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练习可修复医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医学心理学论文.docx
-
资源ID:73327424
资源大小:20.57KB
全文页数:8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1.8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瑜伽练习可修复医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医学心理学论文.docx
瑜伽练习可修复医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医学心理学论文医学生作为大学生中的一个特殊群体,既有大学生心理发展的共同特点,同时又有独特的个性特征,在理想与现实,自尊与自卑,独立与依附,交往与闭锁,个人意愿与职业要求等众多矛盾与冲突中,表现出种种心理问题.因而,研究医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不仅对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具有现实意义,而且对学校开展此项工作也具有一定的借鉴性.瑜伽作为一项古老的身心修炼运动,与心理健康有着特殊的关系,十分对积极健康的心理构成具有正相关性,研究瑜伽运动在促进心理健康方面的成效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1、瑜伽健心成效的内涵 1.1瑜伽健心的生理基础 瑜伽练习使人进入舒松、恬静的状态,大脑活动的有序化程度提高,耗氧量降低,储氧量增加,大脑得到充分的氧供给;脑神经细胞的协调能力提高,大脑中核糖核酸和记忆物质的合成增加,记忆力得到加强,同时血液中的乳酸毒素减少,紧张的精神和疲惫的躯体得到充分放松. 1.2瑜伽健心成效 通过音乐、肢体伸展、特殊呼吸、冥想等方式,使人进入身心舒缓、整体放松的状态.华而不实悠扬、轻柔的瑜伽音乐把人带进一种宁静自然的环境之中,消除烦躁和疲惫,缓解压力,修身养性,释放心灵的紧张. 舒展的伸拉动作让人在变换体位的同时重新感悟、认识身体的各个部位,放松肌肉和韧带,消除肢体的紧张,改善睡眠,振奋精神,发展注意力和判定力,净化内脏器官,保持身体平衡,构成健康的体质和良好的气质;独特的腹式呼吸有助于集中注意力,调动体内细胞充分介入生命活动,使细胞在人体相对静止的状态下保持良好的代谢,促使肌体各项功能产生最佳效能. 2、医学生的主要特点 2.1年龄特点 大学阶段的医学生正处于青年时期,身体生理状态基本成熟,但心理成长尚待时日,这个时期的特点主要表现为:第一是自我意识逐步加强,独立意识、自由要求、自自信心、自尊心在不断发展;第二是认知能力不断提高,从直观形象思维逐步转化为观察、概括、想象、记忆的思维方式,具有记忆力强、求知欲旺盛,思维敏捷,接受新生事物快,富于想象力的特点;第三是情感丰富但不够稳定.在处理两性感情上,感性多于理性,盲目从众心理较普遍,责任心不强;第四是世界观和价值观处于构成时期,易受非主流观念的影响. 2.2专业特点 医学作为一门研究人体的学科有其独到的特点.一是医学专业的学制比其他学科的学制长,学科内容多,学制一般为56年,需要学习30多门专业课,因而,医学生要学习的知识总量要大于其他专业;二是在学习方式方法上,多数科目内容主要以记忆为主,学习方式方法较为单一,这使学习变得单调而枯燥;三是大量的学习任务占用了学生大部分时间,学生自主活动的时间相对减少,十分是学生娱乐活动的减少使学习生活沉闷而缺乏活力;四是医学作为一门特殊的学科体系,以人为研究和服务对象,承载了更多的责任和压力.因而医学生学习的特点和工作性质的要求是导致其出现较多心理问题的主要原因.十分是进入临床见习的学生,在急诊、手术等科室,面临重危、濒死患者,经常接触到受疾病之苦的病人,亲临生离死别的场景,也会使医生产生较大的心理压力.医疗工作的特殊性需要医务人员具备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全面准确的医学知识和娴熟的医疗技巧、丰富的临床经历体验,更需要有稳定、乐观的情绪、敏捷的思维、坚强的意志、较强的心理承受力等方面的心理素质.这对医学生提出了较高的身体和心理方面的要求. 2.3心理特点 医学生作为大学生中的一个特殊群体,除了有一般大学生的心理需求外,还有社会需求的不同.根据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人类需求分为五种,从低到高依次递升,分别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情感和归属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的需求.作为医学生,自我实现的需求与其他专业具有明显的区别.作为救死扶伤的医生,主要职责是为病人解除病痛,维护健康,渴望自个辛勤的劳动得到病人的认可,知足被尊重、实现自我社会价值的需求.但在现实生活中,医患关系日趋紧张,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度日益下降,怎么做到既医术高明,又得到病人的信任呢?那就需要在大学时代就开场注重心理健康问题,提高心理能量,养成良好的心理品格,擅长管理情绪,使自个具备稳定的情绪特征.在理论学习和医院见习的经过中,医学生具有独特的人格特征和心理特点.据相关研究发现,医学生人格特征对学习成绩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具有情绪稳定性特征的学生的学习成绩处于高、中等水平,具有情绪不稳定性的学生的学习成绩处于低、中等水平,显示了情绪稳定性的个性特征与学业成绩之间的连带关系. 3、瑜伽对医学生心理健康的积极影响 瑜伽是一种矫正身体和心理的平衡,使人体恢复和发挥身体能量的练习,也是一种身心交互的运动,平衡各项机能,使人体验安静健康的生命状态.瑜伽呼吸法、冥想术以及瑜伽姿势练习对人的神经系统、心智功能都有积极作用,十分是对学业繁重的医学生,具有深远的意义. 3.1瑜伽练习能提高神经系统运动功能 瑜伽姿势练习给养予神经系统,使受损的神经系统恢复功能,保持神经系统积极发挥作用,维持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平衡,使内脏器官正常工作,为思维活动积储能量. 3.2瑜伽冥想可训练注意力,提升心智 瑜伽中的静思和冥想是自我内心沟通和对话的练习方式,人们能够随时把它纳入到平常的生活中.瑜伽哲人以为人的生命起源于人的内在意识和能量,冥想使人获得来自内心深处更高层次级、安定、安静、强大的能量,使人从内心强大起来.同时,瑜伽冥想让人在平静的状态下练习注意力,控制本身意识,加强身心调节能力,体验安静、祥和、健康的心境,进而更深入地认识自我,了解自我. 3.3独特的瑜伽呼吸法能减轻心理压力,消除焦虑 腹式呼吸是常用的瑜伽呼吸练习,深长的气流在内脏中运行,内部脏器得到推拿,腺体得到给养.人的思维、行为等各项身心活动遭到腺体功能的直接影响,腹式呼吸可调节腺体功能,平衡内分泌系统,消除内脏不适给人带来的不良影响.瑜伽中的调息练习对静心、减压具有很好的成效,消除紧张和焦虑,到达安静、愉悦的状态. 4、结合专业特点,开展有针对性的瑜伽练习 4.1当代医疗环境急需提高医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当代医疗形式已经过生物医学形式转变为 生物 心理 社会医学形式 .在疾病的发生、发展、防治经过中,社会因素和病人的心理因平日益遭到医疗服务者的关注.在医学教育经过中,有关社会学、伦理学、心理学等学科己纳入医学生培养方案之中.当代医学不仅研究疾病防治,而且还研究医学与心理学、医学与社会学等相关学科,一改传统教育中只重视学生的专业知识培养而忽略心理学和社会学知识的培养,同时融入瑜伽心智练习,加强管理思维和情绪的能力,注重人文教育,提升综合素养,更好地服务于医疗卫生事业. 4.2瑜伽练习可修复医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医学专业的课程内容和实验对象大多数是真实的人体,这种专业性容易让医学生诱发心理问题,十分是焦虑症、抑郁和精神病性比拟普遍,大约10%20%的研究生存在有不同程度的心理卫生问题,与其他专业学生的心理问题有所不同.作为医学生将来的社会职业身份 医生,不仅要医治病人的躯体疾病,而且要帮助病人解决心理问题以及精神疾病,这就要求医务人员要有强大的心理能量,能够洞察病人的真正病灶,准确找到病人的身心问题,制定有效医疗方案.这些专业工作要求医务人员必需要有健康的心理,并能解决本身的心理问题.这就需要在医学生在教育经过中加强相关训练,提高其解决心理问题的能力. 在医学生中有针对性地开展瑜伽冥想和瑜伽呼吸法训练,有助于提高医学生的思维管理能力,有助于消除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提高精神的自我修复水平. 医学生进入大学三年级学习阶段,学习处于由基础医学向临床医学的过渡环节,学生凭着对医学知识的一知半解,对于不同的病种表现出的异常感觉和状态,容易对号入座,这是大三年级医学生在学习中容易产生的心理问题,简称 三年级疑病症 .在这部分学生中开展瑜伽体位练习和八支分法练习,让学生深切进入了解身体的各项机能,加深对本身构造和机能的体验,更好地管理身心活动,提高与本身沟通能力,进而排除疑病症.总之,在高校在开展瑜伽教学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良性发展 以下为参考文献: 1周英,赖淑英,尤黎明,等.医护本科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J.中国健康教育,2004(20):944-946. 2答会明.大学生自信、自尊、自我效能与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2,8(4):2281. 3张仁汉.从医学生 三年级病 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J.西北医学教育,2004,12(5):382. 4史清敏.研究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与分析J.当代、教育、科学,2002(3):27-29. 5金海燕.易发心理障碍研究生的人口学特征及其教育对策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4(3):34-38. 6孟小平.医学研究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对策研究初探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07(2):91-109. 7周媛婷,刘翔.医学心理学课程对医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5,13(3):22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