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目的地可持续旅游发展管理策略模型研究,旅游管理论文.docx
旅游目的地可持续旅游发展管理策略模型研究,旅游管理论文可持续旅游是 20 世纪 90 年代初才构成的全新思想理念,迄今为止还没有一个被世界普遍接受的定义。1 当前,国内对于可持续旅游的学术研究主要集中在基础理论方面,或者个别旅游目的地的可持续旅游研究特例上。而对于实际应用意义更强,且具有更强指导意义的目的地可持续旅游的管理策略模型认识较少,部分模型的研究几乎空白。针对这一情况,本文概括性地介绍国内外主要的旅游目的地可持续旅游发展管理策略模型,以及各种模型存在的问题,以期引起研究者的广泛关注,进而推进我们国家在该领域的学术研究。 一 1. 旅游承载力旅游承载力,就是一个地区在能够保证环境本底质量和游憩体验质量的前提下,能够支持的最大使用者人数。值得注意的是,在测算1生态本底,也同时包括社会承载力,即旅游目的地社会构造能承载的旅游体验和游客带来的变化。 作为目的地可持续旅游的早期管理策略尝试,旅游承载力不可避免地存在众多局限性,过于理想化、可操作性差是华而不实最大的问题。在实际应用中,现有资源所能提供的承载力并没有一个明确详细的量化标准; 不同的旅游休闲活动带来不同的承载力影响; 而使用量和影响大小之间,没有逐一对应的线性关系,最终导致承载力很难被真正计算得到。2 但在另一方面,它针对客观目的的研究思路、量化的研究方式方法和包含物理、社会等多个方向的研究构造却引领了随后的可持续旅游理论发展,成为其他管理策略的理论基础和参考方向。 2. 可接受变化极限 LAC作为旅游承载力理论最直接的产物,可接受的变化极限即 LAC 框架 Limits of AcceptableChange ,诞生于 1985 年美国林业局。LAC 框架不再将主要目的定在虚无缥缈的承载力详细最大数值,而是通过一系列可操作的框架,将旅游所能产生的影响控制在已经知道的能接受、能承载的范围内。3 LAC 框架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 清楚明晰地操作流程大大提升了可操作性; 指标、结果直观简洁,能够有效地施行管理; 引入了监控流程,能够较好的跟踪记录; 能够配合分区使用等。同时也继承了旅游承载力客观、全面的优点。 LAC 框架也有缺乏之处: 作为决定性因素的指标,设立得较为武断,并没有任何机制确保该标准能够反映真实的影响量和可持续性。它过于死板的框架也带来了其他问题,比方不能具体表现出不同旅游目的地的针对性; 对预期以外的新兴问题缺乏快速反响能力等。4 另外,作为一个较为全面的管理框架,设立与更新也带来一定成本问题。尽管如此,清楚明晰、全面、可操作性强的 LAC 框架,在新兴旅游地仍具有很大推广价值。 3. 游憩时机谱 ROS游憩时机谱 Recreation Opportunity Spec-trum 从另一个完全不同的方面,即游客体验角度,对目的地游憩行为进行管理。作为 1979 年美国林业局的早期管理实践,ROS 理论最大的奉献是提出了 分区 Zoning 概念。5 不同游客对游憩体验的需求大不一样,而不同旅游地的自然、社会本底也有所差异不同,将恰当的游客引向正确的旅游地,并用不同的标准进行管理、规划,是一件特别必要的事。 当然,ROS 理论有很多不尽完善的地方: 过于简陋的分区系统、缺乏后续管理机制、依靠经历体验等,都是 ROS 的诟病; 尤其是其重视物质环境、兼顾社会环境、完全忽视旅游行为对旅游目的地当地社区和利益相关者的社会影响的思路框架,不仅降低了 ROS 理论本身的实用价值,更导致其后主要旅游管理策略只考虑游客方社会影响,不考虑目的地社会影响。6 但由于具备简单易用、清楚明晰直观、可操作性强、适用性广等特点,ROS 理论依具有极强的实用价值,尤其是在旅游目的地初期规划阶段。 4. 游客影响管理 VIM ,游客活动管理程序 VAMP美国国家公园管理局于 1990 年提出的游客影响管理 Visitor Impact Management 和加拿大公园管理局 1985 年提出的游客活动管理程序 Visitor Activity Management Process ,是基于 LAC 框架和 ROS 理论的管理策略也被提出来。华而不实 VIM 基本上是对 LAC 框架的细化,而VAMP 则是以游客需求,而非目的地现有资源为角度,结合加拿大已有管理程序,重新审视ROS 理论。7 但是由于各自存在的问题,比方介入度不够,或者不能应对纷繁复杂的游客市场,两种管理策略几乎没有成功施行的案例。 5. 游客体验与资源保卫 VERP1993 年由美国国家公园管理局制定的游客体验与资源保卫框架 Visitor Experience Re-source Protection 能够算是一项较为成熟的管理策略。一方面 VERP 继承了 LAC 框架体系完好、步骤清楚明晰、可操作性强的特点,另一方面又结合了 ROS 理论分区使用的概念,重视游客体验和现有资源之间的关系,并进行了更深切进入的调整和愈加细致的指标体系构建,这些都是之前策略模型进一步发展的结果。8 VERP 的先进性曾引起国内研究者很大触动,它将学者从复杂的游人容量计算中解放出来,提供了一条可行性较强的动态的管理方式方法。6; 9 即便是如今,先进的理论、成熟的框架、全面的适用范围和配套的管理方案,还是那样使之具备极强的研究、借鉴意义。但正由于 VERP框架的完好和先进,也带来诸如对使用者要求较高,需要大量资金和人力进行规划和管理等弊端。而且,受 ROS 理论框架的影响,该框架并没有引入旅游地社区社会影响的概念,导致固然 VERP 特别重视公众介入,但却不能主动激发其介入性。10 6. 旅游最优化管理模型 TOMM澳大利亚于 1996 年为袋鼠岛设计的旅游最优化管理模型 Tourism Optimisation Manage-ment Model 则可视为在旅游目的地社会影响管理的一种补充。TOMM 模型率先系统的将各方利益相关者引入到规划中,而将旅游活动对本地居民课程产生的影响列入指标体系,并试图通过市场手段进行动态的管理。11 但是TOMM 模型还不成熟、不完好,不仅有资金、人力需求高的缺点,施行起来较为复杂,而且当前的适用范围偏窄。 除此之外,目的地可持续旅游管理策略还包括适应性生态系统管理模型 AEM 、生态原真性嵌板 Ecological Integrity Panel 等,这些模型影响力相对较小。 二 不同策略模型的短板: 通过横向比照能够发现,不同的管理策略模型有着各自的优势和劣势,因此使用时有着不同的针对性和倾向性。11 旅游承载力涵盖范围广,却极难实际应用,当前主要被应用在理论研究领域。可接受变化极限和游憩时机谱各有侧重和局限性,但由于使用要求较低、操作性强,值得现有旅游目的地在设计规划和运营管理时广泛推广,或结合使用。游客影响管理和游客活动管理程序的应用面较窄、影响力较低,可作为理论补充,进一步分析其特点。游客体验和资源保卫的功能强大但成本和要求较高,一方面能够作为先进的管理工具进行理论和本土化研究,可以以在部分旅游目的地进行实践。旅游最优化管理模型则是可持续旅游管理策略进一步发展和完善的方向。 另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是: 在各种管理策略模型中,社会影响,尤其是对旅游目的地利益相关者的社会影响并没有遭到重视。在承载力理论中,目的地社区的社会影响仅仅是一个被并列提出的概念; 在 LAC 框架中,只是隐约可供参考的选项。ROS、VIM、VAM、PVERP 等管理策略大多更倾向针对自然环境,甚至荒野之中的旅游体验,社会影响评估以及对旅游目的地利益相关者的鼓励措施被完全忽视,这与我们国家现有旅游目的地的主要特点并不相符,增加了本土化应用的难度和适用范围。TOMM 模型引入了目的地利益相关者鼓励、介入和管理的部分,改变了这一现在状况,一方面是旅游管理策略理论进一步的发展,另一方面对国内很多注重社会资源,以文化旅游或文化、自然相结合的休闲体验为主的旅游目的地具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三 怎样同时知足游客的休闲体验并保卫好目的地的现有资源,是可持续旅游的两大主要目的,在这方面国外很多成功或成熟的管理策略模型,值得我们学习。作为旅游目的地的设计者和管理者,学习并引入可操作性强的管理策略,对旅游业具有实际意义,而学者们更应该及时更新相关理论,针对新颖、有效、可操作的管理策略理论开展相应的研究。尤其在当前环境影响评价 EIA 已经成为旅游目的地设计、建设必不可少的一个经过的背景下,推行社会影响评价 SIA ,提出针对旅游目的地利益相关者的相应管理方式方法,具有重大的意义。 参 考 文 献 1金春梅,凌强。 日本发展可持续旅游的政策措施及其启示J. 大连大学学报,2020, 2 . 2张安民,栗宁,梁留科。 旅游承载力指数: 回首与反思J. 焦作大学学报,2008, 1 . 3Lindberg K. Rethinking carrying capacityJ. Annalsof Tourism Research,1997, 2 . 4杜颖,蔡君,王冰。 刍议 LAC 系统中指标及标准确实定J. 河北林业科技,2008, 2 . 5Clark N. Roger,Stankey H. George. The RecreationOpportunity Spectrum: A Framework for Planning,Management,and Research M. Pacific NorthwestForest and Range Experiment Station: U. S. Depart-ment of Agriculture Forest Service,1979. 6刘明丽,张玉钧。 游憩时机谱 ROS 在游憩资源管理中的应用J. 世界林业研究,2008, 3 . 7卓锦霞。 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环境营销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5. 8沈海琴。 美国国家公园游客体验指标评述-以ROS、LAC、VERP 为例J. 风景园林,2020, 5 . 9张骁鸣。 旅游环境容量研究: 从理论框架到管理工具J. 资源科学,2004, 4 . 10宋文姝。 VERP 框架与旅游地环境容量的规划管理J. 绿色科技,2018, 4 . 11McArthur S. Beyond Carrying Capacity: Introducing aModel to Monitor and Manage Visitor Activity in For-ests. X. Font,J. Tribe,eds. ,Forest Tourism and Rec-reation: Case Studies in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M. New York,US and Oxon: UK: CABI publishing,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