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微信研究文献的统计分析,文献计量学论文.docx
-
资源ID:73319363
资源大小:20.60KB
全文页数:8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8.8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近几年微信研究文献的统计分析,文献计量学论文.docx
最近几年微信研究文献的统计分析,文献计量学论文微信WeChat是腾讯公司Tencent于2018年初推出的一款快速发送文字和照片、支持多人语音对讲的手机聊天软件,用户能够通过手机、平板、网页快速发送语音、视频、图片和文字。作为一种比MSN、QQ、飞信、阿里旺旺等更快速的即时通讯工具,微信具有零资费、跨平台沟通、显示实时输入状态等功能,与传统的短信沟通方式相比,更灵敏、智能,且节省资费。微信提倡的是一种生活方式,推出不到两年的时间,用户便达3亿,两年半的时间微信国内用户便超过4亿,海外用户超过1亿1,截至2020年10月24日,微信誉户已经到达6亿2,同时,31.4%的用户天天都使用微信,24.9%的用户每周使用微信两次以上3,这个一经被创造出来便随即成为热词虽只要短短几年的时间,且国内外学者对微信研究的文献报道与日俱增,但未见对于微信研究文献的综述或是计量分析,仅见国内微信的本体功能及其应用研究综述和微信研究的焦点综述2,4或微信研究的期刊计量分析5.除此之外,已有的少数研究多从定性角度进行分析,而缺乏对微信研究包括期刊、会议、学位论文等研究性文献在内的定量分析,同时,利用文献计量学方式方法对某学科论文进行定量分析,能够从特定角度来了解学科研究发展水平与动向6.笔者以CNKI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所收录的期刊含特色期刊、学术辑刊、会议、学位论文为根据,旨在分析这些文献的微信研究现在状况,了解最近几年国内微信研究文献的水平与发展动态。 1 数据来源 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是当前世界上最大的国家连续动态更新的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是进行文献计量学研究的首选数据库,确定检索词为 微信 或 WeChat ,采用 精到准确 检索方式,在 标题 中出现的结果为2517篇,检索时间为2020年10月1日,手工剔除重复文献或无关文献广告、消息、启事、公告、通知等,实际标题命中微信研究的目的文献1042篇见表1,对目的文献进行载文量、著者、主题等视角的分析,旨在了解最近几年微信研究文献的水平与发展方向。 2 年载文量分析 假如讲2018年是中国互联网的 微博年 或 中国微博元年 7,那么2018年可算是中国互联网的 微信年 8,2018年的一篇(微信要革谁的命引发了微信研究的热潮9.从图1发现,国内微信研究型文献的数量一直处于上升趋势,2018年即微信被创造的当年相关研究文献只要10篇,此后相关文献数量呈井喷态势发展,2020年文献数量是上年度文献数量的15倍,2020年度发表文献是上年度文献数量的4倍。由于2020年度的文献还只是部分收录,但据检索截止日的数量来看,整个年度的文献数量应该会大大高于2020年。 由于微信自成立便风行至今,公众对微信的关注度不断加强,中国官方和民间对微信的重视程度也在不断加强。 2020年5月,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印发(政务微博微信发布运行管理办法10,中国国家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办公室2020年8月发布(即时通信工具公众信息服务发展管理暂行规定11,由于微信最有代表性,该(规定也被称为 微信十条 .此前,全国各地以及高校、企业、公司相继出台微信管理办法或微信管理制度,充分表示清楚对微信的研究和关注必将进入且正在进入一个全新的阶段。 3 来源机构分析 以署名为最多,根据普赖斯理论14 ,计算核心作者的公式为m ? 0.749*Nmax式中Nmax为发文量多的作者论文数,m为核心作者最低发文量,即m ? 0.749*5=1.67,因而发文两篇及以上的作者都可界定为核心作者,统计得到的核心作者近40名,由此可见,微信研究已具有一批核心 南开大学的王东浩、中国传媒大学的徐琦等发文3篇,广西医科大学的黄浩波、广东理工职业学院的康思本、孔德明、吉林大学的马天娇、湖南大学的王鹏翔、北京大学的谢新洲等高校学者发文两篇。 评价作者影响力的另一个指标即作者著作被别人阅读、使用、引用情况,据笔者统计,微信研究文献被别人阅读、引用量排在前15名的见表3. 5 研究内容分析 5.1 本文关键词语频次分析 词频分析法是利用能够揭示或表示出文献核心内容的本文关键词语或主题词在某一研究领域文献中出现的频次高低来确定研究领域热门和发展动向的文献计量方式方法15 ,本文关键词语数量多少反映主题的研究广度,而本文关键词语的平均词频反映研究热门的集中与分散程度16.通过对本文关键词语的分析,合并归类相关词后排序,高频词主要集中在微信、微信营销、微信热、微博、大学生、图书馆等,华而不实以微信为本文关键词语的文献数量最多,高达773篇,遥遥领先于其他本文关键词语见表4。 5.2 学科类别分析 通过对学科类别的统计分析,按载文量排序,发文量最多的学科类别是新闻与媒体见表5,微信之所以能够吸引大量的新闻与媒体研究人员进行研究,符合微信短短几年迅猛的发展势头。另外,图书情报与数字图书馆、信息经济与邮政经济、计算机软件及计算机应用学科类别频次也比拟靠前,这也预示着研究学者越来越多地开场关注将微信应用于情报学、经济学、信息服务、计算机软件及应用方面的研究。 5.3 研究层次 微信研究牵涉行业指导、基础研究等16个研究层次,表6列出了排前10的微信研究层次,能够看出,基于社会科学角度的行业指导和基础研究层次的微信研究文献量最多,其次是群众文化和基于自然科学角度的工程技术层次的研究,而且这里的行业职业指导社科和基础研究社科层次主要牵涉新闻与传媒、教育学、图书情报等人文学科,工程技术自科也主要包括了信息、邮政、金融、工业等在内的相关专业以及计算机、互联网等相关专业,这也足以讲明微信作为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穿插研究的领域可从多个研究视角切入进行分析。 6 文献来源分析 文献来源基于出版物来源和基金来源两个方面,对文献来源刊物进行载文量排序,列出排名前10的刊物见图2。 从研究经费来源的统计数据来看,目的文献中只要117篇文献受益于经费的支持,仅占所有文献数量的11.23%,这也表示清楚对于短时间内炽热发展起来的新生事物,国内各种基金对于微信研究的重视程度较欠缺。 7 研究评析 综上所述,微信研究表现出下面几个特点:对微信的研究热潮不断高涨。短短4年不到的时间,国内掀起一股微信 研究热 ,且文献的质量和研究深度随着日渐庞大的用户体验群和微信本身不断的发展与完善得到提升。微信研究群体以高校为主,研究核心团队逐步构成。中国传媒大学、河北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暨南大学、吉林大学等具有强势学科的高校科研团队正在构成,这些高校高产出和高水平的微信研究成果既有利于微信本身的逐步完善,也标志着一个时代新生事物的成长。研究局面百花齐放。从上述统计数据来看,对微信的研究既有社科的也有自科的,既有行业指导、基础研究也有工程技术、应用研究,既有新媒体、新闻与金融、图书情报等专业也有计算机、互联网等视角,既有单一学科或专业的角度也有穿插学科或专业的切入。研究领域等待更广、更深的拓展。尽管短短几年内,微信研究的文献逐年递增,但大部分的研究仍集中在对微信的功能与应用技术的推广、微信营销策略的研究,对微信切入群众生活各个角落的拓展不宽,对微信与社会公共关系、社会公共治理等研究欠缺。研究质量还有待提升。最近几年微信研究的质量并没有与微信研究数量的增长趋势相匹配,刊登微信研究的核心期刊较少,一方面需要研究人员不断加强与提高研究能力,争取在高级别高影响力的期刊上发表文章,另一方面建议影响力较大的核心期刊对微信研究给予较多关注,为微信与教育学、社会学、经济学等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气氛与环境。等待更多基金的赞助。人民需要的和人民关注的才应该是国家和社会要大力重视的,目的文献中受基金支持度仅为11.23%,还需要有关部门加大重视与赞助力度。 以下为参考文献: 1 360 百科。微信EB/OL.2020-09-02. 2 刘宗义,徐杰。微信的传播、分享与意义建构:一个文献综述J.重庆社会科学,20201:97-101. 3 百度文库。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20年中国社交类应用用户行为研究报告EB/OL.2020-09-02. 4 王勇,李怀苍。国内微信的本体功能及其应用研究综述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2:100-108. 5 黄冬,贾坤,殷生金。基于CNKI的中国微信研究现在状况评析J.经营管理者,202011:282-283. 6 马少美,汪徽志,孔琛。中国电子政务研究文献计量分析J.情报科学,20188:1214-1218. 7 王国华,杨腾飞,钟声扬。中国微博研究硕博学位论文文献计量分析J.情报科学,20204:145-149,154. 8 尹畅鸥。腾讯产业布局与桂林市IT产业发展J.桂林市委校学报,20204:4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