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子“尚同”思想的解读,东方哲学论文.docx
墨子“尚同思想的解读,东方哲学论文尚同 是墨子治理国家的学讲, 尚 与 上 通,即崇尚协调众议,集中统一。墨子以为:一个国家人多意见杂,容易发生纷争和内乱;要由出色人物做工作,到达是非观、善恶观高度统一,才有可能治理好。他要求人们 闻善而不善,必以吿天子。天子之所是皆是之,天子之所非皆非之。去若不善言,学天子之善言;去若不善行,学天子之善行。 (墨子 尚同上下面引用(墨子只注篇名 意若闻见善不以告其上,闻见不善亦不以告其上。上之所是不能是,上之所非不能非。 下比而非其上者,上得则诛罚之,万民闻则非毁之。 天子还 能使人之耳目助己视听 ,以致 数千万里之外有为不善者,其室人未徧知,乡里未徧闻,天子得而罚之。 (尚同中怎么罚呢? 古者圣王为五刑, 所以连收天下之百姓不尚同其上者也。 (尚同上这些就是 尚同 篇中关于君主权利下面简称 尚同权 的阐述。 乍看起来, 尚同 主张全体民众学习、服从君主,以君主的是非为是非,君主怎么讲你就怎么讲,君主怎么做你就怎么做。君主还广布眼线,构建情报网络,及时发现并惩办那些 不尚同其上 的人。某些研究者的结论是: 尚同就是绝对的王权统治、绝对的专制主义。 细作告密的始祖,两千多年前的法西斯学讲。 我以为,光凭几句话或部分阐述来做结论是远远不够的,它仅仅是墨子社会思想的多元组成部分之一,要弄清局部,必须明了整体。墨子主张的君主权利从外表看固然很大,但是规定君主必须到达的标准也非常高,必须履行的义务事实上在剥削阶级统治的社会里根本不可能做到。下面来谈谈墨子对于君主的总体评价,什么样的君主才有资格享有 尚同权 等等。 墨子对于广袤华夏大地上从古到当时的形形色色的君主包括天子、诸侯国君总体评价相当差。他讲: 天下之为君者众,而仁者寡,若皆法其君,此法不仁也。法不仁,不能够为法。 (法仪墨子以为古代还是出现过 仁君 的,尽管数量很少。对于现实的君主,他的评价更是差到极点: 今天下为政者 其使民劳,其籍敛厚,民财缺乏,冻饿死者不可胜数也。 (节用上 今王公大人将焉取挟震威强哉? 倾者民之死也。 (尚贤中,大意是王公们搞强权政治把民众推向死亡。能够讲是没有一个仁君。墨子提倡的 学习、服从君主,以君主的是非为是非 ,根本不适用于这类君主。 根据墨子的揭露, 今天下为政者 、 今王公大人 的主要罪行有: 一是掠夺成性,十分是发动掠夺性战争:国与国之间恃强凌弱、以大攻小成为常态。胜利者肆无忌惮地杀人放火,抢劫、毁坏大量财物,抓捕诸多幸存者充当苦役或妏隶。从战争局部看, 杀人多必数于万,寡必数于千,然后三里之城、七里之郭且可得也 (非攻中。从战争总体看,战斗人员阵亡的,非战斗人员在战地被杀、被折磨致死的,广大民众因受战争影响而流离颠沛、冻锇病死的,都多得数不淸。见(非攻、(天志诸篇即便是弱国君主,他们在辖区内仍然是强者,同样是骑在民众头上,滥用暴力施行压迫、掠夺。 二是穷奢极侈、纵慾无度:诸多君主 厚作敛于百姓,暴夺民衣食之财 (辞过 ,以致 冻饿死者不可胜数 .诸多君主把榨取到的财物,为自个营建壮伟豪华的宫室、缝制镶金嵌玉的衣衫、烹调吃不完的丰富肴馔、打造镂饰棈良的舟车见(辞过。生前广蓄佳丽, 大国拘女累千,小囯累百 (辞过,死后还要仿照在世的条件和环境,布置各种设施,配备服务人员强迫活人为之陪葬, 天子诸侯杀殉众者数百,寡者数十 (节葬下,梦幻想象在另一个世界里继续其天堂般的生活。 墨子指出,根据惯例 杀一不辜人 必有一死罪矣, 杀百人 必有百死罪矣 (非攻上。那么,不仁之君穷兵黩武、横征暴敛,剥夺千万人的生命,就背负着千万条人命、千万项死罪。他们比一般杀人犯更不用讲众人痛恨的抢劫犯、盗窃犯 罪恶大千万倍见(天志下。这样,墨子就在理论上、道义上把诸多不仁之君判处了死刑。 照此推理,绝大多数君主都没有资格享有尚同权。 其实岂止没有尚同权,连生存权都不应该有。墨子一般地反对战争,也反对强者对弱者、富者对贫者、贵者对贱者使用暴力或用暴力相威胁,但是他却肯定、歌颂诛灭暴君及其王朝的战争如汤伐桀、武王伐纣等,也肯定、认同杜伯化作厉鬼射死周宣王、庄子仪化作厉鬼打死燕简公以报复惩罚君主杀戮无辜的恶行。墨子没有 君要臣死,不得不死 臣罪当诛兮,天王圣明 等腐朽观念。墨子以为,对于背负死罪的君主,臣民们以血还血,以命偿命,伺机剥夺他的生存权,完全正当。见(非攻下、(明鬼下诸多的不仁之君肯定是没有尚同权了,那么什么样的君主才有资格享有尚同权呢? 这必须从墨子的国家起源理论讲起:在没有国家的远古时代,人们各行其是,像禽兽一样相互冲突、相互残害,把社会搞得混乱不堪。于是,大家就选择 贤良、圣知、辩慧之人 (尚同中岀任君主,建立国家,管理公共事务,使人与人之间大致能够和平相处,社会初步安定有序。 大家选择出来的君主能否就都有尚同权呢? 也不一定。君主还必须 上同于天 . 天子不得次己而为政,有天正之。 (天志下意思是君主必须遵循天的意图去治国理政,不得自以为是,我行我素,更不得恣意妄为。 遵循天的意图 必为天之所欲,而去天之所恶 (天志下;接着指出 天欲义而恶其不义 , 义 是什么呢? 从(天志(兼爱等有关篇中能够归纳出:中还提倡 好仁 恶不仁 本质上是把底层劳动阶级列为憎恨的对象,至少是令人讨厌的群体。孔子总是把 仁 当成奴隶主统治阶级的专利品,他讲: 民之于仁也,甚于水火,水火吾见蹈而死者矣,未见蹈仁而死者也。 (论语 卫灵公 民 指普通劳动者意思是:普通劳动者对于 仁 的需求,比对水火的需求更重要,我只看见接触水火而死的 民 ,没看见过践行 仁 而死的 民 .他认定普通劳动者达不到 杀身成仁 的高尚道德境界。那么, 小人 经过道德教化可不能够改造为 仁者 呢? 孔子的答复能否定的,他讲: 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 (论语 阳货就是讲,教育上层人士的目的是把握 仁学 ,学会爱人;教育底层劳动者只是为了容易接受统治阶级的使唤他们不可能也没有必要把握 仁学 ,像 君子 那样学会爱人。孔子的爱人,对象非常狭窄,他是只爱当时的奴隶主阶级中的大多数,不爱劳动阶级的。 墨子同孔子一样,以为 仁 就是 爱人 .他把 爱 分成 体爱 和 利爱 两种。前者是无私、不要回扱、不求索取的;后者则是出于谋求某种私利然后爱之。 墨子把 仁 解释为 体爱 见(经上。墨子倡导的爱人,都是 体爱 的 爱人 ,其对象非常宽广。如主张爱获臧,即奴隶贱民,它属于当时社会地位最低下、处境最悲惨的劳动阶层。热爱这个阶层,自然就会热爱包括整个劳动阶级在内的人民群众。 奴隶是人,爱奴隶就是爱人 是一种很先进的思想。相当一部分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家在两千多年后都达不到这样的水平。1776 年在美国起草(独立宣言时,根据 人与人生来都平等 的旣定提法,极少数代表提出还要明确 解放黑人奴隶 ,大多数代表反对: 都平等 的范围并不包括黑人 仍然把黑人奴隶排除在 人 之外,根本谈不上给予平等待遇。 关于义。孔子认定: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论语 里仁就是讲,底层劳动阶级只知道追求利益,不明白更不可能践行正义。孔子把 义 也看成奴隶主阶级的专利品,把底层劳动者争取本阶级亲身利益的举动看成是有悖正义的行为,表现出浓烈厚重的剥削阶级偏见。墨子心目中的 义 内涵非常广泛,前面已经讲了,这里不重复。倡导用 义 教育 天下匹夫徒步之士 ,以到达 率天下之百姓以从事于义 之目的。墨子的 义 是人人都能够学懂、把握并贯彻到行动中的见(天志、(鲁问等篇。墨子反复强调 义 与 利 的一致性 义,利也 见(经上, 义 能够利民也 见(耕柱,他认定劳动阶级的整体利害同是非并不矛盾,它的争利拒害完全是正义行为。 三 根据墨子的有关阐述, 上同于天 的君主应该具备下述这些善言善行: 古者明王圣人 爱民谨忠、利民谨厚, 终身不餍,殁世而不卷。 接着强调奢侈浪费 圣王弗为 (节用中。 仁者之为天下度也,辟之无以异乎孝子之为亲度也。 亦有力缺乏、财不赡、智不智然后已矣,无敢舍余力,隐谋遗利,而不为亲为之者矣。 (节葬下 兼君 曰: 吾闻为明君于天下者,必先万民之身,后为其身,然后能够为明君于天下。 是故退睹其万民,饥即食之,寒即衣之,疾病侍养之,死丧葬埋之。兼君之言若此,行若此。 (兼爱下 老而无子者有所得终其寿, 少失其父母者有所放依而长。 (兼爱中实现 有力相劳、有财相分、有道相教 . 综上所述,墨子对于享有尚同权的君主要求主要是: 以建立 人人劳动,成果分享 的社会为己任,把民众利益放在个人利益之先,生活节省,像孝敬儿子策划解决双亲的亲身需要一样,全力以赴地策划解决天下群众的民生问题。做到爱民确实忠实、利民确实丰厚,而且终身总觉得做得不够,到死也孜孜不倦。 由此可见,墨子实际上是以 抽象肯定,详细否认 对待剥削阶级的君权的。尽管 上同于天子 以天子之是非为是非 叫得那么响,实际上是首先要求君主的政务活动一切从民众利益岀发,并以民众利益为归宿。讲白了,就是君主圥 下同于民众 ,然后民众 上同于天子 .秦及其以后历代封建统治者早就看透了个中玄机,所以从来没有一个帝王及其代理人对墨家有过只言片语的赞许,从来没有一个王朝运用墨子的政治学讲作为维护统治、拯救灭亡的思想武器。 墨子主观上并没有否认君主权威、推翻君主专制制度的意图。他只是梦幻想象岀现一位全盘认同、接受他的治国理念的 圣君 ,再行使十分大的君权施行自上而下的全面社会改革。在这样的圣君统治下将不会有剥削和压迫、劳动人民不再受苦受难。在这样的社会里,人民群众主动积极地检举揭露极少数毁坏分子,是值得赞许的行为,同旧社会充当统治者鹰犬的 细作告密 有本质区别。 把解放劳苦群众的希望寄托在 好君主 身上,显示墨子的思想体系存在严重缺陷和局限。他一方面同情、热爱人民群众,倡导当政者像孝子对待父母那样精心侍奉他们;另一方面又以为他们愚蠢无能,只能在英雄或先知的指导和呵护下才能被动地稍有作为。墨子错误地以为, 义不从愚且贱者出,必自贵且知者出。 夫愚且贱者,不得为政乎贵且知者, (天志中。 无位曰贱 ,就是这里 贱 字的解释,没有道德层面的贬义。如孔子就讲过: 吾少也贱。 (论语 子罕尽管这样,也不能让君主拥有那么大的权利,这同 人民当家作主 的要求差距太大,仅仅有一句 上有过则规谏之 (墨子 尚同上也改变不了什么。这讲明他根本看不到劳动群众改造社会的伟大气力和无穷智慧,根本意识不到劳动群众的彻底解放只要通过自个有组织的主动、自觉的斗争才能实现,是个地地道道的历史唯心主义者。 这有些像 18 世纪法国空想者摩莱里Mo-relly,他曾糊涂地认定君主政体是实现经济纲领的最好方式。 这些使我想起孙中山先生,先生为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自由平等,煞费苦心地奋斗一生。他热爱人民、尊重人民,真诚地认定人民是国家的主人,自个以公仆自居,但他也错误地以为民众愚蠢无能,四万万囯家主人就是四万万无所作为、颟颟顸顸的 阿斗 ,必须有诸葛亮来主导一切,推动一切。墨翟毕竟是两千多年前的人,今天的我们没有必要太多地指责他。 以下为参考文献: 1吴易风。 空想社会经济学讲简史M. 北京:商务印书舘,1975: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