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四年级下册教材解读.pdf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下册教材解读第一部分 教科书整体介绍一、教材分析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下册教科书有四个单元:“电”“新的生命”“食物”和“岩石和矿物”;每个单元有 7 课,一共 28 课;本册内容由“电”、“新的生命”、“食物”和“岩石和矿物”四个单元组成;第一单元“电”是从“生活中的静电现象”开始的;学生对静电有比较丰富的生活体验,让他们适当地了解一点有关电荷的知识,在寻找静电的生活体验中开始思考物体为什么会带电,这虽然是浅层次的认知,但是建立了静电与生活用电的联系,对电的本质有了了解,这种“点到为止”的认识是后面探究活动的基础,可以使后续课中电流、电路的学习更有基础;这一单元将通过与电相关内容的实验、交流、预测、检验、测量和推理、解释等活动,使学生形成关于电的初步概念,同时获得一些基本实验操作技能;第二单元“新的生命”是从“观察油菜花”引入的;先认识完全花和不完全花,由植物的花、果实和种子的系列观察活动,过渡到动物的卵、繁殖的观察和研究,从而使学生获得植物和动物如何繁殖新生命的认识,并形成关于生命的一系列发展性概念;教科书中的观察实验,特别是一些探究性的实验,都是在支撑有关生命概念的建立,并在此过程中使学生获得对生命的理解;第三单元“食物”,通过对一天中所吃食物的回忆和分类,引起学生对饮食的关注,发现自己在饮食中的不良习惯,并在以后的生活中,能科学、合理、均衡地饮食;食物的变化和获取食物信息方法的研究也是在帮助学生进一步认识事物的特征及其变化规律;第四单元“岩石和矿物”是学生初次对构成地球固体物质的探究;通过对岩石、矿物的观察、分类和描述,使学生形成关于地球物质的一般性概念,并对保护、开发和利用地球资源的重要意义有进一步的了解;二、在教学中注意事项学生在过去一年半的科学探究活动中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科学课学习经验,即将展开的本册四个单元的科学学习,对进一步培养他们的科学素养至关重要;教学中,我们要继续坚持引导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引导他们逐渐养成尊重事实、注重证据、大胆质疑的科学品质和思维方式;要注意从以下几方面指导学生的科学主题探究活动:1.了解学生对所学科学主题的初始想法,特别是一些概念理解过程中出现的想法;只有充分了解学生在概念的形成过程中的思维变化,才能做出正确的教学判断,并避免客观事实与学生的想象混淆;2.指导学生对实验结果进行比较和描述;教科书中涉及了大量的观察、比较活动,这些活动可以帮助学生发现观察对象在属性、结构、功能、关系等方面的特点,是学生建构科学概念的重要认识基础;3.引导学生在观察和实验的过程中做好记录;教科书中给出了各单元相应的记录表,并提示学生用文字、数据、科学图画、气泡图、网状图和柱形图等进行记录;教学中要指导学生客观的记录观察到的现象,并随时提示他们将自己的记录与小组同学的记录进行比较、修正,教师每周都要对学生的记录进行督促和检查;4.引导学生用准确、恰当的词汇描述观察到的现象和事实;活动中需要学生进行描述的内容很多,有些甚至是实验过程的描述,这种描述能够帮助学生提高科学思维能力,教学中应耐心引导;5.指导学生对观察和实验结果进行整理、加工,形成正确的解释;尤其要重视学生6、在观察实验过程中,从证据、表格、图形获得的一些科学信息,并引导他们合理地使用;第二部分 各单元概述与单元教学目标、措施第一单元 电一、第一单元单元概述当我们轻轻闭合开关:电灯就会发出光,收音机就会播放动听的乐曲,电视机就会呈现五彩缤纷的画面这一切对我们来说似乎早就习以为常了;电的大规模应用,是基于人类对电的不断探究;孩子们也对电感兴趣;这一单元将借助导线、灯泡、电池等电器元件和许多有趣的探究活动,帮助学生建立有关电的初步概念,促进他们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和探究能力的发展;第 1 课生活中的静电现象:学生将首先对身边的静电现象开展一系列的探究活动;静电现象在学生们的身边经常会发生;在这一课中,他们将知道静电现象是物质在外力作用下,发生电荷转移而形成的;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如果电荷能持续地向一个方向流动,就会产生电流;这些是学生们建立电概念的基础;第 24 课点亮小灯泡、简单电路、电路出故障了:学生将开展对电路的研究;用一根电线和一个电池使小灯泡发光;这一活动看似简单,但四年级的学生仍会津津有味地参与到活动中;他们将在活动中认识电、电路,想象电流是怎样流动的;而在一次次使小灯泡亮起来的实验中,他们会提出更具挑战性的任务,并尝试着用更多的连接方法使小灯泡亮起来;电池盒和小灯座的使用将使他们连接的电路更加稳定,并便于操作;为了“让更多的灯泡亮起来”,学生将探索不同电路连接方式对小灯泡的影响;在电路中,如果某个地方连接不好或者某个电器元件出了问题,都有可能导致灯泡不亮;“电路出故障了”一课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在寻找电路故障的过程中,将自制的“电路检测器”做为重要的检测工具;同时,在此过程中,学生们将形成关于电的一些重要概念,如“电是一种能源,它能使物体发光、发热”“要使小灯泡发光,电必须流经包括电池在内的完整的回路”“用相同的材料可以连接不同的电路”等;第 5 课导体和绝缘体:用“电路检测器”检测“导体和绝缘体”,将使学生对身边物质性质的认识得到发展,同时对电的理解也得到加深;第 6 课做个小开关:本单元还在导体与绝缘体的认识基础上,安排了“做个小开关”一课,旨在使学生把已形成的电路概念进一步发展为一个“可以控制的电路”,同时也深化对导体和绝缘体的认识;第 7 课不一样的电路连接:日的是整理学生的发现和认识,比较串联和并联两种不同的电路连接方法;整个单元的安排是一个严密的结构,前后课之间有着学生认识发展上的逻辑关系;学生从认识电的本质一电荷开始,到认识电路、电流、开关、电路检测器、导体、绝缘体,这一系列的探究活动将最终指向对电的认识;在本单元中,学生使用的是电池这样一个安全的电源,而在日常生活中,多数用电器使用的是 220 伏的交流电;教师一定要让学生知道220 伏交流电的电源是很危险的,不能直接用家里和学校里插座中的电做实验;要把安全用电的教育贯穿单元教学的始终;二、单元教学目标在这一单元中,希望让学生通过对电的相关内容进行调查、交流、预测、验证、测量和推理、解释等活动,使学生达成如下一些具体目标:科学概念 静电现象是物质在外力的作用下电荷位置发生变化所产生的带电现象;电荷有正电荷和负电荷两种,同种电荷相互吸引,异种电荷相互排斥;电荷持续的定向流动就形成了电流;要使电流经过导线使小灯泡发光,需要有一个完整的电路;使用相同的材料,可以组成不同的电路;用不同的连接方式连接的电路具有不同的特点;有的物质容易导电,这样的物质称为导体;有的物质不容易导电,这样的物质称为绝缘体;开关通过连接和断开电路来控制电路中的用电器;电是一种能量来源,能产生光和热;过程与方法组装简单的电路;在关于电的探究活动中,进行预测、观察、描述和记录实验的结果;用简单的电路图表示电路的连接方式;制作简单的开关,并用它来控制电路;用电路检测器检验电路中的故障;用电路检测器检验导体和绝缘体;用电路检测器探究接线盒里电路的连接情况;情感态度价值观知道安全用电的重要性;激发探究电的兴趣;发展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自信心;三、具体教学措施1、本单元是学生第一次在课堂上接触电的知识,必须十分重视安全用电的教育;因为教材只涉及电池和直流电,不能把它扩大到照明用电上去,以免造成严重的触电事故;要反复强调,电池的电与照明电路的电的不同之处,引起学生的重视;2、学生对电的知识感到神秘,又感到好奇;因此要满足学生的探究欲望,尽量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的基础上,来学习电的知识;准备的材料要充分,一些材料可以让学生课前准备;3、激发学生课外研究的兴趣,往往对电的兴趣就是从本单元开始的;要鼓励学生在课外的研究与探索,适当提供器材,促进学生的课外活动朝着良好的方向发展;4、注意教材编排过程中蕴含的教育价值和科学价值;科学课强调实事求是,强调对事实的尊重;在课堂教学中,要注重科学本质对学生的影响作用,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提高;5、每个学生的发展水平是不同的,我们允许有的学生走得快一些,走得远一些,发展到很高的水平,但是不要求每个学生都要达到高要求,要允许有的学生走得慢一些,学的少一些;第二单元 新的生命一、第二单元概述在前面的科学课中,学生们已经观察认识了生命体的特征,建立起了生命体的概念,并通过种植风仙花、养蚕等活动,认识了动植物的一生所要经历的主要生长过程及其变化,建立起了生命周期的概念;在此基础上,本单元试图帮助学生建立起繁殖的概念;让学生认识到,生物物种并不以生物个体的死亡而结束,它们可以通过繁殖产生新的生命,使物种得以延续;通过本单元的研究学习,可以为学生以后研究生物与环境、生物多样性打下基础;新生命的诞生是学生非常感兴趣的,对于本单元的核心概念“繁殖”,学生理解起来也并不困难;但是要真正研究生物的繁殖过程或繁殖方法,学生们会感到比较陌生和困难;因此,教科书从学生比较熟悉的植物的花开始,研究开花植物是怎样繁殖的,进而研究动物是怎样繁殖的;第 15 课为本单元的第一部分,是帮助学生认识开花植物的繁殖方式;第 1 课油菜花开了:观察研究活动从观察油菜花开始;油菜花的构造典型、简单;本课通过解剖、观察油菜花,让学生初步了解花的基本构造;第 2 课各种各样的花:观察各种各样的花,认识花在构造上的多样性和相同性一般的花都有花蕊雄蕊和雌蕊,建立起花的构造和果实与种子的联系,知道植物开花是为繁殖做准备的;第 3 课花、果实和种子:细致观察雄蕊和雌蕊,了解它们在形成果实与种子中的作用,知道给花传粉的意义;第 4 课把种子散播到远处:通过观察油菜果荚和多种植物的果实,了解不同的植物有不同的传播种子的方式,植物种子的某些特点适合于用这样的方式来传播种子;第 5 课种子的萌发:观察发芽的蚕豆,了解种子的内部构造以及种子萌发的必要条件;第 67 课动物的卵、动物的繁殖活动:本单元的第二部分,是帮助学生认识动物的繁殖方式;通过认识动物的卵、卵的孵化过程及哺乳动物的繁殖方式,帮助学生建立起“繁殖也是动物的共同特征,不同的动物有不同的繁殖方式”的概念;二、第二单元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繁殖是生物的基本特征;动物和植物都需要通过繁殖延续物种;许多动植物在繁殖方式上具有相似性,植物的花和动物的卵都要经过受精后才能产生新的生命;花是植物的繁殖器官,花的特殊构造使它能够承担生产种子、繁殖新生命的任务;植物种子和动物卵的构造是与它们发育新的生命的作用相适应的;植物传播种子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植物传播种子的方式与植物的果实和种子的结构是有联系的;过程与方法用解剖的方法观察花和种子的内部构造;用适当的形式记录花的变化过程和果实的生长过程;按一定顺序对雌蕊和雄蕊这样更细小的结构进行观察;持续观察种子发芽的变化过程;经历观察卵的构造和青蛀卵的孵化过程;情感态度价值观 保持探究新生命产生的奥秘的好奇心;养成认真细致、坚持观察的科学态度;认识到自然界的生命是生生不息的繁殖对于每个物种的延续都至关重要;三、具体教学措施1、教材从生命的高度,编写本单元的内容;因此,我们要有一种敬畏生命的意识,来教学本课的内容;自始至终要有一种爱惜生命、珍爱自然的思想感情,无论在研究花,还是果实、种子、卵的时候,尽量做到不伤害动植物的生命,竭力在自然状态下进行观察研究;2、一些内容、一些活动与自然课差不多,我们可以从区别于自然课的角度来认识科学课;哪些方面改变了,改变的意义和价值在哪里要从科学的方法、科学的思想和价值观上去认识这些改变的内容,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要尽量体现出这方面的内涵;3、教师要以更高的视野来看待本单元的教学内容,不要局限于教材所涉及的内容,不要局限于动植物本身的知识,更要扩大知识面,更要体现对科学理解和科学的思想和价值观;4 要扩大学生的视野,不要局限于教材上的几种植物,大自然是最好的老师,鼓励学生走向自然;当学生学了本单元的内容之后,如果走到大自然中,会自觉地仔细地观察一棵植物,会用教材上的方法进行研究,那么教学的目标就实现了;第三单元 食物一、第三单元概述食物是人类生存的基本保障,食物为人类提供了生长发育所需的营养,也为人类提供了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四年级的学生已经知道,小时候他们是靠吃妈妈的乳汁长大的,随着自己越长越大,活动越来越多时,乳汁已经不能够满足身体对营养的需要,要吃各种各样的食物了;吃各种各样的食物是学生生活中最普通的事情;关于食物,学生在以前的生活与学习中有着较多的体验,这些体验都会构成本单元学习的基础;学生们对食物的关注常常是零散的,想到和遇到的问题多是喜欢吃什么、吃的是什么等问题,即使涉及饮食健康问题,得到的解释也不尽全面,有的甚至是片面的;在这种情况下,引导学生进人本单元的学习,让他们尝试用一种与以往不同的眼光来看待“食物”,发现食物与人体生命活动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并发现食物自身会发生奇妙的变化;第 1 课一天的食物:它是本单元的起始课,通过让学生回忆一天中吃过的食物,完成一次全班性的调查活动,发现原来我们一天中吃到的食物是那样的丰富,而且还可以划分出不同的类别;这也是在向学生表明,食物的丰富体现着人类饮食的特征“杂食”;第 2 课食物中的营养:当学生面对一天中丰富的食物时,本课的活动将学生由“我们吃什么”的问题引人到“食物带给了我们什么营养”上来;从一天中吃下的食物是丰富的这个生活经验,进一步发展为当我们获取丰富食物的同时,也就获得了丰富营养的认识;将丰富的食物与丰富的营养之间的关系,呈现在学生面前;第 3 课营养要均衡:丰富的食物与营养是否就能保证我们健康的生活和成长呢这一课通过组织学生观察均衡膳食宝塔的活动,引出了营养要均衡的概念;学生在这个活动中,用自己一天的食物与营养均衡标准做比对的时候,就会发现一些问题;他们会反思自己的饮食习惯,并尝试做出改进;本单元前三课的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建立自身需求与食物、营养之间的关系;从第 4 课开始,学生将继续站在健康生活的角度,关注食物的不同变化以及这种变化与健康的关系;第 4 课生的食物和熟的食物:本课涉及了两方面的内容,一是食物的食用方式,向学生表明有的食物可以生食,有的食物则需要熟食;二是食物由生到熟的变化,这种变化对于人体消化吸收是有帮助的;除了食物生熟的变化之外,食物的另一种由新鲜到变质的变化,也将会让学生看到食物变化的另一面,并思考这种变化与健康的关系,以及减慢这种变化的方法;第 5 课面包发霉了:在这个教学活动中,学生将会观察到食物变质后的情况,并通过实验活动来研究面包发霉所需要的条件;第 6 课减慢食物变质的速度:食物的变质需要适宜的条件和足够的时间,减缓食物变质的速度就成了食物保存中需要注意的事情;学生可以通过自身积累的经验,以及对不同食品保鲜方式的了解,提出对减慢食物变质速度的看法;第 7 课食物包装上的信息:当前,食品包装上的信息非常丰富,能够找到食品的成分、保存方法等多种信息;从包装上获取的信息可以让学生更加深人地了解食物的原料组成、食物的营养成分、食物与健康的关系,为我们科学合理地膳食提供帮助;通过“食物”单元的教学,学生们将获得很多有关食物的分类、营养、营养搭配、储存方法等知识;需要注意的是,在科学课上,我们要积极肯定学生的观察研究,鼓励他们去亲身实践;当学生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遇到困难时,要及时给予帮助和指导;另外,我们要积极引导学生有意识地去关注自己日常生活中的科学现象,学会收集相关的信息,并对收集的资料进行初步的分析和整理,达到认识周围世界的日的,这对学生们今后的学习和发展是具有重大意义的;二、单元教学目标科学概念人的生长与活动需要营养,营养是从食物中得到的;食物的种类很多,并含有丰富的营养,保持合理营养,才能使身体健康;食物也会发生多种变化,有的变化有利于人体生长,有的变化对人体有害;食物腐败变质是微生物大量繁殖引起的,微生物的生长需要适宜的环境,破坏微生物生长繁殖的条件可以减慢食物变质的速度;了解食品,从包装上可获取不少信息;过程与方法 使用分类的方法对食物进行分类,对分类记录进行整理;通过阅读资料获取信息,丰富自身的认识,并扩充到记录中;通过实验的方法辨别脂肪、淀粉等营养成分在食物中的存在;通过讨论,参照教科书的提示,完成面包发霉实验的设计和实施;利用本单元学习的内容,对食品包装上的信息做出分析.在完成食物变质的研究活动中,注意实验活动中的卫生和安全问题;情感态度价值观在研究食物的活动中,发现人体的生命活动与食物、食物营养、食物变化的关系感受事物与事物之间存在的联系;在分类、比较等活动中,参与集体的讨论和研究,学习用不同的方式表达自己的观点;在实验活动中,严谨细致地完成实验的设计、准备,培养良好的科学态度;三、具体教学措施1、本单元的编写是从学生思维发展的角度展开的,因此要十分重视学生在课堂中出现的生成性的问题,及时调整策略进行教学;2、对比实验是相当严谨的,变量的控制是关键;教师要指导好其中的几个对比实验,让学生养成严谨、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形成科学价值观;3、科学课希望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地发现问题,并且想办法解决问题;当学生遇到困难的时候,要及时提供帮助,不要以为提倡了自主探究,就放手不管,不能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4、在本单元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将获得很多有关事物的知识;我们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一定要发展学生的认识经历;通过对事物的观察研究活动,能有意识的去关注自己日常的生活中的科学,使自己变得更聪明、更理智;同时学会收集资料、学会分析整理,以此来认识周围的世界,是很有价值意义的;教师一定要站得高些看得远些;第四单元 岩石和矿物一、第四单元概述地壳是由岩石构成的,而岩石是由一种或多种矿物有规律组合而成的;岩石、矿物不仅是组成地球外壳的重要物质,还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人们种植农作物的土壤来自于岩石的风化,许多生产生活的原料及能源都取自于岩石和矿物;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岩石和矿物将被更广泛地应用于我们的生产和生活中;不仅如此,由于岩石的特性反映了它产生的环境和条件,所以岩石还是研究地球运动变化历史的重要客观依据;岩石和矿物是科学 36 年级课程标准中的重要内容,小学生有必要学习一些有关岩石和矿物的知识;四年级的学生对岩石不会太陌生,山坡上、溪沟里、小路边、海边到处都有岩石;对于岩石他们也有许多问题,如“美丽的雨花石是从哪里来的”“卵石为什么会这么光滑”等,这正是引领学生研究岩石奥秘的兴趣之源;本单元以岩石为主要观察对象,通过“各种各样的岩石”“认识几种常见的岩石”“岩石的组成”“观察、描述矿物”、“岩石、矿物和我们”等一系列主题的探究活动,引导学生们认识一些常见的岩石和矿物,获得一些关于“岩石和矿物”的简单知识;学习用多种方法观察、描述岩石和矿物的特点,获得观察、描述自然事物的新方法;在此过程中,增进对地球宝贵资源一岩石和矿物的认识;本单元各课内容如下:第 1 课各种各样的岩石:启发学生对岩石已有的认识以及观察、分类方面的已有经验;让学生综合运用各种感官观察和描述各种岩石的特点,通过自选标准给岩石分类,认识岩石的基本属性,以及岩石是多种多样的;第 2 课认识几种常见的岩石:通过对页岩、砂岩、石灰岩、砾岩、大理岩、花岗岩结构和构造等特点的观察,进一步指导学生学习观察岩石的方法;第 3 课岩石的组成:由“美丽的花岗岩”和“常见矿物”两个活动组成;通过观察花岗岩的组成,使学生了解到“所有的岩石都是由一种或几种矿物组成的”;第 4 课和第 5 课观察描述岩石:是指导学生学习观察、描述矿物属性的基本方法;“观察、描述矿物一”重点学习观察矿物的颜色、条痕和软硬;“观察、描述矿物二”重点学习观察矿物的透明度、光泽和形状;第 6 课面对几种不知名矿物:是通过对几种不知名矿物进行观察,并对照资料进行识别,引导学生综合运用本单元学到的观察、描述岩石与矿物的基本方法和技能;第 7 课岩石、矿物和我们:一方面引导学生认识岩石、矿物的广泛用途,另一方面让学生树立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意识;本单元的探究活动是以观察、比较、描述为主;对岩石、矿物的观察鉴别活动,日的在于引导学生经历这样的活动,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能力;二、单元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地壳是由岩石构成的,岩石是一种或多种矿物组成的,岩石、矿物是组成地球的重要物质;不同的岩石和矿物有不同的形态、性质和用途;人们识别岩石和矿物是根据它们的特性;人类生产、生活用品的许多原料取自岩石和矿物;过程与方法 利用多种感官观察、比较、描述和记录岩石及矿物;根据岩石和矿物的特性,对照有关资料对它们进行识别;进行有关硬度、透明度、选择的实验,记录并讨论实验的结果;阅读更多的有关岩石和矿物的资料;将先前所学的概念和技能应用于新问题的解决;情感态度价值观懂得岩石和矿物是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资源,应该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欣赏岩石的美、矿物晶体的美;培养收集研究岩石和矿物的兴趣;认识到认真细致的观察、比较、记录和描述是重要的;认识到使用多种方法验证矿物特性的重要性;三、具体教学措施教师在备课前思考以下问题:1、学生对岩石已有的认识和探究兴趣是我们开展活动的开始,你了解学生最想知道的是什么2、本单元的第一个活动“开个石头展览会”的目的是什么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使学生在课前体验收集岩石的过程3、四下年级的学生应该具备怎样的分类能力学生在给物体分类过程中还会有什么困难“给岩石分类”的目标是什么它与第一个活动和后续对岩石的研究活动有什么关系4、贯穿整个单元中的线索是什么你理解这些活动编排的意图吗学生在经历了这些活动后,在哪些方面会有发展5、最后一课你觉得用什么活动形式比较好对学生后续的学习和发展有什么影响6、本单元结束后,你如何了解和评价学生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