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本主义背景下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的问题与完善,继续教育论文.docx
-
资源ID:73317390
资源大小:18.54KB
全文页数:6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8.8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人本主义背景下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的问题与完善,继续教育论文.docx
人本主义背景下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的问题与完善,继续教育论文摘 要: 农民工在我们国家的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大多被城市企业合法雇用,当前我们国家农民工数量已经超过了2.5亿,成为劳动力的主要来源。为了进一步推动我们国家经济的发展,同时促进产业构造的调整,需要对农民工进行职业培训,提高农民工的整体素质,使其知足更多的岗位需求。以人本主义理念为切入点,分析人本主义理念下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的意义,探究人本主义理念下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的窘境和解决措施,为我们国家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研究提供参考。 本文关键词语: 农民工; 职业技能培训; 窘境; 措施; 1 、人本主义理念下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的意义 农民工是我们国家的特有 产物 ,是在城乡二元体制背景下构成的。从定义来看,农民工为农民身份,但是他们在城镇生活,被城镇企业雇用,通过非农业劳动来获得报酬。当前我们国家农民工群体数量较大,分布在各行各业,是我们国家建设和发展的主要劳动力,与我们国家的经济发展息息相关。但是当前我们国家农民工整体职业技能较为单一,往往依靠体力劳动来获得报酬。然而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形势下,社会对农民工的职业技能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这也是推动我们国家产业构造调整及深化改革的重要措施,因而为了提高农民工的整体素质,需要对其进行职业技能培训,一方面以知足农民工自我发展的需求,另一方面可使农民工获得更好的工作时机。人本主义理念具体表现出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念,该理念可应用于农民工的职业技能培训,不仅能够具体表现出社会对农民工群体的关心,同时也能改善农民工供应构造不合理的现在状况,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三农问题,将我们国家农民工的规模优势转变为优质人力资源优势。 2 、人本主义理念下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的窘境 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在我们国家开展已有一段时间,固然获得了一定成果,但是当下仍然存有问题,主要具体表现出如下。 2.1、 培训目的功利化 从当下我们国家的实际情况来看,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机构大多由主导,所以它们以完成的培训目的为主要目的,却忽略了农民工全面发展需求的问题,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这就导致很多农民工错过了职业技能提升的机会,也浪费了国家的资金。因而,固然我们国家不断加大对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的投入,也出台了相应的扶持政策,但是由于缺乏相应的监管体系与法律约束,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的市场运作并不规范。 2.2 、 农民工介入度较低 主动介入培训的农民工数量不多,一方面是由于农民工主动参加培训的意识不强,另一方面也与农民工本身文化素质较低有关。遭到传统思想的限制,很多从事以劳动力输出为主的农民工并没有较为长远的职业规划,以为参加培训浪费了挣钱的时间,所以不会主动参加职业技能培训。当然,这和农民工条件有限有一定关系,他们的工作时间并不固定,而且需要花费大量的精神和时间赚钱,因而很难有空余时间参加职业技能培训。 2.3、 培训效果较差 从当下我们国家实际情况看,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没有具体表现出以农民工为主的理念,因而培训的效果较差。首先,培训内容缺乏针对性,没有与市场需求相结合,很多农民工培训结果只是单纯获得了证书,素质并没有明显提升,很大一部分人在培训后仍然不能知足岗位的需求。大部分培训内容过于陈旧,没有与地区情况严密结合,甚至是直接照抄高等学校的教学资料,忽略了农民工本身文化素质,导致农民工很难通过培训提升自我价值,进而降低了他们持续学习的积极性。其次在培训方式上仍然采用传统的填鸭式教育,没有与农民工建立起严密的情感联络,他们被动地介入到教学经过中,对教学效果有着消极的影响。再次,培训形式也有一定问题,当前普遍采用的是集中授课的形式,在固定的时间和地点开展培训,忽略了农民工对时间和地点灵敏性的需求,很多人由于工作而错过了学习的时机。 3 、人本主义理念下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的完善措施 3.1、 以知足农民工自我发展需求为培训目的 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应该以服务农民工为根本,让培训知足农民工自我发展的需求,这样才能切实发挥出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的作用。从当下的实际情况来看,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体制应该改革,不再以为主导,鼓励农民工和企业投入华而不实,构成多方联动机制,然后在资金和运作等方面进行有效的监管,切实以知足农民工自我发展需求为服务目的,以此来促进农民工向技术型和高端实用型转变。 3.2 、提高农民工介入度 为了更好地发挥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的作用,首先要帮助农民工树立自主培训意识,要加强宣传,让农民工认识到职业技能培训的重要性,让更多的农民工主动介入华而不实。其次,在培训中要注重农民工文化素质的提高,在培训的经过中不仅帮助其增长职业技能知识,同时也要让农民工树立起长远的职业规划意识,让他们成为职业技能培训的主体,充分具体表现出 人本主义 理念,让农民工感遭到职业技能培训的作用。除此之外,还要在法律方面对农民工的权利进行保障,对参加职业技能培训的农民工要给予相应的政策扶持和资金补贴,这样才能让他们具有参加职业技能培训的时间和经济基础。 3.3 、以农民工为主体提升培训效果 为了有效提升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的效果,要尊重农民工的主体地位。首先在培训内容设置方面要结合市场需求及农民工的自我发展规划,这样才能保证农民工在培训完成之后不仅获得相关证书,而且能够真正地把握相关技能,进而推动其职业发展。当然,在教学资料的选择方面要注重通俗易懂,考虑到农民工的实际文化素质,多用实践来促进农民工对理论的理解,这样就能有效提升培训效果。其次,在培训方式方面要考虑到农民工的情感体验,充分关注农民工的个体差异,结合他们的实际需求和能力开展教学,让他们享受学习的经过。同时要改变传统培训形式,可利用远程网络授课等形式,这样就能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让农民工能够随时随地地参加培训。 以下为参考文献 1张金萍,吴坊,罗恒.农民工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长期支撑J.宏观经济管理,2020(9):18-20. 2农民日报.人社部施行农民工稳就业职业技能培训计划J.四川农业科技,2020(6):59. 3周丽华.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探析:基于地方高校介入视角J.科技创业月刊,2021,28(22):98-99. 4李冬梅.完善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的政策研究:以松原市为例D.长春:吉林大学,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