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防治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五篇】.docx
文本为Word版本,下载可任意编辑学校防治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五篇】第1篇: 学校防治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 为了保障汛期灾情发生后,我矿山应急救援工作迅速、高效、有序地进行,提高我公司矿山应对汛期灾害的应急反应能力和防控能力,最大程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健康危害,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社会稳定。根据县市安监局有关文件精神,特制定改地质灾害应急预案。 一、地质灾害事件应急处理的组织管理机构和职责 (一)成立金塔县营盘宏运矿产开发有限公司地质灾害事件应急处理领导组: 组长:白天云副组长:邹玉鑫 成员:白天军苏俊白天雄彭英军殷立军付万赵兴兵李发武魏国礼栗长寿任永福李建东胡国亮闫海国蔺发雄王忠祥鲁永泽张建斌闫自飞李栋 领导小组办公室设置在M739铁矿安全环保生产技术工程科办公室,邹玉鑫担任办公室主任,负责日常工作。 地质灾害事件应急处理领导小组职责: 1、接到灾情指令后,迅速启动应急预案,组织调度各工作组开展紧急救援和灾情防控工作。 2、督促各科室落实防范措施,做好应急准备工作。 3、协调与有关部门的关系,在各厂、矿山和各部门的统一领导下,使地质灾害事件救援工作高效、有序进行。 4、向公司领导小组办公室及时汇报有关信息。二、公司各厂矿可能存在的地质灾害及风险分析 1、露天采矿工程可能存在的地质灾害及风险主要有:边坡塌陷滑坡、地面塌陷、泥石流、裂缝。2、选矿厂及其尾矿库存在的地质灾害及风险主要有:溃坝、坝体塌陷、泥石流、裂缝。 3、竖井采矿工程可能存在的地质灾害及风险主要有:冒顶片帮、透水、泥石流、地面塌陷、裂缝。三、基本情况 (一)地质灾害环境 1、选矿厂境内黑河东安属巴丹吉林沙漠边缘,西面紧靠山脉,北有隔壁沙丘,地势犹如一个天然盆地,面积约5274平方公里;属大陆性气候,冬季严寒,夏季酷热。北高南低,尾矿库受此地形的影响。 根据工程地质特征,将库区地层划分为以下3个工程地质层:层碎石土:砖红色,松散、稍密,主要为花岗岩风华产物,呈砂砾状,含未风化的原岩碎块,成分主要为钾长花岗岩,粒径大小不一,主要矿物为钾长石、长石、石英等,成因以残坡积为主,镐铲易挖,根据挖坑注水实验及地区经验,渗透系数25m/d左右,判定为中-强透水层,厂区普遍分布。厚度:0.804.50m,平均1.64m。 层钾长花岗岩(中等风化层):砖红色,坚硬致密块状,粗粒花岗岩结构,裂隙比较发育,主要矿物成分为钾长石含量(5060%),斜长石含量(1015%),石英含量(1020%),黑云母含量5%左右,闪长石含量3%左右,该层在场地内连续稳定,根据地区经验,渗透系数68m/d,判断为弱透水层,厂区普遍分布。厚度:0.52.10m,平均1.25m。 层钾长花岗岩(弱风化层):砖红色,坚硬致密块状,岩芯基本完整,粗粒花岗岩结构,块状构造,出露厚度大最大揭露深度13.5m(未揭穿),根据地区经验,渗透系数小于5m/d,判定为弱-不透水层。 2、M739铁矿矿区地形较为平坦,属中低山区,海拔高程13221370米,比高在5-12米之间,最大高差28米。气候干燥,雨量稀少,无常年河流,只有在雨季山洪爆发时形成洪流;矿区冬寒夏热,气温变化较大,年平均降雨量49毫米,多集中在7、8两个月。年平均气温最低-30.4,最高39.8,11月份开始降雪,翌年3月份解冻,3、4月多大风,最大风速15米/秒,风向已西北风为最多,少时为东南风,风力强烈,属大陆性沙漠气候。矿区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 3、石板泉铁矿地处甘肃北山中低山区,海拔1200-1500m,相对高差一般在100m以下,最大者为200m,沟谷较开阔,有利于露天开采,主要隐伏矿埋藏于平坦戈壁沙滩之下。 该区气候干燥,常年多风沙,雨雪稀少,日温差变化悬殊,冰冻期长,无霜期短,属典型大陆干早性气候。根据2023年金塔县气象站资料显示,区内年平均气温8.7,最高气温为37.8,最低气温为23.9,日温差很大。 年平均降水量59.9mm,且集中于6、7、8三个月,占到了全年降水量的70%,年平均蒸发量大于2600mm。风向以西风和西北风为主,最大风速21.7m/s,平均风力达7级,集中于4-6月与11-12月,由风力作用所产生的沙尘暴天气主要集中在4月和6月。4、王许黑山铁矿区行政区划隶属甘肃省金塔县管辖,地理座标:东经990620'991035'北纬404230404440'。矿区位于金塔北山,直距90公里(见图2),矿区有简易公路通至酒(泉)航(天城)公路,到金塔县城115公里。至兰新铁路酒泉站约180公里,交通方便。 勘查区位于北山地区,气候干旱,风多雨少,日温差大,结冰期长。年平均气温2.4,年降雨量72.7mm,年蒸发量为降雨量的17倍,平均相对湿度43%,属大陆干旱性气候。每年多西风、西北风,最大风速17米/秒,9月至次年4月为冰冻期。 矿区属浅切割的构造低中山区,地势北高南低,切割由北向南加剧,切割深度1040m,海拔1500-1650m。水系属黑河水系,水系较为发育,主要沟谷均有常年流水。矿区基岩裸露区较大,大部分面积植被稀少。 (二)诱发因素 人类工程活动和降雨量,降雨强度是诱发地质灾害的主控因素。(三)危险对象 矿山周围工矿企业点多,交通线路和水系分布都有一定的规模。地质灾害隐患严重威胁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进而制约着国民经济的建设发展。 根据以上因素,结合地质灾害调查成果,预测如下:四、预防措施 (一)加强领导,认真贯彻执行有关法规和要求。 (二)制定地质灾害防御预案,落实预防措施,使矿山每个员工都明白存在的地质灾害类型。 (三)建立"群测群防、群专结合'的监测体系。 防御地质灾害是一项社会公益性工作,"群测群防、群专结合'是防御地质灾害的根本方针。大力宣传和普及地质灾害防治的科普知识,使广大干部群众掌握基本的地质灾害识别、监测、预报知识和避让措施,强化防灾、减灾和救灾意识。增强全社会防御地质灾害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有关部门和责任人在灾情发生时应及时出动,确保汛期地质灾害应急调查及时监测方法得当,组织避险措施得力,险情信息反馈迅速。 (四)完善制度,协调配合,增强应急反应能力。 金塔县营盘宏运矿产开发有限公司地质灾害防御领导机构,完善汛期值班制度,建立应急指挥系统,加强与防洪、气象、地震、救灾等相关部门的联系,及时掌握雨情、水情、灾情,为制定当地地质灾害防治措施提供正确依据。确保各厂矿科室、公司、上级主管部门之间信息畅通,联系密切。 组织有关负责人和责任人定期或不定期对本地区重点地质灾害和危险区进行巡回检查,了解其发展趋势,督促有关部门落实预防措施,努力变被动救灾为主动防灾、减灾。 根据地质灾害分布情况,安排以下几条汛期巡回检查路线:1、选矿厂铅锌尾矿库北-铁尾矿库南黑河边;选矿厂铅锌尾矿库、铁尾矿库东一选矿厂西侧公路; 2、M739铁矿露天坑东边硅石矿-西边排土场;M739铁矿露天坑北侧西边排土场-破碎厂北边防洪坝北;3、石板泉西边95线楼天坑北侧-东边10千伏变电站;4、王许黑山西矿生活区南北一东矿区破碎厂东边。 五、矿山工程可能存在的地质灾害及风险分析主要有:透水、山洪、泥石流、滑坡、塌陷。 (一)透水 透水事故是指矿井在建设和生产过程中,由于防治水措施不到位而导致地表水和地下水通过裂隙、断层、塌陷区等各种通道无控制地涌入矿井工作面,造成作业人员伤亡或矿井财产损失的水灾事故,通常也称为透水。 当地降雨量少,但有时会突发暴雨,若井口未高于当地洪水标准地表lm以上设置,井口位置低,周围未设置排洪设施,井口外分布有堑沟等,另外在露天采坑上游若未设置排洪设施等,在突发暴雨时,雨水从塌陷裂隙缝与矿井连通处流入就会形成透水。1、地面有塌陷区,裂隙遇大雨和暴雨时,雨水从塌陷裂缝与矿井连通处流入形成透水;2、地质钻孔未封闭或封孔质量不好,将成为导水通道,威胁井下安全; 3、由于排水设备不足,水仓容量不够等造成井巷局部被淹没或全部被淹没; 4、如果井下掘井过程中不能坚持探放水原则,可能造成矿井涌水事故; 5、探放水措施制定不完善,现场管理不到位,作业人员未进行相关培训,可能造成透水。 (二)山洪 山洪灾害是指由山洪暴发而给人类社会系统所带来的危害,包括溪河洪水泛滥、泥石流、山体滑坡等造成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基础设施毁坏,以及环境资源破坏等。应采取下列措施:1、结合工程施工特点,对防洪工程设施进行全面检查,清挖河道及排水沟淤泥,做好河道及水沟的疏浚清障工作,引洪水主流顺河道或排水沟而下,避免洪水对施工现场及驻地的冲击。2、防洪系统如有薄弱环节,应及时加高、加宽,以保证防洪的需要,并在雨季来临前,准备好必要的防洪材料,以备现场使用,提前安排好防范设备和组织好防洪突击人员。 3、采坑边坡如遇大的雨情,应采取筑土疏通等临时性措施,防止雨水淹没设备和工作面。 4、要准备足够的排水设备、防洪器材、物品。 5、如遇山洪防汛领导小组应及时组织抢险救灾人员进行抢险救灾活动,各施工单位要领导要坚守在本施工区域,负责组织抗洪抢险工作,任河段,做好堤坝监视、汛情通报和险情处理工作。6、如遇山洪井、坑下人员立即撤出,并迅速观测并判断水情。在危及人员安全时,立即组织人员把设备撤离到安全地点。7、洪水暂退时期,要增设现场值班人员,昼夜观测水情,发现异常情况立即报告领导和调度室。 8、如遇暴雨冲刷,边坡遭到破坏,有大量雨水泄入时,要将坑下设备转移到地形较高之处,并加强排水和疏通工作。 (三)泥石流 1、首先应要求治理泥石流上游形成区的滑坡、崩塌防止河道两岸的、松散残坡积物淤积河道,切断泥石流的物质来源。2、清理河道中已经淤积的松散堆积物,保证水流畅通,避免洪水直接冲刷坡积物。 3、重要建筑设施前方应修建楔形分流堤,防止被泥石流直接冲击。4、整顿治理区域内不合规范的小矿井 5、未作治理工程时,应以避让为主,建议搬迁泥石流影响区居民,并禁止在该区域修建长久性建筑物。 6、应急路线应由中间向两侧撤离,随时保证道路的畅通无阻。7、汛期应有雨情、水位、泥位专职值守,定期观测,形成数据体系,并定期上报。 (四)滑坡 露天边坡发生事故的主要类型是滑坡、坍塌事故,即岩体经开采后,形成了一定的空间,破坏了岩体的原始应力,使围岩在较大范围内沿某-特定的剪切面滑动、坍塌,对现场作业人员造成伤害。原因是掘进方法不合理,掘进顺序不妥当;边坡有大的结构弱面;未依岩体节理、层理顺势开采。 边坡监控方式、方法和预防措施:1、设置露天边坡观测线; 2、发现有边坡坍塌预兆时,要以最快的速度通知人员迅速向最近的安全出口撤离; 3、必须迅速撤至相对较安全位置等待救援;;4、设立安全岗哨,禁止非救灾人员进入灾区; 5、当发现有异常情况,要立即组织人员向安全地方撤离。(五)地面塌陷 空区回填,采区预留保安矿柱,防止塌陷继续下陷和诱发新的地质灾害。 1、坑道闭坑道应严格按规范验收,特别是对采空区的处理,闭坑报告的提交应严格按程序,并要求真实客观反映井下情况。2、禁止非法进入矿井挖掘残余矿柱。3、搬迁采空区上部及塌陷影响区居民。 六、加强领导,增强防危意识;我公司非常重视该项工作,成立了以主要负责人为组长,常务副总经理为副组长的防危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协调处理防危工作。 七、根据各处地质灾害点情况,全面落实了预防方案和措施,落实了防御责任人,值班报警制度,重点地质灾害长期监测,监测人员要做好记录,建立了厂矿、车间(区、队)、班组三级地质灾害防御体系。把灾害减轻到最低,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组织机构:为了更好地落实防灾预案、险情巡查、汛期值班、灾情速报、应急调查等各项地质灾害防治制度和措施,最大限度降低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金塔县营盘宏运矿产开发有限公司建立地质灾害防治应急抢险队。组成人员名单如下: 指挥长:邹玉鑫副指挥长:白天军 应急分队成员:苏俊白天雄彭英俊殷立军付万赵兴兵李发武魏国礼栗长寿任水福李建东胡国亮闫海国蔺发雄王忠祥鲁永泽张建斌闫自飞李栋。 金塔县营盘宏运矿产开发有限公司地质灾害防治应急指挥部以及各厂矿山地质灾害防治应急领导小组和抢险队组成。 第2篇: 学校防治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 我镇地处皖南山区,地质构造比较复杂,属地质灾害易发地区,灾害点位于镇村小河里组,灾害类型为滑坡,规模主轴长100米,最大宽为300米,估计厚510米,体积1.68万立方米,诱发原因为强降雨,威胁小河里组25户130人,约125万元财产。 一、防治方案 滑坡是斜坡上的土体或者岩体,受地下水活动及人工切坡等因素影响,在重力作用下,沿一定的软弱带整体或分散地顺坡向下滑动而造成的,我镇拟对该地质灾害点进行重点防治。首先在滑坡位置竖立醒目的地质灾害隐患点警示标志牌,同时发放群防群测"明白卡',加强农户特别是受威胁对象的防治意识;其次,做好对该灾害点的监测工作,设定监测人,做好日常监测数据的纪录,雨季尤其是强降雨期间加强监测,防患于未然;再次,要治理灾害点的地表条件,要植树种草,禁止乱砍滥伐,保证植被覆盖率,同时适当削方减载,采取支档、避让等措施,消除地质灾害隐患。 二、应急预案 (一)灾前预警 一方面根据县气象局的异常暴雨天气预报发现监测点出现异常变化时,由办公室提前通知灾害易发点的责任人,发出预警;另一方面根据监测人对灾害点的监测情况进行统计,判断出险情时发出预警。预警方式为鸣锣,同时向受害点群众发出警告,要求尽快疏散,尽可能搬离灾害点,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二)加强组织领导 成立领导组,由镇长任组长,明确责任,统一部署救灾工作,各部门负责人任成员,明确分工责任,服从组织领导,保障救灾效率。 (三)防灾措施 根据小河里滑坡的地理位置及交通条件,确定险情发生后的撤离路线为向滑坡体的两侧疏散,最后在龙山村路集中,要有组织有纪律地在监测人汪四清的带领下,尽快逃离灾害点,严禁向灾害体运动前方撤离,尽可能的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四)防灾机构组成 1、灾害调查组:由国土所牵头,负责灾情调查上报和监测点的建立,危险区、段、点的确立。 2、宣传教育组:由中学及中心小学牵头,负责防治知识宣传、灾情收集报道。 3、医疗救护组:由卫生院具体负责救护工作,首要保障人民生命安全。 4、秩序维护组:由司法所、派出所组成,负责秩序维护,组织疏散、保护财产等。 5、后勤保障组:由民政所及财政分局组成,负责对灾后情况进行统计上报,并及时向有关部门申请援助,尽量减少人民的财产损失。 第3篇: 学校防治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 为最大限度地减轻或避免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高效有序地做好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工作,维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根据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制定本预案。 一、总则 本预案所称突发性地质灾害,是指自然因素或者人为活动引发的危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崩塌、滑坡、泥 石流、地面塌陷等与地质作用有关的地质灾害。 地质灾害应急工作遵循"统一领导,分工负责;分级管理,属地为主;未雨绸缪,有备无患'的原则。 本预案适用于*县境内的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工作。 二、组织机构和职责任务 (一)组织机构 成立*县地质灾害防治应急领导小组(同地质灾害防治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技术咨询组、应急指挥部。 地质灾害防治应急领导小组办公室(以下简称"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国土资源局,具体负责领导小组的日常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的联络员参加办公室的工作。 技术咨询组由国土资源局组织全县地质灾害防治应急工作专家组,专家组在领导小组办公室管理下,具体负责地质灾害防治和应急工作的技术咨询。 应急指挥部由县领导小组副组长或组长任总指挥。应急指挥部下设办公室(由领导小组办公室承担),紧急抢险救灾组,应急调查、监测和治理组,医疗救护和卫生防疫组,治安、交通和通信组,基本生活保障组,信息报送和处理组,应急资金保障组。 (二)职责任务 领导小组职责任务是统一领导全县地质灾害应急工作;建立健全全县地质灾害应急工作制度和部门联动机制;负责报告特大型和大型地质灾害应急工作指导做好中型和小型地质灾害应急工作。 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收集、分析灾害信息,向领导小组报告;传达领导小组工作指令;协调有关部门的应急工作对灾害损失及影响进行评估;制定地质灾害应急对策和措施;负责地质灾害应急工作的信息发布。 技术咨询组根据我县地质条件和气象预测资料,结合实际,进行年度地质灾害趋势预测;现场核查已出现地质灾害的具体地点,确定危害程度;对出现地质灾害提出具体防治建议;负责地质灾害应急调查、应急评估、趋势预测的技术咨询工作。 应急指挥部执行上级领导小组下达的地质灾害抢险救灾任务;指挥、协调和组织地质灾害的应急工作。 三、预防和预警机制 (一)预防预警信息 建立以预防为主的监测预警体系。国土资源、水务和气象部门协调联动,及时传送、发布地质灾害险情灾情、气象和汛情信息。预报信息要立即通知有关乡镇和村庄,及地质灾害危险点的防灾责任人,监测人和该区域内的群众,做好防灾各项准备工作。 充分发挥群测群防和专业监测网络的作用,及时划定灾害危险区,设置危险区警示标志,确定预警信号和撤离路线,依据险情变化及时提出应急对策,情况危急时强制组织避灾疏散。 (二)应急抢险救援工作 出现特大型地质灾害后6小时内,出现大型地质灾害后12小时内,出现中型地质灾害后24小时内,县级领导小组办公室速报市领导小组办公室;同时越级速报省级和国家级领导小组办公室;出现小型地质灾害后,县领导小组办公室向县政府和市领导小组报告。 灾情速报报告的内容主要包括地质灾害险情或灾情出现的地点和时间、灾害类型、规模、可能的引发因素和发展趋势等。对于已发生的地质灾害,速报报告内容应包括伤亡和失踪人数以及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 出现地质灾害险情或灾情后,县立即启动地质灾害应急预案,成立地质灾害应急指挥部,应急相应开始。划定地质灾害危险区,予以公告,在地质灾害危险区设立明显警示标志,宣布进入地质灾害应急期。 应急指挥部各小组分工如下: 1、办公室 主要任务是根据总指挥的命令,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具体组织实施抢险工作;协调并督促、检查、落实应急指挥部各工作组之间的各项应急工作;及时向总指挥汇报抢险工作进展情况;按照指挥部指令,协调各工作组依据应急预案的分工,有效开展各项应急工作。 2、紧急抢险救灾组 由公安、建设、水务、电力、旅游等部门组成,必要时安排武警参加。由公安部门牵头。 主要任务:险情出现时组织动员受灾害威胁的群众疏散,并转移到安全地带,可强制组织避灾疏散;采取有效措施,消除可能发生的灾害隐患,保护供水、供电等生命线工程免遭损毁;负责旅游资源的保护和排险。灾情发生时组织抢险队伍抢救压埋人员;组织动员受灾害威胁的居民疏散,转移到安全地带,情况危急时可强制组织避灾疏散,采取有效措施,消除可能发生的灾害隐患,保护供水、供电等生命线工程免遭损坏;负责旅游资源的保护和排险。 3、应急调查、监测和治理组 由国土资源、水务、气象部门组成。国土资源部门牵头。 主要任务:组织应急调查和险情监测工作,并对险情和灾情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提出应急抢险救灾措施建议;组织专业队伍和施工队伍,实施必要的应急抢险,减缓和排除险情灾情进一步发展;负责提供地质灾害预警预报所需的气象资料信息,对气象条件进行监测预报;负责水情和汛情监测。 4、医疗救护和卫生防疫组 由卫生、药监等部门组成。卫生部门牵头。 主要任务:做好急救准备工作,包括所需药品、医疗器械、卫生安全监测设备的准备等。 5、治安、交通和通讯组 由公安、交通、通讯部门组成。公安部门牵头。 主要任务:维护社会治安,打击蓄意扩大传播险情的违法活动;采取有效措施,保障交通干线及通信设施的安全,确保道路和通讯畅通。 6、基本生活保障组 由民政、财政、商务等部门及保险公司组成,民政部门牵头。 主要任务:及时设置避险场所和救济物资供应点,做好避险救济物资的供应、调配和管理,妥善安排避险人员的生活;做好保险理赔准备工作。 7、信息报送和处理组 由国土资源局、民政局、建设局、水务局、交通局、气象局、安监局组成。国土资源局牵头。 主要任务:调查、核实险情灾情发生的时间、位置、规模、潜在的威胁和影响范围及诱发因素;组织险情监测;实行掌握险情动态,及时分析、预测险情灾情发展趋势,随时根据险情灾情变化提出应急防范的对策、措施并报告应急指挥部,及时指导险情灾情应急工作进展。 8、应急资金保障组 由财政、发改、国土资源、民政、建设、交通、水务等部门组成,财政局牵头。 主要任务:负责应急抢险资金的筹集和落实;做好应急抢险资金的分配及使用的监督、管理等工作。 经技术咨询组鉴定地质灾害险情或灾情已消除,或者得到有效控制后,应急指挥部撤销划定的地质灾害危险区,宣布险情或灾情应急期结束,应急相应结束,并予以公告。 四、应急保障 加强通讯与信息传递机构、人员和装备的建设,确保信息畅通。 应急队伍平时要有针对性地开展应急演练,确保应急处理及时到位。 各相关部门要储备好必要的抢险救灾专用物资,确保抢险救灾物资到位。 因抢险救灾需要,临时调用单位和个人的物资、设施、设备或者占用其房屋、土地的,待灾害应急期结束后要及时归还;无法归还或者造成损失的,要给予适当的补偿。 加强公众防灾、减灾知识的宣传和培训,增强公众的防灾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五、其它事项 1、本预案将根据地质灾害应急工作实际需要,由县地质灾害防治应急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适时进行修订。 2、本预案经县政府批准后实施。 第4篇: 学校防治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 一、基本概况 我乡山地地质灾害种类主要体现为:地面塌陷,滑坡,地裂缝,地面沉降,河库塌岸等。 二、重点防范区段 根据要求,结合我乡实际,圈定全乡重点防范区段为:_、_、_等。 三、防范措施 落实防灾职责制,逐点落实包括监测、报警、疏散、应急抢险等应急措施。 做好经常的宣传工作,使广大干部群众提高对地质灾害的认识,加强自身防范,预测和自救潜力。 制定监测人员培训计划和重要隐患点巡回检查,以及建立地质灾害巡查制度。 四、成立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组和抢险指挥部,定领导、定区域、定任务、落实职责 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下设办公室,由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 抢险指挥部成员名单 指挥长: 副指挥长: 成员: 五、职责分工 地质灾害监测总负责人: 职责人: 河库监测总负责人: 职责人: 各村民组长为监测员,对各自的村、组的地质灾害状况进行监测。遇到灾情时,由监测员负责通知村、乡相关负责人并首先组织抢险人员及时对受灾人员进行撤离和救助。 第5篇: 学校防治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 *文件关于做好汛期安全工作的通知(沈教体发2023189号)的要求,结合学校的工作指示精神,按照"预防第一、自救为主、统一指挥、分工协作'的原则,避免或最大限度地减轻灾害造成的损失,保护我校师生生命、财产安全和维护社会稳定,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预案。 一、地质灾害应急 本预案的地质灾害,是指由于自然因素或人为活动引发的危害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的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等与地质作用有关的灾害。 二、工作目标 我校落实责任制,学校领导班子是带头人,加强自然灾害危害性的教育,提高我校全体师生自我保护意识;做到早预防、早报告、早处置;建立快速反映的应急处理机制,及时采取措施,确保不因自然灾害而危及师生安全的财产损失。 三、工作原则 (一)预防为主,常抓不懈。经常宣传地质灾害事故的预防知识,提高学校的师生的安全保护意识。加强日常检查,发生隐患及早采取有效的预防和控制措施,努力减小自然灾害事故的损失。 (二)依法管理,统一领导。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对自然灾害事故的预防、报告控制和救治工作实行依法管理,对于违法行为,依法追究责任,在当地政府和学校的领导下。学校成立地质灾害事故应急处置领导小组,负责预防、指挥、协调、处理工作。 (三)快速反应,高效运转。建立预警快速反应机制,增强人力、物力、财力储备,提高应急处理能力。一旦发生地质灾害事故,快速反应,及时高效地做好处置工作。 四、组织管理 我校成立地质灾害应急领导小组,统一指挥防灾减灾工作。 (一)?观庄中学地质灾害应急机构及职责 1、应急领导小组及职责 组长:郑某某 职责:负责学校及上级领导的请示和指令下达,组织防灾减灾工作的相关事宜,对灾害处理进行全面调度和指挥工作。 副组长:孙某某、孙某某 职责:建立"一岗双责',在组长的统一指挥下,负责对各教师及班级干进行统一调度,对所分管的工作进行统一安排,深入一线进行现场指挥,对灾后重建工作进行指导。 (1)后勤保障:学校总务处。负责人:李伟 职责:负责救灾资金、物质、机械、调配和运输,保障救灾物质及时足量到位,搞好灾后物质供应;做好救灾损失评估和上报工作;安排好救灾资金和抚恤金,为早日恢复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工作创造条件。 (3)救灾的事故处理组:教导处。责任人:邹某某。 职责:迅速组织实施抢险救灾;处理灾后事故,调查灾情、分类统计、登记造册;指导学校灾后重建工作。 (4)教育宣传和防疫组:学校团委。责任人:姜某某。 职责:负责与疾控中心和卫生部门联系,做好药品医疗设备的器械的准备,普及卫生知识和急救知识,协同乡村卫生站和卫生防疫部门做好学校急救和卫生防疫工作,预防和控制传染病、流行病在校园的爆发和流行;积极做好预防各种突发性地质灾害知识教育,指导各学校搞好自救、逃生演练,落实灾后教育教学用房和场地,搞好师生心理疏导和教育,平定师生情绪,及时安排落实复课时间,确保学校尽快恢复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收集、挖掘、整理防震减灾活动中的典型事迹的人物,及时宣传报道。 (5)组员:各班主任。 职责:及时了解防震减灾活动及震后抢险救灾活动情况,防止造谣、传谣,并及时辟谣,对造谣、传谣的行为迅速调查和依法处理,维护社会和学校稳定。 (二)学校地质灾害救助应急机构及职责 1、学校救助应急领导小组 学校成立由校长负责的学校地质灾害事故工作领导小组,教育负责落实学校地质事故的预防工作。 职责: (1)根据当地政府和中心学校的预防地质灾害事故应急预案制定本校的地质灾害事故应急预案。 (2)建立健全地质灾害事故预防责任制。汇总和收集学校地质灾害事故的信息情况,及时上报。 (3)根据不同的季节和情况,广泛深入地开展预防地质灾害事故的知识宣传,提高师生的预防能力和意识。 (4)检查、督促学校预防地质灾害事故的落实情况。 (5)经常性的开展校舍、场地、山坡、围墙、水沟、电线、烟囱、树木等建筑物的安全检查,预防地质灾害事故的发生。 (6)根据地质灾害事故的预警,切实做好师生的安全和疏散工作。 (7)在当地政府、学校领导的指挥下,迅速做好因地质灾害事故而发生的处置工作。 2、应急工作组及职责 学校应成立后勤保障、事故出库和教育宣传等应急工作组,并明确职责,责任到人。 五、地质灾害事故的报告 (一)学校在狂风、暴风、地震等地质灾害期间,建立24小时值班制度,并设立和开通值班电话。 (二)严格执行学校重大地质灾害事故报告制度。对发生的事故做好按程序逐级报告,并以最快的通信方式报告有关部门,确保信息畅通。 (三)不隐瞒、缓报、谎报,或授意他人隐瞒、缓报、谎报。 (四)建立地质灾害事故举报制度。教师或个人有责任和权力向学校或上级部门举报地质灾害事故的隐患,有权向上级政府部门举报有关学校不履行地质灾害事故应急处理规定和职责的情况。 六、地质灾害事故的应急反应 根据地质灾害事故的发生情况,结合学校的特点,启动相应的地质灾害事故的应急预案,做出应急反应的处置。保证组织落实,人力落实,财力落实,以最快、最高效的办法处置时间,确保师生的安全。 (一)地质灾害发生时,由学校当天值周人员和在校教师等采取鸣锣、吹哨或校园广播(喇叭)等方式发布紧急预警撤离信号。 (二)立即停止一切教学活动,所有学校教师参加救援和疏导。在上课时由各任课教师带领学生按指定线路到指定地点集中,班主任;立即到班,老师在确认学生完全撤离后最后一个撤离。 (三)任课教师、班主任应按照平时安全演练逃生的路线有组织、迅速地疏散学生;地震、火灾等其他灾害发生时,如安全通道破坏无法安全撤离时要稳定学生的情绪,并引导学生转移到相对安全的地方等待救援。 (四)紧急撤离时,学生应停止一切其他活动,不得携带书包,迅速离开现场,听从老师指导,互相照顾,帮助弱小、有病同学撤离。 (五)值周或后勤教师听到信号后立即打开所有大门,并立即检查应急通道是否打开畅通。 (六)在紧急疏散学校师生至安全地点的同时,半小时内向当地政府、国土资源部门、中心学校领导小组综合组报告。 (七)工作时间发生火灾时,发现者除拨打119、110报警外,迅速报告学校领导,校领导应立即指挥工作人员关闭电源;夜间发生火灾时,发现者要大声呼救,立即拨打119、110报警电话,并报告学校领导。 (八)发生漏水现象危及学生安全的应立即切断水源(消防用水源除外)。 (九)在报警的同时校领导应立即到一线进行指挥,学校应急领导小组迅速作出反应,指挥教师迅速到达指定位置。 1、教育宣传组:将相关情况报告主管部门、当地政府领导及各有关部门,联系110等相关部门到场扑救,联系医疗部门实施医疗救护。 2、事故处理组:引导学生安全撤离到安全的疏散集中地,并要安慰管理好学生,不使学生走失、走散。将受伤师生及时送往医院救治或就地对伤员展开救护,并就地取材营救尚未脱险师生。 3、后勤保障组:保障人、财、物及时到位,尽最大可能保证师生生命安全,使损失减少到最小。 (十)除不可抗力的地震等自然灾害外,人为引起的灾害应保护好现场,协助公安、消防部门进行事故现场分析,查明原因。 七、灾后处置 (一)地质灾害发生后,学校要在灾害体周围设立醒目的警示标志,并派专人对地质灾害进行24小时动态监测,每半小时向中心学校领导小组、当地政府相关部门报告一次灾害体动态变化情况。 (二)学校要迅速协调镇政府和村委组织师生撤离和财产转移,转移方向为灾害体发生点两侧的安全地带,并妥善安置受灾人员。 (三)若发生严重人员伤害,要立即组织人员将伤者送往当地卫生院救治,同时请求镇级及其他卫生站援救。 (四)若有疫情发生时,应迅速向中心学校领导小组综合组、当地政府和卫生院紧急报告,尽可能将疫情控制在萌芽状态。 (五)恢复正常教育教学秩序及灾后重建工作等。 (六)协助相关部门作好善后处理工作。 八、责任追究 根据法律法规及有关规定的要求,学校校长是本校安全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对师生安全、学校稳定工作负总责。实行责任追究制,对玩忽职守、疏于管理、造成学校自然灾害事故者,应视情节轻重,给予有关责任人相应处分,触犯法律的要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第 29 页 共 29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