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的科技成果面向市场有效转化探索,科技论文.docx
高校的科技成果面向市场有效转化探索,科技论文内容摘要:高校作为科技成果的创新源头, 毋庸置疑地走在科技发展的大时代前列。怎样将高校的科技成果面向市场有效转化, 是多年来、高校、科技工作者共同面对的难题。作者结合国内外高校和本身探寻求索的经历体验, 对当下存在的障碍及其成因进行了分析, 以期提出一些有价值、可供借鉴的建议。 本文关键词语:高校; 科技成果转化; 产业化; The Major Obstacles and Their Causes of Formation of the Transformation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Achievements in Universities ZHANG Li YAO Ting-ting LIU Wei ZHANG Ming University of Electron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Abstract: As the source of innovation in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achievements, it is no doubt that universities walk in the forefront of the era of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ow to transform these achievements into the market effectively has been a common problem faced by governments, universities, scientific and technical workers and service providers for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se achievements. Combining the experience of exploration of the author and domestic and foreign universities, the author analyzes the current obstacles and their causes in order to put forward some valuable suggestions for reference. Keyword: universities; transformation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achievements; industrialization; Received: 2021-05-17 一、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主要障碍 1. 投入产出倾斜严重, 转化率瓶颈突破维艰。 OECD在2020年专门发布的(公共科研的商业化:新趋势与新战略报告显示, 美国在2004-2018年的 技术许可与转让收入占研发支出比重 均值高达4.8%, 而我们国家高校和科研机构合计的许可与转让收入占研发支出比重六年的均值为2.37%。1可见, 我们国家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率相比国外仍然不高。 2. 市场价值评价失真, 成果产业规模化困难。 据统计, 全国5100家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 每年完成的科研成果3万项, 但华而不实能够转化并批量生产的仅有20%左右, 构成产业规模的仅有5%。2其原因一是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与市场没有能有效接轨, 二是转化缺乏中试环节, 三是市场价值缺乏有效的评价体系。 3. 机制孤岛效应严重, 成果转化动力源匮失。 高校科技成果应服务于社会经济, 即需要高校与企业开展深切进入合作。然而, 一是现有科研管理体系下, 成果的归属、合作单位责权利的分配不明确等因素构成的孤岛效应对成果转化有相当程度的制约。二是高校科研评价体系尚不科学, 这导致了高校科研人员只注重基础研究, 3扼制了其开展成果转化的积极性。 二、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障碍成因分析 1. 科技成果转化要素缺乏, 未构成健康的孵化生态系统。 (1) 精准投入的资本要素匮乏, 科技金融系统萌而未发。首先, 我们国家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经费精准投入缺乏。据统计, 发达国家在项目研究、中试、产业化阶段投入经费的比例约为110100, 我们国家约为1110。其次, 我们国家高校科研成果转化的高风险亦反映了科技金融支撑体系的不完善。 (2) 价值驱动的市场要素缺乏, 产业资源生态整而不合。统计表示清楚, 我们国家现行高校科研活动基本决策根据中, 做过前期市场调查的项目仅有34%。4高校即便在与共建校地合作平台, 引入资金、政策、载体等资源的情况下, 仍然有较多科研成果束之高阁, 正是由于没有市场需求作为驱动, 使之不具有市场价值、无法产业化, 极大地提高了投资风险。 (3) 专业高效的服务要素稀缺, 科技中介体系存而不优。科技中介是解决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不利、不顺、不畅的关键主体。而我们国家的科技中介还无法有效解决上述问题。一是服务体系尚未构成协同网络, 二是缺乏延伸及定制化服务能力, 三是服务人员专业化和国际化水平不高。 2. 科技成果转化机能缺失, 未建立良性的转化运行形式。 (1) 自我造血机能缺乏, 可持续运行形式鲜有构成。据(2021安利全球创业报告统计, 2021年创业积极态度公众比2021年减少5个百分点, 有创业想法的公众比2021年减少11个百分点。5由此可知, 创业者开场逐步回归理性创业。与此同时, 对创新创业孵化载体的扶持政策更趋成熟, 一大批未构成自我造血功能的科技企业孵化器开场随之关闭。如前文分析, 科技成果转化需要大量资金用于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中试投入、产业化投资等。除了从得到相应资金支持外, 更重要的是能够构成自我造血机能, 进而可持续地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当前, 我们国家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平台普遍尚未具备自我盈利能力, 这从根本上限制了推动成果转化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2) 目的考核机能缺乏, 可监督运行形式不可闭环。随着政产学研用的不断深切进入合作, 科技成果转化也逐步打破了创新要素间原有相互孤立隔绝的藩篱。但相互之间体制机制的差异仍导致了一系列资源整合问题产生, 如以何种实体开展转化、怎样界定转化经过中各单位的权责利等。政产学研用合作的初衷本是击破相互在体制机制上阻碍成果转化的壁垒。以校地合作成效斐然的清华大学深圳研究院为例, 它的 四不像 的特征使之在调配和整合资源方面愈加灵敏, 组织构架更符合市场化的需求。6然而, 假如目的考核机能不健全, 则将导致无法有效地促进平台真正推动科技成果转化甚至背离这一初衷, 即在灵敏的机制背后, 没有有效的约束监督机制, 即便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具备了自我造血机能, 也极有可能沦为仅仅以盈利为目的的普通 企业 。 (3) 人员绩效机能缺失, 可鼓励运行形式没有能建立。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核心主体是科技人才, 只要提高科技人才的积极性, 才有可能真正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但是, 由于转化经过中高校科研人员的知识产权保卫和市场意识淡薄, 导致合法权益遭到损害的情况时有发生, 极大地抑制了高校科研人员的积极性。除此之外, 由于管理体制机制的不健全, 导致了高校、企业对各方应享有和承当的权责利不清楚明晰, 严重阻碍了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进程。7另外, 对科技成果转化的管理和服务人员的鼓励缺乏。科技成果转化的经过中, 管理和服务人员将深切进入到转化经过中的每个详细环节中, 因此对整个转化经过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然而当前, 对科技成果转化并未建立起面向此类人员的职称评价体系和项目奖励体系的标准和规范。 三、对策建议 针对以上问题及成因的对策, 一是建立有效的资源整合平台。即构成以高校、产业、资本等相融合的实体平台, 并以此开展高校的科技成果转化工作。二是完善孵化生态系统。即通过加强服务机构的规模和专业化服务能力, 促进科技成果的高效转化。三是构成可持续发展的盈利形式。即通过长、短周期相结合的多方式企业化运营, 构成自我造血机能, 促进投入到科技成果转化的资金充足。四是建立目的考核的闭环系统。即通过、高校等在不影响其市场化机制的前提下, 通过监督考核机制保证平台实体有效开展科技成果转化工作。 以下为参考文献 1熊鸿儒.中国科研部门的成果转化率真的低吗N.光明日报, 2021-07-03 (5) . 2王梦影.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该怎么办N.中国青年报, 2020-11-24 (10) . 3李祖超, 聂飒.产学研协同创新问题分析与对策建议J.中国高校科技, 2020, (8) :24-25. 4唐晓梅.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制约因素与对策J.中国高校科技, 2020, (8) :82-83. 5相欣.国内孵化器过多, 创业者不够用了EB/OL.2021-03-02 6叶青, 等.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夺得特等奖 四不像 科技创新体系创造硕果N.广东科技报, 2021-03-13 (5) . 7黄瑞雪, 秦虹, 王一任.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窘境与出路 基于(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的视角J.中国高校科技, 2021, (4) :8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