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应用数据式审计模式面临的困境及对策,审计论文.docx
广西应用数据式审计模式面临的困境及对策,审计论文数据式审计从计算机审计中独立提出,是基于计算机审计随着大型数据库和网络远程管理的现实.面临着网络系统和远程服务器中存储的庞大数据,必须超脱于当下从单机计算机或从被审计单位的财务核算系统服务器中采集、转换数据的作业形式,而数据式审计正是针对海量数据的审计新范式. 1 数据式审计在广西审计中的应用 广西的数据式审计当前正在从单纯的财务数据计算机审计发展到财务、业务、社会、指标等数据的综合、复杂的审计,当下主要有下面应用: 1.1社会保障审计社会保障审计是典型的数据式审计,其数据庞大、构造复杂、标准繁多、流程完好、操作困难、政策性强的一种审计类型.其数据式审计主要作业方式有如下四种: 1.1.1远程数据,统一采集,逐级发放2018年底,广西基本实现了养老保险的全区统筹和全国统筹,其数据存储在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的服务器中,并聚集到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各市、县区只能进行远程终端录入,并经过受权处理数据,不能采集和备份数据.针对这种远程庞大的数据群,由审计署社会保障司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采集数据,经过审计加密后通过审计内网和RTX专用软件,发送到审计署驻深圳特派员办事处,深圳特派办则从广西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的服务器中采集社会保障数据,通过社保保障审计专用校验工具进行检验比对,然后发放到广西审计厅派驻各市审计组和各市审计局派驻各县市、区审计组. 1.1.2地方数据,本地采集,自行校验对于没有实现广西全区统筹,但已经实现各市范围内统筹的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和最低生活保障资金,自治区审计厅派驻各市审计组到所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从服务器中进行本地采集社会保障数据,通过工具软件校验后,经过审计加密后通过审计内网和RTX专用软件,发送到所有市审计局派驻各县市、区审计组. 1.1.3单项数据,单独采集,单独作业对于失业保险、生育保险和工伤保险等险种,各市由于没有实现全市范围内的统筹,各有关单位按政策规定缴纳,存入其所在市、县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指定账户,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管理相关数据,其与金融机构实行银政一体化,并监控和核算其所存储的社会保障资金数据.各级审计组根据社会保险基金决算层级来确定其数据源与数据流向,开展数据单独采集校验,单独审计作业. 1.1.4封闭数据,内部采集,独立作业由于历史原因,一些赋有特殊责任的集团化企业,如军工、农垦、森工、采掘等行业,其社会保障资金实行封闭管理、独立运行,不与地方的社会保障系统连通,只是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管理部门报送相关报表.对于封闭系统的数据,各审计组根据实际情况,到企业内部进行采集,并独立开展审计作业. 1.2联网审计 1.2.1利用AO软件的采集模板进行作业审计署研发的AO软件已经能够实现对大多数财务软件电子数据的采集转换工作,审计人员在具体了解被审计单位财务管理软件的版本、后台数据库产品型号后,使用对应的采集模板即联网可将财务数据采集到AO中,构成电子账套数据. 这实际上就是完成了数据式审计中的数据采集、数据清理、数据转换工作. 但由于采集模板不可能考虑到被审计单位账表设置的特殊性,在完成采集后仍需要对数据进行校验检查,如借贷方金额合计数能否相等、各科目期初余额方向及金额能否正确、凭证内容摘要能否完好等,再与被审计单位纸质报表相印证. 1.2.2使用数据库技术采集业务数据数据式审计的核心是对业务数据的审查,只要这样才能核实被审计单位提供的会计报表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而怎样能将被审计单位的业务数据完好的采集亦是一个关键的步骤.在这里阶段需要得到被审计单位提供的系统架构资料、数据流程图、数据字典等基础资料,再结合被审计单位的业务流程对数据进行相应的分析整理.主要做法是:在恢复了被审计单位的数据库后,根据审计需求做初步分析后,使用数据库OLEDB的访问接口、Power Builder的数据管道、SQL Server的DTS等功能将有关的数据采集到AO中,在AO中对根据审计分析模型进行数据操作,如字段选择、匹配,得到审计中间表.根据得到的审计中间表根据审计方案确定的审计步骤开展计算机审计工作. 2 广西应用数据式审计形式面临的窘境 2.1缺乏相应的审计准则和操作指南广西对数据式审计的认识和应用起步较晚,在审计署大力推广金审工程建设时才逐步开场运用计算机进行辅助审计.当前,广西的数据式审计工作还处于探寻求索阶段,缺乏完好的专业规范,仅有一些关于开展计算机审计工作的通知和办法.数据式审计准则和操作指南的缺失,对于指导和规范数据式审计实践、衡量和评价审计工作质量有很重要影响,也不利于防备和躲避数据式审计风险. 2.2应用数据式审计的基础条件还不完善由于广西属较不发达的西部地区,计算机审计理论与实践仅在区审计厅、南宁审计局、柳州审计局等地区应用较多,也出台了一些推进计算机审计应用的办法和举措,但数据式审计方式方法形式在全区尚未得到普遍认识和广泛应用.当前国家金审工程三期建设正在如火如荼进行中,而广西审计的发展还停留在金审二期的应用层面,受限于被审单位信息化程度不成熟、跨行业跨单位数据化平台尚未建立的事实,数据式审计仅在部分条件具备的地区做了一些尝试,离真正应用和推广还有很大差距. 2.3审计数据没有能得到有效整合审计人员从各单位采集的电子数据实际上都是非常有价值的审计资源,例如,能够从纵向对某单位历年财务收支情况进行比照分析;能够从横向对业务类似、规模相当的单位同一年度财务收支情况进行比照分析;能够从有业务联络的两个或多个单位的电子数据中发现审计线索;财政审计采集的电子数据有能够给行政事业审计提供有关数据,而农业、资源、环保审计采集的电子数据有能够帮助经济责任审计获得审计线索.但是当下这些电子数据相对分散,缺乏有效的整合,不能为审计分析提供更多的帮助. 2.4数据式审计人才相对缺乏数据式审计对审计人员的要求非常高,要把审计和计算机一起抓,即审计人员不仅要求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经历体验,还要求具有计算机网络及信息技术专业知识.而广西的现实状况是审计信息系统的建设比实践应用的步伐快,审计软件的推广比专业人员的引进和培养快,由此造成了应用脱节和人才瓶颈.在当下大力推进数据式审计新形式的环境下,审计技术气力显然不能全面知足审计需要. 3 推进数据式审计在广西应用的对策 3.1加强审计队伍建设提高数据式审计能力审计信息化的发展对审计人员提出更高层次的要求,只要加强审计队伍信息化素质的培养,才能从根本上促进了数据式审计形式的应用,才能保障审计信息化的良性与可持续的发展.一是,要以点带面,有效带动,构造多层次的数据式审计工作团队;二是,要科学规划不同层次的审计信息化专业人才的培养和成长途径;三是,要创新形式多样的培训方式;四是,要科学利用外部人才资源,聘请经历体验丰富的数据分析专家;五是,要推行数据式审计应用催促机制避免学用脱节;六是,要引进计算机审计人才. 3.2逐步建立和完善应用数据式审计形式的支持系统随着AO系统和OA审计管理系统的广西各级审计机关普及应用,部分地市审计机关初步建成了主要资金联网审计施行系统,初步实现了新型审计方式和审计组织形式,加强了数据式审计形式的应用能力;同时基本实现了省市两级审计项目全经过信息化管理,初步建立了审计质量控制体系,基本实现移动办公和远程审计工作协同,明显提高了审计管理科学化、规范化水平.但要使数据式审计形式的应用更为深切进入,并提高各级审计机关的业务协同能力,促使审计质量的显着提高以有效防备审计风险,必须进一步完善与建立审计数据中心、审计交换系统、审计信息网络与安全保障系统与审计服务支撑系统等支持系统.一是,要加强审计数据中心的建设与应用;二是,要建设审计信息资源分享交换系统与信息即时交互系统;三是,要建成审计信息网络及安全保障系统;四是,要建成一个确保系统运行和不断完善的服务支撑系统. 3.3建立完善联网审计系统推进事前、事中审计把审计从事后审计向事前、事中审计推进,可将违法乱纪等行为有效控制在萌芽状态,实现实时与日常持续的监督,充分发挥审计 免疫系统 预防、揭示的功能,提高审计的效果,有效控制审计风险,广西各级审计机关必须逐步建立完善联网审计系统.一是,要继续施行自治区级公共财政信息系统联网审计工程;二是,要建立重点行业的联网审计数据分析系统;三是,要制定科学合理的联网审计工作的最近和中长期规划;四是,要逐步实现实时联网审计和审计预警. 总之,广西对于数据式审计的应用还处于初级阶段,与国内发达省份相比,还存在着不小差距,因而需要进一步探寻求索在审计实践中运用数据式审计的途径,加大数据综合利用力度,提高运用信息化技术查核问题、评价判定、宏观分析的能力,创新电子审计技术,以提高广西审计工作能力、质量和效率. 【以下为参考文献】 1陈伟.联网审计技术方式方法与绩效评价M.清华大学出版社,2018.12. 2孙静华,李卫东,张冬.国家审计免疫系统的实现途径:连续审计形式J.会计之友,2018 9中 :71-72. 3李春青.我们国家计算机审计研究的变迁:基于文献综述J.南京审计学院学报,20181:46-52. 4董惠林.数据式审计面临的挑战及应对策略J.审计月刊,202011:38-39. 5刘慧芬.审计抽样风险控制与数据式审计J.中国管理信息化,202014:7-11. 6田孟刚,刘欣桃,马春丽.大型商业银行数据式审计的质量控制讨论J.农村金融研究,20207:58-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