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中国.pptx
第1页/共17页 日前,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大热,吃货从中看到各色美食,美食家从中看到饮食文化,游子从中看到乡愁,商家从中看到广告正如萧伯纳所言:“没有一种爱,会比对食物的爱更真诚。”伴随着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每晚10点30分在央视一套霸气上位,同时段的选秀节目、宫斗剧、谍战剧退避三舍,收视率大跌,而吃货们则是“泪水与口水齐流”、“才下舌尖又上心头”。第2页/共17页总导演:陈晓卿 个人简介:陈晓卿,男,1965 年生于安徽灵璧,中央电视台高级编辑,中央电视台社教中心文化专题部见证影像志栏目的制片人。1986年毕业于中国传媒大学(原北京广播学院),主修摄影,同年被推荐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摄影美学,1989 年毕业后进入中央电视台,担任地方台30分钟编导。1991 年开始拍摄纪录片。代表作品有森林之歌舌尖上的中国。第3页/共17页 相比以往的美食题材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通过讲述一个个色香味俱全的吃的故事,展现了中国普通家庭的人生百味。正如总导演陈晓卿所说:“我们是想让观众从有中国特色的食材以及与食物相关、构成中国美食特有气质的一系列元素中,去了解中华饮食文化的精致和源远流长,去感知国民对待生活、对待家庭、对待社会抱持着什么样的态度。”一、优势所在第4页/共17页一部涉及美食的普通纪录片,却引发如此广泛的关注。一是因为如今是微博时代,口碑的传播速度很快。二是因为淘宝时代,大家一边看一边可以在网上买食材。三是,是央视平台的发力成功。二、传播手段多样第5页/共17页三、取个好名字是关键 国内各电视台拍摄的美食纪录片不少,多个美食节目也长年播出,舌尖上的中国能脱颖而出,和其片名让人眼前一亮不无关系。上月的戛纳电视节上,该片在所有中国参展纪录片中问询量位居第二,电视节组委会主席南尼莫莱蒂也点名观看了舌尖上的中国片花。“他说他被这个名字吸引住了。”片名非常重要,就像网络上的标题党一样,不在瞬间抓住眼球,就不容易引起关注。其实央视有个节目乡土,也是介绍各地美食的纪录片,而且拍得非常好,不少人评价甚至比舌尖上的中国更好看,但有多少人听了乡土这个名字还有兴趣去看呢?第6页/共17页四、效应与结果美食旅游:随着该纪录片的热播,不少旅游公司开展了舌尖上的旅游这个项目,带动了旅游业的大力发展网购热潮:淘宝网最新公布的“淘宝数据”显示,自该片5月中旬上映以来,片中介绍的美食在淘宝网的成交量超过700万件,部分“冷门”特产的搜索量增长了百余倍 饮食文化图书热销土特产销量大增第7页/共17页 叶亚亮制作酸笋已经有20多年,其手艺传自其祖母,是祖母传下来的一坛酸坛水让他找到了致富的门路。他的酸笋利用山泉水和老酸坛水勾兑制作,其酸笋醇香味美,远近闻名,每年销量达十多万斤。尽管十分生态,不过生产环境的味道仍然不太好闻,但没想到摄制组的工作人员却说,他们已经习惯这种味道。在第一集中,柳州酸笋亮相时间共有2分35秒。这短短的这两分多钟,他们拍了整整三天。第8页/共17页 在内地的湖南,稻田里的禾花开了,也到了苗族人制作腌鱼和做腊肉的时节。湘西木材丰富,熏烤腊肉的燃料以硬木为佳,如茶树和杨梅树。熏烤时,要把腌制好的肉挂在取暖做饭的火塘之上,还不断将松果、茶壳、桔皮等放入火塘,这样熏烤出来的腊肉,就会带着茶果的香味。苗族腌鱼,又称糟鱼。据民间传说,古代苗族要胞鱼,就把硬木大树截成段,挖空树心作容器,密封贮存。古代胞鱼工艺较简单,佐料品种少,随着经验不断丰富,用具、调味品增多,使现代苗族腌鱼的色、香、味、形俱佳。素有“一家吃腌鱼,香遍一条街”的赞美。第9页/共17页重庆火锅 重庆火锅来源于民间,升华于庙堂,无论是贩夫走卒、达官显贵、文人骚客、商贾农工,还是红男绿女、黄发垂髫,其消费群体涵盖之广泛、人均消费次数之大,都是他地望尘莫及的。作为一种美食,火锅已成为重庆美食的代表和城市名片,以至于人们说:“到重庆若不吃火锅,那就等于没到过重庆!”第10页/共17页 湖北最靓的物产就是莲藕,尤其是洪湖藕,堪称中国之最,所以评价一家湖北菜就要看莲藕。在湖北莲藕的做法有很多:凉拌、清炒、粉蒸、藕夹,冬天的话就要喝炖汤。主妇们要在寒冷的清晨就把莲藕汤炖上,偷懒的做法是头天晚上睡觉前炖上,这样莲藕就会变成暗黑的颜色,色相味道都差许多。用文火慢慢“逼”出莲藕的香味,中午的时候一家人围炉吃上热乎乎的莲藕汤,心里都滋润起来。第11页/共17页 贵州 黎平,居住着古朴的侗族,其特殊的潮湿气候条件下用粮食以特殊的储存方式,稻子脱壳磨面做米粉的方式延续着传统做法,米粉米皮吃法独特有地域特色。就以米粉、米皮这一项在贵州贵阳、遵义等地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米粉米皮饮食文化,吃法品种花样及口味甚多,是本地离不开的主食之一。第12页/共17页 兰州人吃牛肉面吃出了名堂,吃上了瘾。如今,兰州市的每条街巷,无论大小,至少都有一两家牛肉面馆。黄河岸边的古城兰州,弥漫在大街小巷的,永远有那股牛肉面的清香。“兰州人三天不来个牛大碗就心火难捺”。听起来有点夸张,不过,牛肉面确实已成为兰州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别以为煮面条加上牛肉片就是牛肉面了。兰州拉面的精致与吃法考究令人瞠目。别看拉面师傅操起面节,一搓一拉,连抻数次,即变戏法似地拉绕出一碗细长的面条,看起来似乎容易,其实做面的工序相当复杂。第13页/共17页 被舌尖上的中国勾起的,不光是荧屏前的垂涎三尺,更有流泪的冲动。“味道是骨子里绕不开的乡愁。看到和家乡有关的部分,真的会哭。”一位网友在微博里的这段发言得到热烈响应。舌尖上的中国涵盖全国美食,让不少观众想起了“小时候的味道”、“家乡的味道”和“妈妈做的饭”。也有在海外的留学生写道:“有无数好心人友情提醒,千万别在饿着肚子的情况下观赏此片。可纵使饱腹,当那些你再熟悉不过的食物被放大得犹如一种理想时,徘徊他乡,逗留异国的游子们,不可避免地被一种乡愁击中了要害。”不仅仅是美食第14页/共17页 “这是新媒体宣传推广的一个成功案例。”中国传媒大学教师、澳洲国立大学新媒体博士顾洁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纪录片与新媒体巧妙结合,此前已经有崔永元的我的抗战先在视频网站播,在网络积聚了热度再吸引电视台购买。微博、视频网站等新媒体正日益成为宣传推广的新阵地。”由此,也让我们见证了新媒体在营销方面的能力。传统媒体由于传播范围、途径等限制,已经不适应自身的发展。尤其是传统媒体的广告业,已经被新媒体逐渐瓦解。数据显示,互联网巨头Google 和Faceblook2010 年的广告营收已经超过500亿美元,而全球营销推广市场超过6400 亿美元。第15页/共17页THANKS谢谢观看第16页/共17页感谢您的观看!第17页/共1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