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语文寓言二则教案优秀范文锦集.docx
该文本为Word版,下载可编辑二年级语文寓言二则教案优秀范文锦集 二年级语文寓言二则教案优秀范文锦集 寓言二则由亡羊补牢和揠苗助长两篇我国古代寓言组成,分别说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亡羊补牢讲的是一位养羊人修羊圈的故事,说明了做了错事,认真改正,为时不晚;揠苗助长讲的是有个人为了让秧苗长得快一点,而把秧苗拔高的故事,说明了做事不顾规律,急于求成,会把事情办坏。以下是我整理的二年级语文寓言二则教案,希望可以提供给大家进行参考和借鉴。 二年级语文寓言二则教案范文一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8个字。 2.能分角色朗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对话。 【过程与方法】 通过多种形式地读,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寓言蕴含的道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教育学生做事不要急于求成,对意外的收获不要存侥幸心理,做事要老老实实,成功要靠诚实的劳动。 2.懂得应该听取他人的劝告,及时改正错误的行为。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识字、写字。 2.理解语言故事,体会其中的寓意。 【教学难点】 理解词语的意思,理解寓言揭示的含义 第一课时 (一)导入课题 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12课寓言两则。板书,提醒 谁想展示一下你的预习作业,教一教大伙你昨天已学到的东西。 1.记字形,学写生字:疲筋 2.认读生字词,理解词义. yù zé jio jn pí mèn 寓言两则 焦急 筋疲力尽 纳闷 3.读通课文 4.按课文内容填空 古时候有个人,因为想让自己的禾苗就把禾苗结果。告诉我们。 生:寓言就是用有趣的小故事来说明一个道理。 (二)自读自悟,理解课文内容 1.自学要求: (1)轻声朗读课文,读准生字新词。标出自然段序号。 (2)理解文中的词语,可以同桌互相讨论。 2.自读自悟: (1)这篇课文很有意思,咱们试着演一演,怎么样?想要演好这篇寓言,首先咱们就要揣摩一下文中这个人的动作语气,把自己当作这个人,来,自己试着读读课文。 (2)把你认为读的的一段读给小组的人听听,并说说自己为什么要这样读? 3.指名读文 (1)第一自然段: A、你读得挺着急的,这个人为什么这样着急?(巴望禾苗快点长高)巴望刚刚咱们了解了它的意思,是很希望,希望的不得了,这一段中还有那些地方表现出他很希望?再读读看。(板书:巴望,着急) B、指名答 (天天,你能读读这一句吗?) (好像一点儿也没长高,到底长高了没有?这个人为什么觉得一点也没有长高呢?太着急了,读) (焦急,转来转去,自言自语),谁再来读?谁上来把这个人的着急演一演? C、齐读这一段 (2)第二自然段: A、你怎么这样读“筋疲力尽”呢?(这个人太累了)你为什么这样筋疲力尽呀?(因为着急禾苗快点长,这个人把禾苗一棵一棵往高里拔)这个人真太着急了,想出了这么个办法。 B、虽然这么累,你看看他脸上的表情:高兴着呢!怎么呢?(想着禾苗马上要长高,心里高兴) C、咱们一起来读读 (3)第三自然段 A、你为什么这样读?(喘气,很累)还有哪里可以看出这个人很累?看来这个人累极了,你怎么还笑着读呢?(想着禾苗马上要长高,心里高兴)所以,他虽然累坏了,但还说自己的力气“总算”没有白费!认为自己这么做对极了! B、你能试着读读吗? (4)第四自然段 A、这么着急的结果是什么?(禾苗都死了)为什么禾苗都枯死了(太着急了) B、如果你是这个农民的邻居,看到这幅情景,你想对他说什么?(禾苗要慢慢长,急着拔只会坏事)对,禾苗生长都有它一定的规律,要慢慢的长,如果咱们不依照他的生长规律,急于求成,就会坏事,这就叫做“揠苗助长”。 C、在我们生活中,你见过哪些事就像“揠苗助长”一样急性子办了坏事呢?(小组讨论) (三)总结寓意。 读了这则寓言你们明白了什么道理?(这则寓言告诉我们做事情要遵循规律,不能违背规律,急于求成的道理。) 第二课时 (一)揭示课题,引入新课 1.出示课题,亡羊补牢这是个成语,让我们一起来读一遍。(学生齐读) 2.这个成语中,你有不理解的字吗? 亡:丢失牢:关牲口的圈,在课文中指羊圈。 3.现在你知道这个成语的意思了吗?(学生尝试解释) 4.从这个课题,你知道了什么?你有什么疑问吗?(学生自由回答、提问) (二)初读课文,扫除障碍 1.教师范读课文,注意听准生字的发音。 2.自由读课文,读后把本课的生字带词读一遍。 3.检查自学效果: (1)选择正确的读音 窟窿(klóngklong)窿(lónglong) 街坊(fngfang)坊本(fngfang) 圆圈(qunjuàn)羊圈(qunjuàn) 钻研(zunzàun)钻石(zunzuàn) 重点强调:多音字在意思上的区分 你是怎样来区分的?指名汇报通过查字典区分多音字的不同意思。 (2)强调字形,理解字意 “窟窿”都是穴字头,所以和洞有关。注意“窿”字的“生”上面有一横。 “街坊”:你家有街坊吗?街坊就是邻居的意思。 (三)通读课文,理解内容 1.本课的生字、生词我们都弄清楚了,现在你能读课文吗?(指名读课文)大家思考:这篇寓言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用一句话概括) 板书:第一次第二次 2.羊是怎样丢的呢?默读课文的14自然段,思考:第一次丢羊是什么原因?第二次丢羊又是什么原因? 学生结合问题自由回答:第一次丢羊是因为羊圈有个窟窿。 第二次丢羊是因为他没有及时把羊圈修补上。 小结:那么这部分可以用课题中的哪两个字概括?(亡羊)对,这部分告诉我们,养羊人是怎么会丢了两次羊。 3.养羊人又是怎样“补牢”的呢?结果又怎样呢?让我们自由地读一读第5自然段。 结合朗读,自由回答:养羊人后悔了,赶快把羊圈补上了,以后再也没丢羊。 4.练习复述 (四)品读评价,体会寓意 1.请你评价评价这位养羊人,你认为他是个怎样的人? 友情提示:我们不能毫无根据地随便评价他人,对养羊人做出的任何一个评价,都要有根有据,理由充分。 (1)自由读课文,动笔画一画。 (2)在小组内交流 2.全班交流评价 (1)养羊人是个不听劝告的人: A、从他与街坊的对话中,看出他不听别人的劝告。 他的话应该用怎样的语气来读?(漫不经心,毫不在意,无所谓的语气)大家尝试读一读,指名朗读。 街坊的话应该怎样来读?你是从哪个词知道的?(从“赶快”知道街坊很为他着急,感到可惜,读出劝的语气) 指名尝试读 分角色来读对话,体会对话双方的不同的心情。 B、从第4自然段中的两个“又”,感觉他这个人太一意孤行了。知道有第一次的丢羊,就应该想到还会丢,可他偏偏不去修补,导致他又有了第二次的丢羊。 这两个“又”应该怎样来读?大家尝试读第4自然段,体会养羊人的可气之处。 (2)养羊人是个知错能改的人 这个养羊人真是可气,那么养羊人就没有一点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吗? 默读最后一段。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 结合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抓住“后悔”“不该不”想象一下养羊人当时后悔的心情。尝试读出当时的心情。你能把这句话换一种说法吗?(改成一般陈述句) 抓住“赶快”“结结实实”指导朗读,从这两个词你知道了什么?(养羊人的可贵之处:发现错误后,马上就改。而且很有信心) 养羊人最可贵之处就是他心想:“现在修还不晚”,看到这句话,你想说点什么?大家自由交流。 小结:这就是养羊人的闪光点,他虽然发现问题很晚,付出了很大的代价。但是,当一旦发现错误后,他能及时地去改正。想象一下,如果他在发现错误后,却沉浸在后悔和自责中,总是认为晚了,那么想象一下,会有什么样的后果?可见,只要有信心,知道及时改正错误,到任何时候都不晚。 联系我们的生活实际,你想到了什么?(学生结合自己或他人的事例,自由谈) 3.养羊人由开始的不在乎,到后来的后悔,到把羊圈修得结结实实的。如果你是养羊人,你现在的心情是怎样的呢?是不是有满腹话语想对大家说呢?(奉劝大家,不要像我这样,不听他人的劝告,不能及时地改正错误。我们要虚心接受他人的劝告,发现问题及时地改正。更要记住,只要想改正错误,到任何时候都不晚)“亡羊补牢”这个成语还有后半句,你能根据蕴含的道理补上后半句吗?(亡羊补牢,未为迟也) (五)明确寓意,指导实际 我们这节课学习了寓言亡羊补牢,你都明白了什么道理?(做错事,知道及时改正错误,到任何时候都不晚。) 在我们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应该怎样去做呢? 二年级语文寓言二则教案范文二 教科书分析: 1.课文由亡羊补牢和揠苗助长两篇我国古代寓言组成,分别说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亡羊补牢讲的是一位养羊人修羊圈的故事,说明了做了错事,认真改正,为时不晚;揠苗助长讲的是有个人为了让秧苗长得快一点,而把秧苗拔高的故事,说明了做事不顾规律,急于求成,会把事情办坏。故事短小,语言浅白,道理易懂,适合二年级学生阅读学习。 2.本课是二年级下学期的课文,学习语言运用的任务比相对重了,但是“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这一个课标要求没有变;而且,由于课文数量的减少,课文的识字写字量有所加重。因此,要注意教学时间、精力等的合理分配,突出“识字与写字”这个教学重点。 3.课后练习题:“说说亡羊补牢揠苗助长两个成语的意思。”体现了阅读理解概括抽象的逻辑训练过程,是一个难点。要做好任务分析,以安排教学环节,帮助学生突破难点达标。 4.课后练习题:“读一读,说说每组的句子有什么不同。”不是要求掌握“赶紧”“焦急”两个词语的意思,而是在具体语境中体会状语表情达意的效果,体会如何在句子中写具体些的表达要求。 5.课文只有一幅插图,而插图仅仅呈现亡羊补牢故事发生的一个具体情境,对借助插图阅读帮助不大,体现了向第二学段阅读学习的过渡,因此,利用寓言故事的题目梳理故事的条理以了解故事内容,就成为重要的教学策略。 6.课后选做题是提供给学有余力的学生学习的,本设计不涉及。 学情分析: 1.寓言的学习对于学生而言,不是白纸一张,在二年级上学期第五单元,已经学习了坐井观天等三篇寓言,这是学习这篇课文的有利条件。但“寓言”一词是新知,要在适当的环节向学生讲授。 2.课后练习题:“说说亡羊补牢揠苗助长两个成语的意思。” 属于概括抽象思维训练,而概括思维是二年级学生正在开始发展的阶段,因此是一个难点,要注意目标水平的把握,不宜要求学生能像成人或成语词典那样高度概括,学生能有根有据对这两个故事的事或人物谈自己的感受和想法能与成语的意思相同,就可以视作达标了。 教学目标: 1.借助汉语拼音,能正确流利朗读课文。 2.图文结合和结合生活实际,了解词句意思,了解课文内容,能根据有关语句说说对“亡羊补牢”和“揠苗助长”这两个寓言的感受想法;说说“亡羊补牢”“揠苗助长”两个成语的意思。(说感受想法的目标,是根据课标的目标与内容制定的。) 3.能正确认读“寓”等15个生字新词。 4.能正确读写“亡”等8个字,注意部件和笔画在田字格的位置,努力按照书写要求、正确的执笔姿势和写字姿势做;能正确读写“亡羊补牢”等4个词语。 5.通过与课文相关的两组句子比较,进一步认识状语的表情达意作用。 教学重点: 1.能正确流利朗读课文。 2.能正确认读“寓”等15个生字新词,正确读写“亡”等8个字,注意部件和笔画在田字格的位置,努力做到执笔姿势和写字姿势正确;正确读写“亡羊补牢”等4个词语。 教学难点: 1.图文结合和结合生活实际,了解词句意思,了解课文内容,能根据有关语句说说对“亡羊补牢”和“揠苗助长”这两个寓言的感受想法;说说“亡羊补牢”“揠苗助长”两个成语的意思。 2.通过与课文相关的两组句子比较,进一步认识状语的表情达意作用。 教学准备: 教师:“寓”等15个会认读的字的字卡和词卡(字卡不注音,词卡会认读的字注音。),“亡”等8个会写字的田字格字卡;课文教学PPT。 学生:每人一套“寓”等15个会认读字字卡(不注音的)。 教学时数: 两课时。 教学过程:(注:教学过程中的“反馈指导”指的是采用班级的组织形式进行交流汇报,以获取学生学习结果以及思维过程,相机进行指导达标。) 一、激趣导入,释题,明确主要教学目标。 导语:同学们,还记得上学期学习过的课文坐井观天吗?谁能讲讲这个小故事?(指名讲故事)谁还记得这个小故事说明的道理呢?(指名回答)。同学们记性真好。在坐井观天那个学习单元里,我们一共学习了三个小故事,明白了三个道理。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与上学期学习的相同,都是通过小故事说明道理,并且,我们还给这一类课文起了一个名字,叫什么呢?请看老师板书课题。 1.老师板书题目:12寓言二则(“寓”和“则”注音。) 2.出示任务:自己借助拼音读准题目。 3.反馈指导:指名读“寓”“则”字后读题目;订正后全班齐读课题。 提问:同学们,读了课题,你们能猜出这一类讲故事明道理的课文叫什么名字吗?(预设:名字叫做寓言。)同学们真聪明。对了,讲述一个短小的故事说明一个道理,这样的故事我们就叫它们为“寓言”。那么,根据题目,你们知道课文要给我们讲多少个的寓言故事呢?你是从哪个词知道的?(指名回答。预设:课文要讲两个寓言故事,“二则”告诉我们的。)课文讲的是哪两个故事?请看老师把它们的题目写出来。 1.老师板书题目:亡羊补牢揠苗助长(“亡”“牢”和“揠”注音。) 2.出示任务:自己借助拼音读准题目。 3.反馈指导:指名读“亡”“牢”和“揠”字后读题目;订正后全班齐读课题。 导语:“亡羊补牢”和“揠苗助长”中的“亡”“牢”和“揠”是什么意思?题目又是什么意思?这两个寓言故事要说明的是什么道理呢?我们学习了这课的生字新词,把课文读准确通顺了,结合生活实际了解了课文内容,就能知道了。 二、学习朗读课文,学习会认的字。 (一)尝试朗读课文,学习会认的字。 1.出示任务: (1)请同学们轻声朗读课文,遇到不会读的字,拼读一下字上的音节,看看自己能不能将课文朗读下来。 (2)读完课文后,在课文里把会认读的字圈画出来,找出这些字宝宝的好朋友,用横线画出来,然后借助拼音把这些字宝宝读准。 2.反馈指导: (1)订正和会认的字、词语的圈画。 (2)出示会认字的词卡(注音),指名读(学习速度中等的23个学生)相机指导。(读法举例:寓、寓、寓,寓言的寓。) (3)自由读、全班齐读。 (4)指名读(学习较慢的学生)相机指导。 (二)会认读的字音难字学习,读准课文学习。 1.导语:会认读的字宝宝我们都读准了,请同学们再次轻声读读会认读的字,看看哪个字容易读错,提出来让大家注意。 出示任务:轻声读读会认读的字,看看哪个字容易读错,提出来让大家注意。 2.反馈指导:(注意归类指导,即一生指出一个后,就让学生找出相同类型的字,一齐正音。) 预设:翘舌音的:喘;平舌音:则、钻、此;边音:牢。 正音后,单字开火车检查、巩固(直呼)。 3.读准课文练习。 (1)出示任务:自由朗读课文,在读准音的基础上,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回读。 (2)学生自由练习。 (3)反馈指导。 指名朗读,一人读一个故事;采用一人朗读完毕后马上评议的方法进行反馈指导。 以会认的字音准和不添字、不漏字、不回读为标准,师生共同评议。 评价完一个故事,齐朗读一个故事。 4.小结:朗读课文我们首先就要做到读准字音,不添字,不漏字,不回读,这才叫做把课文读准了。 (三)读通顺课文学习和继续学习会认读的字。 1.导语:刚才我们读准了会认的字的读音,接下来我们学习把课文读通顺,继续学习会认读的字。 出示任务:朗读课文,在读准课文的基础上,注意句子中间的停顿,注意标点符号的停顿,把课文读通顺。 个体练习。 2.反馈指导。 (1)示会认的字在课文里的词语,会认的字注音,直呼读字读词,方式如:“寓、寓、寓,寓言的寓”。齐读,自由读。 (2)“亡、牢、钻、悔、此、焦、筋、疲、截”口头组词。 (贴出这些会认的字的字卡后)出示任务:请同学们想一想,这些字在生活中,它们会和哪个字宝宝组成词语的呢? 同桌交流。 反馈指导。 逐一反馈,学生组词正确的,就以字卡为中心板书成词语;如学生用同音字组词的,则把这个词语板书在副板书位置,以示区别和纠正。 (把口头组的词语带读一、两遍后)小结:同学们真用心,能在生活中知道那么多的词语,其实生活就是一个大课堂,我们可以通过生活认识很多字,知道很多词语的。接下来,就要检查大家的朗读了,读的时候注意标点符号的停顿和句子中间的停顿,不要把字宝宝的好朋友拆开了。 (3)反馈指导读通顺。 通过指名读检查,注意指导读好下面句子的停顿;指导一句后,或自由练习或齐读该句: 原来羊圈破了个窟窿,夜里狼从窟窿钻进去,把羊叼走了。 他很后悔没有听街坊的劝告,心想,现在修还不晚。 它赶紧堵上那个窟窿,把羊圈修得结结实实的。 可是,一天,两天,三天,禾苗好像一点儿也没有长高。 他在田边焦急地转来转去,自言自语地说:“我得想个办法帮它们长。” 一天,他终于想出个办法,就急忙跑到田里,把禾苗一棵一棵往高里拔。 3.自由朗读全文。 4.总结(该环节的学习状况及相关知识点:1.逗号、句号、冒号的停顿;2.以短语为单位读好句子中间的停顿。)。 (四)会认的字认读的初步评价。 1.同桌打乱字卡顺序相互检查纠正。 2.游戏认字(注:所出示的字脱音节和打乱顺序,游戏要注意能让全体参与。)。 三、结合生活,了解课文内容,感悟主题。 导语:我们学习了会认读的字,能正确流利朗读课文了,下面我们结合课文的图画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内容,感悟故事的道理。 (一)学习亡羊补牢。 1.释题,整体感知。 (1)导语:我们已经多次朗读课文了,现在让我们一起联系课文想一想,上课伊始留下的关于题目的问题吧。 出示任务:题目“亡羊补牢”的“亡”和“牢”是什么意思?“亡羊补牢”这个词是什么意思? (2)反馈指导。(学生答案,只要求意思相同,不要求文字雷同。后面的要求相同,不再说明。) 预设: “亡”是丢失的意思;“牢”是羊圈的意思。“亡羊补牢”的意思是丢失了羊后把羊圈修补好。 (3)提问:故事讲的是什么时候?谁丢失了羊后把羊圈修补好呢?(预设:课文讲的是从前;一个人丢失了羊以后吧羊圈修补好。)我们就称呼这一个人叫养羊人吧。 (4)小结:同学们真会读书,对了,课文讲了这样一个故事:从前,一位养羊人丢失了羊以后把羊圈修补好。 2.依据课题,梳理故事条理,初步了解“亡羊补牢”故事内容。 (1)导语:从题目“亡羊补牢”,我们知道这个故事讲了这位养羊人经历了两件事:“亡羊”丢失了羊和“补牢”把羊圈修补好,请读读这个故事,看看课文从哪里写到哪里是写“亡羊”的,从哪里写到哪里是写“补牢”的。 出示任务:默读课文,想一想,课文从哪里写到哪里是写“亡羊”的,从哪里写到哪里是写“补牢”的,在“亡羊”部分最后用“”这个符号表示。 个体操作思考。 (2)反馈指导。 预设: 亡羊:从开始到“把羊叼走了。” 补牢:最后一个自然段。 3.图文结合,结合生活,了解“亡羊”。 (1)导语:对了,这个寓言故事先讲“亡羊”,再讲“补牢”。 (PPT示课文图画)出示任务:仔细观察图画,想一想,图中画的是什么地方?这个地方怎么样了? 个体观察思考,同桌交流。 (2)反馈指导。 预设: 第一问:图中画的是一个羊圈。 第二问:这个羊圈破了一个窟窿。 (3)出示任务:默读课文,想一想,课文的哪些句子讲到了这幅图说的情况的?用波浪线分别画出来。 个体朗读思考,同桌交流。 (4)反馈指导。(采用读中理解汇报、理解汇报中读的策略进行,并形成答案。) 预设: 句子1:原来羊圈破了个窟窿,夜里狼从窟窿钻进去,把羊叼走了。 句子2:原来狼又从窟窿钻进去,把羊叼走了。 (5)导语:对了,这两个句子讲到了图画表现的情况羊圈破了个窟窿。 出示任务:读读这两句话,想一想,这两句话除了让我们了解到羊圈破了个窟窿这个意思外,还告诉我们其他什么意思? 个体操作。 (6)反馈指导。 意思1:狼是从窟窿钻进去叼走羊的。 意思2:狼是两次从窟窿钻进去叼走羊的。(追问:你是从哪个词知道是两次的?预设:是从“又”这个词知道的。) (7)导语:不是说“亡羊补牢”了,怎么狼会两次钻进窟窿叼走羊呢? 出示任务:默读“亡羊”部分,想一想,狼两次钻进窟窿叼走羊的原因是什么?找出有关的句子,用横线画出来,然后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个体操作思考,同桌交流。 (8)反馈指导。 句子:街坊劝他说:“赶紧把羊圈修一修,堵上那个窟窿吧!” 他说:“羊已经丢了,还修羊圈干什么?” 原因:因为养羊人不听街坊的劝告,没有修羊圈堵窟窿,所以狼两次钻进窟窿叼走羊。 (9)小结:“亡羊”这一部分故事,讲了养羊人不听街坊劝告,丢了两次羊。 4.结合生活,了解“补牢”。 (1)导语:由于养羊人没有修补羊圈,狼又一次叼走了羊。养羊人接着会怎么办呢? 出示任务:默读“补牢”部分,在每一句话的开头标上序号。然后读一读每一句话,想一想:你从每一句话里,了解到养羊人的什么情况? 个体操作思考,同桌交流。 (2)反馈指导。(采用读中理解汇报、理解汇报中读的策略进行,并形成答案。) 预设: 先订正一共有几句话(共有三句话)。 第一句:了解到养羊人后悔没听劝告,想到丢了两只羊后修羊圈还不算晚。 第二句:了解到养羊人堵上了窟窿,修好了羊圈。 第三句:修好羊圈后,养羊人的羊再也没有丢了。(在这交流汇报过程中追问:“从此”说的是从什么时候开始?预设:从修好羊圈开始。) (3)小结:“补牢”这一部分故事内容,讲了养羊人丢了两次羊后,知道修羊圈还不晚,修好了羊圈,羊再没有丢了。 5.感悟“亡羊补牢”说的道理,试说这个成语的意思。 (1)故事内容我们了解了,你会对养羊人说些什么呢?你明白了一个什么道理呢? 出示任务:默读课文,想一想:读了这个故事,你会对养羊人说些什么呢?你是根据哪些句子产生这样的想法的,做上记号,然后用“我会对养羊人说”为开头说一说。 个体操作练习,四人小组交流。 (2)反馈指导。 预设: 我会对养羊人说,你如果早听街坊的劝告,就不会第二次丢羊了。 依据的句子:从“街坊劝他说”到“把羊叼走了。” 我会对养羊人说,丢了两次羊后,能听劝告修羊圈还不算晚。 依据的句子:从“他很后悔”到“他的羊再也没丢过。” (3)导语:同学们谈得到很好,那么,读了这个故事,你明白了一个什么道理呢?同桌互相说一说。 出示任务:读了这个故事,你明白了一个什么道理呢? (4)反馈指导。 预设: 读了这个故事,我明白了做了错事要听别人劝告,不然会一错再错。 读了这个故事,我明白了做了错事,认真改正,为时不晚。 提问:同学们说的都有道理,但是,“亡羊补牢”最后告诉我们是哪个道理呢?你根据什么断定的?(指名回答。预设:第2个是“亡羊补牢”最后要告诉我们的道理。断定的依据是“补牢”部分的内容。) (5)小结:“亡羊补牢”这个寓言故事,到后来,就演变成成语“亡羊补牢”,这个成语告诉我们,做了错事,认真改正,为时不晚。 (二)学习揠苗助长。 1.释题,整体感知。 (1)导语:我们已经了解了“亡羊补牢”这个故事的内容,明白了它说明的道理了。接下来,我们要学习“揠苗助长”这个故事了,同学们还记得上课伊始留下的关于题目的问题吗? 出示任务:通过读课文,你知道题目“揠苗助长”的“揠”是什么意思?“揠苗助长”这个词是什么意思? (2)反馈指导。 预设: “揠”是拔,拔高的意思。“揠苗助长”的意思是把秧苗拔高帮助它们快快生长。 (3)提问:故事讲的是什么时候?谁揠苗助长呢?(预设:课文讲的是古时候;有个人揠苗助长。) (4)小结:同学们真会读书,对了,课文讲了这样一个故事:古时候有个人把秧苗拔高帮助它们快点长高。 2.依据课题,梳理故事条理,初步了解“揠苗助长”故事内容。 (1)导语:那么,请同学们读读这个故事,看看课文从哪里写到哪里是具体写那个人揠苗助长的。 出示任务:默读课文,想一想,课文从哪里写到哪里是具体写那个人揠苗助长的,在这个部分的前面和后面画上“”。 个体操作思考。 (2)反馈指导。 预设: 课文是从“一天,”到“禾苗都长高了一大截。”具体写那个人揠苗助长的。 (3)导语:对了课文的这一部分是具体讲了那个人揠苗助长的。那么,课文剩下的两个自然段分别讲了什么意思,与揠苗助长有什么关系呢? 出示任务:默读剩下的两个自然段,想一想:它们分别讲了什么意思? 个体操作思考,同桌交流。 (4)反馈指导。 第一自然段:古时候有个人要想办法帮自己的禾苗长得快些。 第四自然段:第二天,禾苗都枯死了。 3.尝试讲故事。 (1)导语:第一自然段讲了那个人揠苗助长的原因要想办法帮自己的禾苗长得快些,所以他就揠苗助长了。第四自然段讲了那个人揠苗助长的结果禾苗都枯死了。那么,你能用自己的话讲一讲揠苗助长这个故事吗? 出示任务:朗读课文,注意那个揠苗助长的人的心情变化,用自己的话讲一讲揠苗助长的故事。注意讲清楚那个人的心情变化。 个体操作练习。 (2)反馈指导。 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评议引导: 心情变化:巴望焦急急忙高兴 情节:天天看几天后转来转去,自言自语一天想出办法,一棵棵拔高都枯死了。 4.感悟“揠苗助长”说的道理,试说这个成语的意思。 (1)导语:我们通过梳理课文条理和讲故事,了解了课文内容,接下来就要思考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了。 出示任务:默读课文,想一想:读了这个故事,你会对揠苗助长的那个人说些什么呢?你是根据哪些句子产生这样的想法的,做上记号,然后用“我会对揠苗助长的人说”为开头说一说。 个体操作练习,四人小组交流。 (2)反馈指导。 预设: 我会对揠苗助长的人说,禾苗有自己长高的过程,你不顾它们长高过程,急着把它们拔高,只会把禾苗弄死了。 依据的句子:(1)可是,一天,两天,三天,禾苗好像一点儿也没有长高。(2)一天,他终于想出了办法,就急忙跑到田里,把禾苗一棵一棵往高里拔。(3)禾苗都枯死了。 (3)导语:同学们谈得到很好,那么,读了这个故事,你明白了一个什么道理呢?同桌互相说一说。 出示任务:读了这个故事,你明白了一个什么道理呢? (4)反馈指导。 预设: 读了这个故事,我明白了做事情不能急于求成,急于求成会把事情办坏的。 (5)小结:“揠苗助长”这个寓言故事,到后来,就演变成成语“揠苗助长”,这个成语告诉我们,做事不顾规律,急于求成,会把事情办坏的。 四、完成课后“读一读”,体会状语表情达意的作用。 1.导语:课文我们学习完了,也明白了两个道理了,接着,我们还要学习一个语文小知识,同学们有兴趣吗? 出示任务:(PPT出示练习)读一读下面两组句子,想一想:一组的两个句子在用词上和表达的意思上有什么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个体操作思考,同桌交流。 2.反馈指导。 预设: 第一组: 用词上,第二个句子多了“赶紧”一词,其余相同。 表达的意思上:两个句子都表达了把羊圈修好的意思;但是第一句只是表示修好的意思,第二句则有抓紧不拖延修好的意思,把养羊人知道自己错了,要迅速修好羊圈的意思表达了出来。 第二组: 用词上第二句多了“焦急地”一词,其余相同。 表达的意思上:两个句子都表达了转来转去的意思;但是第一句只是单纯表示转来转去,第二句表示了转来转去时的心情是很着急的意思,表现了揠苗助长的那个人盼望禾苗快快长高急切的心情。 3.小结:在表示动作的词语前加了一个词语,表达的意思就具体了,就符合表达目的的需要了。我们以后写句子或写话,也可以像这两组句子的第二句那样,根据表达的需要,在表示动作的词语前加上词语,使表达的意思更具体,符合表达目的的需要。 五、会认读的字认字的评价与词语表词语读记。 (一)同桌打乱字卡顺序相互检查纠正。 (二)游戏认字(注:所出示的字脱音节,关注学习慢的学生。)。 (三)PPT示词语表词语,自由读记。 (四)游戏反馈读记(注:关注学习慢的学生。)。 六、写字指导。 (一)字形教学。 1.PPT示会写的字,读一遍。 2.同桌互相说说自己是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些字的,然后班级交流。 3.根据结构给这些会写的字分类。左右结构:钻、劝;上下结构:牢、丢、告、筋;半包围结构:疲;独体字:亡。 (二)指导书写和抄写句子。 1.指导“钻”“劝”的书写。 (1)观察并说说“钻”“劝”各部件的占位和书写要注意的笔画。 (2)(小结:都是左窄右宽。)分别提示:“钻”字左右等高;金字旁的三横和竖提的收笔都靠近竖中线,第二横压横中线起笔;右边“占”竖长;“口”扁,竖压竖中线起笔。 “劝”字右比左上下都稍伸出;又字旁捺变长点;右边“力”字横折钩起笔压竖中线起笔,撇穿插到长点下方收笔。范写“钻”。 (3)学生在教科书上描一个写一个,反馈纠正后改错,写另一个。 2.指导“牢”“丢”“告”“筋”的书写。 (1)观察并说说“牢”“丢”“告”“筋”各部件的占位和书写要注意的笔画。 (2)分别提示:“牢”字上小下大;宝盖头的点压竖中线,“牛”的第一横压横中线起笔,第二横比宝盖头宽,竖压竖中线。“筋”字上小下大;竹字头写在上半个,下部“月”字撇压横中线起笔,横折钩的横压横中线;“力”字横折钩压竖中线起笔,撇过竖中线靠近过“月”的钩收笔。“告”字上部的竖压竖中线,长横在横中线下方起笔,压横中线收笔。 “丢”字上部的竖压竖中线,长横在横中线下起笔,沾横中线下方收笔;下部撇折在竖中线起笔,撇折的撇与点的角度相同。范写“筋”“丢”字。 (3)学生在教科书上描一个写一个,反馈纠正后改错,写另一个。 3.指导“亡”字的书写。 (1)指名说说笔画笔顺,订正后全体一起书空说笔画笔顺。 (2)观察并说说“亡”各笔画起止位置。 (3)学生在教科书上描一个写一个,反馈纠正后改错,写另一个。 4.指导“疲”字的书写。 (1)观察并说说“疲”各部件的占位和书写要注意的笔画。 (2)范写,提示:病字头的点压竖中线起笔,里面的“皮”要包在病字头里面,最后一笔的捺长,并伸出病字头。 (3)学生在教科书上描一个写一个,反馈纠正后改错,写另一个。 七、总结。(学习状况和知识能力点) 八、写字练习和抄写词语表词语。 作业设计: 1.朗读课文。 2.给家人讲讲这两个寓言故事。 二年级语文寓言二则教案范文三 教材分析 本课由亡羊补牢和揠苗助长两则寓言组成。课文分别勾勒出了两个人物形象:一个懂得做错了事要及时纠正;一个做事急于求成,违背常理,结果把事情弄得更糟。这两则寓言都是家喻户晓的作品,语言简洁明快,内容生动有趣,而且非常具有现实意义。 学情分析 学生在课外阅读中多多少少都读过一些寓言故事,再加上课文选编的两则寓言故事内容较浅显,所以学生在阅读、理解方面不会有太大的难度。 教学建议 寓言常常是以一个小故事来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教学中应抓住课文篇幅短小、内容生动有趣的特点,引导学生结合课文的插图,抓住、理解重点词句,分析人物的言谈举止和心理活动,读懂课文内容。同时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导学生理解和感悟寓言,从中受到教育和启发。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会认15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说出“亡羊补牢”和“揠苗助长”这两个成语的意思。 3.通过读句子,说出每组句子的不同。 【过程与方法】 在朗读中感知课文内容,感悟词句,了解寓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懂得做错了事一定要及时改正和做事不可急于求成的道理。 重点难点 重点 1.会认15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成语“亡羊补牢”“揠苗助长”的意思。 3.通过读句子,说出每组句子的不同。 难点 懂得做错了事一定要及时改正和做事不可急于求成的道理。 教学准备 教师:生字词卡片,多媒体课件,课文内容的录音或录像。 学生:预习生字新词。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会认“亡”“牢”等10个生字,会写“钻”“劝”等6个生字。 2.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理解课文内容,说出课后练习第二题第一组句子的不同。 3.懂得应该听取他人的劝告,及时改正错误的道理。 重点难点 重点 1.会认“亡”“牢”等10个生字,会写“钻”“劝”等6个生字。 2.理解成语“亡羊补牢”的意思。 难点 理解寓言揭示的道理。 一、揭示课题,引入新课 1.出示“寓言”二字,学生齐读。师:能说说你读过的寓言是怎样的吗? (“寓言”是一种文学体裁,它往往借一个虚构的小故事来说明一个深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