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教育学教育心理学高分通关题型题库附解析答案.doc
-
资源ID:73399830
资源大小:38.50KB
全文页数:28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重庆市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教育学教育心理学高分通关题型题库附解析答案.doc
重庆市重庆市 20232023 年教师资格之中学教育学教育心理学高年教师资格之中学教育学教育心理学高分通关题型题库附解析答案分通关题型题库附解析答案单选题(共单选题(共 5050 题)题)1、通过设计道德两难问题,并在道德讨论中采用“引入性提问”和“深入性提问”的道德教育模式A.体谅模式B.社会效仿模式C.活动模式D.认知模式【答案】D2、已有研究指出:书面语言学习的关键是()A.4-5 岁B.6 岁C.7 岁D.8 岁【答案】A3、学生通过学习后,能说出“诚信”的含义。根据加涅的学习分类,这种水平的学习主要属于()A.言语信息学习B.智慧技能学习C.认知策略学习D.态度学习【答案】A4、当代“教学”观变革所体现的主要趋势包括()A.从重视学生向重视教师转变B.从重视能力向重视知识转变C.从重视学法向重视教法转变D.从重视继承向重视创新转变【答案】D5、学校不得使未成年学生在危及人身安全、健康的校舍和其他教育教学设施中活动,否则就违反了学生的()。A.人身自由权B.人格尊严权C.身心健康权D.个人隐私权【答案】C6、英国学校德育学家麦克费尔提出的德育模式是()。A.目的游离模式B.认知模式C.体谅模式D.社会模仿模式E.目标模式【答案】C7、问题解决的第三个阶段()A.发现问题B.提出假设C.理解问题D.检验假设【答案】B8、中学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主要分为三个方面,即学习辅导、生活辅导和()。A.心理指导B.择业指导C.心理咨询D.交往指导【答案】B9、教师的最基本形象是A.人格形象B.文化形象C.道德形象D.园丁形象【答案】C10、学生由过分重视成绩排名而产生的学习动机属于()。A.认知内驱力B.自我提高内驱力C.附属内驱力D.交往内驱力【答案】B11、根据安德森的观点,关于”怎么做”的知识属于A.实践性知识B.基础性知识C.程序性知识D.陈述性知识【答案】C12、衡量一个测验能否测量出所要测量的品质的指标被称为()。A.效度B.区分度C.信度D.难度【答案】A13、记忆的发展是从机械记忆到意义记忆,思维的发展是从具体思维到抽象思维,这说明学生的 身心发展具有()A.顺序性与阶段性B.不均衡性C.个体差异性D.整体性【答案】A14、“因材施教”、“长善救失”教育原则的基础是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A.分化与互补协调性B.顺序与阶段性C.个别差异性D.不平衡性【答案】A15、创设问题情境的核心是()。A.熟悉教材B.以多种形式创造问题情境并贯穿始终C.实施启发式教学D.了解学生【答案】C16、研究者通过感官或借助一定的仪器,有目的、有计划地考察和描述人心理活动的表现,收集研究资料。这是教育心理研究中的A.问卷法B.观察法C.经验法D.访谈法【答案】B17、下列关于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作用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B.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受教育的权利C.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目的D.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规模【答案】D18、衡量一个教师是否成熟的标志之一是其能否自觉()。A.关注生存B.关注情境C.关注学生D.关注自我【答案】C19、教育目的和教育方针的关系是()。A.教育方针包括教育目的,教育目的是教育方针的重要内容之一B.教育目的就是教育方针,二者指的是同一件事C.教育方针属教育政策范略,教育目的属教育理论范畴,二者没有直接联系D.教育目的包括教育方针,教育方针是教育目的的重要组成部分【答案】A20、课堂里某种占优势的态度与情感的综合状态称为()。A.群体凝聚聚力B.人际关系C.课堂气氛D.群体规范【答案】C21、美国教育心理学初创期大致为()。A.20 世纪 20 年代以前B.19 世纪 80 年代C.19 世纪 20 年代D.20 世纪 80 年代【答案】A22、“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这句话体现的德育原则是()。A.因材施教原则B.导向性原则C.疏导原则D.教育的一致性原则【答案】A23、患者男,30 岁。发热待查,需要做免疫球蛋白 IgG、IgA 以及 IgM 检查。除了常用的免疫比浊法外,在基层医院还需使用下列何种方法检测?()A.化学发光试验B.间接凝集试验C.放射免疫试验D.单向扩散试验E.直接凝集试验【答案】D24、影响学生学习特点的内部因素是()。A.学生掌握的学习方法B.学生的心理品质C.学习内容D.学生的基础知识【答案】B25、普遍认为,当今学习目标之父是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的()A.泰勒B.布鲁纳C.布鲁姆D.班杜拉【答案】A26、科研工作中,单克隆抗体纯化的常用方法不包括()。A.免疫染色萃取B.离子交换层析C.辛酸提取D.凝胶过滤E.盐析【答案】A27、根据一定的要求和标准,对学生的思想言行做出判断的德育方法是()。A.说服法B.陶冶法C.实际锻炼法D.品德评价法【答案】D28、一名教师能否正确履行教师角色的根本条件()。A.教师的语言天赋B.教师的专业素养C.教师的角色认同D.教师资格证书【答案】B29、分布于支气管,胃肠道,子宫颈管的细胞为()。A.柱状上皮B.单层立方上皮细胞C.鳞状上皮细胞D.移行上皮细胞E.间皮细胞【答案】A30、测验分数的稳定性,是指测验的()A.效度B.难度C.信度D.区分度【答案】C31、血清中 PAMY 活性升高反映受损的器官是()。A.肾脏B.胰腺C.肝脏D.心脏E.唾液腺【答案】B32、下列有关国家的课程表述中不正确的是()。A.国家课程是一级课程B.国家课程采用研发开发推广的开发模式C.省、自治区、直辖市可以根据需要,对国家课程进行调整D.国家课程是为了确保全国统一,共同的教育教学质量【答案】C33、新中国第一次学制改革是在()A.1951 年B.1949 年C.1950 年D.1952 年【答案】A34、非小细胞肺癌的肿瘤标志物为()。A.CEAB.PSAC.Cyfra21-1D.NSE.AFP【答案】C35、冷球蛋白出现沉淀时的温度是()。A.20B.56C.4D.37E.25【答案】C36、形成学校文化的最重要的因素是()。A.教师文化B.学生文化C.物质文化D.制度文化【答案】A37、AFP 升高时最有诊断意义的疾病是()。A.肝转移癌B.肝硬化C.胆管细胞癌D.原发性肝癌E.慢性活动性肝癌【答案】D38、教师形象的核心是()A.文化形象B.道德形象C.人格形象D.春蚕形象【答案】A39、被称为“心理断乳期”阶段的是()。A.幼儿期B.青年期C.少年期D.儿童期【答案】C40、工业社会教育的特征是()A.教育与生产劳动从分离走向结合B.教育的公共性日益淡化C.教育的复杂程度越来越低D.教育的理论自觉性越来越低【答案】A41、某老师在做经验交流时强调学生学习主动性的重要性、合作性、情境创造性为()。A.人本主义学习B.认知学习策略C.联结学习D.建构主义【答案】D42、操作技能形成的具体途径()A.模仿B.练习C.想象D.学习【答案】B43、人的发展既体现出量的积累,又表现出质的飞跃,当某些代表新质要素的量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导致质的飞跃,这体现了人的发展的()。A.顺序性B.不平衡性C.阶段性D.个别差异性【答案】C44、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在完成某一阶段工作时,希望受教育者达到的要求或发生变化结果,这被称为()。A.教育目的B.培养目标C.课程目标D.教学目标【答案】D45、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A.心理过程B.信息过程C.逻辑过程D.认识过程【答案】D46、学生们自发组织的文艺活动小组属于非正式组织的()A.娱乐型B.消极型?C.积极型D.破坏型【答案】C47、外铄论的代表人物是()A.格赛尔B.孟子C.弗洛伊德D.华生【答案】D48、受先前活动影响而产生的心理活动的特殊准备状态称为()A.原型启发B.功能固着C.负向迁移D.定势影响【答案】D49、我国古代的六艺教育的中心()A.礼和乐B.射和御C.书与教D.射与乐【答案】A50、参与小组讨论的人数一般以()。A.23 人为宜B.58 人为宜C.10 人以上为宜D.20 人以上为宜【答案】B多选题(共多选题(共 2020 题)题)1、与 CML 慢性期血象不符合的是()。A.RBC 和 HGB 减低不明显,少数甚至稍高B.WBC 显著增高,多在(100300)109/L 之间C.可见各阶段粒细胞,以成熟粒细胞为主D.原粒细胞(型)10%E.嗜碱性粒细胞可增高,达 10%以上【答案】C2、制约学校课程的主要因素有()。A.社会B.儿童C.知识D.家长【答案】ABC3、影响创造性的因素有()。A.环境B.人际关系C.智力D.政治体制E.个性【答案】AC4、成人 RDW-CV 的参考值为A.10B.20C.15D.45E.30【答案】C5、衡量教师社会地位高低的指标性因素是()。A.政治地位B.经济地位C.文化地位D.教师的权威【答案】B6、个体的主观能动性按活动水平可以分成()。A.行为程序水平B.社会水平C.心理水平D.生理水平【答案】BCD7、德育的任务包括()A.培养学生的正确审美观点B.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C.培养学生良好、健康的心理品质D.发展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能力E.培养学生正确的政治方向【答案】BCD8、医学伦理学公正原则要求对病人()。A.充满耐心B.细致周到C.一视同仁D.充满爱心E.充满责任心【答案】C9、教学认识过程是一种间接性的认识过程,具体体现在()。A.由教师发挥主导作用B.借助工具认识事物C.认识对象的间接性D.认识方式的间接性E.学生是不成熟的认识主体【答案】CD10、学生间的认知方式差异主要表现在()A.场独立与场依存B.自我型和开放型C.深思型与冲动型D.辅合型与发散型E.安静与兴奋【答案】ACD11、患者男,26 岁。自感乏力、厌油、食欲减退、畏寒、高热 3 天,体温39,巩膜黄染,诊断为病毒性肝炎。反映急性肝细胞损伤最敏感的指标是()。A.ALPB.ALTC.GGTD.LDHE.AST【答案】B12、抗血清的鉴定不包括()。A.敏感性测定B.特异性鉴定C.效价测定D.纯度鉴定E.亲和力鉴定【答案】A13、初次分离需要 L-半胱氨酸的细菌是()。A.肺炎链球菌B.大肠埃希菌C.金黄色葡萄球菌D.铜绿假单胞菌E.军团菌【答案】14、元认知的结构包括A.元认知态度B.元认知知识C.元认知体验D.元认知监控 E:元认知情感【答案】BCD15、医务人员进行自我道德评价的方式是()A.名誉B.效果C.感觉D.动机E.良心【答案】16、学生课堂学习动机由哪些选项构成()A.认知的内驱力B.自我提高的内驱力C.附属的内驱力D.交往的内驱力E.获得认同的内驱力【答案】ABC17、用 Ficoll 分层液分离外周血中的单个核细胞其分布由上而下依次为A.红细胞、粒细胞、单个核细胞、血浆B.血浆、粒细胞、单个核细胞、红细胞C.血浆、单个核细胞、红细胞、粒细胞D.粒细胞、单个核细胞、红细胞、血浆E.血浆、单个核细胞、粒细胞、红细胞【答案】18、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是()A.教育促进劳动力的生产和再生产B.教育促进社会变革C.教育促进科学知识的生产和再生产D.教育对文化的延续【答案】AC19、目前临床上诊断丙肝最常用的指标是A.抗 HCV-IgMB.抗 HCV-IgGC.HCV-RNAD.抗 HCV-IgE.抗 HCV-IgA【答案】A20、家庭教育的主要任务有()。A.保护子女身心健康,增强他们的体质B.为了子女的学习创造良好条件C.积极参加公益活动和安排好寒暑假及节假日活动D.加强对子女的思想品德和健康人格教育E.制定家庭计划,配合学校教育工作【答案】ABD大题(共大题(共 1010 题)题)一、一位初二学生,学习基础差,考分低,几次考试成绩均未超过 60 分。任课教师大多认为他是低能儿。数学期中考试时,面对一个个试题,他无从下手,却在卷面上写下了这样几句话:“0 分,我的好朋友你在慢慢向我靠近,0 分你如此多情难道你也把我当作一个无用的人我是人我也有一棵自尊心再见了零分。”监考老师见到这张试卷,便对他讽刺挖苦。他一恼之下,竞把试卷揉成-团扔在地上,监考老师为此把他揪到办公室,-路上他还与监考老师扭打起来。然而,他的班主任在处理此事时却与监考老师不同。他仔细看过这张试卷后,就请这个学生朗读这段话,又帮助他改正错别字,标上标点符号,整理成下面这段话:“零分,我的好朋友,你在慢慢向我靠近:零分,你如此多情。难道你也把我当做一一个无用的人?不,我也是一个有用的人,我也有一颗自尊心。再见了,零分。”读完这段话,班主任对这位学生说:“你写了一.首诗,一首很好的诗。这首诗写得很形象,还用了拟人的手法。”孩子听了,露出了会意的微笑。接着班主任又说:“从这首诗里可以看出你不甘心落后,要与零分再见。你要鼓起勇气和信心。把学习搞上去。在学习上有什么困难,可以跟老师谈,老师们都乐意帮助你。”班主任的一番话,温暖了这位学生的心。他既激动又感动,从此发奋,。考上了理想的高中。请你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分析这位班主任老师取得成功的原因。【答案】(1)这位班主任老师把学生当做发展中的人来看待:(2)这位班主任老师具备可贵的爱心:(3)这位班主任老师熟悉学生心理:(4)这位班主任老师懂得育人的原则和方法:(5)这位班主任老师教学经验十分丰富,娴熟掌握了教育的技巧;(6)这位班主任老师沉着、冷静,有着高超的教学机智。二、“照本宣科”的张老师张老师教高中历史课。他上课有一个习惯:就是不断地换眼镜。张老师有两副眼镜,一副是近视镜,一副是老花镜。他读课本的时候,就戴老花镜。他一旦带上了老花镜,就像黄牛喝水一般只管喝水,不轻易抬头。有时学生不听他上课,吵闹太厉害,他就换上他的近视镜,抬头看着学生,大吼一句:“闭嘴,吵什么吵!”“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的魏老师魏老师是学校新分来的大学生,也是学校唯一的大学本科毕业生。开学后,全校老师都来听魏老师上课。魏老师的课令老师们大开眼界:他根本不讲课文,不知从哪里选了一篇课文把原来的课文替换下来。校长支持魏老师的做法,说代表了“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的新方向。魏老师也解释,现在不是考教材,而是考课程标准。所以,没有必要拘泥于课本,教师应该开发自己的教材。学校老师们不服气,按照他们的经验,考试虽然不完全考教材上的知识点,但教材上的知识点总是重要的,怎么会忽然变得与教材没有关系了呢?几个月后,有学生家长来找校长投诉,抱怨魏老师不讲课本,教学太随意了。校长虽然安抚家长说“老师有权利调整教材”,但家长的投诉让校长开始对魏老师的教学方法产生怀疑。期末考试到了,阅卷的结果是:魏老师班上的语文成绩最差。“新课程”有一个流行的课程口号?.“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这个口号是有意义的,但也容易误解。结合案件分析,你是如何看待张老师的“照本宣科”和魏老师的“随意调整”的?【答案】课程改革不是单一的教材改革或教学方法改革,而是涉及课程理念乃至整个教育观念更新的系统变革。张老师的“照本宣科”和魏老师的“随意调整”都是不符合教学改革理念的,都是不能采用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从以下几方面来完善课程改革和设置:(1)要增强课程内容的生活化、综合化,不能“照本宣科”,也不能“随意调整”。(2)新课程不能是单一的理论化、体系化的书本知识,而是向学生呈现人类群体的生活经验并纳人到学生的知识结构中加以组织。(3)新课程的内容应是着重培养学生日常生活中所必备的基础知识、基本能力和正确的生活态度。(4)在选择课程机构进行重建时,应该强调综合性、加强选择性并确保均衡性。(5)各科目课程设置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和已有经验,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情境。三、某教师回到办公室说:“二班的学生真笨,这堂课我连续讲了三遍,他们还是不会。我是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了,他们不会我有什么办法!”问题:如何理解教师的主导作用,这位教师全面发挥主导作用了吗?【答案】【答案要点】案例中的教师并没有全面发挥主导作用。在教与学的矛盾关系中,教师的教是矛盾的主要方面,支配着学生的学,教师在教学中应该起主导作用。教师的主导作用表现在:教师“闻道在先、术业专攻”,受过专业教育的培养和训练,具有较高的思想政治觉悟、丰富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并掌握了教育、教学规律。因而教师的指导决定着学生学习的方向、内容、进程、结果和质量,起着引导、规范、评价和纠正学生的个性以及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教师有责任、也有能力主导教学过程,对成长中的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发展也担负一定的责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程度,还有赖于教师本身素养水平的不断提高。教人者只有学高身正,才能为人师表。四、请分析下面教学案例体现的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一位教师在教一年级学生学习“两数相差多少的应用题”一课时,老师为了让学生都能够亲身感受和体验到老师交给他们的“比”的方法是可靠的,于是利用一年级学生爱唱爱跳和对比赛等具有奖励性质的活动感兴趣的性格特征设计了一个问题情景,下面是这一情景的课堂教学实录。老师指定 7 个女生,3 个男生到台前唱儿歌(女生的声音明显大于男生的声音)激发学生的兴趣。老师:他们唱的好不好?学生:好!老师:男生和女生哪个组的声音大?学生:女生声音大!【答案】【答案要点】案例中的教学体现了直观性原则、启发性原则、巩固性原则等。应用的教学方法主要是练习法。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运用知识去完成一定的操作,明白了利用“比”的方法可以解决“两数相差多少的应用题”的方法。五、请分析下面教学案例体现的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一位教师在教一年级学生学习“两数相差多少的应用题”一课时,老师为了让学生都能够亲身感受和体验到老师交给他们的“比”的方法是可靠的,于是利用一年级学生爱唱爱跳和对比赛等具有奖励性质的活动感兴趣的性格特征设计了一个问题情景,下面是这一情景的课堂教学实录。老师指定 7 个女生,3 个男生到台前唱儿歌(女生的声音明显大于男生的声音)激发学生的兴趣。老师:他们唱的好不好?学生:好!老师:男生和女生哪个组的声音大?学生:女生声音大!【答案】【答案要点】案例中的教学体现了直观性原则、启发性原则、巩固性原则等。应用的教学方法主要是练习法。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运用知识去完成一定的操作,明白了利用“比”的方法可以解决“两数相差多少的应用题”的方法。六、在某中学的一个学生宿舍中,照明灯突然熄了,同学们束手无策,叫来电工师傅,一看灯泡坏了,换了一个灯泡就好了,同学们说,这么简单,我们自己也会换的。过几天,灯又不亮了,同学们一检查灯泡,灯泡是好的,又没办法了,叫来电工,一检查,是保险丝烧坏了,换了一个保险丝,灯又亮了,同学们说,关于保险丝,我们在物理课上也学过,怎么遇到问题就用不上呢?请你运用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统的理论分析该案例。【答案】(1)掌握知识是发展能力的基础:(2)能力发展是掌握知识的重要条件:(3)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相互转化的内在机制。学生掌握了关于电路的物理知识,并不代表他具备了维修电路的能力,因此在启发学生掌握知识时,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七、“照本宣科”的张老师张老师教高中历史课。他上课有一个习惯:就是不断地换眼镜。张老师有两副眼镜,一副是近视镜,一副是老花镜。他读课本的时候,就戴老花镜。他一旦带上了老花镜,就像黄牛喝水一般只管喝水,不轻易抬头。有时学生不听他上课,吵闹太厉害,他就换上他的近视镜,抬头看着学生,大吼一句:“闭嘴,吵什么吵!”“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的魏老师魏老师是学校新分来的大学生,也是学校唯一的大学本科毕业生。开学后,全校老师都来听魏老师上课。魏老师的课令老师们大开眼界:他根本不讲课文,不知从哪里选了一篇课文把原来的课文替换下来。校长支持魏老师的做法,说代表了“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的新方向。魏老师也解释,现在不是考教材,而是考课程标准。所以,没有必要拘泥于课本,教师应该开发自己的教材。学校老师们不服气,按照他们的经验,考试虽然不完全考教材上的知识点,但教材上的知识点总是重要的,怎么会忽然变得与教材没有关系了呢?几个月后,有学生家长来找校长投诉,抱怨魏老师不讲课本,教学太随意了。校长虽然安抚家长说“老师有权利调整教材”,但家长的投诉让校长开始对魏老师的教学方法产生怀疑。期末考试到了,阅卷的结果是:魏老师班上的语文成绩最差。“新课程”有一个流行的课程口号?.“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这个口号是有意义的,但也容易误解。结合案件分析,你是如何看待张老师的“照本宣科”和魏老师的“随意调整”的?【答案】课程改革不是单一的教材改革或教学方法改革,而是涉及课程理念乃至整个教育观念更新的系统变革。张老师的“照本宣科”和魏老师的“随意调整”都是不符合教学改革理念的,都是不能采用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从以下几方面来完善课程改革和设置:(1)要增强课程内容的生活化、综合化,不能“照本宣科”,也不能“随意调整”。(2)新课程不能是单一的理论化、体系化的书本知识,而是向学生呈现人类群体的生活经验并纳人到学生的知识结构中加以组织。(3)新课程的内容应是着重培养学生日常生活中所必备的基础知识、基本能力和正确的生活态度。(4)在选择课程机构进行重建时,应该强调综合性、加强选择性并确保均衡性。(5)各科目课程设置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和已有经验,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情境。八、我国某高二学生考过这样一道历史试题:成吉思汗的继承人窝阔台,死于公元哪一年?最远打到哪里?美国世界史教科书上也有这样的历史事实,考法却是这样:成吉思汗的继承人窝阔台,当初如果没有死,欧洲会发生什么变化?试从经济、政治、社会三方面分析。有人说实施素质教育首先是要取消考试,请你运用素质教育的有关原理并结合以上材料对这一观点进行分析。【答案】(1)素质教育在其实施过程中出现了一些误区,如认为素质教有就是取消考试,素质教育是没有负担的教育,素质教育就是艺术教育和娱乐活动等。这些误区产生的原因在于对素质教育的内涵与精神实质存在理解上的偏差。(2)素质教育是针对我国教育现实中“应试教育”的弊端提出来的。(3)“应试教育”的特点是一切教育与学习活动都以升学考试为目的,考试成为了指挥棒,导致了现实教育中重知识轻能力忽视学生的创造性、使学生片面发展等问题,这是素质教育所反对的。但是素质教育并不否认考试的作用,当然,考试只是一种检查教育教学质量和选拔人才的方式,关键在于怎么考。如材料中所示,同样的考核内容,采取不同的考核方式,效果是完全不-样的。材料中美国的考试就注重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创新精神,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九、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分组教学在一些国家出现。所谓分组教学,就是按学生的能力或学习成绩把他们分为水平不同的组进行教学。分组教学也是集体教学的一种形式,一般可分为两类:外部分组和内部分组。论述两类分组的内涵及分组教学的优点与不足。【答案】【答案要点】所谓分组教学,就是按学生的能力或学习成绩把他们分为水平不同的组,以此进行教学或布置学生共同完成某项学习任务。一般分为外部分组和内部分组两类。外部分组是指打乱传统的按年龄编班的做法,而按学生的能力或学习成绩编班。外部分组主要有两种形式:学科能力分组和跨学科能力分组。内部分组是指在传统的按年龄编班的班级内,根据学生的能力或学习成绩发展变化的情况等,对学生进行分组教学。它也有两种形式:一种是不同学习内容和不同目标的分组,另一种是学习目标和学习内容相同而采取不同方法和媒体的分组。分组教学的优点:(1)它比较好地考虑了学生的具体情况,比班级授课更切合学生个人的水平和特点,有利于因材施教,有利于人才的培养。(2)在分组教学时因为组的规模比较小,而且组内部学生之间的同质性比较强,因而更容易灵活处理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分组教学的不足:(1)很难科学地鉴别学生的能力和水平。(2)在对待分组教学上,学生、家长和教师的意愿常常与学校的要求相矛盾。(3)分组教学由于组的变动性较大,学生在不同组之间的变动较为频繁,从而加大班级管理的难度。(4)分组后造成的副作用很大,较容易给各类学生的心理造成一定的不良影响。一十、某教师回到办公室说:“二班的学生真笨,这堂课我连续讲了三遍,他们还是不会。我是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了,他们不会我有什么办法!”问题:如何理解教师的主导作用,这位教师全面发挥主导作用了吗?【答案】【答案要点】案例中的教师并没有全面发挥主导作用。在教与学的矛盾关系中,教师的教是矛盾的主要方面,支配着学生的学,教师在教学中应该起主导作用。教师的主导作用表现在:教师“闻道在先、术业专攻”,受过专业教育的培养和训练,具有较高的思想政治觉悟、丰富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并掌握了教育、教学规律。因而教师的指导决定着学生学习的方向、内容、进程、结果和质量,起着引导、规范、评价和纠正学生的个性以及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教师有责任、也有能力主导教学过程,对成长中的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发展也担负一定的责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程度,还有赖于教师本身素养水平的不断提高。教人者只有学高身正,才能为人师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