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政府购买养老服务现状分析,财政学硕士论文.docx
-
资源ID:73323214
资源大小:22.70KB
全文页数:11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2.8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我国政府购买养老服务现状分析,财政学硕士论文.docx
我们国家购买养老服务现在状况分析,财政学硕士论文本篇论文目录导航:【题目】【绪论】【第一章】【第二章】 我们国家购买养老服务现在状况分析【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以下为参考文献】 2 我们国家购买养老服务现在状况分析 2.1 我们国家老年人的基本状况。 2.1.1 我们国家老年人总体状况描绘叙述。 国际上通常定义将 65 岁以上的人确定为老年人;我们国家的定义标准是 60 岁以上的公民为老年人。在我们国家 60 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数,2018 年时到达 1.85 亿,占到总人口的 13.74%;2020 年到达 1.94 亿,同比上涨了 900 万人,占到总人口的 14.33%;2020 年初次突破 2 亿大关,到达 2.03 亿,所占总人口比重进一步走高,到达 14.89%,通过以上数据显示,平均年增长率保持在 0.5%以上,由此能够看出,我们国家已经进入老龄社会且老龄化程度在不断加深。 为了更好的了解当下我们国家社会对老年人的承当情况,根据我们国家统计年鉴中对老年人数的抽样调查,进行图表分析,为了保证数据的精准性,选取统计年鉴中的原始数据,即 65 岁及以上老年人数进行分析。总抚养比又称为总负担系数。用来讲明劳动年龄人口要负担的非劳动年龄人口的程度,一般以 100 名劳动年龄人口数为基数,表示出这 100 人所需负担的非劳动年龄人口数。该数据主要是表示出人口和经济发展的一种关系。老年人口抚养比也称老年人口抚养系数。是为了反响 100 名劳动年龄人口其要负担的老年人口数。是经济学用来反响人口老龄化社会后果的常用指标之一。其计算公式如下: 华而不实:ODR 为老年人口抚养比;+65P 为 65 岁及 65 岁以上的老年人口数;15?64P为 15-64 岁的劳动年龄人口数。 由上能够看出,我们国家 0-14 岁儿童比重从 2000 年一直呈现下降趋势,而 65 岁以上老年人却呈现上升趋势,2000 年,我们国家每百名劳动人口要供养 10 位老人,2020年甚至到达每百名劳动人口要供养 13 位老人。讲明,我们国家早已经进入了老龄化社会,但将来劳动力却呈现着下降趋势,而老年人的购买力严重缺乏,一般不会消费汽车、房产等贵重商品,积蓄一般用于购买日常所需或是医疗。年轻人数的减少使得劳动力减少,购买力减少,与此同时,年轻人由于要承当严重的养老问题,将进一步减少社会的购买。老龄化问题不仅牵涉到老年人能否安详晚年,也会影响我们国家经济的长久发展,应对老龄化问题已经迫在眉睫。 2.1.2 分地区老年人状况描绘叙述。 我们国家地域广阔,人员分布不均,各省市之间收入也存在很大差距,老年人享受养老服务的水平不仅取决于当地经济,也取决于老年人家庭收入情况。通过不同地区收入和老年人抚养的比照情况,对我们国家各地区养老负担情况更清楚的认识。为了消除数据单位的不同造成的不利影响,现将人均收入除以 1000 作为收入的表格数据,而抚养比仍然选择 65 岁及以上老年人抚养比,为了方便数据比照分析,表格中选取为去除百分号数据。 从上图能够看出,北京、上海、天津、浙江、广东、福建等沿海发达地区人均收入水平高,而老年人抚养比却很低;中部、西部大部分省市人均收入与沿海地区有很大差距,但是养老抚养比却与发达地区相当。重庆、四川地区老年人抚养比很高。出现这样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沿海地区经济发展迅速,吸引更多的年轻劳动力聚集。中部和西部经济发展状况有限,很多年轻人选择去外地打工,加剧了中西部地区空巢老人的比重,使得当地的老年人生活愈加困难。同时,各地区人均收入不同,收入和支出的缺乏,使得社会在养老服务在地区之间存在很大差距。 2.2 各地区购买养老服务现在状况分析。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是要全社会成员分享改革发展红利,养老服务不仅仅是老年人的服务产业,更多具体表现出的是家庭的暖和、社会的关心,我们国家老龄化日趋严重,提升养老服务产业水平已经迫在眉睫。提升养老服务水平,保障老年人权益,让老年人分享改革发展成果,不仅有利于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还能拉动消费、扩大就业,推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为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我们国家先后出台了(中国老龄事业发展 十二五 规划、(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商务部关于推动养老服务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关于做好购买养老服务工作的通知以及(十部委:鼓励民资介入养老服务等国家和地方相关政策。 我们国家购买养老服务已经施行多年,先是以具备条件的发达地区一线城市进行试点,逐步扩大到二、三线城市,当前正在全国范围内推广。为了全面了解我们国家购买养老服务现在状况,笔者分别就购买养老服务在一、二、三线城市和农村现在状况进行阐述。城市属于哪个层次以(第一财经周刊的评选标准为参照。该评选计算公式为: 名次+年人均收入名次+一线品牌进入数量名次+ 211 高校数量名次+一线品牌进入密度名次 0.2+机场吞吐量名次+大公司重点战略城市名次+国际航线数量名次+外国领事馆数量名次 0.8=城市综合商业指数。 2.2.1 一线城市购买养老服务现在状况分析。 一线城市指的是在全国政治、经济、人口、文化等社会活动中均处于重要地位并在周边以致于全国起到主导作用和辐射带动能力的大型城市。主要具体表现出在综合经济实力、城市发展水平、国际竞争力、辐射带动能力、信息沟通能力、对人才吸引力、科技创新能力、交统统达水平等各层面,一线城市无论是在生产、服务、流通还是金融、创新、综合商业等全国性社会活动中均起到引领功能。中国大陆的一线城市一般指北京、上海、深圳、天津、广州。一线城市购买养老服务具有施行时间早,方式样式多样,补贴多,更尊重老年意愿等特点。 现以上海、天津为例进行具体分析,购买养老服务在上海全市已启动。2000年,上海市选取了杨浦区、浦东新区等六个辖区中的 12 个街道进行了购买居家养老服务的试点。以后每年上海市都会根据不同辖区的详细情况扩大购买养老服务试点地区,到当前已经覆盖全市所有社区,上海市购买养老服务获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改变过去采购主要侧重于购买养老基础设施工程,转变为更多购买公共服务,将财政支出直接与老年服务水平挂钩。根据采购法的相关规定,根据程序,会聚养老服务各方利益主体根据需求制定了服务内容。从送餐、打理清扫卫生、购物等的日常生活,逐步扩展到陪护看病、照料护理、送医送药等医疗保健服务,同时,也参加了与老年人聊天、解决心理问题等精神服务,从各个方面丰富了服务的内容。 在购买养老服务经过中,也促成了社会对老年人的更多关注,构成了很多为老年人服务的志愿者组织。就上海的 老伙伴计划 ,是一个为老服务的典型老年志愿者组织。当前,已有近 3 万名老年人参加到 老伙伴计划 中,使老年人在同龄人中展现夕阳之美,分享夕阳之福。 当前,天津市60岁及以上的户籍老年人口已占到全市户籍人口总数的20%以上,人口数已超过 200 万,为了应对庞大的老龄人口情况,知足全市的养老服务需求,明确在购买养老服务、提供养老服务设施中的详细工作,天津市于 2021 年 2月 1 日公布并施行了我们国家首部促进养老服务地方性法规。该法规为天津市购买养老服务的持续有效运行提供了保障。 2.2.2 二线城市购买养老服务现在状况分析。 二线城市指的是拥有比拟雄厚的经济基础、可观的政治资本、庞大的中产阶层人群,一般为东部经济发达地区的省会城市、区域中心城市或沿海开放城市,有着雄厚的教育资源、便利的交通和深切厚重的文化底蕴,对周边多个地区具有辐射能力。 中国大陆的二线城市主要为:杭州、南京、武汉、长沙、沈阳、大连、厦门、无锡、福州、成都、苏州、fo山、东莞、无锡等。二线城市由于地理位置、收入以及老年人数的不同,施行购买养老服务要晚于一线城市,且其受惠人群一般在设定的特殊范围内,并未惠及所有老人。但是,我们也不乏看见,二线城市根据本身的经济和老年人情况施行了具有特色的购买养老服务新形式,通过网络等新技术将养老服务做得愈加完善,为其他地区提供了难得珍贵的经历体验。 如今以长沙市和武汉市购买养老服务现在状况进行具体阐述。当前,长沙市正在逐步构成了辖区、街道和社区的三级联动养老服务网络形式,购买养老服务正从试点社区向全市推广,但是,长沙市购买的养老服务对象并没有涵盖所有老年人,能够享受此项福利的老年人需在划定的范围内,即 三无 老人、高龄独居老人等特定群体。 长沙市购买养老服务的经费由市财政、区财政共同承当,且每年都列入年度财政预算。同时,为了扶持养老服务机构的发展,提高市场中知足购买养老服务机构和企业数量,长沙市对相应的机构和企业进行财政补贴,条件允许的区可适当增加投入,但所有支出均需列入财政预算,保障了购买养老服务的持续有效进行。 武汉市正在全市打造 10 分钟养老服务圈 ,通过购买养老服务,建立主要依靠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提供养老服务的形式,使老人们步行 10 分钟之内就能找到帮助其解决困难的养老服务中心。养老服务中心还提供老年食堂、日托等服务。 武汉市计划到今年年底共建设 300 个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构成一个 5%的依靠老年人机构养老,5%的依靠老年人社区养老,90%的依靠老年人居家养老的 9055 养老格局,使全市 95%以上的老年人能够享遭到养老服务的优惠。 2.2.3 三线城市购买养老服务现在状况分析。 三线城市指的是中东部发达地区省域内的区域中心城市、全国百强县或具有经济条件较好的地级市,也包括西部区域的省会城市,它们一般拥有百万以上生活人口、一定的消费能力和相对优势的产业,对一些行业的大公司有一定的吸引力,但是城市综合实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一般指兰州、乌鲁木齐、齐齐哈尔、邢台、沧州、安庆、吉林、秦皇岛、西宁、滨州、连云港、江门等城市。当前,三线城市中施行购买养老服务的还属于少数,且很多城市中还只是在几个社区进行试点。 施行状况参差不齐,有的提供服务组织还是的一个分支机构,有的则通过互联网等相关科技,使得养老服务在与科技挂钩中得到完善。 现以沧州市和徐州市购买养老服务现在状况进行具体阐述。沧州市通过购买养老服务成立了社区养老服务信息中心。通过该信息中心为老人提供 24 小时紧急救援、日常生活照料、家政服务等 200 多项养老服务。老人享遭到的服务项目主要有:生活照料、打理清扫卫生、法律援助、信息咨询、医疗保健和精神慰藉等服务。 其知足老人在精神和物质上的多方面需求。同时,该市采用的是想老年人发放代金券、消费券等直接补贴,让老人拥有更多的自主权去选择合适自个的服务。对提供服务的社会组织,不仅有资金的支持,还为其提供所需的场地、办公设备和基础设施。但是也存在着一些问题。该市与签订养老服务合同的社会组织有一半以上是部门的延伸。这就造成了问责难以落到实处,缺乏竞争、服务规范不健全等问题。 徐州市利用互联网技术将购买养老服务直接连接到老人家中,该项服务从2018 年在主城区推行,建立 24 小时随时上门服务的新方式。经过五年的实践探寻求索,接受服务的老年已经增加至 4000 多人,具有一定规模的专业服务机构达 8 家,服务项目和形式也更趋于多样性。老年人对购买养老服务已由一开场不信任到如今的认可,赞同。但是,也存在着众多问题。部分提供服务的组织并非是独立法人,而是由倡导而成立,有的甚至是专门设立的分支机构,这样在详细施行经过中竞争、监督以及施行效果的评定上都缺乏一定的客观公正性;该市能够享受此项福利的对象为 75 岁以上的孤寡老人,而大多数老人并不能享遭到购买养老服务所带来的优惠;投入的有限,缺乏社会的捐助,使得购买养老服务的社会组织经常是捉襟见肘,这样就造就了服务项目的有限性,专业水平难以提高等问题。 2.2.4 农村地区购买养老服务现在状况分析。 农村老人总数快速增加、空巢老人不断提升、城乡差距导致养老服务不平衡等问题日益凸显,农村养老问题已经成为关系到我们国家民生、社会公平的大事。计划生育政策的施行,人们观念的转变导致小型化家庭趋势不断扩大,农村青壮年为谋求更多的发展时机进城务工,使得传统依靠家庭养老的农村养老形式遭到极大的挑战。在农村施行的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等社会保障项目,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农村养老的压力,但是,解决农村养老问题局限性还很大。民政部下发通知称,从 2020 年开场,将连续三年为农村互助养老服务设施建设提供大量资金,每年投入 10 亿元,这将为农村养老服务提供强大的资金保障。 农村庞大的老年人口,而与之对应的却是薄弱的收入。当前,我们国家只要一些经济相对发达的农村才具备了养老服务的基础设施,西部偏僻地区连养老服务保证的条件都缺乏。只要极少数经济非常发达地区,具备条件的才会实行购买农村养老服务。如浙江金华的日间统一照顾、夜间回家寓居,上海松江区农村居委会购买养老服务,河北肥乡的建立服务院、集中寓居、统一服务的幸福院等购买养老服务典型。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农村老年人数很多,对养老服务需求量很大,呈现供不应求的态势;农村地区缺乏专业的提供养老服务的社会组织和企业,竞争缺乏;对提供服务的社会组织和企业的监督缺乏,管理主体能力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