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三物理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doc
-
资源ID:733691
资源大小:332.63KB
全文页数:10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19届高三物理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doc
- 1 -20192019 届高三物理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届高三物理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考生注意:1试卷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 60 分钟。2本考试分设试卷和答题纸。试卷包括三部分,第一部分为选择题,第二部分为填空题,第三部分为综合题。3答卷前,务必用钢笔或圆珠笔在答题纸正面清楚地填写姓名、准考证号。作答必须涂或写在答题纸上,在试卷上作答一律不得分。第一部分的作答必须涂在答题纸上相应的区域,第二、三部分的作答必须写在答题纸上与试卷题号对应的位置。一、单项选择题(共 40 分。第 1-8 小题,每小题 3 分,第 9-12 小题,每小题 4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下列家用电器中,主要利用电流热效应的是( )(A)洗衣机(B)电视机(C)电冰箱(D)电热毯2一汽车以恒定功率在平直公路上由静止启动,所受阻力恒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速度一直增大(B)位移一直增大(C)牵引力恒定不变 (D)加速度一直增大3将一直导线垂直于磁场方向放置在磁场中。当导线中没有电流时,磁场对导线没有力的作用;当导线通有电流时,磁场对导线有力的作用。由此可猜想:磁场对运动电荷有力的作用。猜想的主要依据是( )(A)磁场是由运动电荷产生的(B)电流是电荷定向运动形成的(C)导线中存在正电荷和负电荷(D)导线中存在可以自由移动的电荷4在静电场中,将一负电荷从 a 点移到 b 点,电场力做了正功,则( )(A)a 点电势高于 b 点电势(B)a 点电场强度大于 b 点电场强度(C)a 点电势能大于 b 点电势能(D)电场线方向从 a 指向 b5如图,A、B 圆环共面且彼此绝缘,对 A 圆环通电,图中区域 I、II 面积相等。设 I 中的磁通量为,II 中的磁通量为,则、大小关系为( )- 2 -(A)>(B)<(C)=(D)无法确定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热量不可能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B)悬浮在水中的花粉的布朗运动反映了花粉分子的热运动(C)在完全失重的情况下,气体对容器壁的压强为零(D)理想气体实际上并不存在,只是一种理想模型7在同一地点,关于单摆的周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摆长不变,离地越高,周期越小(B)摆长不变,摆球质量越大,周期越小(C)摆长不变,振幅越大,周期越大(D)单摆周期的平方与摆长成正比8如图,粗糙水平面上放置一楔形斜面体,斜面体上有一小物块恰能沿斜面匀速下滑。现对小物块施加一个竖直向下的恒力F,下列物理量不变的是( )(A)地面对楔形斜面体的摩擦力(B)地面对楔形斜面体的支持力(C)小物块对楔形斜面体的压力(D)楔形斜面体对小物块的摩擦力9火箭在返回地面前的某段运动,可看成先匀速后减速的直线运动。最后火箭撞落在地面上,不计火箭质量的变化。则( )(A)火箭在匀速下降过程中重力做负功,重力势能减小(B)火箭在匀速下降过程中没有力做功,动能不变 (C)火箭在减速下降过程中合外力做负功,动能减小(D)火箭在减速下降过程中合力做功,等于火箭机械能的变化F - 3 -10如图,某公路急转弯处是一圆弧,当汽车行驶的速率为v时,汽车恰好没有向公路内外两侧滑动的趋势。则在该弯道处( )(A)路面为水平面(B)车速低于v,车辆可能会向内侧滑动(C)车速高于v,车辆便会向外侧滑动(D)当路面结冰时,与未结冰时相比,v的值变小11设太阳质量为M,某行星质量为m,绕太阳公转周期为T,线速度为v,角速度为,轨道视作半径为r的圆。已知引力常量为G,则下列表达式正确的是( )(A)Gm42r3/T2(B)Gmv2r(C)GMvr(D)GM2r312一质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在时间间隔t内位移为s,该质点的加速度为,则该质点2s 3t2的末动能为初动能的( )(A)2 3倍(B)2 倍(C)4 倍(D)9 倍二、填空题(共 20 分)13电源电动势用符号E表示,国际单位为_。电源通过_做功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14以初速度vo竖直上抛一物体,不计空气阻力。物体上升过程中,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与抛出时的初速度之比为_。从物体抛出到落回抛点的全过程中,平均速度为_。15如图(a)的PV图像中,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从状态 a 经等温变化到状态 b,再经等容变化到状态 c。从 ab 的过程中,单位体积内的气体分子数目_(选填“增大” 、“减小”或“不变” ) 。状态 b 和状态 c 的气体分子热运动速率的统计分布图像如图(b) ,则状态 c 对应的是_(选填“”或“” ) 。图(b)内侧 公路 外侧 P a c b O V - 4 -16如图(a) ,在xy平面内有两个沿z方向做简谐振动的波源 S1(0,4)和 S2(0,2) 。两波源的振动图线如图(b) ,两列波的波速为 2m/s,波长为_m。两列波从波源传播到点 A(8,2) ,引起的振动相互_(选填“加强”或“减弱” ) 。17如图,质量为m的带电小球 A 用长L的绝缘细线悬挂于 O 点,带电小球 B 固定在 O 点正下方绝缘柱上。其中 O 点与小球 B 的间距为L,当小球 A 静止时,细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3=30°。A、B 间库仑力大小为_。其他条件不变,改变 B 球的电荷量,当小球 A再次平衡且细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90°时,B 球现在的电荷量与原电荷量之比为_。 (重力加速度为g)三、综合题(共 40 分)注意:第 19、20 题在列式计算、逻辑推理以及回答问题过程中,要求给出必要的图示、文字说明、公式、演算等。18 (9 分)用 DIS 研究一定质量气体在温度不变时,压强与体积关系的实验装置如图(a) 。(1)实验中,不能用手握住注射器封闭气体部分,是为了保持_;(2)移动活塞,输入气体体积V,同时计算机记录对应的气体压强值p,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注射器 压强 传感器 数据采集器 计算机 图(a) O A B - 5 -实验次序123456p(105Pa)1.5451.3081.1331.0000.8950.810V(ml)1012141618201/p(10-5Pa-1)0.6470.7650.8821.0001.1181.235pV(105Pa·ml)15.45015.69615.86216.00016.11016.200观察发现pV(×105Pa·ml)一栏中的数值越来越大,为了研究造成这一现象的可能原因,在图(b)中画出V-1/p图像;(3)如果实验操作规范正确,从图像中可以判断表格中哪一栏数据记录有误,并说明如何修正:_。19 (15 分)如图,质量为 1kg 的物体静止于水平地面上,用大小为 10N、与水平方向成 37°的恒力F斜向下作用在物体上,使物体由静止开始运动 50m 后撤去拉力F,此时物体速度为 20m/s。物体继续向前滑行直至停止。g取 10m/s2。sin37°=0.6,cos37°=0.8。求:(1)物体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2)物体运动的总位移;(3)物体运动全过程中,拉力F的平均功率。20.(16 分)如图,竖直平面内有两个半径为r、光滑的 圆弧1 4F 37 A a b I B r M O N h C D II B E F L 5101520图(b)1/p(105Pa1)V(mL)O- 6 -形金属环,在 M、N 处分别与距离为 2r、足够长的平行光滑金属导轨 ME、NF 相接,金属环最高点 A 处断开不接触。金属导轨 ME、NF 的最远端 EF 之间接有电阻为R的小灯泡 L。在 MN 上方及 CD 下方有水平方向的匀强磁场 I 和 II,磁感应强度大小均为B,磁场 I 和 II 之间的距离为h。现有质量为m的导体棒 ab,从金属环的最高点 A 处由静止下落,在下落过程中导体棒始终保持水平,与金属环及轨道接触良好。已知导体棒下落 时向下的加速度为a。导体棒r 2进入磁场 II 后小灯泡亮度始终不变。重力加速度为g。导体棒、轨道、金属环的电阻均不计。求:(1)导体棒从 A 处下落 时的速度v1大小;r 2(2)导体棒下落到 MN 处时的速度v2大小;(3)将磁场 II 的 CD 边界下移一段距离,分析导体棒进入磁场 II 后小灯泡的亮度变化情况,并说明原因。- 7 -答案一、单项选择题(共 40 分。第 1-8 小题,每小题 3 分,第 9-12 小题,每小题 4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题号12345678答案DBBCADDA题号9101112答案CBDC二、填空题 (共 20 分。本大题有 5 小题,每小题 4 分,每空格 2 分。 )题 号答 案13伏特(V) ,非静电力1412,015减小,164,减弱17mg,8133三、综合题18. (本题共 9 分)(1)封闭气体的温度不变(3 分) ;(2)图略,描点正确(1 分) ,连线正确(1 分) ,图线与y轴相交(1 分) ;(3)气体体积数据记录有误(1 分) ,输入气体体积时应加上注射器与压强传感器连接部位的气体体积(1 分) ,数值为 1ml(0.81.2ml 都给分) (1 分) 。19. (本题共 15 分)(1)有拉力的受力分析图如图 19(a)所示(1 分) ,地面对物体的支持力:sin3716NNmgF (1 分) ,F mgNf370图 19(a)- 8 -在拉力F作用下,物体的加速度:2 2 1 104m/s2vas(1 分) ,由牛顿第二定律:cos37Ffma(1 分) ,得:=cos370.25fFma NN=0.25(2 分) ;(2)撤掉拉力后的受力分析图如图 19(b)所示(1 分) ,撤掉拉力F后的加速度:2 22.5m/sag (1 分) ,撤掉拉力F后的第二段位移:22 2080m2vsa(1 分) ,全程总位移:s=12130msss总=130m(1 分) ;(3)全程总时间:1 105svta,2 208svta,1213sttt总(1 分) ,拉力F所做的功:1cos37400JFWF s (1 分) ,全过程拉力F的平均功率:P=30.77WFWPt总=30.77W(2 分,公式 1 分,数值 1 分)。文字与逻辑(1 分) 。评分说明:(1)受力图,1 分支持力,1 分加速度,1 分 牛顿第二定律,1 分f N,1 分 数值结果,1 分(2)受力图,1 分加速度,1 分位移公式,1 分数值结果,1 分(3)时间,1 分功的公式,1 分平均功率公式,1 分数值结果,1 分文字与逻辑,1 分解题过程无任何文字说明,或未从基本关系出发,解题思路或逻辑不清晰, 不给分。图 19(b)mgNf- 9 -20. (本题共 16 分)(1)导体棒从 A 处下落 时,导体棒切割磁感线的有效长度为3r(1 分) ,r 2导体棒内产生的感应电动势:13EBLvBrv(1 分) ,回路中产生的感应电流:13BrvEIRR(1 分)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3FmamgBIrma(1 分) ,得:v1=(1 分) ,m(ga)R 3B2r2(2)导体棒进入磁场 II 后小灯泡亮度始终不变,说明导体棒受力平衡,匀速下落(1 分) ,设此时导体棒的速度为v3:22 33242Br vB r vmgFBrRR安(1 分) ,3224mgRvB r(1 分) ,从 MN 下落到 CD,导体棒下落过程只受重力作用:22 232vghv(1 分) ,v2=22 23222()24mgRvvghghB r(1 分) ;(F(mgR,4B2r2)2 - 2gh(3)CD 边界下移一段距离,导体棒 ab 进入磁场 II 时速度大于v3(1 分) ,mgF安(1 分) ,导体棒做加速度逐渐减小的减速运动(1 分) ,速度减小,感应电动势减小,感应电流减小,电功率减小,亮度减小(1 分) ,最后mg=F安,导体棒做匀速运动,亮度不变(1 分) 。文字与逻辑(1 分) 。(2)0/rad·s -1- 10 -评分说明:(1)有效长度,1 分感应电动势,1 分感应电流,1 分 牛顿第二定律,1 分速度,1 分 (2)判断受力平衡、速度不变,1 分平衡公式,1 分速度,1 分运动公式,1 分速度,1 分(3)判断进入磁场速度大于原来的值,1 分重力小于安培力,1 分导体棒运动情况,1 分小灯泡亮度减小,1 分最后亮度不变,1 分文字与逻辑,1 分解题过程无任何文字说明,或未从基本关系出发,解题思路或逻辑不清晰, 不给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