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三物理上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试题 新版 新人教 版.doc
-
资源ID:733711
资源大小:245.32KB
全文页数:6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19届高三物理上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试题 新版 新人教 版.doc
120192019 高三物理上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试题高三物理上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试题一、选择题(本题共一、选择题(本题共 1212 小题,每小题小题,每小题 4 4 分,共分,共 4848 分,第分,第 1717 题每小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题每小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要求; ;第第 812812 题每小题题每小题 4 4 分分, ,每小题有两项或者两项以上符合题目要求每小题有两项或者两项以上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全部选对的得 4 4 分,分,选对但不全的得选对但不全的得 2 2 分,有选错的得分,有选错的得 0 0 分。分。 )1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已知在时间 t 内通过的位移为 x,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可求出物体通过位移为 时的速度 B. 可求出物体的加速度C. 不能求出物体在这段时间内任何一个时刻的瞬时速度D. 可求出物体在时间 t 内的平均速度2关于速度、加速度和合外力之间的关系,下述说法正确的是 ( ) A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它所受合外力是恒定不变的 B若物体的合外力方向与它的速度方向相反,则它的速度一定减小,加速度一定增大 C物体受到的合外力增大时,物体的运动速度一定加快 D物体所受合外力为零时,物体的速度一定等于零 3如图所示,质量 m1=10kg 和 m2=30kg 的两物体,叠放在动摩擦因数为 050 的粗糙水平 地面上,一处于水平位置的轻弹簧,劲度系数为 250N/m,一端固定于墙壁,另一端与质量 为 m1的物体相连,弹簧处于自然状态,现用一水平推力 F 作用于质量为 m2的物体上,使它 缓慢地向墙壁一侧移动,当移动 040m 时,两物体间开始相对滑动,这时水平推力 F 的大 小为( ) A100N B300N C200N D250N 4如图所示,直线 a 和曲线 b 分别是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的汽车 a 和 b 的位移 -时间(x-t)图线。由图可知 ( ) A在 t1时刻,两车速度相等 B在 t2时刻,a、b 两车运动方向相同 C在 t1到 t2这段时间内,b 车的速率先减小后增大 D在 t1到 t2这段时间内,b 车的速率一直比 a 车大 5. 重 150N 的光滑球 A 悬空靠在竖直墙和三角形木块 B 之间,木块 B 的重力为 1500N,且静止在水平地面上,如图所示,则( ) A.墙所受压力的大小为 300N B.墙所受压力的大小为 300N3C.木块 B 所受水平地面摩擦力大小为 150N D.木块 B 所受水平地面摩擦力大小为 150N36如图所示,三根轻细绳悬挂两个质量相同的小球保持静止,A、D 间细 绳是水平的,现对 B 球施加一个水平向右的力F,将 B 缓缓拉到图中虚线位置,这 时三根细绳张力TAC、TAD、TAB的变化情况是( ) A. 都变大 B. TAD和TAB变大,TAC不变 C. TAC和TAB变大,TAD不变 D. TAC和TAD变大,TAB不变 7如图所示,滑轮的质量不计,已知三个物体的质量关系是:m1m2m3,这时弹 簧秤的读数为 T.若把物体 m2从右边移到左边的物体 m1上,弹簧秤的读数 T 将( ) A.增大 B.减小 C.不变 D.无法判断 8.8. 质量分别为 2kg 和 3kg 的物块A、B放在光滑水平面上并用轻质弹簧相连,如图所示, 今对物块A、B分别施以方向相反的水平力F1、F2,且F120 N、 F210 N,则下列说 法正确的是 ( ) A弹簧的弹力大小为 16N x t 0 t1 t2 a b ABF1F22B如果只有F1作用,则弹簧的弹力大小变为 12N C若把弹簧换成轻质绳,则绳对物体的拉力大小为零 D若F110 N、 F220 N,则弹簧的弹力大小不变 9.9. 如图所示,上表面光滑的半圆柱体放在水平地面上,一小物块从靠近半圆柱体顶点 O 的 A 点,在外力F作用下沿圆弧缓慢下滑到 B 点,此过程中F始终沿圆弧的切线方向且半 圆柱体保持静止状态。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半圆柱体对小物块的支持力变大 B. 地面对半圆柱体的摩擦力先增大后减小 C. 外力F变大 D. 地面对半圆柱体的支持力变大 10.10. 如图所示,质量相同的木块 A、B 用轻质弹簧连接静止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此时弹簧 处于自然状态现用水平恒力 F 推 A.则从力 F 开始作用到弹簧第一次被压缩到最短的过程 中( ) A. 弹簧压缩到最短时,两木块的速度相同 B. 弹簧压缩到最短时,两木块的加速度相同 C. 两木块速度相同时,加速度 aAvB 11.11. 一游客在峨眉山滑雪时,由静止开始沿倾角为 37°的山坡匀加速滑下。下滑过程中从 A 点开始给游客抓拍一张连续曝光的照片如图所示。经测量游客从起点到本次曝光的中间 时刻的位移恰好是 40m。已知本次摄影的曝光时间是 02s ,照片中虚影的长度 L 相当于 实际长度 4m ,则下列结果正确的是( g10m/s2 , sin37006 , cos37008 ) A. 运动员在曝光的中间时刻的速度为020/vm sB. 运动员下滑的加速度为 50m/s2C. 滑雪板与坡道间的动摩擦因数为1 8D. 滑雪板与坡道间的动摩擦因数为3 8 12.12.如图 a 所示,一轻质弹簧的下端固定在水平面上,上端放置一物体(物体与弹簧不连接), 初始时物体处于静止状态。现用竖直向上的拉力 F 作用在物体上,使物体开始向上做匀加 速运动,拉力 F 与物体位移 x 的关系如图 b 所示(g10m/s2), 则正确的结论是 ( ) A. 物体与弹簧分离时,弹簧处于压缩状态 B. 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 5m/s2 C. 物体的质量为 2kg D. 弹簧的劲度系数为 7.5N/cm 二、二、实验题实验题(本题包括(本题包括 1313 和和 1414 两个小题,每空两个小题,每空 3 3 分,共分,共 1818分)分)13 (9 分)某同学做“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情况如 图甲所示,其中 A 为固定橡皮条的图钉,O 为橡皮条与细绳的结点, OB 和 OC 为细绳,图乙是在白纸上根据实验结果画出的图 (1)如果没有操作失误,图乙中的 F 与 F两力中,方向一定沿 AO 方向的是 (2)本实验采用的科学方法是 A理想实验法 B等效替代法 C控制变量法 D建立物理模型法3(3)下列方法中,有助于减小实验误差的是 A尽可能使两分力的夹角大些 B尽可能使两分力相差的大些 C尽可能使两分力与纸面平行 D尽可能使橡皮条长些 14.(9 分) “探究加速度与物体质量、物体受力的关系”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砝码砝码盘(甲)小车打点计时器(1)在平衡小车与桌面之间摩擦力的过程中,打出了一条纸带。从比较清晰的点起,每 5 个点取一个计数点,用刻度尺测量计数点间的距离如图(乙)所示。已知打点计时器所用 电源的频率为 50Hz。求:012345cmDABCs1s2s3(乙)从图中所给的刻度尺上读出 A、B 两点间的距离 s1 = cm; 该小车的加速度 a = m/s2。 (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2)正确平衡摩擦力后,将5 个相同的砝码都放在小车上。挂上砝码盘,然后每次从小车上取 一个砝码添加到砝码盘中,测量小车的加速度。小车的加速度 a 与砝码盘中砝码总重力F 的实 验数据如下表:砝码盘中砝码总重力 F(N)0.1960.3920.5880.7840.980 加速度 a(m·s-2)0.691.181.662.182.70 根据该组实验数据在答卷的坐标纸作出 aF 的关系图象如图所示;Oa/(ms-2)F/N3.02.52.01.51.00.50.2 0.4 0.6 0.8 1.0根据提供的实验数据作出的 aF 图线不通过原点的主要原因是 。三、计算题(本题共三、计算题(本题共 3434 分)分)15.(10 分) 一同学以 1m/s 的速度沿人行道向公交车站走去,一公交车从身旁的平直公 路同向驶过,公交车的速度是 15m/s,此时他们距车站的距离为 50m公交车在行驶到距车 站 25m 处开始刹车,刚好到车站停下,停车 10s 后公交车又启动向前开去为了安全乘上 该公交车,该同学奋力向前跑去,他起跑可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其加速度大小为 2.5m/s2,最大速度是 6m/s求: (1)若公交车刹车过程视为匀减速直线运动,求公交车刹车过程的加速度大小;4(2)该同学能否在公交车停在车站时追上公交车16. (12 分)如图所示,长度 L=10m 的水平传送带以速率沿顺时针方向运行,04/vm s质量的小物块(可视为质点)以的初速度从右端滑上传送带。已知物1mkg16/vm s块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重力加速度,求:0.2210/gm s(1)物块相对地面向左运动的最大距离为多少? (2)物块从滑上传送带到滑下传送带所用的时间为多少? 17.(12 分) 如图甲所示,有一块木板静止在足够长的粗糙水平面上,木板质量为 M=4kg, 长为 L=14m;木块右端放的一小滑块,小滑块质量为 m=1kg,可视为质点现用水平恒力 F 作用在木板 M 右端,恒力 F 取不同数值时,小滑块和木板的加速度分别对应不同数值, 两者的 aF 图象如图乙所示,取 g=10m/s2求:(1)小滑块与木板之间的滑动摩擦因数,以及木板与地面的滑动摩擦因数 (2)若水平恒力 F=278N,且始终作用在木板 M 上,当小滑块 m 从木板上滑落时,经历 的时间为多长高三第二次测试物理试题参考答案1.D 2. A 3. B 4. C 5. D 6.B 7.B 8. AB 9. BC 10. ACD 11.ABC 12. BC 13. 【答案】 (1)F(2)B(3)C 14. 【答案】 (1) 0.70; 0.2;(2)如图;未计入砝码盘的重力 【解析】 试题分析:(1) 从图中所给的刻度尺上读出 A、B 两点间的距离 s1 =0.70cm;读出:BC=0.90cm,BC=1.10cm;则,小车的加速度0.20xcm ;2 22 220.20 10/0.2/0.1xam sm sT(2)aF 的关系图象:因为实验已经平衡了摩擦力,故作出的 aF 图线不通过原点 的主要原因是未计入砝码盘的重力。5Oa/(ms-2)F/N3.02.52.01.51.00.50.2 0.4 0.6 0.8 1.015. 【答案】(1)24.5/m s(3 分) (2)能安全上车 (7 分)【解析】:(1)公交车的加速度2 21 1 104.5/2vam sx 所以其加速度大小为24.5/m s(2)汽车从相遇处到开始刹车时用时:1 1 15 3xxtsv汽车刹车过程中用时:1 2 1010 3vtsa该同学以最大加速度达到最大速度用时:32 3 22vvtsa该同学加速过程中的位移:23 2372vvxtmA以最大速度跑到车站的时间2 4 3437.26xxtssv因341210tttts,该同学可以在汽车还停在车站时安全上车16. (1)相对地面向左运动的最大距离为 9m (2)从滑上传送带到滑下传送带所用的时间 6.25 s 17. 【答案】 (1)04, 01 (2)2s 【解析】:(1)由图乙可知,当恒力 F25N 时,小滑块与木板将出现相对滑动,以小滑 块为研究对象,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1mg=ma1 代入数据解得 1=04 以木板为研究对象,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F1mg2(m+M)g=Ma2,则12 2()1mgmM gaFMM6结合图象可得,12()9 4mgmM g M 解得 2=01 (2)设 m 在 M 上滑动的时间为 t,当水平恒力 F=278N 时,由(1)知滑块的加速度为,2 114/agm s而滑块在时间 t 内的位移为2 111 2sat ,由(1)可知木板的加速度为,12 2()aFmgmM g M代入数据解得 a2=47m/s2,而木板在时间 t 内的位移为2 221 2sa t由题可知,s1s2=L, 代入数据联立解得 t=2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