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公民行为与组织绩效的关系及其作用,组织行为学论文.docx
-
资源ID:73330821
资源大小:19.52KB
全文页数:7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8.8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组织公民行为与组织绩效的关系及其作用,组织行为学论文.docx
组织公民行为与组织绩效的关系及其作用,组织行为学论文在组织行为学研究中有这样一类员工行为:不在正式岗位讲明书的描绘叙述之中;履行了或者履行好了不被奖赏,不履行或者没履行好不会遭到惩罚;对人际关系和部门沟通起到润滑作用,有助于工作开展,有利于提高整个组织的绩效。这类行为统称为周边行为ContextualBehavior。而组织公民行为是最有代表性的周边行为。 1.2 组织公民行为 组织公民行为Organizational Citizenship Behav-iors,OCB 最早是由 Bateman 和 Organ 于 1983 年提出的。 他们以为,组织公民行为是由一系列非正式的合作行为所构成的,它既与正式的奖励制度无关,又不是角色内所要求的行为,但能从整体上有效地提高组织效能。由于组织公民行为超越了正式角色,管理者一般不容易发觉员工能否施行了这类行为,因而也不易凭借着赏罚制度来促使员工施行这类行为。 1.3 组织公民行为的七个维度构造: Organ 在 1988 年开发出了组织公民行为的五个维度构造,在随后的十几年时间里,还有很多研究者提出了OCB 的维度构造。Podsakoff 在 2000 年对已有的理论进行归纳总结,概括出了组织公民行为的七个维度:帮助行为Helping Behavior、组织顺从Organizational Com-pliance、运发动精神Sportsmanship、公民美德CivicVirtue、个人主动性Individual Initiative、组织忠实Or-ganizational Loyalty、自我发展Self Development。 2 组织绩效概述 2.1 绩效 绩效Performance的中文解释是 执行、实现、行为、功绩、成绩。 绩效是一个多维建构,测量的因素不同,其结果也会不同 Bates,Holton,1995。当前对于绩效的含义能够归纳为三种观点。结果观以为,绩效就是完成工作任务,就是工作产出。行为观以为,绩效是行为,是个人或者系统所做的事情。潜力观以为,绩效不仅仅仅是员工过去历史的反映,更应将员工个人潜力、素质等一并考虑。根据研究对象范围的不同,绩效被划分为三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组织绩效;第二层面是部门或团队绩效;第三个层面是个体绩效。 2.2 组织绩效 组织绩效是指组织在某一时期内组织任务完成的数量、质量、效率及赢利情况,部门或者团队绩效还有个体绩效,最终都将反响为组织绩效。随着社会的发展,组织绩效的内涵也不断的丰富,除了经济方面的内容外,还被赋予了其他方面的内容,如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等等企业社会责任方面的内容。 2.3 组织绩效的衡量指标 衡量组织绩效的指标可分为硬指标与软指标。硬指标通常是指财务指标,常用的有销售收入增长率、资产收益率、净资产收益率、投资回报率等等,这些数据可直接从财务报表中获得。软指标通常是指诸如客户满意度、市场占有率、吸引员工的能力、员工士气、员工流动率等等与企业生存发展密切相关的情况,所以有时软指标更合适评价企业的经营活动。 3 组织公民行为与组织绩效的关系 Organ 在 1988 年就提出,随着时间的推移,组织公民行为逐步的积累,便能够提高组织的绩效。详细表现为:组织公民行为有利于构成一种积极的团队气氛,创造一个使人愈加愉快工作的环境,并能加强组织对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创造组织的社会资本,进而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和组织的绩效。多年来这类研究不少,但是都是建立在推理基础之上的,并没有实证的研究作为理论基础支撑。 而随着绩效内涵和外延的不断拓展,以及 1993 年Broman 和 Motowidlo 对周边绩效Contextual Perfor-mance概念的提出,Organ 在 1997 年又对组织公民行为给予了重新定义,指能够对有利于任务绩效的组织社会和心理环境提供维持和加强作用的行为。Broman 和Vanscotter 等以为,组织公民行为仅仅仅是工作绩效的一个方面。Podsakoff 和 Mackenzie 对组织公民行为的研究表示清楚并支持了 Organ 关于组织公民行为影响组织绩效和组织效能的假设。 固然,如今的研究无法解释个人层面的组织公民行为是怎样实现了整体组织绩效的提高,但有一点能够肯定,较高的组织公民行为与高绩效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络。 4 组织公民行为对组织绩效的积极作用 4.1 提升员工生产力,保证工作关系顺畅。企业员工通过互相帮助更快的提高工作技能,及时有效的为同事提供帮助,减少错误的发生;同时,创造良好的工作气氛,减少人际关系冲突,保证了工作关系的顺畅。 4.2 减少管理者消耗损费不必要精神,提高管理效能。员工表现出公民美德,自发的介入企业活动中来,主动协调人际关系,发挥个人主动性,主动承当额外工作,减少管理者协调冲突、工作分派方面所消耗损费的精神,进而使管理者腾出更多的精神在更重要的事情上。 4.3 减少不必要资源争夺,释放组织资源。员工对组织的顺从和对组织中不理想状态的容忍,使其自觉履行岗位职责,节省管理者的时间,合理有效利用资源,减少不必要的资源浪费。 4.4 从大局出发,促进团队协作。组织公民行为的无私奉献精神,使其能够站在公司角度,从大局出发减少组织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冲突,促进团队成员间的相互合作,提高整体工作效率和效能。 4.5 创造愉悦的工作环境,吸引留住人才。企业员工表现出更多的组织公民行为,企业的工作气氛必定是轻松愉悦的,利他行为能够提高团队的凝聚力,提高员工士气及企业归属感,这必定构成一个合适工作、充满吸引力的环境,更有利于吸引和留住人才。 4.6 减少绩效波动,保持稳定工作业绩。对组织的忠实,是指企业在面临任何困难和危机的关头,员工都能全身心的投入工作,与企业共度难关,减少绩效波动。同时日常积极的介入管理,时刻保持高度责任感,及时发现并反映问题,能够使企业保持着工作业绩的稳定。 4.7 帮助组织适应环境,迎接新的挑战。具有自我发展意识的员工,愿意适应新的挑战,学习新的技能,进而推动着组织变革与发展。而公民道德强的员工则会主动提出市场变化信息,提出应对建议,帮助组织适应新的环境。 5 组织公民行为与组织绩效关系在实际中的应用 5.1 企业最高管理者应该重视组织公民行为对组织绩效的积极推动作用。管理者与员工有效的沟通,公平的对待员工,为其营造良好的工作气氛,使员工感遭到本身与组织严密的联络,以提高整个组织的绩效。 5.2 企业在招聘和提携员工时时,应该格外留意个人特质和潜在的组织公民行为。在招聘和提携员工的考核测评时,应重视员工的价值观、个人性格特质等因素。 5.3 企业应建立完善的绩效考核制度,实行全面的薪酬管理制度。建立完善的绩效考核制度,将组织公民行为纳入绩效考核范畴内,有效的帮助企业辨别和激发员工的组织公民行为。 5.4 开创建立支持和鼓励组织公民行为的企业文化气氛 在企业内倡导一种互帮协作,无私奉献,勇于担当的文化气氛,使组织公民行为作为一种潜在的行为形式存在于企业文化中,逐步被大部分员工所认可和接受。 6 结束语 组织公民行为和组织绩效关系的讨论,在我们国家还属于一个比拟新的课题,本文也只是做了一个粗略的探究,仅此希望能够给企业提高整体工作绩效,提供些许考虑。 以下为参考文献: 1Podsakoff P M,Mackenzie S B,Paine J B,Bachrach DG.Organizational citizenship behaviors: A critical review of thetheoretical and empirical literature and suggestions for futureresearch.2000. 2赵红梅.心理契约组织公民行为与绩效关系研究J.中国行政管理,200712. 3吴敏.论组织公民行为及其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J.软科学,20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