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经济学第二章国际贸易理论.pptx

    • 资源ID:73448824       资源大小:1.32MB        全文页数:59页
    • 资源格式: PPTX        下载积分:2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经济学第二章国际贸易理论.pptx

    第一节:重商主义理论与政策一、重商主义产生的时代背景p产生于15151717世纪,代表商业资本利益的经济思想和政策体系。q共同的观点:金银是财富唯一的代表,商品不是财富。财富的来源是开采金银矿产,或对外贸易。二、重商主义的发展q早期重商主义,又称:“重金主义”(BullionismBullionism)“货币主义”(Monetarisms(Monetarisms)“货币差额论”(Balance of Balance of BargainsBargains)v代表人物:威廉.斯塔福(William Stafford,1554-William Stafford,1554-16121612)v主要政策主张:严禁金银出口,奉行绝对的“多卖少买”原则。q 晚期重商主义,又称:“贸易差额论”(Balance of(Balance of Trade)Trade)q代表人物:托马斯.孟(Thomas Mun,1571-1641Thomas Mun,1571-1641)v代表作:16301630年英国得自对外贸易的财富v主要观点:允许金银出口,发展民族工业和殖民地贸易,从单纯重金银转向重其他货物,追求总体顺差。第1页/共59页三、主要观点v货币是财富的唯一形态v主张国家干预经济v少买多卖,力争顺差,吸收外国货币,增加财富,增强国力v认为利润或利益来自流通领域,而非生产过程四、重商主义的贸易政策v货币政策,对外贸易垄断政策,奖出限入政策,保护关税政策,发展本国工业政策;五、重商主义学说评价q重商主义学说的历史作用与现实意义是历史上最早的国际贸易理论,推动了西欧资本原始积累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q重商主义学说的错误和历史局限错误之一:把金银货币当作惟一的财富;错误之二:把经济研究局限于流通领域。第2页/共59页第二节:自由贸易理论与政策一、绝对成本论(Theory of Absolute Cost)(Theory of Absolute Cost)二、比较成本论(Theory of Comparative(Theory of Comparative Cost)Cost)三、要素比例学说(Theory of Endowment)(Theory of Endowment)引子:假如在一个贫瘠的海岛上,有个渔夫拥有一条船,并有丰富的捕渔经验,但一直没有衣服穿。同时,在海岛的对面,有个农夫擅长于种麻织布,不会造船也不会捕鱼,但又十分喜欢吃鱼。你认为要使两者的需求都能得到满足,最经济的办法是什么?第3页/共59页一、绝对成本论(Theory of Absolute Cost)(Theory of Absolute Cost)(一)、产生的背景u资本主义(英国)从手工业向大机器工业过渡,商品生产日益丰富,客观上需要扩大海外市场。u英国当局奉行重商主义政策,损害了资产阶级的利益。(二)、代表人物及代表作v代表人物:国英古典经济学派的奠基者,亚当.斯密(Adam Smith),1723-1790,1723-1790)。v代表作: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简称国富论(三)基本思想:v每一个国家都应该生产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去交换本国必需的但自己生产又处于绝对不利地位的产品,从而使本国的土地、劳动和资本得到最有效的利用,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社会财富。第4页/共59页绝对优势贸易模型供给方面:221模型,投入的边际产量是固定的,生产的规模报酬不变;需求方面:收入预算约束,消费受制于收入,不能借钱借债消费;贸易方面:没有运输成本和其它交易费用,进出口贸易值相等,即贸易是平衡的,生产要素在一国内是自由流动的,但国际间不能自由流动;市场结构:自由竞争。基本假设第5页/共59页 表 绝对优势理论()贸易模型国国 家家 酒产量酒产量(单位)(单位)所需劳动所需劳动人数(人人数(人/年)年)毛呢产量毛呢产量(单位)(单位)所需劳动所需劳动人数(人人数(人/年)年)英英 国国 1 120 1 70葡萄牙葡萄牙 1 80 1 110分工前第6页/共59页 表 绝对利益理论分工后国国 家家 酒产量酒产量(单位)(单位)所需劳动所需劳动人数(人人数(人/年)年)毛呢产量毛呢产量(单位)(单位)所需劳动所需劳动人数(人人数(人/年)年)英英 国国-2.7 190葡萄牙葡萄牙 2375 190-第7页/共59页毛呢与酒交换结果 国际贸易国国 家家 酒产量(单酒产量(单位)位)毛呢产量毛呢产量(单位)(单位)英英 国国 1 1.7葡萄牙葡萄牙 1375 1结论:两国在分工的情况下,产量比分工前都提高了,通过国际贸易,两国国民的消费都增加了。第8页/共59页(四)、简要评价v积极方面对推翻重商主义提供了理论基础第一次从生产领域出发说明了国际贸易贸易发生与发展的必然性对提高劳动生产率有重要意义,对现代国际分工仍有指导意义v局限性只说明了国际贸易中的特殊现象。即在一种商品的生产上处于绝对优势的国家,通过参加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可以从中取得利益,没能说明不具绝对优势的国家是否能参加国际分工与贸易,无普遍意义。第9页/共59页二、比较成本论(Theory of Comparative Cost)(Theory of Comparative Cost)v引子假如贝克汉姆踢足球每小时能赚10000英镑,同时他剪草坪的技术也很好,比他的邻居(草坪修剪工)快1倍,每小时能赚100英镑,他邻居每小时能赚50英镑。请问从经济学角度来看,小贝是否应该自己修草坪?(一)、产生的背景v理论上:绝对成本学说没有回答不具绝对优势的国家是否能参加国际分工与贸易问题。v实践上:1815年英国谷物法的实施,一方面,导致物价上涨;另一方面,国外报复,损害了资产阶级的利益。第10页/共59页(二)、代表人物及代表作v代表人物:大卫.李嘉图(David Ricado,1772-1823)v代表作: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Principles of Political Economics and Taxation)(三)、基本思想:v是对亚当斯密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在国际分工中,如果两国生产力不等,甲国生产任何一种商品的成本均低于乙国,处于绝对优势;而乙国的劳动生产率在任何商品的生产中均低于甲国,处于绝对劣势,这时两国仍存在进行贸易的可能性。可按“两优取其重,两劣取其轻”原则分工,并进行交换,从而带来利益。故称比较成本学说。第11页/共59页李嘉图模型的图例以劳动计算的单位生产成本 英国 葡萄牙布酒48610假定:两个国家、两种商品、一种要素、劳动生产率不变、充分就业、完全竞争、要素不能国际流动、物物交换、没有技术进步、没有运输成本英国生产两种商品的绝对成本都比葡萄牙低,能否开展国际贸易?第12页/共59页国家国家 酒产量酒产量(单位)(单位)所需劳动所需劳动人数(人人数(人/年)年)毛呢产毛呢产量(单量(单位)位)所需劳动所需劳动人数(人人数(人/年)年)英英 国国分工分工前前 1 120 1 100葡萄牙葡萄牙 1 80 1 90英英 国国分工分工后后 -2.2 220葡萄牙葡萄牙 2.125 170 -英英 国国 国际国际交换交换 1 -1.2 -葡萄牙葡萄牙 1.125 -1 -国际分工的利益 第13页/共59页国际贸易的必要条件:比较(相对)成本差异国际贸易的充分条件:国际交换比率介于两国国内交换比率之间,且不等于任何一国国内的交换比率有利可图缺陷:比较成本存在差异的原因是什么?第14页/共59页故事1 1:分工前 耕地 运输 天哥哥(牛)40元/天 60元/天 20+30=50弟弟(拖拉机)50元/天 100元/天 25+50=75 分工后 耕地 运输 天哥哥(牛)40元/天 -40+20=60弟弟(拖拉机)-元/天 100-20=80 结果:哥哥 6050=10弟弟 8075=5故事2:曼昆经济学原理乔丹故事第15页/共59页(四)、简要评价u积极方面:为废除谷物法提供了理论支持;论证了各国无论生产力水平高低,都可按“有利取重,不利择轻”的原则进行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都可以得到实际利益,为自由贸易提供了理论基础。u消极方面:比较成本论揭示的是短期的和静态的分工与贸易现象;对发展中国家不利,存在“比较利益陷阱”。缺乏动态分析通过分工获得的比较利益不一定体现一国的长远利益。未能揭示支配国际交换的规律第16页/共59页国际贸易理论体系简图要素供给比例理论比较成本理论绝对成本理论古典国际贸易理论现代国际贸易理论要素价格均等化理论第17页/共59页三、要素比例学说(Theory of Endowment)(Theory of Endowment)(一)代表人物及代表作v该理论也称要素禀赋(HO理论)。产生于20世纪30年代。v代表人物:瑞典经济学家俄林(Bertil Ohlin 1899-1979)赫克歇尔(E.F.Huckster 1879-1952v代表作:1933年的域际和国际贸易(Interregional and International Trade)。1977俄林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二)理论基础p古典派认为决定商品价值的是劳动时间,国际贸易产生的根本原因是各国生产商品的劳动生产率差异。p赫-俄认为决定商品价值的是多种生产要素。产生国际贸易的根本原因是各国要素禀赋及生产商品所使用的要素比例不同第18页/共59页(三)古典派对国际贸易产生原因的分析 国际贸易产生 产品价格的绝对差异 生产成本的差异 劳动生产率的差异第19页/共59页(四)赫-俄对国际贸易产生原因的分析 国际贸易产生 产品价格的绝对差异 生产要素的价格或产品的成本不同 要素丰裕程度及产品所需要要素比例不同第20页/共59页(五)、假定条件生产要素在国内可自由转移,各国之间不能.不存在货物流通的一切限制.单位生产成本不变,没有规模经济利益.只有商品贸易,贸易是平衡的.只有两个国家或区域.两国技术水平和生产函数相同.两国消费者偏好相同.市场完全竞争.第21页/共59页生产要素禀赋理论H-O理论的主要内容:各地区要素禀赋不同,是地区间(国家间)开展贸易的前提;各个地区要素禀赋不同,决定了各地区要素价格的不同;要素价格的不同,导致各地生产成本的不同;生产成本所决定的商品价格绝对差异,是国际贸易产生的直接原因;基本结论:一国出口的是本国丰富要素所生产的商品,一国进口的是本国稀缺要素所生产的商品。第22页/共59页(七)要素价格均等化理论v 在自由贸易条件下,国际间的商品流动不仅会使各国商品价格均等化,而且会使各国的生产要素价格趋于均等化。这一理论由美国经济学家萨缪尔森根据HO理论推导出,又称为HOS 理论。(八)简要评价v积极方面:指出了要素禀赋在各国对外贸易中的作用。从一国基本经济资源优势解释了国际贸易发生的原因,从实际优势出发决定贸易模式,从贸易对经济的影响分析贸易的作用。它是现代国际贸易理论的开端。v消极方面:不能解释当代工业发达国家间贸易迅速发展的实际情况。资源禀赋并非国际贸易发生的充分条件;强调静态结果,忽视了技术进步等许多实际情况;对需求因素并未给予充分的重视。假设条件太多,与事实差距较大第23页/共59页生产要素禀赋理论进步性:从一国基本经济资源优势解释了国际贸易发生的原因,从实际优势出发决定贸易模式,从贸易对经济的影响分析贸易的作用。它是现代国际贸易理论的开端。局限性:资源禀赋并非国际贸易发生的充分条件;强调静态结果,忽视了技术进步等许多实际情况;对需求因素并未给予充分的重视。第24页/共59页生产要素质量理论 里昂惕夫之谜(Leontief Paradox):对H-O理论不曾怀疑的列昂惕夫用投入产出法两次对美国贸易结构进行具体计算,其目的是证明美国的对外贸易正是按H-O理论参与国际分工的。但他两次的实证分析结果均显示:美国出口商品具有劳动密集型特征,而进口替代商品更具有资本密集型特征。由于这一结论与赫-俄原理背离,使西方经济学界大惑不解,并将此结论称为“列昂惕夫反论”或“里昂惕夫之谜”。第25页/共59页里昂惕夫之谜(Leontief Paradox)美国出口商品和进口替代商品对国内资本和劳动力的需要量人平均年资本量资本(美元)劳动(人/年)出 口2550780182.3131399113726167.81230340030913392256800170.004173.911297718184进口替代出 口进口替代1947年1951年第26页/共59页里昂惕夫之谜(Leontief Paradox)对里昂惕夫之谜的解释:劳动力不同质存在关税及贸易壁垒自然资源稀缺要素密集度逆转需求偏好第27页/共59页 新国际贸易理论 规 模 经 济 理 论规 模 经 济 理 论产 业 内 贸 易 理 论产 业 内 贸 易 理 论技 术 差 距 论技 术 差 距 论产 品 生 命 周 期 理 论产 品 生 命 周 期 理 论第28页/共59页一 规模报酬递增理论一、规模报酬递增理论(theory of increasing returns to scale)1、规模经济 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产品的产量会随着投入要素的增加而增加,每单位产品的平均成本也会随之而下降,这种情况称之为“规模报酬递增”或“规模经济”。随着产量的不断增加,规模报酬将达到最佳顶点,在一定的范围内,平均成本不会随产量的增加而降低,这种情况称之为“规模报酬不变”。随后,当生产规模继续扩大时,平均生产成本将会因为规模过大,管理与合作效率下降而上升,这种情况称之为“规模报酬递减”或“规模不经济”。第29页/共59页2、内部规模经济 主要来源于企业本身规模的扩大,由于生产规模的扩大和产量的增加,企业能够充分发挥各种生产要素的效率,更好地组织企业内部的劳动分工和专业化,提高企业生产资源的利用效率,从而使单位产品的平均固定成本下降。3、外部规模经济 主要来源于行业内企业数量的增加所引起的产业规模的扩大,由于同行业内企业的增加和相对集中,在生产、信息收集、产品销售、辅助性服务等方面的成本就会降低,从而增强企业的竞争优势与生存发展能力。第30页/共59页企业的长期平均成本与规模经济规模经济规模报酬不变规模不经济O成本产量企业产量与收益曲线产量O收益规模经济规模不经济规模报酬不变第31页/共59页 二、总结 规模报酬递增,尤其是内部规模报酬递增会破坏完全竞争,导致独占和倾销,但这为国际贸易直接提供了基础,因为规模收益能够产生比较优势。第32页/共59页产业内贸易理论 20世纪60年代 1、产业内贸易的概念 产业内贸易(Inter-industry Trade):一国进口和出口属于不同产业部门生产的产品。产业间贸易 (Intra-industry Trade):一国既出口同时又进口某种同类型制成品。第33页/共59页 产业内贸易理论产业内贸易理论(intra-industry trade theory)主要论点 二战后尤其是20世纪的60、70年代,国际贸易呈现出产业间贸易和产业内贸易两大类型。高收入国家的进出口商品结构呈现明显的相似性,即高度发达的、类似的工业国之间的贸易中,横向制成品的贸易增长快速,而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贸易则相反。产业内贸易的根本原因是利用规模经济。第34页/共59页二、理论解释 产业内贸易形成的原因及制约因素复杂,可从以下几个方面作出解释:同类产业的异质性 每个产业部门内部,因为产品的质量、性能、规格、设计、装潢等各不相同,形成无数有差别的产品系列。而各国为获得规模报酬,都只能生产某些差别化的产品。由于消费的多样化,造成需求也多样化,从而产生了国际贸易。第35页/共59页 产业内贸易发展程度用产业内贸易指数来衡量(1)从某一产品i的角度分析,产业内贸易指数Ai Ai=1 Ai在01之间,Ai 愈接近于1,说明产业内贸易越高;Ai愈接近于0,说明产业内贸易越低。(2)从一个国家的角度看,某国综合产业内贸易指数A A=1 A在01之间,A愈接近于1,说明产业内贸易越高;A愈接近于0,说明产业内贸易越低。第36页/共59页规模经济与不完全竞争 规模经济有外部与内部规模经济的分类,而开展内部规模经济将导致垄断、寡占、独占等形式的不完全竞争。不能取得比较优势的厂商将被淘汰,为取得规模经济的比较优势,各国只得专注于某些产业的某些差别化产品的生产。为了满足多样化的消费需求,各国就要开展产业内贸易。若国家之间的要素禀赋越相似,越有可能生产更多同类型的产品,产业内贸易量将会增长。经济发展水平 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从生产供给与消费需求方面都将推动产业内贸易的发展。第37页/共59页产业内贸易理论的理论意义和政策价值1.产业内贸易理论改变了传统贸易理论自由竞争、机会成本不变或递增的经济基础,以规模经济和市场不完全竞争为基础,标志着现代新国际贸易理论的产生和发展。2.产业内贸易理论破解了国际贸易快速发展的现实与“对对外贸易依赖递减规律”的悖论。第38页/共59页3.产业内贸易理论揭示了一个国家在国际贸易中没有比较优势时,可以通过创造竞争优势(如规模经济)来提高在国际贸易中的利益。4.产业内贸易理论为自由贸易提供了更大的发展空间。5.产业内贸易理论为国家干预贸易政策提供了理论依据。第39页/共59页三 技术差距论 技术差距论(technological gap theory)或称创新与模仿理论,由波斯纳于1961年提出。一、主要论点 技术差距论主要内容 技术的进步或创新,能使同等的生产要素投入量获得更大的产出量,从而改变各国的生产要素禀赋比率,进而影响各国的比较优势,影响国际贸易格局。第40页/共59页创新国取得技术优势创新国出口技术领先产品技术外流,他国模仿他国自行生产,创新国出口下降他国规模生产,创新国进口产品第41页/共59页二、理论解释QTt2t3t0A国的生产t1A国出口B国进口B国出口A国进口B国的生产需求滞后反应滞后掌握滞后模仿滞后第42页/共59页四节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product life cycle theory)是由美国经济学家弗农于1961年提出,该理论分析了产品技术的变化及其对国际贸易的影响,是解释工业制品贸易流向最有说服力的理论之一。一、主要论点 理论认为凡是制成品都有一个生命周期,在此期间,产品的创新国在开始时出口这种新产品,但随着产品技术的成熟与标准化,创新国逐渐丧失优势,最后成为该产品的进口国。第43页/共59页 创新产品的技术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个阶段:新生期 成熟期衰退期又可细分为以下五个阶段:新生期成长期成熟期销售下降期让与期二、理论的解释 技术差距论只解释了技术差距为何会消失,无法说明贸易量的变动与贸易结构的改变。产品生命周期论分析了在产品的发展变化过程中,各国的贸易地位变化过程,从而解释了技术变化对贸易的影响。第44页/共59页时间净出口净进口新生期初期成长期成熟期销售下降期让与期工业领先国其他工业国发展中国家新生期技术领先国出口技术扩散跟随者出口技术停滞发展中国家出口第45页/共59页三、总结1、由于技术的传递和扩散,不同国家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不断地变化,新技术和新产品像波浪一样在不同类型的国家之间推进。2、该理论成为对二战后,工业制成品贸易模式和国际直接投资解释的动态理论。它考虑了要素密集性质的动态变化,贸易国比较利益的支柱转移及进口需求的动态变化,对落后国利用外国直接投资及发挥劳动力比较优势具有指导意义。第46页/共59页经济发达国亚洲“四小龙”其他 发展中国家研发与知识密集型资本密集型熟练劳动密集型非熟练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比较优势动态模型第47页/共59页五 国家竞争优势理论 美国经济学者迈克尔波特于20世纪80、90年代出版了三部著作竞争战略、竞争优势、国家竞争优势,分别从微观、中观、宏观的角度论述了“竞争力”的问题,对传统理论提出了挑战。波特认为:具有比较优势的国家未必具有竞争优势一、主要论点1、理论核心 创新是竞争力的源泉,而一国的竞争优势是国内的企业与行业的竞争优势。第48页/共59页2、与国家竞争力提高相关的因素(1)国内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2)国内产品在全球的需求规模(3)国内某些产品的消费需求层次(4)国内消费者与他国的需求攀比程度3、国家在国际贸易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4、各国的竞争格局存在明显的区别,一国最多只能在某些特定的产业中获胜。第49页/共59页二、理论解释企业战略结构与竞争需求状况要素状况相关及支撑产业国家竞争优势“钻石模型”第50页/共59页1、生产要素 基本要素先天拥有或者代价低的要素;高级要素需要长期投资或培育才能创造出来的要素;2、需求情况 市场的特征在促进企业持续竞争力方面的作用大于市场的大小3、相关和支撑的产业 相关产业共用某些技术、共享同样营销渠道和服务而联系在一起的产业可互补性产业;支撑产业指某一产业的上游产业,该产业向下游产业供应原料或中间品。4、企业战略、结构与竞争 指资助或妨碍企业创造和保持竞争力的国内环境。第51页/共59页5、国家竞争优势的发展阶段(1)要素推动阶段 (2)投资推动阶段(3)创新推动阶段 (4)财富推动阶段三、总结 一国的竞争优势是创造出来的,竞争力的高低取决于其产业发展和创新能力的高低。各国只有创造竞争优势,才能提高自己的竞争力。而我国必须创造公平的竞争环境,重视国内市场的需求,重视企业的创新机制和创新能力。第52页/共59页技术差距论技术差距论创立者:波斯纳(1961年)核心观点:国与国之间技术差异的存在,是国际贸易发生的基本原因。新产品总是在发达国家诞生,其他国家由于技术方面的差距,要等一段时间后才能对新产品进行模仿,从事该种产品的生产,而需求的产生会先于模仿产品的诞生。由于供给与需求之间的时间差距,贸易诞生的机会便因此而存在。第53页/共59页A国为技术创新国,B国为模仿国。t0t1为需求滞后阶段,B国对新产品没有需求,。过了t1,B国模仿A国消费,A国出口、B国进口新产品,且需求量逐渐增加。t2是由于新技术的扩散,B国掌握新技术并开始模仿生产,此时,A国的出口最大。过了t2,随着B国生产的增加,A国生产和出口开始下降,到达t3时,技术差距消失。第54页/共59页产品生命周期论产品生命周期论 产品生命周期是市场营销的概念,指的是产品要经历投入、成长、成熟和衰退等时期,国际贸易的产品生命周期,是将周期理论与国际贸易理论结合起来,使比较利益从静态发展成为动态。第55页/共59页 产品生命周期的四阶段理论。第一阶段,美国创新,并对该产品有生产和市场的垄断。第二阶段,外国开始模仿,美国产品竞争力下降。第三阶段,外国模仿者开始向第三国出口,美国出口大幅度下降。第四阶段,外国产品进入美国市场,美国开始从出口国转变为进口国。商品在美国完成周期,而在模仿国开始其周期。该过程像接力棒传递过程一样。第56页/共59页动态意义:产品生命周期理论考察了当周期发生变化时,比较利益是怎样从一个国家转移到另一个国家,这样使得比较利益学说、HO模型动态化,对于相对落后国家在国际分工中确定自己的地位和参与格局具有指导性意义,并且决定在发展过程中应该如何进行生产结构的升级、改造。第57页/共59页出出口口进进口口美国美国日本日本中国中国第一阶段:创新第一阶段:创新领先国家出口领先国家出口第二阶段:技术第二阶段:技术扩散跟随者出口扩散跟随者出口第三阶段:技术停第三阶段:技术停滞欠发达国家出口滞欠发达国家出口t0t1t2t3产品生命周期的四阶段理论。第一阶段,美国创新,并对该产品有生产和市场的垄断。第二阶段,外国开始模仿,美国产品竞争力下降。第三阶段,外国模仿者开始向第三国出口,美国出口大幅度下降。第四阶段,外国产品进入美国市场,美国开始从出口国转变为进口国。商品在美国完成周期,而在模仿国开始其周期。该过程像接力棒传递过程一样。第58页/共59页感谢您的观看!第59页/共59页

    注意事项

    本文(经济学第二章国际贸易理论.pptx)为本站会员(莉***)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