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忠信观的主要内容,伦理道德论文.docx
孔子忠信观的主要内容,伦理道德论文本篇论文目录导航:【题目】【主要以(论语为研究对象,来分析孔子忠信观念的表现。 一、立身之本: 言忠信 、 行笃敬 忠信是个人立身、处事和生存的基础,是一个人应当具备的最基本的道德品质。孔子对 忠 的深入认识在(里仁中讲到: 吾道一以贯之 夫子之道,忠恕罢了矣! 孔子将其学讲用忠、恕二字贯穿, 忠 在这里就是真心诚意地为别人着想和做有利于别人的事情。对 信 的重要性,孔子在(为政中提到: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 輗 和 軏 都是驾在牛马上所用到的必备工具,假如没有 輗 、 軏 ,车是根本不能行驶的。孔子将 信 比作 輗 和 軏 ,告诫人们 信 就好像一个人的脊柱,假如没有了 信 ,人就好像马车失去了 輗 和 軏 一样寸步难行,无法在社会上立足。当时的社会虽讲是乱世,也有各种法律法规和行为规范的约束,正由于有了忠信,各种法律法规和行为规范才能得以正常运行,而不至于成为一纸空文。 忠信是人立身处世之本,那么怎样才能做到忠信呢?首先,讲出的话要出自自个的内心,孔子就特别强调言语上的慎重,对那些言不由衷、巧言令色的人异常厌恶。在(公冶长中就有 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 ,以花言巧语、虚情假意来取悦别人之人是可耻的。也有(泰伯中: 狂而不直,侗而不愿,悾悾而不信,吾不知之矣。 狂妄而奸猾,愚蠢而不真诚实在,外表诚恳而不讲信誉。这样虚伪、奸诈的人是孔子特别反感的,是做不到言行一致的。其次,孔子以为言语不仅要出自于自个的内心,还要勇于遵守、践行,做到言行一致,否则就是不忠不信之人。子曰: 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 古时候人们就以为行为赶不上诺言是耻辱的,因此不敢轻易许诺。可见,孔子特别强调忠信的力行意识和实践品格。 忠信是君子必备的重要品德,而 言忠信 、 行笃敬 是君子践行忠信的完美统一。子张问孔子怎样才能处事通达,子曰: 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 讲话忠实守信,做事厚道慎重,即便到了落后之地也会畅通无阻。 言忠信 和 行笃敬 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 忠信 侧重内在的动机, 笃敬 侧重外在的行动,二者互为前提而存在。孔子屡次强调君子应 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 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 不以口誉人,则民作忠 .君子讲话要言语慎重,做实了所讲的话,不在别人面前失言,并用行动来成就自个的忠信,那么民众也会跟随他走向忠实。由此可见, 言忠信 和 行笃敬 共同构成了一个人的忠信人格,忠信人格就像一个人的灵魂,是人存在于这个社会的基本条件,也是忠信政治的基础与保障。 二、交往之道: 朋友有信 、 以信求利 . 主义以为,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区别于动物的根本属性在于其社会性。人与人在互相交往、联络和协作中逐步构成了社会性,人与人之间的各种关系构成了社会关系。焦国成教授将我们国家古代的人际关系概括成:血缘亲情型的人际关系、君臣上下等级型的人际关系、同心相知型的人际关系和路人相遇型的人际关系。 正是如此多的人际关系构成了纷繁复杂的社会,那么怎样才能维持社会的正常运行?怎样才能维系人际交往的正常运作?这就需要明确人际交往关系中的基本道德准则。孔子、孟子和荀子等一众儒家代表先后提出了 仁 、 义 、 礼 、 智 、 信 、 忠 、 敏 、 勇 、 孝 、 恭 等道德要求与规范。春秋时期,人与人的交往局限于小范围之内,儒家的人际交往也仅局限于父子、君臣、夫妇、长幼和朋友之中。朋友之间的交往则是略微超越血缘关系的一种人际交往,在孔子那里,忠信是维持 朋友之交 的基本道德规范,没有了 忠信 这一道德基础,其它的社会规范便无从讲起,能够讲维系社会正常交往的基本道德规范是 忠信 . 与朋友交往讲忠信,是实现人与人之间沟通与合作的重要前提。孔子的弟子曾子曰: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他把替别人谋划事情能否忠心竭力、与朋友交往能否真诚实在相待作为天天自我反省的内容。子夏也曾提出: 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可见,孔子的弟子们都将 信 看成是朋友交往的准则。为此,孔子更是把 让老人放心,让朋友信任,让少年得到爱惜保护 为 子之志 ,他把对朋友加以信任当作人生所追求的目的之一。子贡问怎样与朋友相处,孔子曰: 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焉。 对待朋友的过失,要忠心地劝导他。也就是讲, 忠信 是维持双方关系的纽带,不仅要做到言而有信,讲话真诚实在,对朋友加以信任,还要忠心竭力的帮助对方,在对方有错误的时候,推心置腹地劝导他,这才是朋友之间交往的基本原则。在择友方面,孔子以为要结交志趣相投、操行一致、博学多识之人,而花言巧语、操行不端之人是不值得结交的。他讲: 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遵守忠实诚信,不与道德上不如自个的人交往,有了错误敢于改正才能称得上是君子,这是要把忠实诚信的道德要求放在首位,提倡与自个同道者交朋友。他还十分强调: 益者三友,损者三友。 有益的朋友是正直、真诚实在、博学多才的,而有害的朋友是虚伪谄媚、攀龙趋凤、巧舌如簧的。因而,在与人交往中,要分清对方是有益还是有害之人,择同道者而友之。这也从侧面讲明,交上有德者,必先自我好德。总之,朋友之间的交往应当以 忠信 为衡量标准,这不仅仅是实现人际关系和谐的基础,也是社会安宁与发展的保障。 人与人之间除了有超越血缘关系的朋友之谊,还有隐藏于人际关系背后的经济利益关系,即义利关系。义利问题是在春秋战国时代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因原有经济构造的瓦解,土地私有制度的出现,追求利益成为当时势不可挡的趋向。而人们为了利益背信弃义、争夺不休,产生了众多社会问题,孔子的义利观就在这样的情况下产生了。在孔子那里,他首先肯定人们对本身正当利益的追求,他讲: 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 富有和尊贵,是人们所期望的,他肯定 人性之利 .他还主张统治者 因民之所利而利之 ,借着对百姓有利的事情使他们得利,这也就强调了 民之利 的重要性。那么怎样看待 利 ?怎样获得 利 ?怎样处理好 利 与 义 的关系?在孔子那里,我们也找到了答案:。他主张以义导利,提倡人们 见利思义 ,以为君子能够明辨是非、通晓大义,而小人只会计较利害关系。 同时反复强调: 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这是的 道 ,就是 道义 ,他主张人们在追求利益的经过中要尊重道义,而讲忠信,便是符合道义的。孔子又提倡以信求利,他讲: 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财富若是能够通过执鞭这样低级的职务求得,我也愿意担当,假如不符合道而去追求,还是根据我的爱好去做事吧。(孔子家语 鲁相中也有对 做生意不能以次充好,要真诚实在无欺,货真价实,公平交易 的强调。由此我们便能够明确 义 、 利 和 信 之间的关系:利益的追求应建立在道义的基础之上,同时还要遵守诚信原则。这正是孔子义利观的内容,也是实现社会忠信交往的关键所在,如此,一个讲忠信的社会风气才会出现。 三、为政之德: 民无信不立 、 忠信于民 . 忠信不仅仅是个人立身处事之本,也是一个社会政治制度得以健康运行的基础与保障。在孔子的经典着作中,不仅包括个人忠信之德的内圣修身,也涵盖社会忠信之德的外王开拓。若没有社会制度的规范,个人忠信便无法得到外在的保障;同样,若只看重社会制度上的忠信,没将忠信观念根植于人的内心,也就无法转变为人自觉自愿的活动。因此,作为政治伦理原则的忠信观具体表现出了孔子学讲从 内圣 到 外王 的经过,是贯穿于道德品质与政治统治之间的一根主线。忠信观念对于一个国家的社稷是相当重要的,在(颜渊中,子贡问如何去治理国政,子曰: 足食,足兵,民信之矣。 子贡又问假如迫不得已去掉华而不实的一个,应该选哪一个,曰: 去兵。 子贡再次提出选其一而去之,子曰: 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于当代人的思维,首先要解决的是物质上的需求,而孔子以为比吃饱肚子更重要的是精神方面的需求,于是提出了 民无信不立 这一响亮的名言。孔子将 信 看得比死亡还重要,纵然百姓吃饱、国防强大,一个国家若没有了 信 ,必定导致国家混乱,陷百姓于水生炽热之中。可见,忠信为立国之本,是当政者的为政之要。 忠信是为政治国的根本前提,在孔子看来: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为政者以德治国,施行仁政,人民才会像环绕于北极星的众星一样信任和拥护爱戴统治者。详细讲来,一方面,为政者要忠信于民,以民为本。引用子夏的话讲: 君子信而后劳其民;未信,则以为厉己也。 为政者只要获得百姓的信任,才能顺利地得到百姓的支持与拥护爱戴。在(学而中孔子再次指出: 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 为政者要恭敬地对待自个国家的政事,讲究信誉,不欺愚百姓,节省开支,役使百姓不误农时,才能更好地治理有千辆兵车的诸侯国。另一方面,为政者忠实守信,率先垂范,才能起到带动民众、凝聚民心的作用。正所谓 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 ,为政者带头端正了自个的言行,下面的百姓也会端正自个的行为,处理政事也会变得得心应手。又如(子路中,孔子十分强调: 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 为政者喜欢礼节,百姓没有敢不尊敬的;为政者喜好道义,百姓没有敢不服从的;为政者讲究信誉,百姓没有敢不真情实意的。因而,忠信于民,不仅要求为政者要有崇高的德行,对百姓讲信誉,还要起到垂范带头作用,才能从根本上改变社会的风气。 孔子还以为,要想政治忠信于民,还必须做到政令施行以守信为主,保证政令的可信度。如若政令不一,缺乏政治上的可信度,国家就会失去依托,社会秩序必将混乱不堪。春秋五霸之一的晋文公就特别重视政令的可信度,在攻打原国一战中,因准备了十天的粮食,于是和大夫约定十天之内收兵。而后到了期限之日还未攻下,群臣进谏让文公再缓三天。文公坚持要撤兵,只因与大夫约好了十天之限,若不离开,就会失掉作为君主的信誉,于是撤兵离开。孔子听闻记了下来,讲: 攻原得卫者,信也。 正是晋文公这种忠信于民的态度,对政令施行的可信度,才使得原、卫两国最终归属于晋。除此之外,为官者的忠信品德也是政治忠信于民的关键。在君臣关系上,孔子主张 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臣以 忠 首先是君要以 礼 相待。可见,这是一种平等的关系,臣并不是无条件地 忠 于君,而是要在符合道义标准的条件下去侍奉君主。在臣民关系上,孔子主张 居之无倦,行之以忠 ,这实际上是要求为官者从本身做起,在位时勤勤恳恳,执行政令忠心耿耿,才能使人民忠实。正所谓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为政者只要勤政为民,为百姓做事,臣民关系才会和谐发展,百姓才会辛勤劳作而无怨言。在选拔为官者上,孔子主张以 直 为标准,提携正直之人,搁置邪曲者之人,正直者秉持公正,尽忠职守,百姓就会服从。 孔子也曾感慨: 直哉!史鱼。邦有道,如矢;邦无道,如矢。君子哉! 无论国家政治清明还是黑暗,史鱼都能做到像箭一样直,国家就是需要像史鱼这样正直的为官者。可见,在孔子的为政之德中,政令的施行和为官者的品德也是政治忠信于民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