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高职就业指导服务系统的构建,就业指导论文.docx
-
资源ID:73338317
资源大小:21.75KB
全文页数:11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2.8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地方高职就业指导服务系统的构建,就业指导论文.docx
地方高职就业指导服务系统的构建,就业指导论文随着中国高等教育的不断改革,高等教育的多元化、层次性特征愈加突出,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在高等教育中开场蓬勃发展,2020 年全国高职学校数量 1266 所,占普通高校总数的 58.05%,招募生源数量每年在 300 多万人左右,占据高考招募生源总数的半壁江山.据 2020 年数据统计,全国高职院校中设置在地级市及下面地区的超过 630 所,近 200 所高职院校在县里办学,150 多所高职院校办在工业园区和开发区、科技园区,一半以上高职院校位于二、三线下面城市,地方性高职院校在整个高职教育体系中举足轻重。(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8-2020 年指出:发展职业教育是推动经济发展、促进就业、改善民生、解决 三农 问题的重要途径。但是随着地方性高职院校毕业生数量的锐增、以及地方性高职院校毕业生在人才市场竞争中所存在的一系列弱势,其毕业生就业问题日益凸显。据麦可思研究院发布的(2020 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2020 届高职毕业生半年内有 42%的发生过离开职位,尤以地方高职毕业生为主。地方性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已经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就业指导工作的重要性也愈加突出。高职就业指导工作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地方高职的本身发展和社会稳定,作为高校和社会联络的桥梁,高职就业指导工作担负着为国家落实宏观调控,合理配置高素质人力资源方面的重要任务。一、地方性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现在状况一地方高职毕业生就业特征从当前来看,地方性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不仅区别一般本科院校,也区别于省属高职及省会城市高职,其毕业生就业有着明显的特征:一是毕业生初次就业主要集中在毕业院校周边市场。据麦可思研究院发布的就业蓝皮书显示,2018 届高职毕业生有 35%在学校所在市就业,68%在学校所在省区就业,2020 届大学生毕业半年后有 29%在副省级城市就业,54%在地级城市及下面就业.由于其生源往往来自周边地区,专业设置也主要对接周边重点产业岗位,毕业生就业辐射范围窄,往往集中在毕业院校周边城市。长此以往,毕业生专业技能类似,地方就业市场渐趋饱和,岗位质量下降;二是毕业生初始就业质量不高,就业单位规模小、岗位相关度差、流动性高。据统计,全国高职学校毕业生有近六成在 300 人下面规模企业就业,华而不实在 50 人下面小微企业的约三成;2018 届受雇全职工作的高职毕业生 40%左右正从事着非本专业的工作.随着用人单位对大学生学历层次和综合素质的要求提高,高职生主要从事一线操作岗位,工资待遇较低,流动性较大。二地方高职就业指导工作存在问题从当前来看,诸多地方性高职院校已经认识到就业指导工作对于人才培养和学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但是由于重视程度不够或经费限制等原因,现行就业指导工作仍然存在一些突出问题。第一,组织机构不够完善,功能单一。由于重视不够,很多地方高职的就业指导机构仅仅仅是就业数据上报的统计部门,无法实现咨询、指导等功能。当前,大多数地方高职的就业指导机构仍然延续过去的两级工作形式,即学院成立就业指导中心,负责布置全校就业指导工作,详细实践由系一级的兼职就业指导教师完成,实现就业指导全部工作。这样的指导方式,明显缺乏纵向和横向的联络,将就业指导与教学、学生管理割裂开来,无法实现全员化指导。再加上经费缺乏、软硬件欠缺,也影响了指导工作成效的因素。第二,就业指导师资缺乏,水平有待提升。地方性高职院校大部分由中专升格或几所学校合并而成,高职称老师较少,师资水平水平整体偏下,就业指导师资尤为明显。大部分由主管就业辅导员、两课老师或其他转岗老师担任,缺少相应的教育学、心理学和管理学的背景。同时作为从高校走到高校的老师,没有来自企业的真实的职场经历体验,在就业指导中只能照本宣科,难以实现指导效果,师资水平亟待提升。第三,就业指导课程设置随意化,有待规范。根据教育部相关文件规定,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应该贯穿学生在校全经过,课时控制在 40 学时左右。但从地方高职的详细实践来看,课程随意性较大,不仅没有纳入人才培养方案,课时量严重缩水,而且在形式上也没有根据正式开课的要求,以视频课、讲座为主,很多重要内容由于缺乏师资仅仅蜻蜓点水,导致学生学生兴趣不浓,热情度降低,课程效果难以保证。第四,就业指导形式单一,有待丰富。由于师资气力和教学资源限制,地方高职就业指导的主要形式就是课程授课,间或辅以职业生涯规划大赛。但从整体来看,由于大班授课,老师主要以讲解为主,课堂活动或课后实践根本无法开展,内容上也只能牵涉就业指导中的普遍问题,难以关注到每个学生个体,进而降低了学生对就业指导的信任程度。二、地方性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体系的构建地方性高职院校与本科院校相比,特点较为明显,一是地方性高职院校的定位是培养应用型技术人才,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专业门类设置紧跟区域经济优势,注重校企之间的合作,企业合作资源雄厚;二是地方性高职院校扎根地方,较易获得地方和企业的支持,在政策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三是生源相对集中,毕业就业区域也相对集中,主要集中在院校周边区域,校友资源丰富,这些都是地方性高职院校开展就业指导工作的有利条件。因而,从地方性高职院校的实际情况出发,构建科学、系统、完善的就业指导工作体系,主要包含下面几个内容:一建立起 分层级、模块化、全经过、递进式 的就业指导课程教学体系就业指导课程教学是就业指导工作的重要途径,根据国家教育部统一要求,各大中专院校必须将就业指导课程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制定教学大纲,从学生实际出发,依托教学主课堂、根据学生所处不同发展阶段,设置相应课程。1.分层级。高职学生从入学到毕业,所处阶段不同,就业指导的需求也是有所区别的。一年级主要是生涯规划,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准确认识自我,做好大学生涯管理;二年级结合专业课程,目的在于探寻求索职业世界,确定职业目的,做好职业准备;三年级结合定岗实习,开展创业教育,树立创业精神,提升职业素养,做好就业或创业准备。2.模块化。就业指导的内容丰富,涵盖了生涯发展、就业指导、生涯咨询、职业素养提升及创业指导等诸多内容,在设置课程时,必须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需求,结合所在专业,将教学内容分成相应的模块。不仅便于学生选择性的学习,也有利于师资的有效配置。3.全经过。就业指导课程贯穿学生三年的成长经过,必须充分结合专业教学、第二课堂等,实现全经过的指导。如结合新生入学教育、专业教育等帮助学生初步了解专业,树立生涯意识;结合专业课程中的技能大赛等帮助学生探寻求索职业,合理确定职业目的;结合日常第二课堂活动等,提升职业素养,加强自我管理能力;结合专业实习实践,开展生涯访谈和职业体验等等,实现全经过的职业指导。4.递进式。学生对于职业的认知和体验是不断积累和上升的,就业指导应该始终关注高职生的生涯发展规律,帮助学生开展对职业的 认知、体验、规划、准备、再体验、提升、行动 ,实现递进式的指导,内容从浅到深,从知识的学习到态度的改变,不断提升,促进学生成功就业。二建立起 以生为本、全员介入、形式多样 的就业指导服务工作体系1.以生为本的服务理念各地方性高职院校应当一切以学生为本,充分知足学生的成长和发展需要。一方面要求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根据毕业生就业状况反应调整办学构造、专业设置、人才培养形式等等。另一方面,以生为本还要求突出就业指导服务的个性化,充分分析学生的职业性格、能力、价值观、择业方式以及对工作的适应情况和满意程度,尤其加强对特殊群体如女大学生、家庭贫困学生等的个性指导。真正做到向学生之所想,急学生之所急,供学生之所需。2.全员介入的服务经过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离不开全校教职工的努力,作为地方性高职院校的就业指导工作更应突出这一特点。首先,要把就业指导工作与学校日常教育、教学、管理、服务有机结合,构成人人关注就业、介入就业、齐抓共管的良好气氛和工作机制。其次,就业指导服务应当与专业充分融合。在引导学生生涯规划时,必须充分结合学生所在专业的发展方向,利用好专业这一优势。同时,专业老师应该成为就业指导的重要气力,尤其是专业带头人、教研室主任等等。另外,行业专家、老校友等也是地方高职的优势,能够邀请校友回校讲座,举办工作坊等,实现学校、行业、校友的全员介入。最后,就业指导服务应该与企业相结合。地方高职院校的企业资源诸多,订单培养已经成为地方高职的特色。就业指导服务工作中捉住优势企业资源,与企业建立密切的人才供求关系,真正实现全校、全社会的全员介入机制。实现学生职业素质的提升,促进其职业生涯的发展。3.形式多样的服务方式大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和就业指导内容的丰富性决定了就业指导的服务方式必须实现灵敏多样,才能保证就业指导的服务效果,提升服务质量。除了传统的课堂教学之外,各地方高职院校还应尝试开展新的服务方式,如企业讲堂、生涯工作坊、个性化咨询、模拟招聘、规划大赛、主题班会、参观访谈、校友经历体验沟通、赛事活动等,实现个性化的、真实的就业指导,在活动和实践中提升就业指导的实效性。三建立起 保障到位、根植地方、多方互动 的就业保障体系1.保障到位一是加强组织机构建设,成立就业指导中心,将就业指导工作纳入院校中长期发展规划,建立学校-指导中心-系三级联动机制;二是加强就业制度建设,设立就业工作专项经费,专门用于就业指导工作奖励;三是加强就业指导师资队伍建设,建立起构造合理的专兼职就业工作队伍;四是加强就业市场基地建设,开展市场调研,提供多项信息化服务项目,建立就业基地;五是加强就业宣传,加强舆论宣传,营造积极、健康的就业气氛。2.根植地方作为地方性高职院校的就业指导工作,必须根植地方、服务地方经济,推动地方发展。一是关注区域产业发展,凸显地域品牌优势,引领学生结合区域产业就业;二是关注地方政策变化,引领学生树立创业意识,捉住机遇创业;三是关注学生生涯成长,引领根据区域发展需要,全面提升自我,升学再造。3.多方互动地方性高职院校的就业指导必须实现多方互动,实现全方位的结合,做好就业指导服务工作。一是结合用人单位资源库,通过走访、互助培训、建立实习基地、订单合作等方式不断加强合作,拓展就业深度;二是结合人才培养专业委员会资源,探寻求索职业世界,了解真实职场需求,拓展就业厚度;三是结合学生实习资源,在实习的基础上增加了解,争取合作时机,拓展就业经度;四是结合校友资源,构成 双导师 的就业指导形式,拓宽就业纬度;五是结合院校教职工资源,指导、推荐毕业生就业,拓展就业长度。四建立起 学生、用人单位、社会三方满意度 的就业指导成效评价体系就业指导工作能否有效,需要依靠科学、全面的成效评价体系来考核。由于就业指导工作的效果反应周期较长,再加上就业指导工作牵涉到在校生、毕业生、用人单位以及学生家长、社会媒体等方方面面,仅仅靠就业率或一方结论是难以评价就业指导工作成效的,需要建立起学生、用人单位、社会的三方满意度评价体系。1.学生满意度评价体系。主要牵涉在校生和毕业生两大评价对象。对于在校生来讲,就业指导满意度评价指标主要有就业指导范围的全面性、就业指导内容的有效性、就业指导形式的多样性、就业服务的个性化等;对于毕业生来讲,就业指导满意度评价指标主要有毕业生的就业率、就业单位性质与规模、毕业以后半年月收入、稳定率以及毕业以后续指导满意度等方面。2.用人单位满意度评价体系。用人单位满意度,是评价学校教学水平和就业指导效果的最直观的标准。满意度主要具体表现出在对毕业生的录用上,评价指标主要有:招聘人数、连续录用毕业生年限、能否愿意长期合作、毕业生素质评价、能否愿意建立订单班等方面。3.社会满意度评价体系。社会满意度评价体系,主要指的是毕业生家长、就业主管部门、行业媒体等对就业指导工作的满意度等方面,主要指标有院校就业工作所获主管部门的奖励和荣誉、毕业生家长对学校的满意度、行业媒体对学校的认可度等。总之,就业指导工作作为当下地方性高职院校的重要内容其重要性已经日益凸显,各地方性高职院校应提高认识,切实加强对就业指导的组织领导,从就业指导课程、就业指导服务、就业指导保障以及就业指导成效评价等方面,构建系统科学的就业指导体系,帮助毕业生实现顺利就业、体面就业、高质量就业。以下为参考文献:1崔玲玲,王馨民,邵林。地方性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体系的构建。中国成人教育,2020.14.2崔玲玲,邵林。地方性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现在状况与对策。科技视界,202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