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创血肿碎吸术对颅脑损伤患者的疗效分析,外科论文.docx
-
资源ID:73318555
资源大小:18.71KB
全文页数:6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8.8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微创血肿碎吸术对颅脑损伤患者的疗效分析,外科论文.docx
微创血肿碎吸术对颅脑损伤患者的疗效分析,外科论文摘 要: 目的 讨论微创血肿碎吸术治疗颅脑损伤的临床疗效。方式方法 选取102例颅脑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临床不同治疗方式方法将其分为微创组和开颅组,各51例。微创组采用微创血肿碎吸术治疗,开颅组采用传统开颅手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术后临床疗效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微创组患者术后GCS评分及Barthel指数明显高于开颅组,NIHSS评分明显低于开颅组,两组患者比拟有统计学意义P 0.05。微创组总并发症发生率9.80%明显低于开颅组39.22%,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拟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采用微创血肿碎吸术能够有效促进患者意识功能、神经功能及生活能力的恢复,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临床疗效满意,值得推广应用。 本文关键词语 : 微创血肿碎吸术;颅脑损伤;疗效分析; 暴力直接或间接作用于头部是导致颅脑组织损坏的主要原因,其临床异常感觉和状态主要表现为意识障碍、生命体征紊乱、恶心、呕吐、瞳孔放大等,随着颅内血肿体积的不断增大,若不及时治疗,将会严重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安全1。我院选取102例颅脑损伤患者为对象,应用微创血肿碎吸术进行治疗,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式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神经科2020年2月至2021年6月收治的颅脑损伤患者102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经颅脑CT、MRI、影像学检查确诊符合中华医学会制定的颅内血肿诊断标准3,血肿量2060m L,均未出现脑疝。排除相关药物过敏者、手术禁忌症者及其他疾病史如心、肝、肾、脾等或依从性较差者以及不能完成后续随访者。根据临床不同的治疗方式方法将102例患者分为微创组和开颅组,各51例。华而不实微创组男27例,女24例;平均年龄42.54±10.22岁;损伤类型:挫裂伤伴脑内血肿34例、硬膜下血肿8例、硬膜外血肿9例;损伤原因:车祸伤31例、坠落伤11例、碰撞伤6例、其他3例。开颅组男25例,女26例;平均年龄43.28±9.34岁;损伤类型:挫裂伤伴脑内血肿32例、硬膜下血肿9例、硬膜外血肿10例;损伤原因:车祸伤33例、坠落伤8例、碰撞伤6例、其他4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拟无统计学差异P 0.05。具有可比性。 1.2、方式方法: 所有患者入院后均常规内科检测及治疗,待病情稳定后,开颅组使用传统开颅血肿去除手术4。微创组采用微创血肿碎吸术进行治疗。经CT扫描确定血肿的部位及选择最佳靶心位置,常规消毒及麻醉后,进行颅骨钻孔,完成后置入压力传感器于颅内硬膜外处,使用3mm血肿碎吸针和限速电钻进行血肿穿刺,当钻针进入血肿边缘时,使用空针管负压抽吸血肿周边的不凝血液及血清,完成后碎吸针钻入血肿中心,注入20 00050 000U尿激酶后,夹闭引流管,14h后开放引流管进行引流。初次碎吸术时颅内压维持在25mmHg以内,不需要进行抗凝冲洗和脱水处理,引流量根据CT检测情况,天天不超过2次。术后两组患者均给予降颅压、抗感染、预防并发症及维持内环境平衡等治疗。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术后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响情况,临床疗效通过对术后患者意识功能、神经功能缺损及生活能力恢复情况进行评估5。意识功能采用GCS评分进行评价,神经功能采用NIHSS进行评价,生活能力采用Barthel指数进行评价。 1.4 、统计学方式方法: 数据运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行2检验,P 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情况比拟: 微创组患者术后GCS评分及Barthel指数明显高于开颅组,NIHSS评分明显低于开颅组,两组患者组比拟有统计学意义P 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情况比拟 2.2、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情况比拟: 微创组出现2例电解质紊乱、3例血肿复发、总并发症为5例9.80%,开颅组出现4例感染、6例电解质紊乱、10例血肿复发、总并发症为20例39.22%,微创组总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开颅组P 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情况比拟n(%) 3、 讨论 颅脑损伤是由于暴力直接或间接作用于头部导致颅脑组织损坏而出现颅内血肿,多数病人存在严重意识障碍,颅内压升高,神经元被压迫,进而发生一系列病理性变化,严重影响到患者的生活能力,甚至威胁到患者生命安全。因而,选择最佳的治疗机会及治疗方案对颅脑损伤患者的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传统的颅内血肿的临床治疗多开颅手术为主,但开颅手术临床存在损伤大、费用高、并发症多等众多问题6。对于颅内血肿体积不大、病情较为稳定且无脑疝异常感觉和状态的患者而言,采用开颅术会增加其临床手术的风险。近年来,随着微创血肿碎吸术的广泛应用,微创术很快遭到广大医师和患者的青睐。相较于开颅术,微创术在治疗病情稳定及颅内血肿量不大的颅内损伤方面具有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少、治疗费用低、住院时间短等优点,已成为临床治疗颅内轻度血肿的首选治疗方式方法。 本研究结果显示,微创组患者术后意识功能、生活能力及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均明显优于开颅组,两组患者组间比拟有统计学意义。本研究手术方式方法中采用3mm血肿碎吸针对患者颅内血肿进行碎吸,减少了术中对患者脑部组织及结果的损伤,进而降低了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本研究结果显示,微创组患者术后总并发症发生率远远低于开颅组。 综上所述,对于临床确诊为轻中度颅脑损伤、血肿量较低且未出现脑疝的患者,采用微创血肿碎吸术能够有效促进患者意识功能、神经功能及生活能力的恢复,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临床疗效满意,值得推广应用 以下为参考文献 1刘强.CT检查在颅脑损伤后进展性颅内出血诊断治疗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 2021,13(20):69-70. 2常龙微创治疗急性颅脑损伤开颅术后远隔部位迟发性硬膜外血肿的优势评价J.现代医学, 2020,19(13):84-85. 3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分会自发性脑出血诊断治疗中国多学科专家共鸣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2021,24(12)-1319-1323. 4林洁文,蔡树雄,兵,等微创颅内血肿与小骨窗开颅血肿去除术治疗重症高血压脑出血比照研究J数理医药学杂志.2021.30(4):492-493. 5周景富,于海龙,白俊利,等大剂量纳洛酮对微创颅内血肿去除术后脑出血患者神经功能及生活能力的影响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1,8(19):45-46. 6张洪涛,骚富,杨永飞微创穿刺与去骨瓣开颅血肿去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疗效比照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20,15(10):73-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