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针灸配合中药治疗痔疮的疗效总结,中医外科学论文.docx

    • 资源ID:73314529       资源大小:19.59KB        全文页数:6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8.8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8.8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针灸配合中药治疗痔疮的疗效总结,中医外科学论文.docx

    针灸配合中药治疗痔疮的疗效总结,中医外科学论文痔疮( haemorrhoids) 是指直肠末端黏膜下及肛管皮肤下静脉丛发生扩张和屈曲而构成的一个或多个柔软静脉团,是肛肠科最常见的疾病。任何年龄均可发病,但随着年龄增长,发病率不断增高1。根据病灶所处部位不同,分为内痔、外痔和混合痔。近年来,痔疮的发病率呈逐年升高的趋势,临床主要表现为便秘或便后肛门出血,严重时伴有柔软肿物脱出或肛门外有肿物,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2。临床治疗痔疮方式方法很多,但要遵循下面原则: 无异常感觉和状态的痔无需治疗,有异常感觉和状态的痔重在减轻或消除异常感觉和状态,而非根治,以保守治疗为主。中医以为痔疮多属湿热下注所致。2020 年 12 月 2020年 7 月,笔者运用针灸配合中药治疗痔疮获得了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式方法 1 1 一般资料 观察病例均为平顶山市中医医院肛肠外科住院患者 120 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 60 例。实验组中,男 30 例,女 30 例; 年龄 25 59( 4016 445) 岁; 混合痔 16 例,内痔 23 例,外痔 21 例,合并有肛裂 7 例。对照组中,男 17 例,女 43 例; 年龄 25 58( 3906 5. 05) 岁; 混合痔18 例,内痔22 例,外痔20 例,合并有肛裂6 例。所有病例均行肛门镜、直肠指诊或消化道镜检排除其他病变。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比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 05) ,具有可比性。 1 2 诊断标准3内痔临床表现主要是便血、脱出、肛周潮湿、瘙痒、疼痛、便秘等。外痔临床表现主要是肛门边缘处赘生皮瓣,逐步增大,质地柔软,一般无疼痛,不出血,仅觉肛门有异物感,常因染毒而肿胀,自觉疼痛肿胀消失后,赘皮仍然存在。混合痔临床表现内痔与外痔相连,无明显分界,括约肌间沟消失,内痔部分较大者,常可脱出肛门外。内痔和混合痔均行肛门镜、直肠指诊确诊。 1 3 病例纳入标准 符合痔疮( 内痔,外痔,混合痔) 诊断标准,愿意接受针灸和中药治疗,能按规定完成治疗。 1 4 病例排除标准 合并有严重并发症及心脑肾疾病者,确定手术效果疗效好者及其他不合适针灸和中药治疗者。 1 5 治疗方式方法 对照组给予单纯运用中药治疗。方用凉血地黄汤加减,本方具有清热凉血祛风的成效,大便秘结者加润肠汤,根据病情辨证论治选方加减。实验组给予针药并用治疗。针灸治疗: 取穴: 主穴取痔疮穴、足三里、阴陵泉。痔疮穴位于尺桡骨之间前臂外侧上 1/3 处,是特定学位之一,具有清热解毒,泻火通便,消炎止痛等成效。足三里是足阳明胃经的合穴,是肚腹疾病的常用穴,具有补中益气,调理肠胃成效,常用于治疗胃肠疾病,是临床上最常用的穴位之一。阴陵泉是足太阴经的合穴,是去湿和健脾的大穴,但凡湿热之证,均可针泻本穴,起到利水行湿的效果。湿热严重者可加曲池、支沟、丰隆等,痔疮便血者加肺俞穴,气虚下陷者可加气海、百会。虚证用补法,实证用泻法。留针时间为30 40 min,10 d 为 1 个疗程,观察 2 个疗程后统计疗效。详细的补泻方式方法是按明代陈会(神应经和李传岐(祖传针灸常可用之处方的补泻方式方法4。中药治疗: 主方选凉血地黄汤加减,药物组成包括: 细生地黄 15 g,当归 15 g,地榆 12 g,槐角 12 g,黄连 12 g,天花粉 12 g,升麻 10 g,赤芍 12 g,枳壳12 g,黄芩 10 g,荆芥 12 g,生甘草 9 g。血瘀疼痛者加红花、没药、桃仁; 出血多者仙鹤草、地榆炭。根据辨证可以选用血府逐瘀汤、桃红四物汤、补中益气汤、脏连丸等方加减5。 1 6 疗效断定标准 治愈: 异常感觉和状态消失,痔消失或痔核全部萎缩; 有效: 异常感觉和状态改善,痔缩小或痔核部分萎缩; 无效: 异常感觉和状态、体征无变化6。 有效率 = ( 治愈 + 有效) /n 100% 1 7 统计学方式方法 数据采用 SPSS 19 0 统计学软件分析,等级资料用秩和检验,计量资料以( x珋 s) 表示,组间比拟用 t 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 2检验,P 0 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见表 1 3 讨论 痔疮在中医学应归属肠风或者脏毒等病,痔之病名最早见于(黄帝内经。(素问 生气通天论讲: 因此饱食筋脉横解,肠澼为痔。 奠定了认识痔疮的理论基础。痔疮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民间有 十人九痔 之讲,好发于 20 岁以上的成年人,该病治疗方式方法多,西医多以手术治疗,疗效不定,且多易复发。中医治疗如枯痔疗法、结扎法等均有一定疗效,但枯痔疗法容易构成肛门狭窄,结扎法属于手术方式方法。 中医学以为痔疮的发生多由饮食不节,负重久行、久痢久泻、长久便秘、久坐久立等原因导致风湿热邪下迫大肠,致血行不畅,而血液瘀积,热与血相搏,则气血纵横,筋脉交织,结滞不散而成7 8。本研究选穴比拟简单,患者容易接受。 痔疮穴: 痔疮穴位于尺桡骨之间前臂外侧上 1/3 处,具有解毒泻火,退热通便,消炎止痛作用,主治内痔,外痔,混合痔,肛裂,便秘。足三里是足阳明胃经穴,在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 3 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 中指) ,是强壮身心的大穴,中医以为,针刺足三里有调节机体免疫力、加强抗病能力、调理脾胃、补中益气、通经活络、疏风化湿、扶正祛邪的作用,配合治疗对痔疮有很大裨益。阴陵泉是足太阴脾经穴,在小腿内侧,当胫骨内侧髁后下方凹陷处,具有清利湿热,健脾理气,益肾调经,通经活络的作用。三穴合用具有清热,利湿,行气,活血,补中等作用。凉血地黄汤具有清热、凉血、止血祛风的作用。针灸配合中药治疗,双管齐下,效果大大加强,使经气得以运行,气滞血瘀得以化解,局部血液循环得以促进,炎症得以吸收,从根本上消除了痔疮。故针药并用治疗痔疮临床疗效显着,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以下为参考文献: 1 吴在德 外科学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506 509 2 罗由平,周文浩,刘宁 综合疗法保守治疗痔疮的疗效分析J 基层医学论坛,2018,14( 28) : 876 3 李曰庆 中医外科学M 北京: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6:245 258 4 李传岐 祖传针灸常可用之处方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388 389 5 袁振武,杨贤海,柴进华 针药合用治疗痔疮 47 例远期疗效观察J 湖北中医杂志,2020,11( 34) : 11 6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 南京: 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 66 7 李仪奎 中药药理学M 北京: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2: 49 133 8 王本祥 当代中药药理学M 天津: 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 204 208

    注意事项

    本文(针灸配合中药治疗痔疮的疗效总结,中医外科学论文.docx)为本站会员(安***)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