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认知、行为与知行探讨团队学习过程的概念、模型与测量,组织行为学论文.docx
-
资源ID:73321075
资源大小:19.17KB
全文页数:7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8.8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从认知、行为与知行探讨团队学习过程的概念、模型与测量,组织行为学论文.docx
从认知、行为与知行探讨团队学习过程的概念、模型与测量,组织行为学论文当今,组织面临越来越多的挑战,例如任务日趋复杂、经济条件不断变化、全球化竞争等,唯有持续不断地学习才能保持生存和健康发展。团队是组织学习的基本单位和核心,因此,国内外很多研究者将目光聚焦于团队学习研究,即界定团队学习基本问题(概念、分类、模型构建等)与详尽讨论其机理(影响团队学习的前因及团队学习的后果关系)。当前,团队学习的研究重点已悄然改变,由基本问题界定扩展到前因后果分析。值得注意的是,这种转变的发生并不意味着学界已对团队学习基本问题构成一定共鸣,而是恰恰与之相反,研究者仍然众讲纷纭。第一,团队学习是指学习的经过还是结果?多数学者将团队学习视作一种经过。例如Kasl等以为团队学习是群体为其成员、为群体系统本身以及为群体外的其别人而创造知识的经过。但也不乏研究者从学习的结果角度去观察团队学习,一般存在于工作情景模拟研究或实验研究中,强调团队成员之间的知识转移,以任务的完成与否或目的的实现程度来衡量团队学习能否发生,即团队学习后的成果。本文重点关注的是团队学习经过的相关研究,下文中如无特殊讲明团队学习即指团队学习经过。第二,怎样定义团队学习?有哪些类型的团队学习经过?团队学习的详细经过是什么?怎样测量团队学习?学术界就上述问题存在多种观点。我们通过细致解析相关文献发现,认知与行为是团队学习经过的两个重要方面,因此存在着三个研究视角:认知视角、行为视角与知行视角。认知视角侧重于从认知层面观察团队学习,将之视为成员对知识或信息的获取、共享、存储和检索等经过;行为视角关注的是团队学习的行为经过,如整体协作、采取行动、试验、讨论等详细行为与行为的变化;知行视角则以为团队学习是成员认知与行为均发挥作用、产生变化的经过。鉴于上述研究现在状况,本文将系统梳理既往的团队学习研究,对团队学习经过的概念、模型与测量等基本问题从认知、行为与知行三个视角进行综述,并在这里基础上指出将来团队学习研究中值得注意的几个问题。一、三种视角下的团队学习概念学术界从认知、行为与知行三种视角对团队学习进行了界定(见表1)。持认知观的代表人物是Argote等人,将团队学习视为团队成员间获取知识、共享知识和整合知识的活动。很多研究都是基于Argote的团队学习定义展开的。持行为观的研究者相对较少,Senge是较有代表性的一位,他十分强调了成员间相互互动配合行为的重要性。知行观则以为团队学习是成员认知与行为均发挥作用、产生变化的经过,代表人物是Ed-mondson,她十分强调了团队的反思与行动两个方面,其后续研究则进一步强调了反应与做出变化的重要性。三种观点各有侧重,即便是持同一观点的学者在详细界定团队学习时也存在众多差异。其主要原因在于,团队学习不是一个单一的概念,而是个抽象的、伞式的术语,对其进行统一的、非常详细的、操作性的界定实为徒劳。因而,我们真正需要做的不是将各种定义统一化,而是从三个视角去深入领悟团队学习的内涵,使其能包涵来自各种理论视角(如信息处理理论、社会网络理论等)的研究。二、三种视角下的团队学习经过模型多数学者将团队学习视为一种经过而非结果,研究者对学习经过进行细化分解得出团队学习经过模型,这些模型可分为三类:认知经过模型、行为经过模型、认知与行为经过模型(见表2)。认知经过模型从认知或信息处理视角出发,将团队学习分为信息获取、共享、分配、存储、检索等经过。行为经过模型强调学习中的详细行为活动经过。认知与行为经过模型则在经过分析中纳入了认知与行为两个方面,以为团队学习经过包括参加、准备、试验、反思四环节。模型中所牵涉的各个经过,有些是依学习经过的顺序而考虑的,如CangelosiDill强调了从学习的准备和开场到学习结果的全经过:初始、搜索、理解、稳固;而另一些则只是指出了学习的各个环节,这些环节不一定有先后顺序之分,但各环节间又往往是相关的,如Akgun,LynnYilmaz提出的信息获取、信息使用、信息共享、遗忘、考虑、即兴发挥、洞察、储存。无论模型是怎样界定的,都有助于更深切进入地分析和理解团队学习问题。三、三种视角下的团队学习测量从已有文献中采用的团队学习测量问卷来看,多数研究者是基于其提出的团队学习经过模型而设计问卷,测量视角主要包括认知、知行两个方面,华而不实最为常见的是知行视角。认知视角的团队学习测量。Offenbeek从认知视角将团队学习分为信息获取、分配、会聚式洞察和分散式洞察、存储和检索共4个经过,分别设计了测量条目。Akgun等则更细化为信息获取、信息使用、信息共享、遗忘、考虑、即兴发挥、洞察和储存8个经过,开发了包含37个条目的问卷。知行视角的团队学习测量。对团队学习的认知与行为经过同时进行测量的问卷颇多,最为经典的是Edmondson开发的问卷,共7个条目,测量内容包括团队内部的反思和行动经过。其问卷开发经过颇为科学,建立在现场观察、访谈等基础之上,因此问卷得到很多学者的关注。相比拟而言,Edmondson在1996年的博士论文中所开发的团队学习调查问卷似乎并不特别引人瞩目,即便Ed-mondson本人在后续研究中也并未延续使用该问卷。但事实上,Edmondson1996年所开发问卷的优势在于区分了内部团队学习与外部团队学习并分别进行测量,因而更为全面。Wong重新定义了团队内部学习与外部学习的概念。对于发生在群体内成员之间的知识获取、共享和整合活动,称为内部学习,而发生在团队成员与团队外部人员之间的知识获取、共享和整合活动则称为外部学习。在借鉴其他问卷的基础上,开发出自个的内/外部学习问卷。Gibson和Vermeulen以为团队学习包括三个不同行动:实验、反思性沟通和知识编码。相应地,其问卷分别针对这三个方面各设计了几个条目。与其他问卷不同的是,在计算团队学习总体水平得分时并非对三个测量的得分进行加总或者平均,而是将得分相乘。由于在Gibson和Vermeulen看来,这三个行动缺一不可,相互不可互相替代。四、结论问题一:团队学习无统一的定义,但学界对团队学习的内涵可获得一些共鸣。一是团队学习是成员的认知和行为共同发挥作用、产生变化的经过,研究者可根据需要从认知、行为或知行角度进行研究;二是团队学习包含变化的产生,如知识的改变、行为的改变、团队体系的改变等;三是团队学习的目的是使团队更好地适应环境及更好地发展。问题二:团队学习可分为内部学习与外部学习,但鲜有学者将团队外部学习从团队学习中分离出来单独研究,我们以为,其一,学界应加强团队外部学习研究。团队作为组织的一部分,其学习行为不仅仅局限于团队成员之间,而是只要通过与外部环境的互动才能更好地完成其责任并维持其生命力,团队的外部学习行为有助于提高团队绩效水平,因而是至关重要的。其二,怎样平衡内部与外部学习行为也是值得研究的问题之一。为数极少第1期赵慧群,李慧君:团队学习的概念、模型与测量:基于三个视角的综述85的团队内、外部学习研究显示,一方面,两种学习行为对群体绩效的促进方式不同,内部学习行为有助于群体效率的提高,而外部学习行为则更能促进群体创新性。另一方面,团队内部学习与外部学习之间在特定条件下会相互影响,外部学习能力越强,则内部学习能力对团队绩效的正向影响作用会越弱,而团队向其他团队的外部学习行为需要在团队内部存在学习的前提下才会对绩效产生影响。那么,团队到底该怎样平衡内部与外部学习行为?这一方向的研究对团队管理实践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问题三:认知与行为是团队学习经过的两个重要方面。在团队学习的界定、团队学习经过/能力模型等问题上,都存在认知观、行为观及知行观三种不同的观点。相比拟而言,知行观更为全面。学界在深切进入研究团队学习前因、结果关系前能够选择某一视角切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