言学论文.docx
-
资源ID:73311164
资源大小:20.59KB
全文页数:8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8.8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诗歌意象语言符号的生成基础,普通语言学论文.docx
诗歌意象语言符号的生成基础,普通语言学论文诗歌意象是诗歌的主导构成成分,诗歌意象是以日常语言的词语为物质外壳和载体的,它自始至终不能摆脱、丢掉日常语言中的词语。因而,诗歌意象语言符号源于日常语言符号,它以日常语言符号为基础,与日常语言符号有着不可分割的 血缘关系 。 一、诗歌意象语言符号的语符形式和语符内容 任何语言中的词形本身原来只是字母或笔画的缀合,本身没有什么意义。可是一旦我们将其作为表示出思想的工具,这些笔画就成了符号,被我们赋予了意义。关于符号的能指和所指概念的区分,是当代语言学之父、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 Saussure) 对当代符号语言学所做的宏大奉献,他以为,但凡符号,都有能指和所指两种基本成分: 语言是一种表示出意念的符号体系, 语言符号连接的不是事物和名称,而是概念和音响形象。 我们建议保存用符号这个词表示整体,用 所 指 和 能 指 分 别 代 替 概 念 和 音 响 形象。 丹 麦 语 言 学 家 叶 尔 姆 斯 列 夫 ( LouisHjemslev) 把能指和所指这两个方面分别称为 表示出平面 和 内容平面 而法国符号学家罗兰 巴特( oland Barthes) 讲: 表示成分和被表示成分,它们的联合构成了符号,这是最高的主张。 固然这些语言学家对于语言符号两个基本成分的称谓有所不同,但他们对于这两方面基本内涵的界定是大体一致的,即符号的形式和内容。本文将选择使用语符形式和语符内容这一对术语。 中西方诗论都把诗歌文本看作是一个多层级的审美构造系统,在文本内容和形式一体化意义上,由表及里地划分出文本的多个层次。在中国,文学理论家刘勰首先提出了诗歌语言的表层和深层构造。他在(文心雕龙 隐秀篇中讲: 情在词外曰隐,状溢当前为秀 ,这里的 秀 即是诗歌的表层意义构造, 隐 即为深层意义构造。巴特在其(符号学原理一书中也讲, 语言的科学用法是 直接意指 ,文学用法是 含蓄意指 。所谓 直接意指 是指用语言符号表示所指称的东西或表示的概念意义,即为刘勰所讲的 秀 所谓 含蓄意指 是指语言符号所讲之外的东西,即为刘勰所讲的 隐 ,也是中国古人所讲的 弦外之音、味外之旨 。 含蓄意指 是在诗歌语言这样一个多层次构造运动中产生的,当 直接意指 的概念意义被当作能指去理解时, 含蓄意指 便产生了,所以巴特讲: 中讲: 名实固宜,约之以命,约定俗成谓之宜,异于约则谓之不宜。名无固实,约之以命实,约定俗成谓之实名。 作为日常语言符号,其语符形式和语符内容的结合是任意性的,是某一民族集体的产物,既经产生,约定俗成,每个社会成员都必须强迫性地习得和接受它,不能随意改变它,否则无法进行思想沟通与沟通,这也具体表现出了语言符号社会性的根本特质。因而,日常语言符号是以其语符形式和语符内容之间结合的任意性为生成基础的。 而诗歌意象语言符号是诗人在情感驱动下要求作为艺术表现的产物,如上所述,诗歌意象语言符号是以日常语言符号的语符整体为其语符形式的,包含了日常语言符号的语符内容所指的概念意义,而意象语言符号的语符内容是这一艺术符号想要表示出的思想和意蕴。我们以为,诗歌意象语言符号的生成是以具象性语言符号所表示的详细客观事物及其某些属性与其所要表示出的抽象思想情感之间的某种类似性联想为基础的。这种类似性联想是在民族传统和习惯的作用下而产生的,是受特定的民族历史、风俗、审美心理、思维形式等影响和制约的。大多联想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积淀的产物,是民族集体意识的结晶,因而,大多客观事物本身就成为某种特定情感的象征,或引发某种情绪的产生,而表示这些客观事物的具象性语言符号也因而获得了概念意义基础之上的某种引申意义或转义, 它们好像一面面镜子,从不同的角度折射出一个民族的文化理趣、审美文化心理、文化发展历程等方面的信息 。如意象语言符号 鸽子 象征和平; 意象语言符号 落花 激起惆怅、伤感的情绪等。通过民族文化语境下的联想,具象性意象语言符号所表示的客观事物与所要表示出的抽象情感之间,即我们所讲的意象语言这一新的艺术符号的语符形式和语符内容之间具有某种类似性,这便成为诗歌意象语言符号生成的基础。 我们来看汉语 菊花 一词。作为日常语言符号, 菊花 的语符形式是该语符的音响或书写形式,而语符内容是该语符意义或概念上的对应物: 多年生草本植物。叶子卵形有柄,边缘有缺刻或锯齿。秋季开花,供观赏,有的品种可入药,有的可以以作为饮料。 但最初人们为这种植物命名为 菊花 的时候,是人为的、任意的,即 菊花 这一语符形式与该语符在现实中的对应物之间的联络是任意的,是约定俗成的,而后被全民所公认,进而语符形式和语符内容之间的联络便固化在了整个语言体系之中。但是 菊花 这一花卉与其他花相比,有着独特的属性: 它在百花枯萎的秋季开放,它的花瓣即便在枯萎后也不会落下。正由于 菊花 在经风历霜后仍有顽强的生命力这一独特的属性与中国人所崇尚的 君子品格 有类似之处,因而,中国人自古把它看作 君子品格 的象征,历代诗人也借用 菊花 作为诗歌意象语言符号。 菊花 作为诗歌意象语言符号,其语符形式包含着 一种秋天开花的植物及其属性 ,而其语符内容则是象征 君子品格 。诗人正是以意象语言符号 菊花 的语符形式和语符内容之间的类似性为根据,借用 菊花 来表现 孤标劲节、超凡脱俗 的人格魅力。 如宋朝郑思肖的(寒菊: 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宁可枝头抱香杀,何曾吹落北风中 宋朝范成大(重阳后菊花二首中的 寂寞东篱湿露华,依前金靥照泥沙 明朝朱元璋(咏菊中的 百花发时我不发,我若发时都该煞,要与西风斗一场,遍身穿就黄金甲 等。在这些诗句中,意象语言符号 菊花 都无疑成为 超凡脱俗、清高淡雅 人格品质的一种写照。 再如,英语中 phoenix ( 凤凰) 一词。作为日常语言符号, phoenix 是指 生长于阿拉伯沙漠中一种美丽而孤单的鸟 。(美国传统辞典中解释为: 埃及神话中的一种鸟,相传这种鸟在沙漠中生活五百年后身焚,然后又从其焚灰中再生。根据传讲,这种鸟每500 年自焚一次。每当知道自个要接近死亡的时候,它都会用芬芳的树枝来筑巢,然后在火焰中燃烧自个。当它快被燃尽之时,会有一只新生的 phoenix 从火焰中飞出。因而, phoenix 在英语民族中也叫 长生鸟 不死鸟 ( the Arabian bird 或 the bird ofwonder) ,是 复活 长生 再生 的象征。英语中,亦有习惯用语 rise like a phoenix from its ashes riselike the phoenix 表示出 复活 新生 ? 之义。作为诗歌意象语言符号, phoenix 的语符形式包含着 生长于阿拉伯沙漠中一种能够再生的鸟 这一概念意义及其特性,而其语符内容则象征 长生 永远恒久 复活 ,诗人以意象语言符号 phoenix 的语符形式和语符内容之间的类似性为根据,借用 phoenix 来表现 永远恒久、长存 。如英国诗人多恩( J Donne) 的(封为圣徒( The Canonization) 中的诗句: The Phoenix riddle hath more wit。 对于我们,凤凰涅盘的比喻。 By us; we two being one,are it。 更为确当: 我俩合而为一,变为此物。 So,to one neutral thing both sexes fit。 于是阴阳两性合成一个中性之物。 We die and rise the same,and prove,我们死后又重新飞起,Mysterious by this love。 证明了这种爱的神秘。 上面诗句中,诗人选用 phoenix 作为意象语言符号,表现人类那种声声不息、亘古不灭的情爱。诗人用辩证的观点讲明了这种情爱固然世俗,却是不可缺少的,是永久的,它代表了对立统一的宇宙和谐。 我们以为,日常语言符号的语符形式和语符内容的构造关系是任意性的,因此日常语言符号的生成基础是任意的,是依约而定、依俗而成的; 而诗歌意象语言符号是以其语符形式和语符内容之间的某种类似性为基础,通过在一定文化语境下的丰富联想而生成的。 诗歌意象语言符号以日常语言符号为基础,没有日常语言符号,诗歌意象语言符号便成为无源之水。 诗歌意象语言符号是以日常语言符号的语符形式和内容所组成的符号整体作为其语符形式,以诗人通过联想所要表示出的思想情感作为其语符内容。诗歌意象语言符号又不同于日常语言符号,日常语言符号的生成基础是任意性的,而诗歌意象语言符号的生成是以其语符形式和内容之间的类似性为基础的。 以下为参考文献: 1瑞士索绪尔 普通语言学教程M 高名凯,译 北京: 商务印书馆,1980 2法皮埃尔 吉罗 符号学概论M 怀宇,译 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 8 3法罗兰 巴特 符号学美学M 董学文,王葵,译沈阳: 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 34 4法罗兰 巴特 符号学原理M 李幼蒸,译 上海:三联书店,1988: 140 5美霍克斯 构造主义和符号学M 瞿铁鹏,译 上海: 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 6蒲度戎,彭晓华 英美诗歌选读M 重庆: 重庆大学出版社,2000: 127 7吕进 外国名诗鉴赏辞典Z 查良铮,译 石家庄: 河北人民出版社,1989: 2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