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致谢老师,论文致谢.docx
论文致谢老师,论文致谢樱顶的石榴花灿烂开放时,我的求学生涯也将要结束。从上一次离开武汉到如今整整十二年了,其间辗转腾挪,希望在学术中寻求本心。古人云 蓄力一纪,能够远矣 ,可是世事无常,如今拿出来作为结尾的东西实在有愧自个的追求和导师的心血。所可慰者,这篇文章的写作伴随我走过了在洛伽山生活的几年,留下很多美妙而贵重的记忆,让我在感恩中认识到生命可留恋的一面。即将走向远方的时刻,充盈心中的只要无尽的感谢。感谢尊敬爱戴的导师李建中先生。从本科最后一学期在选修课上结识他开场,先生一直是我生活和学术上的引路人。当我在南方小镇上为自个和别人二样无所事事而苦闷时,是他的鼓励使我重新有了追求的目的;当我为自个生活中很多琐事而惶惑时,是他的开导让我明白坚守的重要;当我在生死关头挣扎时,他的努力与关爱让我让我燃起希望之火。更不必讲在知识教授上亲切的讨论!文章撰写上反复的修改,种种悉心的指导。感谢尊敬的尚永亮先生!陈水云先生为我们传道!授业!解惑。感谢文学院研究生办公室的王若飞教师,在不堪回顾的几年磨难中,她为改善我的状况尽了最大的努力。感谢我的同门陈永辉博士。这几年他一直充当着看护者的角色,用最宽厚的心对待我不断的打搅。感谢我远在家乡的父母,他们宏大的付出成就了我在校园里的宁静光阴。依稀旧日芳菲在,一去东风十二年。光阴弹指而过,然而在老斋舍度过的每个清晨与黄昏都已收藏在我心。踏上新的人生旅途,师友的关爱是我永远的行李。漫漫人生路,也许不能总是拥有美妙,但让我觉得幸运的是,某年某月某日,在暗夜里,在孤单时,我还能流着泪把这些暖和细细的回忆,重新看到希望。致谢二:我一直在犹豫:要不要写这样一篇叫做 后记 的东西?由于在我的印象中,博士论文后记的一个主要功能似乎是表示出对那些为本论文提供帮助的师长们的感谢之意。然而,我深知自个这篇论文的价值还没有到达足以令师长们引以为荣的程度,我甚至担忧因这种鲁莽的 感谢 而站污各位师长的令誉。假如真是这样,那还不如将 感谢 之类的话尽量藏在心底为好。我对这篇论文其实是不满意的。当初的小文章,并为此特地去采访了王老先生,获得很多有意思的历史细节。这些细节在后来写成的( 中国现代文学史稿 的若干历史信息中大多并没有派上用场,但它们却激发了我研究 中国现代文学史编撰史 的兴趣。于是,我通过各种途径搜集了几十种有代表性的 现代文学史 着作。华而不实,由北京大学中文系 文学专门化 1955级学生集体编撰的(中国当代文学史 现代文学部分纲要初稿 1959年版、由山东大学中文系师生集体编撰的(中国现代文学史 196 年版,因是 内部资料 ,传布不广,所以得来颇费了一番工夫。研究资料有了,但用什么方式方法来研究呢?这时候,金宏宇教师为我们讲授了一堂题为 朴学方式方法与中国当代文学研究 的课,令我对实证研究大起好感。而一直以来被我视为 良师益友 的李遇春教授用 知识考古学 方式方法写就的一批论文对我有着深入的影响,加以我自个过去也断断续续读过一点福柯,所以我突发奇想,决定用 朴学+系谱学 的方式方法来研究 中国现代文学史编撰史 夕。我自以为这是一种比拟理想的方式方法,但一旦落实在研究层面,便立即发生了众多困难。由于朴学是讲究版本对勘的,然而我辛辛苦苦地 对勘 过几种版本之后却发现,它们相互之间的差异似乎并缺乏以支撑我完成一篇十几万字的博士论文。即使勉力而为,也无非得出一些诸如体制怎样影响文学史编撰的大而化之的结论,其实并没有多大的意义。不过我相信:若能找到大量的与文学史编撰相关的历史材料,那就能使论文的内容大为丰富起来。在我看来,福柯对监禁史、疯癫史和性史的研究,都是在对史料的不厌其烦的铺排中完成的。我假如要使自个的论文更有价值一些,也必须依此行事。但事实上,与现代文学史编撰相关的书面材料并不多见,这就必须通过采访来获得口头材料。我自信心满满地首先去信询问在196 年前后介入现代文学史编撰的几位先生。固然他们己是文学界执牛耳的大佬,但在我一厢情愿的想像中,这几位德高望重的前辈不会不知足一个小字辈的学术请求。然而,在等待了大半年之后,都没有得到他们只言片语的答复,这令我非常沮丧。彼时我一个在华中师大的师兄来访,得知他的博士论文正好也是这个选题,于是我便将我所有的资料任他携去,就此放弃了 中国现代文学史编撰史 的研究。其时已经到了题为(影响的焦虑与反思的冲动-新时期 疑鲁 夕、 非鲁 、 贬鲁 文献述评的课程论文,得到张岩泉教师的称赞,他以为这篇文章稍作修改便是一篇不错的硕士论文。但我那时年少气盛,感到这个题目并没有挑战性,所以没有遵从他的建议。如今在 求稳 心理主导之下,我只好重拾这一题目。我简单地写了一个提纲,去征求导师樊星教授的意见,他觉得能够做下去。后来在开题报告会上,几位教师都觉得这个题目有 新意 尤其是方长安教师,在我的印象中,他似乎总是极为严厉的,但那天他对我的题目却表现出了少有的赞许。不久,我偶尔在(学术月刊上读到了陈国恩教师的(鲁迅的经典意义与中国形象问题一文,里面牵涉到 非鲁 的问题,某些看法似乎与我的观点不谋而合。这些都使我感到, 非鲁 是一个值得去做的题目,关键的问题是怎样去做。这时我仍然对福柯的 系谱学 情有独钟,又由于我的导师是搞文化研究的,所以我也想往 文化研究 的方向去靠。也许这些设想都不错,但一则时间紧迫,二则材料过于庞杂,三则缺乏撰写长篇论文的经历体验,遂导致最终的结果不能令人满意。最大的弊病是,它看起来不像一篇完好的论文,而只是一个专题研究,所以各章几乎能够独立存在。除此之外,在很多问题的讨论上显得并不深入,更多地停留在 述评 的层次上,极易给人以浮光掠影的印象。当初与樊教师约好:我每写完一章,就发给他看一次,然后根据他反应的意见进行修改,再发给他过目,如此往复。我并且向他保证:争取在春节之前把初稿交给他。但实际上这些我完全没有做到,不是我有意怠慢,而是由于我低估了论文的难度、高估了我自个的速度。近百年的鲁迅研究积累起了浩如烟海的材料,而我又片面信奉了朴学所谓 涸泽而渔 的材料搜集方式方法,这就导致我在材料的整理与取舍方面费去了海量的工夫。很多时候,为了一个完全能够一笔带过的小问题,我为了做到心中有数,不得不强迫自个去查阅大量的文献。例如,为了写后记也许写得过长了,而且时间已经到了凌晨四点,就此打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