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南龙翼诗学思想与中国诗论的关系,东方文学论文.docx
-
资源ID:73342825
资源大小:22.50KB
全文页数:9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2.8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朝鲜南龙翼诗学思想与中国诗论的关系,东方文学论文.docx
朝鲜南龙翼诗学思想与中国诗论的关系,东方文学论文南龙翼 1628 -1692 ,字云卿,号壶谷,谥文宪。宜宁人,朝鲜王朝肃宗时文臣,出身于官宦世家。天资聪颖,19 岁时文科及目都源出于其上所属,这已经涉猎文学批评的内部领域。魏晋时期,文学创作日益繁荣,各种文体的发展也趋于完备,出现了 三曹 建安七子 竹林七贤 三张二陆两潘一左 等一大批名重一时的文学家。在重人物品评的时代背景下,钟嵘的(诗品应运而生。(诗品开篇阐述了诗歌的缘起及功用,紧接着勾画了诗的发展脉络,由 (南风之词,(卿云之颂 到 谢客为元嘉之雄,颜延年为辅 ,细数了每位诗人的创作特色及缺乏。在编排体例上,遵循 一品之中,略以世代为先后,不以优劣为诠次 的原则。在评价每个诗人时,多指出他的源流及创作特点,固然批评有不当之处,却是 推源溯流 文学批评的滥觞。如(上品 魏陈思王植条: 其源出于(国风。骨气奇高,词采华茂,情兼雅怨,体被文质,粲溢今古,卓尔不群。 故孔氏之门如用诗,则公干升堂,思王入室,景、阳、潘、陆,自可坐于廊庑之间矣 137; 又如(上品 魏文学刘祯条: 其源出于(古诗。仗气爱奇,动多振绝,真骨凌霜,高风跨俗。但气过其文,雕润恨少。然自陈思下面,祯称独步。 138其体例大致如此。由此可见, 追源溯流 的批评方式方法在中国有悠久的传统的和深切厚重的文化内涵,是中国古代诗论所特有的一种批评方式方法。追源溯流 的批评方式方法在朝鲜,最早应见于李奎报的(白云小讲。 余自九龄始知读书,至今手不释卷。 虽不得穷源探奥,钩锁神隐 229.这则诗话讲明在李奎报的文学观里,已经注意到了 源流 对理解诗歌的重要性。南龙翼在他的(壶谷诗话中屡次用到这种批评方式方法,如: 李芝峰一生攻唐,闲淡文雅,多有警句,而所乏者气力 2351; 我朝之有权、李,如唐之李、杜,明之沧、弇 2351; 排律创于初唐,沈、宋四杰诸人之作皆妙,至老杜至于百韵,则已患其多。 2352从这些例子能够看出,南龙翼在吸收这一方式方法的同时,又做了一些改变,即将朝鲜诗人的源流追溯到中国诗人的创作之中,这是与两国之间的诗文交往密切相关的。除了对方式方法的接受以外,他在体例上也与(诗品大致类似。如: 国初,朴贞斋、李双梅之诗最高,权阳村、卞春亭诗不如文,徐四佳之大手可谓我朝之燕许,而终不诣妙境。当时,李三滩、姜晋山一体各有长于四佳,而其大皆不如。惟占毕独超出,而四佳终不让文衡 2348; 五言律最佳者,容斋之 青山今夜月 2348; 崔、白优劣,简易序已定 绝句崔果优,而七律无可传者 律绝最优者,其荪谷乎! 2349上述诗话列举了每位诗人的优劣,并将他们识别高低,这一体例与(诗品很类似; 但他又借鉴了曹丕(典论 论文的写作策略,使得他的评价较(诗品更为客观,这或许与当时朝鲜宗唐的风气有关。二、以风格论诗诗歌风格是诗歌内容与形式有机统一所构成的整体审美风貌。风格的构成有多方面的因素,而且每个诗人的风格是不同的。 风格 一词在中国最早见于东晋葛洪的(抱朴子,指人的风度品格。后来,刘勰在(文心雕龙中将其扩展到文章的风范品格。在唐代, 风格 一词多被用于绘画领域; 近当代以后才扩大到一切艺术领域之中。司空图的(二十四诗品被称为二十四种风格,则是今人的看法,但它并不影响我们对古代诗歌的审美认识。司空图在(二十四诗品中将诗歌的风格分为: 雄浑、冲淡、纤浓、沉着、高古、典雅、洗练、劲健、绮丽、自然、含蓄、豪放、精神、缜密、疏野、清奇、委曲、实境、悲慨、形容、超诣、飘逸、豁达、流动。从他的分类,我们能够看到,诗歌的风格既包括风雅传统,如高古、典雅; 又有六朝的风格,如绮丽、自然; 还有建安的悲慨之风及唐朝的豪放、豁达等风格。能够讲, 二十四品 囊括了中国诗歌的所有风格,而在叙述方式上又深受禅宗的影响,用语简练,给人足够的想象空间。其后,严羽在(沧浪诗话中也曾将诗歌划分为九种风格: 高、古、深、远、长、雄浑、飘逸、悲壮、凄婉。严羽的划分略显简单了一些,很多风格没有能包含进来,故在诗歌风格方面,他的影响远比不上司空图的(二十四诗品。朝鲜在接受中国诗歌风格方面也有漫长的历史。早在高丽朝时期,崔滋在其诗话着作(补闲集中就将诗歌风格划为 36 种。南龙翼(壶谷诗话的诗歌风格是在中国和朝鲜前人的基础上进行的又一次划分,他将诗歌的风格划为 79 种,分别为: 丰亮、玄闻、矫健、奔放、酝藉、要妙、巧密、枯梗、流丽、腾踔、沈丽、醇厚、纤美、哀抗、详稳、平铺、苦复、浑博、豪畅、安寂、精烁、冲确、精雅、清新、雄壮、凌厉、开烨、荣茂、练达、赡大、妥适、苍老、劲杰、神邈、剧烈、高华、炯隧、园浑、感慨、核激、简峻、悲惋、舒泰、铄悍、葩秀、飞动、夷旷、纯静、渊宏、艳洁、通明、雅正、真活、典特、妍媚、遒紧、秾富、超敏、爽快、清淑、瘦朗、孤绝、沈健、和远、粹润、颖脱、温淡、轰溢、鹜宕、混雄、警策、恬整、鬯达、闲旷、精紧、蒙逸、卓迈、和谐、奇拔。2342华而不实,高丽朝 25 种,朝鲜朝 54 种。南龙翼的风格划分较之司空图、崔滋等人,显得冗繁、琐碎,很多风格是能够划为一类的,如流丽、沈丽、纤美都可归为绮丽; 还有一些风格是很难把握、令人费解的,如 要妙 .但是,其可取之处是他的诗歌风格都与详细的诗人创作相连,在理解和把握诗歌风格的美学境界上给了我们参照之物,不似(二十四诗品有很大的理解误差。再者,他能够根据时代的不同来进行风格划分,讲明他考虑到了诗歌与社会之间的严密关联,这是难能可贵的。三、以格调论诗格调是我们国家诗歌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大致包括主旨立意和声律形式两方面内容。格调理论在唐代就已经产生,如王昌龄曾做(诗格,僧皎然在其(诗式中提到 格高 调逸 的概念,严羽的(沧浪诗话也提出 诗之法有五: 曰体制,曰格力,曰气象,曰兴趣,曰音节 .但是,这些理论家并没有将其上升为主要的批评方式方法。直到明朝前后 七子 时期, 格调讲 才成为主要的批评观念。前后 七子 的理论主张并不完全一样,但是 格调 在他们的批评理念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这是与他们反对台阁体萎弱文风密切相关的。明初,台阁体盛行,风格浮艳。为扭转这一文风,诗人纷纷主张宗唐,恢复魏晋风骨,这种观点在谢榛的(四溟诗话中有明确的记载。王世贞的(艺苑卮言中, 格 的含义大致包括 诗文之格 与 诗人文人之格 . 诗文之格 是各种文体应有的美学规范, 诗人文人之格 则指诗人的气质,两者会在某种程度上产生冲突。虽允许诗人破 诗文之格 ,但王世贞愈加强调 诗文之格 本身所带有的特质美。 调 的含义也包含两层意义: 一是指声调韵律,一是对 格 的制约 他主张用沉稳之调 , 格 和 调 的完美统一才是文学的最高典范。(壶谷诗话受前后 七子 的理论影响颇深,在很多方面都用 格调 论诗,如: 第未知格调高下之怎样也。2350泽堂于行文俪文无不兼该,诗则格不甚高,而各体俱妙。2352沈尚书洛为高山督邮时,柳涂为文川守。文川有同年生三名姝。而柳皆私之。沈过行,惆怅作诗曰 姝城三甲总名姬,太守风流亦一时。多少行人断肠处,教坊南畔柳如丝 甚有风调。许荷谷年少轻躁,一斥不振,其柳州之流乎! 然诗则绝佳,且知古法,格高于筠。兰雪轩之诗,或云筠自作,假称以欺世。而调格又高于荷谷,筠所不及。 2348根据南龙翼的生活年代和(壶谷诗话的成书时间,我们能够揣测其 格调讲 的主要内涵受王世贞的影响较深。从他的诗歌评论中能够看到, 格 和 调 是两个不同的批评范畴。 格 指诗歌的立意和主旨, 调 则倾向于指诗歌的韵律方面。显然,南龙翼对 格调 的强调,是希望诗人能在两方面并重,不可偏废其一,这也是他在诗话中评价诗人优劣的标准。四、其他方面的诗论除了上述几个文学批评观点,(壶谷诗话中的诗歌批评还有下面几点值得注意。1. 对诗人优劣的评论南龙翼将 格调 作为诗歌评论的标准,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诗人放在一起进行比拟,在比拟中提出自个的理论主张,并将理论与诗歌实践严密结合以表示出他的诗论主张,如: 初看不即记忆,再吟突然觉悟。与余前梦之意合之,则成一绝,而韵与格律高低,时节与江湖形胜,若合符契,元白褒城、曲江之梦缺乏奇也。第不知后验定在何地何时耶? 2351在这则诗话中,他强调 若合符契 ,即诗句记述的内容与眼前之景、韵律与心境相符,这才是诗歌创作的最佳状态。若无法做到这一点,则 当如小讲 ,成为其他诗家的笑柄。假如二者关系不协调,则很难判定孰优孰劣。再如: 盖权之首句,有如雍门琴声,突然惊耳,使人无不零涕。李之末句,有如赤壁箫音,不绝如缕,犹含无限意思。虽难优劣,然格调则权胜 .2348两者难辨优劣,在格调方面,权近略胜一筹。这也从侧面讲明,南龙翼是很重视格调的统一的。2. 用事用事是古代诗歌创作中常用的一种修辞手段,尤其是江西诗派将其提升到无以复加的高度- 无一字无来历 .南龙翼在其诗论中也接受了这一点: 东岳恩怨甚明,常以月沙为知己。而甲子系狱时,月沙判金吾,多有救解于爰书,而犹憾其不尽力也。到谪所寄一律,其一联曰 退之不负裴丞相,白也难逢郭令公 .用事甚精切。 2348南龙翼强调 用事 对诗歌创作的重要性,由于它能够使得诗歌形式更为精炼,内涵更为深入,是一种积极的修辞手段。3. 对 奇 的评价诗人文人之格 与 诗文之格 相冲突时,会产生 破格 的现象,这就是所谓 奇 ,它是一种独特的审美风格。 李石楼庆余之诗豪放,或不循毂率,而如应呼绝句佳 意甚新奇。 2352若遵循诗歌的创作规律,即便 破格 ,也会产生新奇之美。假如为追求 奇 而有意为之,可能在形式上会与众不同,但在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上会造成不和谐之美,也就未必是 奇 了。与此类似的内容还有很多,如 其行文俪文亦奇健可畏 穷甚,巧亦甚 等。由此可知,南龙翼与王世贞不太一样,他赞许甚至是鼓励 破格 之美,但这种美是自然而然的,而非刻意求之。五、结束语(壶谷诗话的诗学批评看似散漫,其实有其严谨的逻辑构造。它以 格调 批评的标准和基础,采用 追源溯流 的方式方法,对每位诗人的作品进行分析、评判,构成了79 种诗歌风格; 并在遵循诗歌创作规律的前提下,追求新奇之美。能够看出,其诗歌批评的根本观点来源于中国古代诗论。以下为参考文献:1周振甫。 诗品译注M. 北京: 中华书局,1994.2赵季,赵成植。 诗话丛林笺注M. 天津: 南开大学出版社,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