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田式”人文主义思想的形成及其教育观,比较教育学论文.docx
-
资源ID:73317602
资源大小:19.15KB
全文页数:6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8.8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蒙田式”人文主义思想的形成及其教育观,比较教育学论文.docx
“蒙田式人文主义思想的形成及其教育观,比较教育学论文米歇尔 埃康 德 蒙田1533-1592是欧洲文艺复兴晚期一位很有特色的人文主义思想家。 我是人,我以为人类的一切都与我血肉相关 。在蒙田的书房里,贴着古罗马喜剧作家泰伦修的这句箴言。这句箴言向我们透露出蒙田精神世界的广度以及他对全人类事物的关注和息息相关之情。在随笔集中,蒙田以自个为描写对象,开场了漫长的人性探寻求索之旅。与早期人文主义者所不同的是,他未借助神而直面人与整个现实世界。在他看来,世界是复杂多变的,每个人又都是不可复制的、唯一无二的存在。因而每个人都拥有适宜自个发展的机会,教育要适应不同生命个体的自然发展。 一、 蒙田式 人文主义思想的构成 法国的人文主义运动兴盛于15至16世纪,持续之久,影响之广。15世纪下半叶,法国已有不少人开场注意对古典文化的研究。16世纪初出现了布戴、戴塔普尔 皮埃尔等法国幅不多,但不能因而忽略其贵重见解。蒙田对人的关注和讨论更为彻底,他以为人生世界是复杂的,组成复杂人生世界的无数个体生命又是各不一样的。世界上有多少生命个体,就有着多少人生形式。这是解读蒙田教育观的一个重要前提。在这里前提下,下文将详细讨论蒙田的人文主义教育思想。 1.知识与智慧观。教育孩子,不是一味的知识填充,而不问理解消化。蒙田以为, 植物会由于过多的水而溺亡,灯会由于过多的油而窒息,同样,人的思想会由于饱学装满纷繁复杂的东西,以致理不出眉目 。蒙田痛斥当时的学究气,曾挖苦那些记忆力填的满满,而判定力却空空如也的书呆子。学了知识并不等于拥有了智慧,关键是要学会考虑,构成自个独立的判定力。对于学生而言, 他受的教育,他的工作和学习,都是为了构成自个的看法 。 只要正确认识自个,才不会被各种权威、迷信和诱惑的奴隶,拥有真正智慧。 2.哲学与历史的学习。通常人文主义教育家把语言当做基础学科,而蒙田则将哲学作为学习的基础学科。这是基于对人性的考虑。教育工作的根本目的就是依靠哲学教育而完成人性的深层启蒙。在他看来,哲学的独特禀赋就是无处不在,它是最接近生活、最靠近心灵的学问,心灵装进了哲学就会焕发健康。孩子从小学习哲学,有利于良好的判定力和习惯的养成。养成判定力后才能学习逻辑学、物理学、和修辞学,并将所学科目融会贯穿。历史是蒙田强调的另一科目,学习历史是儿童教育中不可缺少的重要一课。读史能够使人经常和那些 生活在盛世的出色人物 交往,由此获得对人的知识的理解, 人的内心状态之复杂与真实,在这获得尤为生动、完好的展现 历史为我们展现了不同性格和不同相貌的人,我们不能用同等的目光看待不同的人,千差万别才是生命本质所在。儿童学习历史,正是正确认识生命个体,唤醒自我意识的有益途径。由此可见,哲学和历史的学习具体表现出了蒙田的对个体生命的关注,对个体多样性的成认。 3.老师的选择。蒙田特别重视家庭老师的选择。他希望给孩子物色一位头脑多于知识的教师,由于老师的素质直接影响了对孩子的教育效果。老师的教育方式方法也要与众不同,不同于当时社会流行的灌输法。概括来讲,老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尊重每个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 教师走马上任,就要根据孩子的智力,对他进行考验,教会他独立欣赏、辨别和选择事物,有时领着他前进,有时则让他自个披荆斩棘 , 教师不应该一个人想,一个人讲,也应该听他的学生讲一讲。 教师要破除自个的权威,由于 老师的权威大部分时间不利于学生学习 。在评价学生时,不应看学生记住了多少单词和知识,而应看能否学会了生活,能否将学到的新知识变为自个的知识,并应用于实践。老师应引导学生,充分尊重儿童个性,给予每个人最适宜的教育。 4.身心的和谐发展。蒙田曾把教育比作种田, 正如种田,播种前的耕作可靠而简单,播种也不难,可是播下的种子一旦有了生命就有各种扶育的方式方法,会碰到种种困难;人也一样,播种无甚技巧,可是人一旦出世,就要培育和教育他们,给予无微不至的关心。 万物都有适宜自个生长的季节,我们也不应强迫孩子做出超越本性的事,而应使儿童的身心得到和谐发展。笔者以为,这是蒙田教育观最核心的部分。常有人用了很多时间,强迫孩子做勉为其难的事,因选错了路,结果徒劳无功。蒙田以为,应引导孩子做最有益的事。这种最有益的事即为使儿童的身心得到和谐发展。他曾讲,对孩子的教育要既严厉又温和,不应采用粗暴和强迫的作法。他以为没有比暴力和强迫更会使孩子智力衰退和晕头转向了。同时,他反对的体罚,这是对儿童的一种摧残。 由此可见,蒙田已经认识到人的精神和肉体两方面的互相制约性,教育应该造就的不是一个心灵,一个躯体,而是一个人,不应把心灵和躯体分离开来。只要灵魂和身体都得到和谐的发展,才是对每个生命个体最完好的尊重和关切。 三、总结 本文分析了 蒙田式 人文主义思想的构成经过,并在这里基础上对蒙田的教育观进行了解读,突出展现了他对生命个体的尊重和关切。教育儿童,就应了解其身心发展的特点,尊重其个性差异。强迫式、压抑化或同一化的培养都是不合理的。蒙田毕生所作的工作就是对人性种种形态的审视和研究,这种工作对于教育而言无疑有重要意义。对儿童个性的尊重,强调身心的和谐发展,至今仍闪烁着智慧的光辉。固然蒙田没有真正从事教育实践活动,导致其教育观点缺乏一定的实证基础和系统化的阐释,但也正是缺少了现实的羁绊和左右,使其得以潜入人性最深处,天才的灵感也源源不断的喷发。教育的本质就是要直面人性,假如连人性都把握不准,何谈教育?时间能够验证一切,蒙田这位被评价为最接近当代人的思想家,仍被前仆后继的学者研究和深挖,可见其思想的智慧经得起时间的检验。 以下为参考文献: 1石中英.论蒙田的教育思想J.教育科学研究,2001,6. 2法蒙田.潘丽珍,等,译.蒙田随笔全集M.南京:译林出版社,1996. 3英P 博克.孙乃修,译.蒙田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 4瑞士边凯瑞玛利亚 冯塔纳.蒙田的政治学 (随笔集中的权威与治理M.陈咏熙,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8. 5姜文闵.蒙田教育思想评介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1988,2. 6卢敦基.深沉的人文主义者Z.读书,198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