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平台在德语学习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德语论文.docx
新媒体平台在德语学习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德语论文内容摘要:随着中德两国的交往日益密切, 国内德语学习者数量与日俱增。在数字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 德语学习不仅能够在课堂上进行, 同样也能利用新媒体平台得到延伸和拓展。本文采用了个案研究法与调查法, 着眼于微信、微博以及德语学习软件等新媒体平台在德语学习中的运用, 总结了德语学习者在新媒体环境下所面临的问题并给出了建议。 本文关键词语:德语学习; 新媒体平台; 微信; 微博; 1 新媒体环境下的德语学习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 新媒体成为了当今社会一种新兴的信息传播手段, 虚拟和现实并存的方式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宏大的改变, 德语学习的形式也变得丰富多彩。除了通过传统的课堂讲授之外, 还能够通过与新媒体的良性结合开展德语学习, 如通过微信、微博、德语学习软件等新媒介。利用新媒体手段进行德语学习, 不仅能够弥补传统课堂教学的局限性和缺陷, 也有助于学生合理分配学习时间, 加强学习弹性。学生能够利用碎片时间积累相关德语知识, 做到学习与娱乐相结合, 大大提高德语学习者的兴趣和学习效率。 2 新媒体平台在德语学习中的运用 2.1 微信在德语学习中的应用案例 微信是腾讯公司近年来主打的免费应用程序, 在学生范围中广泛使用。微信的信息共享迅速、传播效果显著以及交往互动性强等特征, 使其成为了近年来新媒体发展的集大成者, 也成为大学生们日常沟通和沟通必不可少的手段之一。经过调查研究发现, 当下与德语学习相关的微信公众平台同样也呈现出数量增加、形式多样的趋势。 首先, 微信公众平台的文章推送功能能够每日向读者推送德语相关消息。 人民网德语视界 每日发布中德双语阅读、实习和就业信息汇总以及德国时政新闻等板块, 读者可以以通过查看历史消息阅读阅读往期的文章推送。其次, 微信公众平台的 本文关键词语 功能是基于微信自动回复功能设计出来的。德语学习者能够通过搜索本文关键词语自动获得反应信息, 本文关键词语 的回复亦可围绕往日推送的内容。最后, 群聊 讨论功能采取 一对多 或 多对多 等信息传播形式。德语学习者们在聊天时能够提出日常学习中的困惑和问题, 并由群成员对其进行解答;可以利用阅读过的文章作为延伸话题进行沟通互动, 提高学习者遣词造句的能力, 同时也增加了其学习乐趣。 2.2 德语学习软件在德语学习中的运用实例 当下国内APP应用市场上的德语学习软件不胜枚举。笔者以 德语 、 德语学习 作为本文关键词语在IOS系统的APP Store中进行搜索, 整理得出下面信息 (见表2) , 该表为下载量较高及具有一定代表性的德语学习软件。 本文将以听力类软件 每日德语听力 为例, 阐述德语学习APP在德语学习中的运用。 每日德语听力 是一款专门为德语学习者定制的德语听力训练软件。华而不实收录了德语新闻、德福考试、德语专业四级考试、德语专业八级考试、德语小讲等诸多听力内容, 软件中的每篇听力课文都配有原文, 以方便学习者使用。该软件会定时更新, 不断完善其内在缺点, 内容更新越来越快, 人性化程度越来越高, 这些举措都在不断提升使用者的用户体验感。 每日德语听力 里面受大家欢迎的还有 DW热门话题 , 它几乎囊括了所有在欧洲发生的大事件, 且其文章难度不尽一样, 简单篇能够稳固基础, 难度高些的文章则能够挑战自我。除此之外, 该软件还提供了一些 特色功能 , 如今日目的、名师博客、听力挑战等功能, 很多网友都纷纷给出了好评, 例如有网友以为, 在小语种学习软件较少的情况下, 每日德语听力 对于初学德语的人来讲很实用, 确实能够帮助提高德语听力与发音。 3 新媒体平台在德语学习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3.1 主要问题 (1) 各新媒体平台学习资源冗杂, 重复率较高, 针对性不强。在当下存在的微信公众账号中, 德语教学形式五花八门, 每日所发布的内容庞杂, 大信息量和多项选择择的特点易导致德语学习者们难以准确地找到他们需要的资料, 因而降低了学习效率。并且很多微信公众平台对所推送的德语学习资源层次划分不明显, 很多难度都超出了学生可接受的范围, 直接导致了一些学生对德语学习失去兴趣。 (2) 线上教育和线下活动结合不够密切。当前, 德语学习的新媒体平台只是一味地向学生们输入相关德语知识重点以及传播学习方式方法等, 缺乏与学生之间的互动环节。德语学习者在利用新媒体平台学习时, 口头表示出能力无法得到训练, 缺少实践经历体验。人机沟通始终不能代替传统课堂中真实的人与人之间的沟通。除此之外, 由于新媒体平台的开放性特征, 使得老师对学生的约束力下降, 缺乏老师的引导, 自主学习能力不强的学生易对所学的内容不加思辨, 囫囵吞枣。 (3) 德语学习资源缺乏有力监管, 质量参差不齐。在微博中不乏大批德语知识传播者与德语学习者, 但由于缺乏有效的挑选机制, 其质量却是参差不齐。现有的与德语相关的微博可分为翻译类、影视推荐类、考试技巧类、综合类等类别。华而不实翻译类微博最多, 其来源多为德语电影台词、当下网络流行语等, 但此类微博却常出现拼写错误、语法错误、翻译不当等问题。这些问题看似虽小, 却极易误导德语学习者。同时由于一些德语学习APP起步较晚, 系统设计不够完善, 导致学习资源存在较多错误。如德语词典类APP 德语助手 就存在单词错误较多、词库有待完善等问题。假如德语学习者想要对专业类文章进行翻译, 则还需要借助于专业纸质字典。 3.2 建议 要合理解决新媒体平台在德语学习中存在的这些问题, 应当从下面三个方面入手。 (1) 科学设计学习资源, 提升学生学习效率。例如, 微信公众平台的账号主体所有者要转变对平台的管理理念, 在发布文章时要加强其学习内容的针对性与实用性, 对学习资源进行合理的分类和整合, 明确初级、中级和高级学习课程的划分, 完善其学习服务系统, 减少广告植入。通过趣味问答、游戏等设计形式, 增加德语学习的乐趣, 提升其他读者对该类平台的关注度。这些新媒体平台的运营者可以在软件中增加读者们对德语学习难度的选择功能, 更好地知足不同水平的德语学习者的需求。 (2) 实现线上教育和线下活动的有效结合。基于新媒体大环境, 为了实现线上教育和线下活动的完美结合, 应适当增加新媒体平台中德语学习者之间的互动。以微信公众平台为例, 账号主体所有者可发布一些可靠的线下沟通活动信息, 或是邀请德语学习者们进行语音或者视频沟通, 为他们提供更多的面对面沟通的时机。除此之外, 高校老师可以以开通微信公众号, 利用新媒体平台的优势, 调动学生们自主学习的能动性。老师可通过微信公众平台获取学生意见, 搜集学生们在课堂中的疑问, 及时发现德语学习者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加强对学生们的监督, 可以利用微信公众平台内的投票功能, 对学生们感兴趣的知识和内容进行投票挑选, 以提高线下课堂教育的趣味性, 构建愈加良好的合作互助学习气氛。 (3) 加强高校老师与新媒体平台的合作。为合理解决例如在微博上广泛存在的德语学习资源混乱等新媒体平台问题, 可组织高校德语老师研究现有的关注度较高的德语相关微博, 分析其特点, 并与之开展合作, 构成整合德语类微博资源的合力, 提升相关微博的质量。针对德语学习类APP存在的问题, 能够从开发人员入手, 与其建立联络, 根据本身用户体验对APP的运行程序提出合理化建议, 更新相关词库并丰富其内容, 细心校对华而不实的拼写、语法错误等。 4 结束语 近年来, 随着我们国家移动互联网产业的迅速发展, 新媒体平台不断更新, 德语移动化学习趋势更为普遍。学生们在学习经过中能够通过合理地利用微信、微博等软件学习德语知识、培养语言兴趣、拓宽知识面。但新媒体在给现代大学生提供广阔沟通平台的同时, 也带来了史无前例的挑战, 如信息碎片化、服务系统不完善等。现代大学生们要用辩证的目光看待新媒体热潮, 要擅长利用该类工具, 及时查漏补缺, 及时反思, 弥补传统学习中的缺乏, 提高德语学习效率。 以下为参考文献 1安悦.微信营销与网络行为文化研究J.西昌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21 (2) . 2陈永东.微信之于微博:是互补而非替代J.新闻与写作, 2020 (4) . 3李开复.微博改变一切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2018. 4李玉峰.基于微信的大学道德教化信息的传播与优化J.中国电化教育, 2020 (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