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法学教育职业化的现状及创新策略,创新教育论文.docx
-
资源ID:73341285
资源大小:19.96KB
全文页数:8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8.8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我国法学教育职业化的现状及创新策略,创新教育论文.docx
我们国家法学教育职业化的现在状况及创新策略,创新教育论文我们国家法学教育和法律事务脱节现象非常严重,法学教育形式需要完善和改革。我们国家的法学教育状况不乐观,大量的法学毕业生就业困难,大学扩招导致法律专业人才太多而刚毕业的法律专业人基本能力却不高,无法知足社会需求,而且法学专业的部分学生丧渎职业道德,甚至有学生并不了解法律职业道德规范,根本不具备基本的职业道德,这也是我们国家法学教育存在的一个很大的弊端。本文就来讨论法学教育职业化的创新策略。 一、法学教育职业化的意义 一 法学教育职业化是社会发展的现实需求 法学教育职业化是构建法治国家的基础,建立法制化的社会需要专业的法律人才,法学院要把培养专业的职业化法律人作为重要的任务目的。法学教育职业化也是社会市场经济的需求,随着社会的发展,市场对法律人才的需求也日益增加,法学院对学生进行法学教育职业化培养,是学生从事法律行业的基础。 二 法学教育职业化是发达国家普遍教育形式 在发达国家,法学院的毕业生不一定都会从事法律行业,但从事法律行业的毕业生都是经过高校法学教育培养的人,法学教育职业化已经是发达国家普遍的教育形式。 三 司法资格考试是高校法学教育职业化的重要指标 司法资格考试,对高校法学教育有重大的影响。为了能够提升法学毕业生的就业率,为了提高法学院的影响力和法学教育的形象,很多高校重点针对学生的司法资格考试进行培训。 二、我们国家法学教育职业化现在状况 截止到 2008 年年底,我们国家立法学本科学校已经有 630 所,这些学校在办学质量、条件、生源和师资气力等方面都存在着差异,而法学专业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学科排名低、毕业生就业率低。 一 盲目创办法学专业 盲目的创办法学专业,给法学教育带来了困难和危机,司法教育的规模发展迅速,但是质量差异过大,很多高校在不具备基本办学条件的情况下,盲目开设专业,师资气力缺乏,教学的质量自然得不到保证。 二 教学形式和理念落后 传统的教学形式和教学理念不能知足社会对法律职业人才的需求,传统的教学形式都是采用课堂讲授的形式,缺乏创新教学形式的能力,而传统的教学形式不能培养学生的思维敏捷性和实践能力,用考试等固定的方式方法禁锢学生的思想。 三 法学专业毕业生就业率低 法学专业的毕业生就业率低,进而影响了学校法学教育的发展,很多学校培养出来的法学毕业生只懂法却不会用法,只懂理论却没有实践经历体验,不能知足社会对法律人才的需求,到了岗位上再从头学起,一些单位就会对刚毕业的法学专业学生失去了自信心,导致法学毕业生就业率越来越低,这样无形中就会影响法学院的法学教育发展。面对这样的情况,也有学校采取措施,借鉴了国外的一些教学形式,甚至把国外的教学形式全盘应用到本身的教学上,却仍然没有十分好的效果,所以,我们国家的法学教育改革要在本身特点的基础上借鉴国外的教学形式,最终构成符合自个的教学方式方法。 四 法学教育课程内容教条性过强 法学院的法学专业课程内容太过于固定化,教条性很强,比方马哲、计算机、英语等公共课设立的太多,导致法学专业可能杂乱不精到准确,学习方式方法也是死记硬背法律条纹,对诉讼技巧、法律会谈等等基本的能力都严重缺失,学生对案件的推理能力得不到基本的锻炼。 五 缺乏职业基本道德培养和人文精神培养 我们国家的司法教育,出现最大的问题就是看重利益,而丧失了基本道义,这跟我们国家五千年的中华文化背道而驰,法学院的法学课程中也没有重视对学生思想道德和人文的培养,学校和学生把重点放在如何通过司法考试,将来怎样牟取利益这些问题上。法律专业确实是一个收入比拟高的职业,但是法律是一门神圣的职业,关乎着人们的生活幸福,假如不能遵守基本的职业操守,那么再具有时代性的法学教育都是失败的,这样培养出来的法律人才就算技能到达社会的需求,基本道德也是不合格的。 三、法学专业毕业生就业存在的问题 一 法学教育毕业生处理事务能力低下 我们国家法学教育和实际的社会需求脱节,这种现象非常严重,法学院中的法学教育太多的重视理论教育,忽略了对学生实践的培养,导致法学毕业生在就业的时候,由于处理事务能力低下而造成就业困难。当前我们国家法学专业学生缺乏专业技能,我们国家缺少国际经济事务、主持立法工作和对国内外政策处理的法律人才,但是我们国家法学毕业生不具备处理这些事务的能力,更有甚者缺乏最基本的操作能力。 二 法学教育毕业生缺乏基本职业道德 在我们国家现在状况,司法腐败是最大的腐败,情况非常严重,法律工作者都把利益放在首位进而丧失了基本的职业道德。这种现象不仅存在于律师行业,就连司法领域也存在这种现象,比方检察官、法官等,这样的现象腐蚀了我们国家的司法系统,降低了公检法机关的公信力,有动摇社会根基的危害。 三 法学教育毕业生缺乏人文精神 有句话讲: 道德败坏是人类的本性,自负将人类的价值观强加给自然等无耻行径,就是最好的证明。 所以,只要具备人文精神的人,才能把法律公平正义的初衷不断地贯彻下去,能够把法律的精神发挥到最大化,也能深切进入的了解法律的阵地,法律必须建立在一定的道德基础上,就等于讲必须建立在人文精神的基础上,但是我们国家对人文精神的丧失,导致司法系统的遭到腐蚀毁坏。 四、法学教育职业化创新策略 一 实现法学实践教学形式 在法学教育中,要做到学以致用的实践理念,加强对法学详细知识的应用和实践,尤其是案例教学法,是根据法学知识的模块化,将案例教学法贯穿到法学教育中,让抽象的法学知识结合实际的案例,培养学生用法律识别事实,运用法律进行论证和预测法律后果等能力,案例教学法是教学形式中最经典、最权威也是最跟随时代发展的教学形式。新的教学方式方法中,要给学生实践和考虑的空间,让学生亲身介入到法律运作和司法经过中,实践法学教育职业化。 二 重视法学教育师资来源 法学教育职业化的实现,离不开法学老师的多元化特点。 理想的法学老师要具备基本的法律知识,丰富的实践经历体验,巧妙的授课技巧和充实的人生阅历,但是这样的老师毕竟是少数,因而,为了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提升学生的职业技能和基本素养,在建立一支优秀的教育团队以外,还要结合多元化的实践活动,对兼职老师队伍也要重视,能够聘请一些律师、法官等司法工作者作为兼职老师,为学生提供愈加直观的实践内容,促进培养法学教学职业化。 三 搭建实践教学的平台 法学院要加强与法务部门的联络,建立法律职业活动,为学生创造实践的基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实践平台的建立能够由理论教师与兼职老师进行协调约定,大力为学生培养专业技能提供实践的基地和环境,通过教师的指导,让法学学生走向社会。 四 法学教育职业化创新目的 1. 通过法学教育职业化,做到培养学生能够真正胜任法律事务的各项职业技能。 2. 通过法学职业化教育,不仅培养法学专业学生的法律职业意识,还帮他们树立法律信仰,进而构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引导学生在法律服务经过中本着追求社会公平正义、维护社会和平的责任感。 3. 通过法学职业化教育,提高毕业就业的竞争能力,知足社会的需求,更好地适应市场和社会。 4. 通过法学职业化教育,提高老师队伍法学教育职业化,根据社会的需求改革教育方式方法,主动的创新教学形式,实现法学职业化教育。 结束语 在法学教育职业化的问题上,法学专业与法律职业脱节是最关键的问题,我们国家实行的教学方式方法就是单一授课的方式方法,不能让学生通过老师教授的知识而引发考虑,缺乏解决问题判定问题的能力。所以,在新型的司法课堂上,更要关注学生提出问题、考虑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运用一切能力为学生营造一个真实的法律实践环境,提供更多的素材和实践时机,促进学生的基本能力,同时更要注重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培养,这一点是放在一切任务的首位,不可忽视的。 以下为参考文献: 1张缅。 法学教育的重新定位-法学教育的精英化和职业化J.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8,26 7 : 74 -75. 2李磊。 论法律职业化与法学教育改革J. 民族教育研究,2020 1 : 123 -127. 3田学仁。 谈法学教育职业化改革之路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20 2 : 107. 4孟利民。 法律职业化与法学教育关系的考虑J. 职业时空 研究版 ,2018 9 : 42 -43. 5黄彤。 浅析市场化视野下的职业化法科教育J. 大学教育,2020 2 : 8 -10. 6陈司谨。 法学本科学生介入式自主学习探寻求索与实践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20,30 1 : 140 -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