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语块理论分析英语阅读障碍的成因,英语论文.docx
基于语块理论分析英语阅读障碍的成因,英语论文英文阅读其实就是一个英文思维向中文思维的转化经过,阅读的目的是把握信息,明确观点。一般的阅读方式方法是根据阅读目的,采取比拟单一的阅读方式方法,比方自下而上、自上而下以及树型构造法等。这些方式方法固然能到达一定的阅读目的却缺乏以彻底、准确、灵敏地理解和把握全文。在尊重英文句式构造的基础上,英文阅读中引入语块理论是阅读的一大进步,然而由于语块的特征不同、种类冗杂等因素,在应用语块理论的实际操作中,大多数阅读者仍然会碰到很大的困难。为了解决这一难题,需深切进入研究中英文思维特点、句式特征以及语块的简化处理和块间逻辑关系,实现阅读的无障碍。 一 、语块理论的提出及重新划分 (一)Becker 语块研究的先驱者 Becker 以为 :语言的记忆和存储、输出和使用不是以单个词为单位,而是以那些固定或半固定形式化的板块构造为交际的最小单位 (Becker,1975)。MichaelLewis 创立了语块理论。在他看来,语块指的是语言中出现频率比拟高,形式、构造和意义比拟固定,运用语境比拟确定,兼具词汇和语法功能,由多个词组成,以整体形式被个体记忆、加工、储存和提取的成串的语言构造。不同的学者对于词汇语块有不同的表示出,语块通常能够分为四种不同的类型(Lewis,1993):复合词 (complex words)和聚合词(polywords)、搭配(collocations 或 word partnerships)、惯用语(institut ionalized utterances)、句子框架和引语(sentence frames and heads)。 语块理论提倡学习者把输入当作整体来接纳,存储在自个的词库里面,需要时直接调用即可。语块理论以为,学习者首先以语块的形式接受输入,然后对其模拟、套用,等到具备了语法能力后,就能够对语块构造进行加工,最终能够进一步把较大的语块分解成较小的单位,总结出规则,进而对语块或填充,或重新组合,到达创造使用的程度。 (二)语块的重新划分 Lewis 的语块划分基本上根据构成句子的构造来划分,也是一种形式上的划分。根据这种理论,读者在阅读英文的经过中基本以语块为单位进行心理加工,然后到达理解的目的。 但在实际阅读理解经过中,英文句式复杂多变,长短不一,多数读者在阅读经过中没能考虑语块间内在的逻辑关系和语法关系,只能到达 粗心大意 的理解效果。为了到达对文本的彻底理解,应该在Lewis 语块理论划分的基础上进行了重新划分,既考虑到语块的构造又考虑语块的释义功能。 详细做法是根据 Lewis 语块特征,重新整合成八种容易理解、记忆和应用的构造,并且为了应用方便,依次编号。标示句子时用下划线加编号表示。 八块构造分别是:1.形容词语块;2.名词、代词、数词语块;3. 谓语部分,谓语构造,主谓宾及主系表小句子;4.副词语块;5.动词不定式语块;6.动名词和如今分词语块;7.过去分词语块;8.介词短语语块。 八块语块划分标准愈加尊重语块在句子中的造句特征和功能,考虑到了语块间的逻辑关系。基于这种划分标准,所有的英文句子都是由这八块构造借助中间连接手段构成。同时,突破了阅读理解经过中需要读者大量熟知预制语块这一难题,简化了语块的抽象性,凸显了语块的句法功能和释义功能。 (三)语块间的 12 种逻辑关系 在理解英文句子的经过中,不仅仅要考察句子的语块特征,也即句子由哪些语块构成,还要弄清楚语块间的逻辑关系。逻辑思维的本质是找出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络。英文是一种逻辑思维极强的语言,英文句子构造有时极其复杂。读者应以语块为句子的构造单位和理解单位,紧紧捉住语块所反映出的英文思维,根据心理语言学机制对句子不断预测,到达对整个句子的把握。新语块主要有 12 种逻辑关系。它们分别是: 1.限定:与名词,数词或代词发生语法关系(定语关系);2. 修饰:与动词、副词、形容词、非谓语动词、谓语部分、介词短语及整个句子发 生的语法关系(状语关系);3.陈述:谓语对主语产生的语法关系(主谓);4.支配:谓语动词对其后面的宾语产生的语法关系(动宾);5.同位:两者讲的是一个概念(同位语关系);6.并列:用并列连词连接的两个以上的基本造句单位(并列关系);7.插入:句子的附加成分(独立成分);8.补语:包括主语补语和宾语补语(补语关系);9.因果:前后句子或短语有因果逻辑关系(因果关系);10.转折:前后讲法话锋一转(转折关系);11.系表:系动词和表语之间的关系(系表关系);12.选择:前后表示两者之间二者选其一(选择关系)。 (四)连接语块的 3 类连接词 在生成英文句子的经过中,语块间有时要用到连接手段,把握这些手段才能对句子做到准确理解。 1.只起连接作用,没有意义,不做成分。如: I suppose that the most important thing in theworld is to exert your effort to achieve your goal foryour future. 2.起到连接作用,有意义,但不做成分。如: Whether you can go to college or university de-pends on your strong determination and persistence inlearning . 3.起到连接作用,有意义,并且做成分。如: Those who would like to make efforts and haveoptimistic attitude towards life can be successful. 以上对语块的重新划分和认识主要为了一个目的,准确实现英语思维向汉语思维的转化。进而把握整个阅读材料中事件或事物的因果关系,以加快阅读的速度和理解的深度。 二、阅读的本质经过和机制 (一)英文句子 破译 的心理语言学基础 古德曼( K. S. Goodman)把对句子(或语篇)理解的经过归纳为一个进行选择的心理学经过,它包含在阅读者预测的基础上,在处理信息的经过中,提出的初步论断随着阅读的进展而被证实、否决或改良。根据这种观点,读者以最少的精神、最短的时间在自个的头脑中重建作者所传递的信息。而为了加速这个经过,读者实际理解经过中往往会趋向于 最简原则 ,一方面利用语块作为理解单位,另一方面结合鲁梅哈特( D. G.Rumelhart)的互相作用理论和当代图式理论来到达最快、最简最准确的理解。该理论以为阅读不仅仅仅是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的经过,而是两者互相作用、同时加工的经过。当代图式理论的主要论点是,人们在理解新事物的时候,需要将新事物与已经知道的概念、过去的经历,即背景知识联络起来。对新事物的理解和解释取决于头脑中已经存在的图式,输入的信息必须与这些图式相吻合。理解的经过是图式详细实现的经过。上述理论表示清楚,阅读是一种复杂的、主动思维的心理活动,是读者根据自个的已经知道信息、已有的知识和经历体验对信息进行体验、预测、验证和确认的思维经过,也是读者通过篇章与作者互相作用的语言交际行为。 任何语篇的基本单位是句子,读者对语篇的理解必须以句子为基础,随着理解的深切进入不断介入复杂的心理活动,最后到达对这个语篇的把握。 (二)语块、思维及语言的关系 语言和思维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思维方式在最根本上支配着语言的外在表现形式。 思维方式的差异正是造成语言差异的一个重要原因 (连淑能,2002)。而英文 语块 (language chunk)就是承载这种语言思维方式的语言单位,具体表现出了英语在表示出某一意义时的习惯组合,在形式上表现为词汇语法的结合体,在本质上具体表现出了思维转型于语言的形式化的程式。能够讲,英语特有的思维元素已经有机地植入于语块的构造形式和内涵之中了。读者能够通过对组成英文句子 语块 所承载的思维来到达对英文句子的理解。由于人类对概念的把握是基本一样的,对建立于概念之上的命题的理解是一致的,这就使得英文向中文的转化成为可能。由此可见,语言、思维和语块是互相依存、互相制约的,解决了华而不实一个方面存在的问题,也就解决了其他方面存在的问题。 三、句子理解的有效操作 (一)英文的 直观性 和中文的 抽象性 意义2020 年 吕喜平:语块理论对英汉思维转化的新价值依靠上下文关系来具体表现出。在句法层面,整体性与个体性汉英思维差异主要具体表现出在汉语句子成分的不完好性与英语句子成分的完好性差异不同。汉语句子语序灵敏,表示出自由,句式长短交替,表示出思想靠 意念 引领,几乎不受句式构造的影响。汉语的高语境特征决定人们在使用语言时较少用连接词,依靠上下文可得出整体语意。英语是逻辑性很强的语言,思维的传递主要靠句子构造和连接词来实现。而英语的顺序一般为先有主题再有阐述,或先有主题再有语境,而汉语的顺序是先有语境,最后才是主题。因而,英文是思维根据较强的逻辑性逐步具体表现出出来,主体是谁或什么,做了什么动作或处于什么状态,动作的发生时间、地点、方式、原因、目的、条件等等都交待得很明白。把握了英文句式的这些直观特征,结合英文思维和语块的处理,就能够准确理解句子的含义了。 (二)句子思维的两种转化方式方法 阅读的经过重在理解句子所传递的准确含义,而不是外表所具体表现出的形式。阅读理解更应该侧重和强调 意念 ,而不是技巧和方式方法。 为到达这样目的,读者能够对英文句子有两种处理办法。无论是长句短句,阅读的本质是以语块为媒介进行信息的准确传递。 一是 构造法 ,即不要 一口气 急于把一个句子翻译完,根据组成句子语块由少到多,由左到右,依次出现,根据块间逻辑关系,依次翻译。 例如:last night / 40,000 people / rented /accom-modation / from a service that offers / 250, 000roomsin 30,000 cities / in 192 countries(.2020 年12 月大学英语四级试题)以下为 构造法 破译 经过: 1.昨晚 2.昨晚 4 万人 3.昨晚 4 万人租了 4.昨晚 4 万人租了房子 5.昨晚 4 万人从服务机构租了房 6.昨晚 4 万人从能提供 25 万个房间的服务机构租了房子 7.昨晚来自 3 万座城市的 4 万人从能提供 25 万个房间的服务机构租了房子8.昨晚来自 192 个国家的 3 万座城市的 4 万人从能提供 25 万个房间的服务机构租了房子以上翻译就是以语块为基本单位,分析语块之间内在的逻辑关系而 加工 出的对句子的理解。 二是 思维法 ,首先把英语句子的语块转化成它们所传递的信息和思维,然后整合信息,用最符合汉语思维习惯的句子,能够分几句话表示出出来。 思维法尊重了西方文化中对事物时空的概念。 上面句子语块传递的信息包括:1. 昨晚;2. 人们从服务机构租了房子;3. 服务机构能够提供 25 万个房间;4. 人们来自 192 个国家的 3 万个城市。 用思维法 破译 的结果是:昨晚,4 万人从服务机构租了房子,(服务机构能够提供 25 万间房子),这些人来自全世界 192 个国家的 3 万座城市。 从以上翻译能够看出,构造法翻译尊重了英文句子的构造,信息完好,逻辑性强,但翻译比拟西化。思维法翻译符合汉语思维习惯,但容易导致信息缺失。在实际翻译经过中,这两种方式方法交替使用,进而到达准确到位地传递信息的目的。 (三)两种思维转化的详细训练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利用语块,结合心理学等多种理论到达英文思维向中文思维的转化目的,下面选择了一个语篇单位进行训练。 Allen s contribution was to take an assumptionwe all share-that because we are not robots we there-fore control our thoughts -and reveal its erroneousnature. Because most of us believe that mind is sepa-rate from matter,we think that thoughts can be hid-den and made powerless,this allows us to think oneway and act another. However,Allen believed thatthe unconscious mind generates as much action as theconscious mind,and while we may be able to sustainthe illusion of control through the conscious mindalone,in reality we are continually faced with a ques-tion: why cannot I make myself do this or achievethat? (2018 年考研英语阅读理解 C 部分英译汉) 构造法 译文:艾伦的奉献在于,他拿出 我们并非机器人,因而能掌控自个的思想 这一公认的假设,并揭示了其错误所在。由于大多数人相信智力是和物质分离的,因而我们以为思维能够被隐藏,能够变得无能力;这就使得我们以一种方式思维,而以另一种方式做事。然而,艾伦相信无意识的思想所产生的行为好像有意识的思想一样多,而且尽管我们或许能够仅凭意识来维系 控制 这种错觉,现实中我们还是不断要面对一个问题: 我为什么不能让自个做这件事情或实现那个目的呢? 思维法 译文:艾伦的奉献在于他提出一种大家公认的假设-由于我们不是机器人所以能控制自个的思想,并且也能揭示它的荒唐性。多数人相信思维和物质是分离的,因而我们以为思想能够被隐藏或变得无能为力。这就导致我们想法和做法不一致。然而,艾伦相信无意识的思维跟有意识的思维都能支配同样多的行为。而且尽管我们能够仅凭意识来控制错觉,但是在现实中我们还是不断面临这样的问题: 为什么我们不能让自个做这件事情或实现那个目的呢? 通过以上翻译能够看出:无论哪种方式对语篇的处理,都是以语块为理解单位,把握语块间的逻辑关系,遵循中英文思维方式,尊重汉语表示出习惯,对语块进行加工,输出 最简 汉语表示出,到达理解的目的。语块有助于提高翻译效率,使翻译活动有据可依,变得轻松自然。作为翻译经过中的一个重要变量,假如读者对语篇的理解经过中有意识地运用语块这一翻译单位,就能够起到独特的作用。理解语篇必然牵涉到语块的处理问题,语块在翻译信息加工经过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对翻译任务的顺利完成至关重要。 四、结束语 英汉的不同思维方式决定了英汉表示出习惯的不同。语言是思维的表现形式,人类的思维又是相通的,这就为英汉思维的转化成为可能。这就要求读者在进行翻译时,以句子为单位,研究组成句子的基本思维单位 语块,然后根据语块所反映出的 意义 ,进行思维加工,最后用符合汉语思维习惯的 最简 语言表述出来,也就完成了对英文的理解。 以下为参考文献: 1崔 刚, 黄文红. 语言理解经过中句法分析的心理语言学研究J. 外语与外语教学,2018(02): 143-146. 2杜金榜. 论语篇中的信息流动J. 外国语, 2018(05): 36-38. 3 连淑能. 中西思维方式:悟性与理性 兼论汉英语言常用的表示出方式J. 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6(07): 35-38. 4杨玉晨. 英语词汇的板块性及其对英语教学的启示J. 外语界, 1999(03): 24-26. 5张从益, 彭正银. 英汉语比照中的本源和规律及应用研究J. 外语教学, 2004(03): 27-31. 6曾剑平. 从词语看英汉民族的思维差异J. 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2(05): 47-49. 7周晓辉. 心理语言学阅读模型对英语阅读教学的影响J. 新西部(下半月),2008(09): 12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