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威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结论与参考文献,水资源论文.docx
-
资源ID:73341543
资源大小:19.97KB
全文页数:7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8.8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武威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结论与参考文献,水资源论文.docx
武威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结论与以下为参考文献,水资源论文武威市水资源严重短缺,尤其是近十年来随着武威市农业和工业的快速发展,水资源已经远远不能知足当地居民当下的生产、生活需求,对水资源的过度开发利用使得石羊河和黄河流域下游水量日益减少,引发了严重的生态问题和水资源危机。通过本文的调查研究,武威市水资源利用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集中表如今下面几个方面: 4.1.1 水资源环境保卫意识薄弱 尽管武威市农村居民已经逐步的意识到当地水资源严重短缺的基本现在状况,大多数人表示要坚决遏制水位下降、水质恶化现象。但所采取的一系列水资源保卫措施却没有获得应有的效果,华而不实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农村居民对于水资源环境的保卫意识还比拟薄弱。 一方面,他们对武威市水资源现在状况没有一个清楚明晰的认识,仅仅仅是觉得缺水,但总共有多少水资源?每年需要多少水资源?可利用的水资源到底是多少?这些数据不仅他们不清楚,大部分水务工作人员、农业技术人员都没有深切进入把握,因而何谈进行水资源保卫。 另一方面,武威市农业用水的直接使用者们对于水资源保卫的认识都停留在很落后的状况下。例如在最缺水的民勤地区,光大农村居民对低耗水作物和高耗水作物的认识存在误区,大部分人将高耗水的黄河蜜、玉米、小麦等作物错误的以为是普通作物,调查显示,有这种错误认识的农村居民占 58.9%,在这种错误观念的驱动下,民勤地区的黄河蜜、甜瓜、玉米等种植面积很大,使得节水工作很难落实。超过 17.4%的农村居民表示没有这种认识,他们无法分辨什么是高耗水作物,什么是低耗水作物。另外,由于使用节水设施设备和节水技术会提高种植养殖成本,因而只要约 26.7%的人表示愿意使用。 4.1.2 水资源保卫投入缺乏,基础设施老化 武威市农业水资源开发利用效率不高的另一个重要问题是,水资源保卫投入严重缺乏,现有的基础设施设备老化。 首先,武威市水资源调蓄能力缺乏。全市范围内,仅有大靖河和黄羊河两条山水河具有将强的调蓄能力以外,境内其它几条河流都没有足够的调蓄能力。杂木河是石羊河流域第二大山水河,多年平均径流量 2.45 亿 m3,现有灌溉面积26.44 万亩,因无水库调蓄,既不能保障给民勤供水,又无法知足本灌区每年 8至 10 万亩地的保灌而受旱减产。黄河流域主要干流的金强河、大通河年自产地表水 3.6 亿 m3,大通河过境水 24.7 亿 m3,水资源相对丰富,但由于缺少骨干蓄、引工程,年利用缺乏 0.6 亿 m3,水资源几乎全部流出区境。 其次,工程设施老化失修。全区水利工程固定资产完好率仅 70%多,水库淤积 0.44 亿 m3,占兴利库容的 23%,已衬砌的干支渠近 30%老化失修,急需改造维修。现有 1 690 多眼三、四类机井,设备不够先进,效益衰减,亟待更新改造。部分田间工程配套差,灌溉粗放,直接影响着有限水资源的充分合理利用。 4.1.3 人类活动造成水资源环境恶化 由于人类生产和生活活动的影响及过度放牧造成上游祁连山产流区植被覆盖率降低;天然草原急剧退化、各类生态环境中的树木和灌木遭到大量砍伐,使得水源内涵修养不断下降,尤其对于武威这个三面被沙漠包围的城市而言,风蚀和水蚀作用会进一步毁坏当地脆弱的生态环境,造成水土流失面积增大,河床、水库、渠道均有程度不同的泥沙淤积,有效库容减少。中游区现在状况水土资源不匹配,加之当下武威市农业构造正处于调整的经过中,产业构造不合理,传统小农经营形式仍然占据主导地位,落后的灌溉技术和管理措施使得有限的水资源无法被高效利用,而过高的农业用水需求导致对水资源过度开发利用。据统计,武威市当前的地下水位正在以 0.5 米至 1 米每年的速率快速降低,这种下降速度将会使武威市以及周边地区 6 000 平方千米的范围内遭到影响。原有的泉水灌区当前基本演变成为机井灌区。下游无序开荒,地下水超采严重,耕地面积不合理扩大。在这种过度开发利用和地下水位不断持续下降的情况下,地下水中的矿物质含量会不断上升,甚至使得地下水无法食用或者用于正常的农业生产。有专家学者对民勤县的地下水进行了深切进入研究,他们以为当下民勤低下咸水和苦水就是由于地下水位不断下降造成的,而且地下水的矿化度仍然在以 0.1g/L 每年的速度不断增加。 这意味着民勤低下苦水和咸水范围将会不断扩大,更大范围内的居民和家畜将不得不面临用水困难的问题。更严重的是地下水不断劣化会导致大量林木和灌木死亡,生态环境严重毁坏。 4.2 武威市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水资源利用对策与建议 4.2.1 明确水资源承载力,加强宣传引导力度 水资源是武威市农业产业化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部门应该组织多学科的专家学者,根据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对武威市的水资源承载能力进行一次较全面的综合性研究评价。评价应明确划分生态用水和生产用水的比例和用量,使水资源的利用限制在承载力之内,有效的保障生态的稳定和改善。只要不断的改善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经济才能可持续发展,人类的生存才能得到保障。 4.2.2 争取国家相关项目资金支持,加强水土内涵修养保卫建设 全面落实在建石羊河流域综合治理的国家专项,进一步争取国家政策和资金支持,加快外流域调水的步伐。武威市自然生态环境的保卫和建设对当地乃至全国的环境治理具有极为显着的作用,最近几年的综合治理明显减少了武威市和全国范围内的沙尘暴现象,这种改变已经获得了可喜的成效,但根据武威市地方经济实力和甘肃财政,根本无力负担生态综合治理费用,为了进一步改善武威市生态环境保卫建设,因而必须在现有国家、省市专项资金支持的基础上,更进一步积极争取包括社会资金在内的各类项目资金支持,从根本源头上缓解石羊河流域水资源紧缺问题。利用 天保工程 、 石羊河流域综合治理专项 等一系列项目支持对现有的林地、天然草地等进行了保卫,但为了进一步提高水资源内涵修养能力,还需要对此类保水能力较强的林业、草业生态系统进行保卫和治理。因而建议把退耕还林还草改善西部生态环境与祁连山水源内涵修养林保卫区和自然保卫区有机结合起来,调整用水构造,加强对生态用水的支持力度,加快、水土流失防流,保卫水土资源。建议把握 先生活、再生产、先地表、再地下、先内涵修养,再利用 的原则,调整种植构造,优化生态构造,提高用水效率,扩大自流灌溉面积,减小井灌面积,用改善生态环境改善和农业生产与经济的发展,使水资源走上永续利用的良性轨道。 4.2.3 实行生态移民,遏制生态恶化 祁连山水资内涵修养林、天然草地附近的常住居民的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活动对当地自然生态系统保卫以及水资源保卫产生负面作用,尤其是在诸如民勤等生态极为脆弱的地区,应当通过补贴和政策支持当地居民移居其他地区,一方面避免他们对生态系统的毁坏,另一方面以减少这一区域内的生产生活用水,提高生态用水的比例。该区域是石羊河流域海拔最低的地方,有恢复地下水位的条件。在环境恶化区实行生态移民,对改善生态环境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4.2.4 加强农业水资源管理,合理开发利用 武威市一方面是水资源缺乏,另一方面是水资源浪费严重,农田灌溉水利用率低下。当前要全面推广先进的节水技术,对武威市来讲一是不现实;二是在经济上难以承受。因而:1必须应把先进的节水技术与行之有效的常规节水技术相结合,与先进的农业综合技术相结合,使节水灌溉普遍推广,使节水的经济效益有所提高。2在政策和经费上大力支持和鼓励节水灌溉,在用水上取消吃大锅饭,打破在乡村按亩征收水费的贯例,采取按方收费到户,并实行弹性水价,少用低价超用加价,节约归已的弹性水价政策,调动农户节水的积极性。3采用多种农艺节水措施,提高所有农业用水的使用效率,进而实现技术节水的目的。4加强对武威市微咸水、经处理污水等一系列可利用水资源的研究,增加可利用水资源来源,以减小水资源匮乏的矛盾。 压缩灌溉规模,有计划的关闭超采机井,适度扩大林草种植面积,在经济承受能力的范围之内发展高新节水灌溉技术,最近内最好能够有计划有步骤的建立一些行之有效的示范点片,以起到辐射带动之成效。另外,在全市范围内积极推行先进的 水适度调亏 的灌溉制度,充分提高灌溉水利用率,同时提高工业用水重复率和污水的净化处理与再次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