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基建工程决算审计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ocx
高校基建工程决算审计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摘 要 高校基本建设是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基本保证,而搞好高校基建工程项目的决算审计,保证工程造价真实精确,是高校内部审计的一项主要任务。加强基建工程的决算审计不仅能够规范高校基建工作,而且能通过审核工程造价来提升经济效益。随着高等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高校基建工程的增长,怎样提升资金的使用效益,保证基建工程的完工决算质量,这对高校基建决算审计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 本文关键词语 高校;基建工程;决算审计 一、高校基建工程决算审计的审计环境 (一)高校基建工程管理形式陈腐。我们国家多数高校基本建设采取的是原苏联形式,自行成立基建部门对项目进行管理。由基建部门委托设计单位设计、委托施工单位施工,自己进行项目有关各方面的协调、监督和管理。但是,由于每个工程建设时间、地点、条件等的不同,高校基建工程具有一定的独特性。例如,高校的基建处由于工程项目数量或种类等因素,往往经历体验不足,容易造成基建资金的浪费和损失。 (二)制度建设不完善,容易给学校造成损失。高校基建工程项目多为非经营性项目,重要靠国家投入资金,资金相对来说有保障,导致高校对基建工程管理制度建设看重不够。例如部分高校基建工程的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缺乏强有力的监督和赏罚办法。在这些高校里,由于各种原因造成的工作失误,有关责任人员不承当任何责任;节约投资也没有奖励,造成有关人员对成本控制积极性不高。因此,制度上的不完善,容易造成工作人员责任心不强或积极性不高。 (三)高校审计部门权利受限。从当前的实际情况看,我们国家内部审计独立性并未得到充足发挥,“内部人控制严重。我们国家的内审制度规定在进行内部审计时,若发现有重大问题,可向被审计单位的上级机构反映。显然,这种过分强调内部审计承受两个利益格局不同的阶层领导或称“双向领导,是为利益格局不一致的经济主体效劳,实际上超出了内部审计固有的职域,其结果是把内部审计推向了两难的境地。同样的情况也出如今高校审计部门,很多高校审计部门由于遭到主管领导的控制,权利遭到限制,失去或难以坚持其应有的独立性和客观性。 二、高校基建工程决算审计中存在的问题 (一)基建工程中存在的问题。1.多计、重计已完工程量。有些基建工程由于工期长或由两个施工单位共同承建,就存在混同工程界线、交点工程反复计算的现象。有的已完工程实物量与施工图计算工程量不相符;有的由于设计变化应该调整减少的工程量而在编制决算时不做调整,使工程量多计算等。2.高套定额标准,提升工程造价。有的工程高套其他地区定额、其他年度工程定额等。3.提升取费及天资级别。有的工程该取四类的自行取三类,该取三类的自行取二类,自行提升取类标准而提升工程造价;有的不按本身企业天资级别取费,个体的套集体,集体的套国营,随意提升取费标准,使工程造价提升。4.虚报材料价格或费用。有的工程用料以次充好,抬高价格;有的工程在建造经过中没有使用大型机械和特殊机械而计提费用;有的工程实际没有发生材料二次搬运而自设自取;有的工程不需要抢时间、抢进度,而存心故意夜间施工增长费用等。5.隐蔽工程偷工减料。有的工程在决算中通过存心故意虚增基础土方的开挖量、石方混凝土的充填量、垫层的厚度等方式来增长费用。 (二)看重事后控制,忽视事前和事中控制。长期以来高校基建工程审计已构成事后控制的传统习惯,通过对基建工程完工后提供的各种资料来进行工程决算,但往往是“木已成舟,已经造成的工程超预算或者工程错误过失的现象无法拯救,这是忽视事前和事中控制的结果。对于这种问题,一方面可能是承包方在招投标环节弄虚作假,虚高要价;另一方面可能是少数部门和个人为谋私利,存心故意在工程进行中变化增长项目。假如有了对高校基建工程的事前和事中控制,则可减少这种现象的发生1。 (三)项目变化存在漏洞。由于高校基建工程有很多的本身特点,工程价值量大,特殊要求多,工程变化也就许多,施工合同普遍存在着内容不完善、施工单位算计建设单位的问题。有的高校利用工程变化,通过不正当手段,使工程造价大幅度提升;有的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关系亲密,不该发给的签证也给签;有的施工单位利用建设单位基建人员不懂基建管理和工程管理,提出一些不合理的变化签证;有的监理单位的监理工程师不是站在公正的立场上,而是按施工单位要求随意签发签证。这些不合理的工程变化会给造孽分子造成可乘之机。 (四)工程监理不完善。当前工程监理存在的重要问题有:一是有些监理机构和人员素质不高,对施工质量不负责任,而是根据施工单位的要求随意签发变化签证,增长投资;二是对监理机构和人员的天资评审和监督不严格,赋予监理单位的权利也不够;三是有些高校没有实行工程监理制度。工程监理的不完善影响了高校基建工程决算审计,增大了审计难度。 三、加强高校基建工程决算审计工作的对策办法 (一)加强高校基建工程内审工作建设。一方面加强基建审计制度建设,各高校应根据审计机关国家建设项目审计原则和当地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办法的要求,结合本单位实际,建立健全规章制度,例如:审计风险约束机制、审计项目质量责任制、审计工作质量考评体系和赏罚制度。使审计能够做到有章可循,严格根据规章制度办事,减少和避免各种毛病的发生2。另一方面加强基建审计队伍建设,各高校应根据审计法、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等法规的要求,建立健全内审机构,装备专业技术人员。基建工程预决算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承当基建审计的人员不仅应具备会计、审计和基建预决算的知识,还要把握经济、法律等多种专业知识,为此要不断加强基建审计人员的培训,积极参与基建审计的经历体验沟通和理论研究,为审计人员整体水平的提升提供平台。同时,要重视提升审计人员的计算机的运用能力,实现计算机辅助审计,进而提升审计效率。 (二)找准参与工程造价监督的切入点和把握好参与度。审计部门应把握住本身在基建活动中的角色,界定自己的活动范围,坚持独立性。为发挥内审的管理功能,审计人员必需找准参与工程造价监督的切入点和把握好参与的度,这个问题处理好了能使审计工作顺利高效地进行,处理欠好会失去审计工作的独立性。因此应做到:与管理部门合作,重要对单位年度基本建设计划、建筑工程项目的可行性研究进行审查,可行性研究工作对整个基建项目的效益、质量有久远的影响,是内审部门把关的重点;与单位财会部门合作,重要对工程各项前期费用、工程建设中的工程预付款拨付情况及工程完工后的工程款结算情况、资产入账情况进行审查;与单位基建部门合作,重要对大中型基建工程的设计变化、工程变化的合理性、真实性及有关手续的完备性进行审查,需要时会同基建部门进行现场勘查核实;与工程验收部门的合作,重要监督项目的验收能否合规,验收工作能否认真、严格,以杜绝验收工作流于形式、弄虚作假。 (三)重点加强对工程变化签证的控制。对工程变化签证的控制直接影响建筑工程成本的高低。对变化签证把关紧一些,工程成本可能低一些,反之,建筑工程成本就可能偏高。在施工经过中,由于设计不是尽善尽美,或是甲方原因,部分工程内容要求进行变化。按惯例,大的变化内容要经过设计部门出具变化通知书,小的变化内容要经过甲方代表和项目监理签字认可。每一个工程都存在着变化问题,三边工程(边设计、边施工、边修改)的变化就更多了。因而必需留意审查变化签证能否符合有关规定、手续能否齐全及内容能否清楚。 (四)实行全经过跟踪审计。全经过跟踪审计是由事后审计向事前、事中审计的跨越,是现代审计的发展方向,它有利于基建工程的造价控制,也为基建工程的决算审计打好基础。跟踪审计包含从工程招投标到工程完工的各个环节。在施工经过中进行跟踪审计,对影响工程造价的每个环节,进行实地勘察,为审计结算工作提供确凿资料,而且工程决算审计的质量与了解现场的施工条件、施工方法、施工机械有关的变化签证项目等有亲密的联络。而要如实地知道这些情况,不仅要依靠提供的工程资料,而且要深切进入施工现场。当前,甲乙双方之所以在工程结算时,经常发生争议,许多方面就是由于没有进行跟踪审计,采集不到精确情况,而提供的资料又常被以为不实。只要实行跟踪审计,充足把握了第一手资料,能力精确把握工程经过中的各种信息,减少与施工单位的矛盾和纠纷,加快决算审计速度,提升经济效益;能力从源头上堵塞漏洞,减少工程的高估、冒算,防患于未然;能力完善基建项目体制,构建全经过立体式项目控制机制;能力使原来现场乱签证问题和资料采集不及时、不齐备问题得到彻底根治3。 (五)加强对监理单位控制。高校能够委托监理单位从可行性研究、设计、施工预备到施工、中间验收和完工验收的全经过监理,可以以只将其中部分阶段和步骤委托给监理单位。高校必需做好充足调查研究,了解拟加入招标竞争的监理单位的基本情况,选择合理的监理单位和监理工程师。在签订监理合同时,必需明确监理单位的权利和义务,把决算审减与监理公司的经济利益挂钩,并适当增长赏罚条款,促使监理单位通过科学管理,保证对工程建设投资、进度、安全、质量四大系统实行全经过的控制,正确处理投资、进度、安全、质量之间关系。 (六)确保提升高校基建工程的审计质量。对于高校基建工程的审计质量问题,应由上级主管部门负责布置审计的,应布置质量好、信誉高的社会审计机构,并与之签订协议,要求该社会审计机构做到审计质量高、审计费用低;对学校自行管理的审计项目的审计质量,上级主管部门应进行定期或不定期检查。 参 考 文 献 1 李忠渝.高校基本建设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5):154-157. 2 伍珊.高校基建工程项目审计理论的考虑和完善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天然科学版),2007(5):65-68. 3 杨素霞.高校基建工程结算审计施行的难点与对策j.山西建筑,2007(6):259-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