臭氧对实验兔股动脉、股静脉影像学和病理学的影响,药理学论文.docx
-
资源ID:73332267
资源大小:18.40K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8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臭氧对实验兔股动脉、股静脉影像学和病理学的影响,药理学论文.docx
臭氧对实验兔股动脉、股静脉影像学和病理学的影响,药理学论文最近几年来,臭氧O3治疗已成为慢性疼痛微创治疗的新方式方法,除了治疗椎间盘突出症已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以外,对肌肉、关节软组织慢性疼痛以及神经病理性疼痛的治疗也有明显的效果。由于臭氧本身兼具治疗作用及细胞毒性的双重特性,本实验用臭氧对实验兔股动脉、股静脉旁注射后,观察臭氧对实验兔股动脉、股静脉影像学和病理学的影响,评估臭氧血管旁注射的氧化程度和影响范围,为临床安全应用臭氧治疗提供必要的根据。 1、 材料与方式方法 1.1 实验对象 实验兔20只,雌雄各10只,年龄6个月,体质量2.32.9 kg。随机分为两组,A组注射臭氧浓度为50 g/mL,B组浓度为30 g/mL。 1.2 实验器材 臭氧发生器CHY-11-B型,中国山东淄博悦华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输出臭氧浓度标准080 g/mL;X线计算机断层扫描CTTOSHIBA AQUILION MULTI;神经刺激器Stimuplex HNS 11型,B BRAUN 公司。 1.3 实验方式方法 用橡胶管将瓶装医用纯氧与臭氧发生器的氧气入口相连。接通电源,预先调校好氧气输出量及臭氧浓度按键位置,以获取所需臭氧浓度。臭氧发生器立即产生臭氧,用注射器抽取即可。注意不要主动抽取,可利用气体压力将注射器活塞向上推以获取臭氧,避免空气混入。 实验兔编号,备皮。神经刺激器开机,连接50 mm穿刺针,调节刺激频率1 Hz,电流1 mA,回路电极贴在注射侧大腿内侧远端。实验兔给予氯胺酮30 mg/kg肌内注射麻醉后,取仰卧位,暴露注射侧腹股沟皮肤,左手扪及腹股沟区股动脉搏动最强处,右手持50 mm穿刺针在股动脉搏动最强处外侧0.5 cm进针。当大腿肌肉明显随着刺激电流频率抽傗时,缓慢减小电流,小心调整针尖位置,使得电流为0.4 mA时大腿肌肉仍然明显随着刺激电流频率抽搐,此时判定针尖已经非常接近股神经。固定针尖位置,缓慢注入抽取的臭氧。 注射后2 h在实验兔耳缘静脉建立通道,给予氯胺酮10 mg/kg静脉注射麻醉后,再静脉注射碘fo醇2 mL/kg,立即行CT扫描。随后处死实验兔,取注射点腹股沟处股动脉、股静脉和股神经2 cm作病理学光镜检查。对侧相应部位作为空白对照。 1.4 统计学方式方法 应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所有计量资料以均数 标准差x- s表示,组内比拟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组间比拟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P 0.05以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与空白对照比拟,A、B两组的CT扫描结果显示,注射点腹股沟处股静脉显影正常,未见狭窄或扩张图1。A、B两组的股静脉直径CT测量值的比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表1。50倍和100倍光镜结果显示,与空白对照比拟,注射侧腹股沟处股动脉、股静脉构造正常,血管壁完好图2、3。 3、 讨 论 臭氧O3是氧气的同素异形体,由氧分子携带一个氧原子组成,相对分子质量为48,性质不稳定,呈暂存状态,在携带的氧原子除氧化后,组合为氧气O2进入稳定状态。臭氧具有不稳定性和很强的氧化能力,常温常态下半衰期约为2030 min。国外文献已有较多报道,证实在血管内应用臭氧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参照国外临床治疗时所采用医用臭氧的浓度一般在3050 g/mL,本实验选用的臭氧浓度分别为30 和50 g/mL,以观察两种浓度的臭氧血管旁注射对实验兔股动脉、股静脉的影响。 臭氧是已经知道可利用的最强氧化剂之一,能与极性有机化合物反响,导致不饱和有机分子破裂,而臭氧分子结合在有机分子的双键上,生成臭氧化物。据此臭氧可与细胞壁脂类双键反响,穿入细胞内部,作用于脂蛋白和脂多糖,改变细胞的通透性,进而导致细胞溶解和死亡。臭氧能严重损害髓核内构造及终板,而对神经根、脊髓和腰大肌损伤影响较小。病理学检查结果显示损伤边缘出现新鲜的血细胞,大部分伴随有淋巴细胞炎性组织增生。亦有报道利用臭氧治疗腰肌劳损,直接将臭氧注入腰大肌内,至今没有造成明显的损害。 本实验组前期研究发现臭氧内注射后2 h病理切片发现有炎性细胞浸润,与Leonardi 等的研究结果类似。 本实验发现臭氧注射点腹股沟处股静脉显影正常,未见狭窄或扩张。各组股动脉直径CT测量值的比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0倍和100倍光镜结果显示,注射侧腹股沟处股动脉、股静脉构造正常,血管壁完好。原因可能有:臭氧对于有完好包膜的组织构造穿透性不强:包括臭氧的自血疗法治疗偏头痛患者和周围血管缺血性疾病患者等研究,在获得良好疗效的同时,均未发现臭氧造成血管损伤的证据;臭氧注射时与股动脉和股静脉的距离没有能确定:为了更好的模拟实际临床工作,在穿刺时选用神经刺激器引导,目的是使得穿刺针尽量贴近血管而不损伤血管。因而臭氧注射时穿刺针与股动脉和股静脉仍有一定的距离。 一般而言,臭氧的氧化程度与臭氧的浓度呈正比,浓度过低疗效欠佳,浓度过高则对周围组织产生强刺激。本研究结果显示,30 g/mL的臭氧和50 g/mL的臭氧均未造成股动脉和股静脉细胞损伤。考虑到样本含量和抽样误差,并不能得出两种浓度的臭氧血管旁注射不会造成细胞损伤的结论。为了明确可能的损伤范围,根据本研究前期实验结果,本实验在病理活检时选择注射点腹股沟处股动脉、股静脉2 cm作为活检部位,尽量将抽样误差降到最低。结果发现股动脉、股静脉构造正常,血管壁完好。结合本研究结果,提示在临床应用中,3050 g/mL的臭氧浓度血管旁注射是安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