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褐斑的中西医治疗方案及其优势,中西医结合论文.docx
-
资源ID:73345064
资源大小:20.05KB
全文页数:8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1.8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黄褐斑的中西医治疗方案及其优势,中西医结合论文.docx
黄褐斑的中西医治疗方案及其优势,中西医结合论文黄褐斑是一种好发于中青年女性的常见获得性色素障碍性疾病,通常对称分布于颜面部日光暴露区。由于发病原因及发病机制复杂,本病属于难治性色素性疾病,被称为 斑中之王 。当前关于黄褐斑的治疗方式方法诸多,包括西医药物治疗、化学剥脱疗法、光电疗法及中医中药、针灸等,但单一的西医或中医疗法疗效欠佳。当前以为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式具有较好效果,现本文就黄褐斑的中西医治疗及优势浅述如下。 1、 黄褐斑的病因与发病机制概述 当前黄褐斑确实切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完全说明,有文献以为其发病因素主要与紫外线、激素、遗传、血管内皮素、皮肤炎症、皮肤屏障受损等有关1。关于黄褐斑的发病机制也有很多新发现,华而不实一个重要机制就是各种原因激活酪氨酸酶活性,引起体内L-酪氨酸在含或不含半胱氨酸的环境中发生一系列的酶促反响,氧化生成真黑素和褐黑素,最终导致黑素颗粒分泌增加,堆积与沉着于局部组织而发病2。 2 、黄褐斑的西医治疗方案 2.1 、药物治疗 研究发现,维生素A、B3、C、E均有淡化色斑的作用3,但单纯使用维生素治疗黄褐斑效果不明显,通常仅作为辅助药物。酪氨酸酶是合成黑色素的关键酶,假如能够有效抑制酪氨酸酶的活性,则可减少黑色素的生成。氨甲环酸的构造与酪氨酸类似,能够通过竞争性抑制酪氨酸酶的活性,进而减少黑色素的合成,到达淡化色斑的效果4。固然氨甲环酸治疗黄褐斑的效果显着,但由于氨甲环酸具有抗纤溶、止血作用,导致静脉血栓的发生风险增大,故长期使用需慎重,以避免发生严重的不良反响。临床上还经常使用谷胱甘肽治疗黄褐斑,其能与酪氨酸酶中的铜离子结合,使酪氨酸酶丧失活性,同时还能有效去除体内的氧自由基,抑制黑色素细胞的增殖5。另外,临床上还能够使用酪氨酸酶抑制剂 氢醌。外用氢醌疗效比拟确切,但容易出现皮肤红斑、刺痛、脱屑等不适。 2.2、 化学剥脱术 化学剥脱术是临床上比拟常用的黄褐斑治疗方式方法,其通过采用化学剥脱剂或者腐蚀剂直接作用于皮肤外表,使局部皮损处出现变性、坏死、脱落,将已产生的黑色素分解、去除,进而到达淡化色素斑的效果6。临床上常用的化学剥脱剂主要是酸类物质,如超分子水杨酸、果酸等,由于酸性物质刺激性强,容易损害皮肤屏障构造,且高浓度的化学剥脱剂容易造成二次伤害,因此在治疗时需医师权衡利弊。 2.3、 激光治疗 激光治疗黄褐斑一直遭到医生与患者的青睐。当前比拟常用的是Q开关激光治疗,其机制主要是通过使用选择性光热作用使目的黑素颗粒破裂、变小,进而排出体外,以到达治疗黄褐斑的效果。Q开关激光治疗固然种类非常多,但大多容易出现屡次治疗后的色素沉着、脱失或复发的情况。点阵激光可以用于治疗黄褐斑,其机制主要是利用局部光热的刺激作用促进皮肤胶原蛋白的再生,到达修复瘢痕与嫩肤的效果。然而当前对于点阵激光在临床上的使用参数没有详细、统一的标准,参数设置不当容易造成色素沉着、脱失,疗效稳定性欠佳。除此之外,激光治疗固然能够通过爆破黑素小体中的黑色素,短期内淡化黄褐斑,但不可抑制黑素细胞合成新的黑色素,远期效果有待进一步提高。 3、 黄褐斑的中医治疗方案 黄褐斑归属于中医学 肝斑 、 面尘 等范畴。中医以为本病的病因病机主要是肝郁化火、脾虚痰湿、肾精亏虚、气滞血瘀导致气血不和、颜面失养而发病。结合病因病机,运用中药活血化瘀、补益气血、滋补肝肾、调补脾胃可获得了显着效果。郑彩慧等7用桃红四物汤合六味地黄汤加减治疗黄褐斑疗效显着。杨国峰等8用桃红四物汤加减治疗黄褐斑2个月后发现患者皮损面积显着缩小,且月经不调、白带异常、腰膝酸软、神疲惫乏力力等异常感觉和状态显着改善。谢平9自拟活血化浊方治疗黄褐斑2个月,总有效率高达95%。曹丽楠等10用补肾化瘀胶囊治疗黄褐斑6个疗程,总有效率高达96.67%,且患者血清黑色素水平、酪氨酸酶活性显着降低。王倩等11自拟调肝健脾祛斑方治疗黄褐斑3个月,患者中医证候积分明显降低,生活质量明显提高。由此可见,根据中医辨证论治,选择相应治法以中药内服治疗黄褐斑可获得良好效果。近年来,中医学者们还发现针灸治疗黄褐斑可获得较好的疗效。韩洪静12采用针药结合治疗黄褐斑,并与口服西药氨甲环酸片比拟,治疗2个月后,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谢馥穗13采用喘可治穴位注射治疗围绝经期女性黄褐斑,治疗1个月后有效率达76.96%。上述研究表示清楚,中药内服或针灸治疗能有效改善黄褐斑,且中药及针灸治疗毒副作用小,安全性高,能有效改善皮损、缓解临床异常感觉和状态、提高生活质量,但其存在缓解效果缓慢、缺乏远期疗效观察等缺乏。 4 、黄褐斑的中西医结合治疗优势 黄褐斑属于难以根治的色素性皮肤病,固然西医有各种治疗方式方法,但缺乏特效根治手段,且存在一定不良方应,如化学剥脱术容易损害皮肤屏障构造及造成皮肤二次伤害,激光治疗屡次治疗后容易出现色素沉着、脱失及复发的风险。中医治疗黄褐斑虽有一定疗效,但见效缓慢。近年来,越来越多学者以为中西医结合治疗黄褐斑有一定的优势。牛彬等14将162例黄褐斑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予以Medlite-C6Q-开关1064nm激光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川黄口服液治疗,结果发现研究组患者黄褐斑颜色评分、黄褐斑面积、靶皮损积分均低于对照组,而皮损下降指数、临床疗效、治疗后自评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可见在激光治疗黄褐斑的同时,配合中药内服可大大提高治疗效果,还可减少单纯使用激光的复发和不良反响。杨科15将82例黄褐斑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氨甲环酸片口服治疗,观察组采用微针疗法联合氨甲环酸湿敷治疗,治疗6个月后发现观察组的黄褐斑评分低于对照组,提示微针疗法与氨甲环酸湿敷结合治疗黄褐斑有助于促进皮损消退。刘洁16对黄褐斑患者采用左旋维生素C超声波导入联合针刺治疗,结果发现患者黄褐斑皮损面积、色斑深浅明显改善,且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单纯使用左旋维生素C超声波导入。由此可见,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式效果优于单纯西医治疗,并且能降低部分复发率和减少不良反响。 5、 小结 黄褐斑病因及发病机制复杂,当前尚无根治办法,固然最近几年氨甲环酸、维生素、化学剥脱术及激光治疗等手段在治疗黄褐斑方面获得了一定成就,但存在色斑复发、色素沉着、皮肤屏障损伤等毒副作用。而有针对性地结合中医中药、针灸等手段进行中西医结合的内外同治,可快速有效地缓解黄褐斑。但当前关于黄褐斑的治疗方式方法缺乏统一的方案与标准,仍需进一步研究与讨论。 以下为参考文献 1林敏,路永红,伍瑶黄褐斑病因及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J皮肤性病诊疗学杂志,2022,26(6):390-392. 2 Hern ndez-Barrera R,Torres-Alvarez B,Castanedo-Cazares JP,et al.Solar elastosis and presence of mast cells as key features in the pathogenesis of melasmaJ.Clin Exp Dermatol,2008,33(3):305-308. 3 Burgess C.Topical vitaminsJ.J Drugs Dermatol,2008(7Suppl):s2-s6. 4安彩霞,王红娟,李婷婷,等氨甲环酸对体外培养人黑素细胞增殖和酪氨酸酶活性的影响研究J临床皮肤科杂志,2021,44(4):204-206. 5杨爱荣复原型谷胱甘肽联合强脉冲激光治疗黄褐斑的疗效及抗氧化作用研究J中国医疗美容,2020(4):98-99. 6李晓雪,高星雅,蒋献化学剥脱术在损容性皮肤病及面部年轻化中的应用J中华皮肤科杂志,2022,52(3):200-203. 7郑彩慧,杨晓娜,李艳玲桃红四物合六味地黄汤加减治疗黄褐斑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20,18(2):222-224. 8杨国峰,张力桃红四物合六味地黄汤加减治疗黄褐斑临床疗效评价J中国美容医学,2021,27(8):133-135. 9谢平自拟活血化浊方治疗黄褐斑40例疗效观察J内蒙古中医药,2021,36(13):10-11. 10曹丽楠,徐保来,王倩补肾化瘀胶囊治疗黄褐斑的临床效果及其作用机制J中药药理与临床,2021,33(1):170-172. 11王倩,蔡念宁,周涛,等调肝健脾祛斑方治疗肝郁脾虚型黄褐斑42例J环球中医药,2021,11(7):1148-1151. 12韩洪静针灸配合中药治疗黄褐斑65例J中国医疗美容,2021,5(1):124-125. 13谢馥穗喘可治穴位注射治疗围绝经期女性黄褐斑的临床研究D广州:广州中医药大学,2021. 14牛彬,张靓,石年黄褐斑治疗中Medlite-C6Q-开关1064nm激光联合川黄口服液对临床疗效的影响分析J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2020,19(3):246-249. 15杨科微针疗法配合氨甲环酸湿敷治疗黄褐斑的疗效分析J皮肤病与性病,2020,42(1):84-86. 16 刘洁超声波导入左旋维生素C联合针刺治疗黄褐斑J医学美学美容,2020,29(6):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