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综合测试题(含答案).pdf
-
资源ID:73505959
资源大小:726.94KB
全文页数:10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11.9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综合测试题(含答案).pdf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综合测试题(含答案)(满分 100 分 考试时间 90 分钟)第一部分 积累与运用(35 分)一、读句子,根据拼音写词语。(7 分)h i()的王叔叔经常 kng ki()解囊,jun z()助学,为山区的教育事业作出了巨大 gng xin()。今年十月,他一路颠簸,深入 j cng()开展调研工作,m d()了山区孩子在新建操场上打 ln qi()的情景,感到十分欣慰。二、选择。(10 分)1、下列词语中字音、字形、字义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 拄拐(zh)险恶()在生 风簸(颠簸)B 土炕(kng)不禁(jn)即使 浪淘沙(元代曲名)C 蹚坏(tng)迈进(mi)顺溜 书湖阴先生壁(书写)D 挨骂(i)拐杖(zhng)宏伟 县志载(记载)2、下列句子中的关联词运用错误的一项是()A 虽然山沟沟里的生活条件十分艰苦,但是老人不肯去城里享清福。B 如果所有的动物都死去了,人类就会走向灭亡。C 即使地球上的各种资源都枯竭了,我们也很难从别的地方得到补充。D 因为人们随意毁坏自然资源,所以造成了一系列生态灾难。3、下列句子对应的说明方法有误的一项是()A 同茫茫宇宙相比,地球是渺小的。(作比较)B 15 年啊,绿化了八条沟,造了七条防风林带,3700 亩林网,这是多么了不起的奇迹。(列数字)C 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这个生命的摇篮,是那样美丽壮观,和蔼可亲。(打比方)D 只有一个地球,如果它被破坏了,我们别无去处。(举例子)4、“绿茶中富含的儿茶酸不仅有益人体健康,还能防癌,但是,过量摄入会对人体的 DNA造成伤害,进而发癌症。”这句话主要表达的意思是()A 绿茶有益健康,而且还能防癌 B 绿茶中的儿茶酸对 DNA 有害 C 喝绿茶有益健康,但不能过量 D 绿茶中富含儿茶酸 5、结合课文和所学内容,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 只有一个地球是一篇说明文,从人类生存的角度介绍了地球的有关知识,阐明了人类生存“只有一个地球”的事实。B 青山不老讲述了一位山野老农年轻时将所有精力用于植树造林工作,以此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同时造福子孙后代的故事。C 三黑和土地全诗透露出三黑的无奈和现实的悲凉。D 倡议书从体裁上来说属于说明文,它的标题要鲜明。三、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6 分)1、小溪哗哗地流淌。(改为拟人句)_ 2、我们精心地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地球会更好地造福于子孙后代。(用恰当的关联词合成一句话)_ 3、妈妈冲我笑了笑:“你看,酱油我下班带回来了。”(改为转述句)_ 四、按照所学内容完成填空。(9 分)1、赞美景色的诗句有很多:王安石的“_,_”把青山绿水写得生动可爱;刘禹锡的“_,_”洋溢着对黄河的礼赞;杜牧的“_,_”展现了一幅色彩明丽的江南风光图。2、只有一个地球 从“_”、“_”、“_”三方面得出文章的主要观点。五、判断。(3 分)1、倡议书和书信一样,必须要有称呼,最后要署名和写日期。()2、浪淘沙的朗读基调是豪放激昂的;江南春的朗读基调是轻快舒畅的。()3、青山不老这一课题,表面上是说青翠的高山不会老,实际暗示老人的精神永远流传。()第二部分 阅读理解(35 分)六、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练习。(6 分)春景 宋宋祁 东城渐觉风光好,縠皱波纹迎客棹。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1、这首诗写了_、_两种常见的景物。(1 分)2、“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一句运用了_的修辞手法,请你也来写一句运用此种修辞手法的一句古诗:_(1.5 分)3、“闹”字运用_的修辞手法,和这个字运用同样修辞手法的字是“_”。“闹”能不能换成“浓”,为什么?(3.5 分,0.5+0.5+0.5+2)_ 七、阅读下面两篇文章,完成练习。(29 分)(一)公筷新“食”尚(11 分)材料一:在餐桌之上,我们常有机会看到某些人使用筷子的一些招数。一般菜上桌,有人挥动筷子如舞长矛,如野火烧天横扫全境,有人胆大心细彻底翻腾,如拔草寻蛇,更有人在汤菜碗里捡起一块肉,掂掂之后又放下了,再捡一块再掂掂再放下,最后才选得比较中意的一块,夹起来送进血盆大口之后,还要把筷子含在嘴里吮一下。于是有人在心里嘀咕:这样做岂不是让大家都于无意中吃了你的口水?材料二:苍南某学校学生想了解公筷公勺在生活中的使用情况,他们走访了 30 余家餐厅。很多餐饮店都在醒目位置张贴着“一菜一公筷,一汤一公勺”的宣传牌。在一家餐厅,每张桌子正中央都摆放着一双公筷,其颜色也和普通筷子有所区别,在一家火锅店内,服务员为每一张桌子配备了长筷子作为公筷,这种筷子比桌面上的普通筷子长出 1/3,以便区分。同学们也发现,虽然店内提供了公筷,但很多顾客还是使用着自己的筷子在盘中夹菜,而公筷被随手放到了一旁。“我赞同使用公筷,但是特别难执行。”一位食客说。他认为亲朋好友吃饭是温馨和睦的体现,家人之间使用自己的筷子相互夹菜非常普遍,如果是和朋友聚会,同样会面临情面和效率等问题。材料三: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疾病的各类传播途径中,唾液是最主要的途径之一。比如幽门螺旋杆菌,它非常容易通过唾液、食物和餐具传播,感染者如果跟别人合餐,很可能不知不觉中就把健康人传染了。公筷是切断传染源的有效途径。对此,有关专家进行了一场实验,测试使用公筷和不使用公筷用餐前后的细菌数量对比。实验结果令人震惊!1、材料一中,作者围绕“某些人在餐桌上使用筷子的一些招数”,列举了哪些例子?用“_”画出。(2 分)2、作者对人们使用筷子的招数有怎样的看法?()(2 分)A 在餐桌上,某些人使用筷子使出很多招数,作者对他们很欣赏。B“有人挥动筷子如舞长矛,如野火烧天横扫全境”,说的是有些人吃饭时非常豪爽。C“有人胆大心细彻底翻腾,如拔草寻蛇”,说的是有些人吃饭的时候小心翼翼。D 这里的招数是作者的反语,实际上讽刺了餐桌上使用筷子的不文雅,不礼貌的行为。3、阅读材料二,为了引导顾客区分并使用公筷,餐厅使用了哪些方法?(3 分)(1)_(2)_(3)_4、材料三表达了怎样的观点?请用波浪线画出关键句。(1 分)5、如果要劝说材料二中不使用公筷的顾客,告诉他们使用公筷的理由,我们应重点阅读材料_,我会这样劝说:_。(3 分,1+2)(二)歪 儿(18 分)冯骥才 那个暑假,总是天刚擦黑,晚饭吃了一半,我的心就飞出去了。因为我又听到歪儿那尖细的召唤声:“来玩踢罐电报呀”“踢罐电报”是那时孩子们最喜欢的游戏。它的玩法简单:先是在街中央用白粉粗粗画一个圈儿,将一个空洋铁罐儿摆在圈里,然后大家聚拢一起“手心手背”分批淘汰,最后剩下一个人坐庄。坐庄可不易,他必须极快地把伙伴们踢得远远的罐儿拾回来,放到原处,再去捉住一个乘机躲藏的孩子顶替他,才能下庄。他一边要捉人,一边还得防备罐儿再次被踢跑,这真是个苦差事。最苦的还要算是歪儿!他站在街中央,寻着空铁罐左顾右盼,活像一个蒸熟了的小红薯。他细小,软绵绵,歪歪扭扭;眼睛总像睁不开,薄薄的嘴唇有点斜,更奇怪的是他的耳朵,明显的一大一小。由于他身子歪,跑起来就打斜,玩踢罐电报便十分吃亏。可是,他宁愿坐庄,宁愿徒自奔跑,宁愿一直累得跌跌撞撞大家玩的罐儿还是他家的呢!只有他家才有这种装芦笋的长长的铁罐,立在地上很得踢,如果没有这宝贝罐儿,说不定大家嫌他累赘,不带他玩了呢!我家刚搬到这条街上来,我就加入了踢罐电报的行列,很快成了佼佼者。这游戏简直就是为我发明的我身高腿长,跑起来真像骑摩托送电报的邮差那样风驰电掣。尤其是我踢罐儿那一脚,“啪”的一声过后,只能在远处朦胧的暮色里去听它丁零当啷的声音了,要找到它可费点劲呢!这时,最让大家兴奋的是瞅着歪儿去追罐儿那样子,他一忽儿斜向左,一忽儿斜向右,像个脱了轨而瞎撞的破车,逗得大家捂着肚子笑。当歪儿正要发现一个藏身的孩子时,我又会闪电般冒出来,一脚把罐儿踢到视线之外,可笑的场面便再次出现就这样,我成了当然的英雄,得意非凡;歪儿怕我,见到我总是一脸懊丧。天天黄昏,这条小街上充满着我的迅猛威风和歪儿的疲于奔命。终于有一天,歪儿一屁股坐在白粉圈里,怏怏无奈地痛哭不止他妈妈跑出来,朝他叫着骂着,拉他胳膊回家。这愤怒的声音里似乎含着对我们的谴责。【甲】我们都感觉自己做了什么不好的事,默默站了一会儿才散。歪儿不来玩踢罐电报了。【乙】他不来,罐儿自然也变了,我从家里拿来一种装草莓酱的小铁罐,短粗,又轻,不但踢不远,有时还踢不上,游戏的快乐便减色许多。那么失去快乐的歪儿呢?我望着他家二楼那扇黑黑的玻璃窗,心想他正在窗后边眼巴巴瞧着我们玩吧!【丙】这时忽见窗子一点点开启,跟着一个东西扔下来。这东西掉在地上的声音那么熟悉,那么悦耳,那么刺激,原来正是歪儿那长长的罐儿。我的心头第一次感到被一种内疚深深地刺痛了。【丁】我迫不及待地朝他招手,叫他来玩。歪儿回到了我们中间。一切都奇妙又美好地发生了变化。大家并没有商定什么,却不约而同、齐心合力地等待着这位小伙伴了。大家尽力不叫他坐庄;有时他“手心手背”输了,也很快有人情愿被他捉住,好顶替他。大家相互配合,心领神会,做假成真。一次,我看见歪儿躲在一棵大槐树后边正要被发现,便飞身上去,一脚把罐儿踢得好远好远,解救了歪儿,又过去拉着他,急忙藏进一家院内的杂物堆里。我俩蜷缩在一张破桌案下边,紧紧挤在一起,屏住呼吸,却互相能感到对方的胸脯急促起伏,这异常的快乐啊!我忽然见他那双眯缝的小眼睛竟然睁得很大,目光兴奋、亲热、满足,并像晨星一样光亮!原来他有这样一双又美又动人的眼睛。是不是每个人都有这样一双眼睛,就看我们能不能把它点亮。1、下面的句子出自原文,它在文中的位置应该是()(1 分)我的心被一种内疚深深地刺痛了。A 甲 B 乙 C 丙 D 丁 2、根据阅读目的选择合适的材料进行快速阅读,完成下面的练习。(5 分)(1)为了了解“踢罐电报”的玩法,我会重点阅读第_自然段。(3 分)分批淘汰 捉孩下庄 重新开始(2)重点阅读第到第自然段,从歪儿的角度概括“游戏风波”,再梳理“我”对歪儿的情感变化。(2 分)歪儿坐庄 歪儿扔罐 感到不安 异常快乐 3、赏析句子。(4 分)(1)分析第自然段中划线句子的作用。_(2)揣摩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品味其表达效果。他宁愿坐庄,宁愿徒自奔跑,宁愿一直累得跌跌撞撞 _ 4、联系全文,对第自然段中“这异常的快乐”一句的理解有误的是()(2 分)A“我”和“歪儿”躲起来怕被伙伴发现的紧张和神秘感。B“歪儿”得到伙伴喜欢和帮助的快乐。C“我们”并不是真心诚意地帮助歪儿,也并非真心和他做朋友。D“我们”能够帮助“歪儿”快乐而感到自豪的快乐。5、第自然段说“一切都奇妙又美好地发生了变化。”联系上下文,概括“变化”体现在哪些方面?(3 分)(1)_(2)_(3)_ 6、抓住关键句,把握作者写这篇文章想要表达的主要观点。(3 分,1+2)关键句:_ 主要观点:_ _ _ 第三部分 习作表达(30 分)生活中的一些小事,常常会使我们领悟到做人做事的道理。相信你也曾经有过这样的经历和感悟。请自拟题目,写一篇记叙文。要求:必须通过一件具体的事来表现中心,表达真情实感,字数不少于 450 字。200 参考答案 一、和蔼 慷慨 捐资 贡献 基层 目睹 篮球 二、C C D C A 三、1、小溪哗哗地奔跑 2、我们只有精心地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地球才会更好地造福于子孙后代。3、妈妈冲我笑了笑,让我看,酱油她下班带回来了。400 四、1、一水护田将绿绕 两山排闼送青来 九曲黄河万里沙 浪淘风簸自天涯 千里莺啼绿映红 水村山郭酒旗风 2、地球是渺小的 地球的自然资源有限 目前人类无法移居到别的星球 五、六、1、绿杨 红杏 2、对仗 示例: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3、拟人 迎 不能 因为“闹”字不仅表现出红杏的众多和纷繁,而且把生机勃勃的大好春光写出来了。“闹”字不仅有色,而且似乎有声。七、(一)1、有人挥动筷子如舞长矛,如野火烧天横扫全境,有人胆大心细彻底翻腾,如拔草寻蛇,更有人在汤菜碗里捡起一块肉,掂掂之后又放下了,再捡一块再掂掂再放下,最后才选得比较中意的一块,夹起来送进血盆大口之后,还要把筷子含在嘴里吮一下。2、D 3、张贴宣传牌 使用不同颜色公筷 使用不同长度公筷 4、公筷是切断传染源的有效途径。5、三 示例:唾液是传播疾病的主要途径,公筷能切断传染源,保护我们的健康,请使用公筷!(二)1、D 2、(1)画圈摆罐 一人坐庄(2)歪儿挨骂 歪儿回来 戏弄嘲笑 深感内疚 3、(1)形象地表现了我踢罐电报的迅猛威风,与歪儿的疲于奔命形成对比,为下文“我”对歪儿态度的转变做铺垫。(2)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增强语势,体现了歪儿对玩“踢罐电报”这种游戏的喜爱与痴迷。4、C 5、(1)大家不约而同,齐心合力地等待着这位小伙伴的到来。(2)大家作假成真,情愿被他捉住,尽力不叫他坐庄。(3)我们又像先前一样兴奋,亲热,满足。6、关键句:是不是每个人都有这样一双眼睛,就看我们能不能把它点亮。主要观点:每个人的内心都是向往光明和美好的,只有相互鼓励,相互帮助,相互尊 重,才能让更多的人的内心充满温暖的阳光,才能“点亮”更多人的“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