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除尘热控专项施工方案.pdf
华能沾化热电有限公司华能沾化热电有限公司#3#3、#4#4 号机组电除尘改造工程号机组电除尘改造工程热控专项施工方案热控专项施工方案编制:张在华审核:批准:兰 州 电 力 修 造 厂2015 年 04 月 05 日目目录录前言1、编制依据2、工程概况3、主要工作量4、控制盘(台、箱、柜)安装5、接地系统安装6、电缆桥架及保护管安装7、就地仪表设备及控制装置安装8、仪表管敷设及防冻保温9、取源部件及敏感元件安装10、电缆敷设及接线11、测量和信号回路校线12、文明施工措施13、热工强制性条文1前言华能沾化热电有限公司165MW 机组#3、4炉电除尘器改造工程,兰修总承包。热控专业施工计划于2015年04月份开始,本专项施工方案是根据电除尘改造施工总方案及设计图纸和各设备厂家资料编写,是本专业施工指导性文件。1编制依据1.1施工设计图纸及现场情况。1。2火电施工质量检验及评定标准(热工仪表及控制装置篇)2006版;1.3电力建设安全健康与环境管理工作规定2008年版;1。4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DL/T 54172009;1。5电力建设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导则2003版;1.6火力发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手册2004版;2适用范围及工程概况本专项施工方案适用于华能沾化热电有限公司165MW 机组3、4炉电除尘器改造工程热控专业。电除尘器改造范围包括新增一电场入口膨胀节(含膨胀节)至原第四电场出口膨胀节之间电除尘设备(包括膨胀节),新建一个电场(电除尘器土建基础含钢支架安装)、壳体、灰斗、阴阳极系统、顶梁、楼梯栏杆、输灰系统、4套电源、控制系统,电缆、照明、桥架等。新增电场小分区供电,并对原电除尘器4个电场进行常规检修,更换原一、二、三电场阴极线为芒刺线,校正阳极板,对磨损的阳极板进行修补.3主要工作量(1)对原气力输灰 DCS 控制系统进行扩容,满足新增电场与原有电场一样的完整输灰系统控制要求.(2)电除尘出口甲乙侧各增加一套烟尘浓度检测仪氧量检测仪。新增电场灰斗加装高2料位计.(3)将原除尘器电源控制系统进行改造,更换为智能电源(共8台)。对原电除尘整流变压器进行大修.(4)新增一电场供电采用电厂原3、4号脱硫变供电,需对原脱硫400VIII、开关柜进行改造.4、控制盘(台、箱、柜)安装41作业人员的资格及要求4。1。1参加作业人员须为热控专业人员。4.1。2参加作业人员必须熟悉施工图纸,并参加施工技术交底并做好记录。4.1.3施工人员须熟悉和掌握盘柜的具体安装方法及相关要求.4.2需要机械及工、器、具4.2.1水平仪1台4。2。2 水平尺1把4。2.3垂线4。2。4扳手2把4。2.5焊机1台4。3施工准备4。3。1图纸齐全,并经会审确认无误.4。3.2机械材料齐全、完好、并均已到位。4。3。3作业措施已编制完成,并已详细交底。4.3.4开工前的报审手续齐全,并经确认。4。3.5盘台设备开箱,核对盘面尺寸及部件位置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并进行相关设备的3清点和校对.4。3.6进行盘柜安装的技术交底.4。3.7根据盘柜尺寸进行盘底座制作。4.4作业方法、工艺要求及质量标准4。4.1底座制作a 控制室盘台的底座应按设计图纸并结合其实际尺寸下料、制作。型钢8的槽钢,采用平放方式。b 底座下料应根据设计图纸进行,另外必须使用切割机下料,不得使用气割下料,下料口必须打磨光滑。成排安装的盘的底座,根据现场施工总结的经验,每个盘底座下料的槽钢长度比这盘底的长度多出1mm.c 底座制作前,型钢应进行调平、调直,先用目测将不平处调直,再用线绳检查,与槽钢面不贴紧的地方不应超过仪表盘长度的1/1000,最大不超过5mm。d 底座应在平正的平台上进行制作,用铁水平、铁角尺找平和找正后,再用电焊点上。e 底座搬运时,应防止强烈碰撞而造成变形。4.4.2 底座安装a 盘底座安装应在地面或平台二次抹面前进行。b 盘底座上表面应高出地面10mm.以方便运行人员做清洁工作时防止污水流入表盘,底座的安装标高就据以确定。c 底座安装前应清理基础地面,找出预留铁件,并将突出不平的地点剔平,根据图纸找出盘的安装中心线(顺便检查预留电缆孔,导管孔是否适用),确定底座的安装位置。在适当位置放置水平仪,以二次抹面的标高为准,初找地面,以检查有无过高之处,最终保证各排盘的标高一致。4d 盘底座就位根据盘中心线找正,根据现场施工总结的经验,调整盘柜的水平度及垂直度,可用加垫12mm 的薄铁片进行调整,垂直偏差小于1。5mm。e 找平后,再对其中心线进行校对,满足要求后用电焊将底座垫铁和埋件等焊牢。f 底座安装后正面必须打磨光滑。4.4.3搬运与开箱a 仪表盘到达现场后,应贮放在干燥的仓库内,如露天存放,应有妥善的防雨,防水措施。最好是当即运至安装现场,就位立盘。b 为了搬运方便,并避免在搬运过程中造成损坏,盘应在控制室内或就地安装位置处开箱。若装箱体积过大,则开箱工作可在安装现场附近的厂房内或室外进行,但应随拆随搬,不可堆积过多。c 开箱时,应使用起钉器,先起钉子,后撬开箱板,若使用撬棍,不得以盘面为支点,并严禁将撬棍伸入木箱内乱撬。d 拆下的木板应集中堆放,以防钉子扎脚,搬运时应将盘门关闭锁住,若有较精密的仪器元件应单独搬运,以防意外损坏。4。4.4立盘a 仪表盘不应安装在受振动的地方,如有振动,则应有减振措施。b 若控制装置机柜有与基础绝缘的要求,应在盘底与底座间加装厚度为10mm 左右的胶皮垫,胶皮垫在地角螺丝的位置处相应开孔.c 盘就位后,必须找正,盘找正,找平时,可先精确地调整第一块盘,再以第一块盘为标准将其他盘逐次调整,调整顺序,可以从左到右,或从右到左。盘垂直度情况调整,在盘顶上放一木棒,沿盘面下悬挂一线锤,测量盘面上下端与吊线间的距离.如果上下端的距离相等,表示盘已垂直,如果不相等,可用12mm 的薄铁片加垫使其达到要求.5d 找正,找平后,应紧固地角螺丝,并再次复查垂直度,地脚螺丝与底座也应绝缘。e 检查盘间螺丝孔,应相互对正,如其位置不对或孔径过小,应用圆锉修整,或用电钻重新开孔,严禁用火焊割孔.f 扣上盘间螺栓来调整盘间距离,使之符合要求.(连接仪表盘的螺栓,螺帽,垫圈等应有防锈层)g 盘柜全部找正,找平后,在盘的一端架设水准仪检查,应保证全部盘面在同一直线上,相邻盘面平面偏差应小于1mm,正面盘以上成排盘面总偏差小于5mm,否则应按上述步骤重新进行调整,直至符合要求。4。4.5质量标准a 仪表盘的安装应牢固,平整垂直,内外表面漆层应保持完好,无污迹。b 盘正面及正面边线不垂直度小于盘高的0.15。c 相邻两盘之间的平面高允许误差小于1mm,当成列盘超过6块时,其平面度最大允许偏差不超过5mm.d 盘间的连接缝隙应小于2mm。e 盘体有接地要求的,一定要保证其接地良好.f 仪表盘外形尺寸,仪表设备安装孔尺寸,以及电气设备的型号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g 仪表盘外观应无残损。h 连接盘柜用的螺栓,螺帽,垫圈应有防锈层。i 仪表盘接地应符合设计要求。接地系统安装本工程接地系统需全面检查,原接地若不合格,考虑重新制作.5.1 作业人员的资格及要求65.1.1所有人员应经过培训,考试合格并经过三级安全教育、持有有效证件并进行作业指导书交底过方可上岗.5.1.2参加作业人员须为电气、热控专业人员。5.1.3作业人员需进行图纸学习,并参加该项目技术交底。5。1。4作业人员需熟悉并掌握接地系统的具体安装方法和要求。5。1.5特种作业人员证件必须经报审合格后上岗。52主要机械及工、器、具及管理要求电钻 FDV12T 2台摇表 SVERKR750 1台扳手 15寸 6把接地电阻测量仪 M0DEL4102 1台电焊机 BX1-400F-3 4台53施工准备5.3。1图纸齐全,并经会审确认无误.5.3。2机械材料齐全、完好、并均已到位。5.3.3作业措施已编制完成,并已详细交底。5。3。4开工前的报审手续齐全,并经确认。5.4作业程序接地带、接地极土方开挖-接地极制作-接地极安装接地带敷设接地跨接线安装接地检查井施工土方回填热控设备保护接地-接地电阻测试-7检查验收-移交55作业方法、工艺要求及质量标准5.5。1控制盘接地应有相应的接地点,接地应牢固可靠,5。5.2垂直接地体的间距不宜小于其长度的2倍。水平接地体的间距应符合设计规定。当无设计规定时不宜小于5米。5.5。3接地汇流铜板安装在电缆夹层的墙上,汇流铜板安装前应作表面防氧化处理。5。5.4接地电缆应引至0米电气大地网,接地周围15半径范围内无大电机,避雷针或避雷接地点保证一点接地。5。5。5屏蔽电缆、屏蔽导线、屏蔽补偿导线的屏蔽层均应接地,并遵守下列规定:a总屏蔽层及对绞屏蔽层均应接地。b全线路的屏蔽层应有可靠的电气连续性,当屏蔽电缆经接线盒或中间端子柜分开或合并时,应在接线盒中间的端子柜内将其两端的屏蔽层通过端子连线,同一信号回路或同一线路的屏蔽层只允许有一端接地点.c屏蔽层接地的位置应符合设计规定,当信号源浮空时,应在计算机侧;当信号源接地时,屏蔽层的接地点应靠近信号源的接地点;当放大器浮空时,屏蔽层的一端宜与屏蔽罩相连接,另一端宜接共模地(当信号源接地时接现场地,当信号源浮空时接信号地)。5。5.6保护接地应牢固可靠,可接到电气的保护接地网上,但不应串联接地。保护接地的电阻值应符合设计要求。5.5。7若制造厂要求控制装置及电子设备机柜外壳不与接地网连接时,其外壳应与柜基础底座绝缘.5.5.8计算机及监控系统的接地系统按设计直接接在全场电气接地网上或接在独立接8地网上,其连接方式及接地电阻均应符合设计规定。采用独立接地网时,接地电阻不应大于2。接地电阻应包括接地引线电阻.6、电缆桥架及保护管安装6。1作业人员的资格及要求6.1。1参加作业人员必须以培训合格的热工专业人员为主。6。1。2参加作业人员必须熟悉电缆桥架安装工作,对电缆桥架安装的验评标准有一定了解.6。1。3现场施工人员必须熟悉电缆桥架安装的安全规章制度,且有一定的自我防护意识.6。1。4焊接工作人员必须经过培训合格,且有一定的焊接经验,熟练掌握电焊技术.6。1.5参加作业人员应严格把握安装质量,并在工作结束后做到“工完、料尽、场地清.6。2主要机械及工、器、具a 电缆桥架及配套立柱、托臂、固定连接片等b 电焊机、焊钳、面罩、焊条c 扳手四把、卷尺、尼龙软线d 安全带63施工准备6.31图纸齐全,并经会审确定无误。6.3.2机械材料齐全、完好,并均已到位。6。3。3作业指导书已编制完成,并已详细交底。6。3.4开工报告审批齐全,并已确认。96。3.5土建结构施工完成,安全措施到位,脚手架齐全并符合规定。6.4作业方法、工艺要求及质量标准6。4。1作业方法a 混凝土结构的预埋件应焊在钢筋上,砖结构的预埋件尾部劈开,埋入深度不得小于100mm。b 立柱有单立柱和双立柱,可一侧或两侧安装。立柱长度的选择决定于桥架的安装层数(一般层间距离为300mm),水平敷设用的桥架其立柱可楼板下吊装、梁下吊装,侧壁上安装。安装前应先经平直,安装时采取先点后焊的方法,以防变形,立柱顶部直接焊在预埋件上,焊缝应牢固,无咬边、突刺及沙眼,焊缝应均匀,厚度不得小于5mm,立柱焊接时,先选择一定长度的两头立柱焊接,焊牢后,拉弦线,保证焊后的立柱在一条直线上,立柱之间的距离不大于2000mm.c 垂直敷设用的电缆桥架,其支架选用侧壁垂直支架,安装时与墙壁可用膨胀螺栓固定或与预埋件双面角焊焊接。d 托臂安装时,同一层的托臂高度要求一致.e 直线段的托架安装直接固定在支架上,为组装成需要的长度,除采用2m 的标准件外,还应采用长度为300mm、600mm、900mm 等非标准托架。f 电缆竖井安装时,竖井高度在3m 左右时,加横档固定装置。g 在连接不同型号的桥架时可用调宽或调角连接片。h 电缆架与接地扁钢连接时,焊接应牢固,无虚焊和中断点;桥架与桥架连接处应采用接地跨接线连接。电缆支架全长均应有良好的接地.i 电缆敷设接线结束后,机组启动前,设计有防尘要求的场所,桥架应盖上盖板,盖板与桥架搭扣连接。10j 在使用变宽连接片、调角连接片时,对接头两边各600mm 范围内应有支架;水平弯头应在两段外侧600mm 范围内各设一个支架;在水平三通、四通的各个端部内侧150mm 范围内各设一个支架;安装上下弯桥架时,在上下端连接处的适合位设支架。k 桥架安装时应考虑到热膨胀因素。l 保护管的内径一般为电缆外径的1.52倍.m 保护管采用弯管机冷弯.一般情况下,2以下的钢管采用手动液压弯制;2及以上的钢管采用电动弯管机弯制。n 使用电动弯管机弯制保护管时,模具规格应根据保护管的外径尺寸选择。保护管的弯曲半径一般应符合电缆弯曲半径的规定;弯曲角度不应小于90度,弯制过程中略大于所需角度即可。单根保护管的弯头不宜超过2个.o 保护管弯制后,不应有裂纹或显著凹瘪现象,弯扁程度不宜大于管子外径的10%。p 弯制好的保护管应用锉刀或角磨机打磨,使其管口光滑、无毛刺和尖锐棱角。q 保护管一般用管卡紧固在支架上。墙体、柱头上的支架采用电锤打膨胀螺丝固定;钢结构上的支架采用焊接固定.r 保护管与设备之间采用金属软管连接,连接时应使用管接头和终端接头自然过渡。6.4.2工艺要求a 桥架外形应无扭曲变形,镀层良好.b 桥架安装应“横看成线,纵看成片”,线槽安装应横平竖直,排列整齐。c 槽与槽之间、槽与盖之间、盖与盖之间的连接处应对合紧密,槽的端口应封闭,盖与槽之间应固定牢靠,便于拆卸.d 电缆桥架固定牢固、可靠。e 单根保护管固定应横平、竖直;成排保护管固定管口高度一致、弯曲弧度一致,排列11整齐.6.4。3质量标准a 电缆桥架的型号规格符合设计,外形无扭曲变形,安装位置符合设计。b 水平倾斜偏差和垂直偏差每米在2mm 以内,总长在10mm 以内。c 托盘、梯架的补偿装置在直线段每隔50m 一个,且齐全。d 不同高宽,桥架连接平缓过度,桥架对接无错边。盖板应固定牢靠,便于拆卸e 连接片的螺栓连接紧固、螺母置于槽外。f 电缆桥架层间距离一般为300mm.g 垂直安装的直线段托架其支撑点间距不应小于2000mm。7、就地仪表设备及控制装置安装7。1作业人员的资格及要求7。1。1 作业负责人应具有中级工以上水平,并具有一定的单片机的知识。全面负责整个作业活动,对作业活动全过程中的安全、质量进度全面负责。合理安排施工,保证施工进度。发现安全问题有权责令整改,甚至停工。发现质量问题有权责令返工。7。1。2作业人员应具有初级工以上水平,至少有两名中级工.并对单片微计算机有一定了解.按本指导书制订的作业程序、方法和要求施工.如指导书内容与施工实际情况有矛盾,有权停止作业,并向有关人员提出,并提出修改意见。施工结束后要配合有关人员做好自检及各级验收工作。7.1.3作业技术负责人全面负责整个作业活动中的技术管理,制定施工、安全措施及文明施工措施.负责各项交底,负责质量管理和工程质量的自检。发现质量问题有权责令返工。7。1.4所有人员应经过培训,考试合格并经过三级安全教育、持有有效证件并进行作12业指导书交底过方可上岗.7.1.5班组长要具备组织协调能力,合理安排各调校项目的人力及施工进度,对本班的各项工作要全面熟悉。7.2 主要机械及工、器、具活动扳手(200mm)4 把螺丝刀(平头,十字,150mm,100mm,250mm)20 把电烙铁(50W)2 把万用表 4 只通灯兆欧表(500V)1 只电焊机 2 台7。3 施工准备7.3。1 施工前应做的准备a 施工前技术员要对施工人员进行详细的技术安全交底,并做好交底记录.b 施工人员要熟知检定规程中调校的步骤和技术要求.c 校验所需要装置仪器应检定合格,具备有效的检定合格证书。7。3。2 施工条件a 热工信号装置安装应在表盘安装结束,室内装修工作结束后进行。未经单体试验(检验)的装置不得安装。b 热工信号系统调试应在信号装置安装结束,信号发生端设备安装结束,电缆接通后进行.7.4 作业方法、工艺要求及质量标准7.4.1 单体校验13a 检查装置各组件外观完整无损,附件齐全,内部零件无脱落和损坏,编号、型号规格符合设计规定.b 按说明书上的接线图接线,输入信号设定为常闭接点的通道接上短接线。c 检查接线无误,检查电气回路绝缘合格后,送上电源,在信号端加模拟信号(常开接点短路,常闭接点开路),对应电脑画面接点正确,需有合格的校验仪器并持有效期的检验人员证件及相关资质。7.4.2 电动门的调试方法电动装置是电动阀门的驱动装置,用以控制阀门的开启和关闭,它可以准确的按控制指令动作,是对阀门实现远控、集控和自动控制的必不可少的驱动装置。a:电源回路:由交流 220V 电源母线和熔断器组成,熔断器起保护作用。b:开阀回路:由开转距开关 TSO、开行程开关 LSO1、开阀按纽 SO1、开向接触器 KMO、开向继电器 KMO 组成。c:关阀回路:由关转距开关TSC、关行程开关 LSC1、关阀按纽 SC1、关向接触器 KMC、关向继电器 KMC 组成。d:开阀指示回路:由闪光开关 LSF、红色指示灯 RD 和开向接触器 KMO 组成。e:关阀指示回路:由闪光开关 LSF、绿色指示灯 GD 和关向接触器 KMC 组成。7.4。3 电动装置的调整:调整转矩、行程时,必须检查位置指示器上的电位器是否已脱开,(把电位器轴上齿轮的紧定螺钉松开即可脱开)以防损坏.新装的电动装置首次电动时,必须检查电机相序,控制线路接线是否正确,以防电机失控。7。4.4 转矩控制机构调整:a、首先调整关转矩.14b、按照随产品提供的转矩特性曲线,从小转矩值开始,逐渐增大转矩值直到阀门关严为止.c、根据阀门工作特性调整开方向转矩,一般开方向转矩要比关方向转矩大。d、以上调整均在空载无介质压力等因素下调整,在有压力、温度时应注意其能否关严,如关不严则要适当增加转矩值以关得严打得开为准。7.4.5 行程控制机构调整:a、用手动将阀门关严。b、脱开行程控制机构,即用螺丝刀将行程控制机构中顶杆推进并转 90,使主动小齿轮与计数器个位齿轮组脱开.c、用螺丝刀旋转“关”向调整轴,按箭头方向旋转直到凸轮压住弹性压板使微动开关动作为止,则关向行程初步调好.d、松开顶杆使主动齿轮与两边个位齿轮正确啮合,为保证其正确啮合,在松开顶杆后,必须用螺丝刀稍许左右转动调整轴,此时可以电动打开几圈,然后关闭,视关向行程是否符合要求,如不合要求,可以按上述程序重新调整。e、开方向调整.在关方向调整好以后,用手将阀门开到所需的位置(注意此时行程控制开关不能脱开,否则关向调整又被打乱),然后脱开行程机构,旋转“开”向调整轴,按箭头方向旋转直到凸轮压住弹性板,使微动开关动作为止。在使行程机构与主动齿轮啮合,则开向行程调完。行程控制机构调完后,可反复试操作几次。一般开阀门控制在全行程 90左右。7.4.6 可调式开度指示器的调整:a、在调整好转矩、行程的基础上调整可调式开度指示器和远传电位器。b、将阀门关闭(手动或电动)。15c、首先根据阀门的最大转圈数将齿轮的调节齿轮调到相应位置上,再将表板的关符号推到指针处,转动电位器使电位器在零位上,并使电位器轴上的齿轮与开度轴上的齿轮啮合,拧紧电位器轴上齿轮的紧定螺钉即可。7。4.7 电动门调试质量标准a 配电箱、电动门上元器件必须牢靠、齐全完好。b 回路接线正确,接触确保良好.c 电动门接线正确,接触良好。d 电动门电机绝缘符合要求,必须大于 1 兆欧。e 行程开关、转距开关灵活,动作可靠。f 执行机构的安装和调试方法7。4.8 执行机构的安装底座的固定执行器底座应安装牢固、端庄,安装底座或支架时可按下列方式固定:a、底座安装在钢结构的平台上或有予埋的混凝土结构时,可用电焊固定。b、在较厚的混凝土基础上安装时,埋入地脚螺丝,埋入处的混凝土厚度不应小于是250mm.执行器的安装前应检查:a、执行机构应灵活、无松动及卡涩等现象.b、绝缘电阻应合格,通电试转动作平稳,开度指示无跳动。c、对气动执行机构通气试验,严密性、行程、全行程时间、自锁等应符合制造厂规定。d、执行机构必须安装牢固,操作时无晃动,其安装位置便于操作和检修,不得妨碍通行,不受汽水浸蚀和雨淋.角行程执行机构的操作手轮中心距地面应为 900mm。16e、调节机构从全关到全开应与执行机构全行程相应.f、执行机构应有明显的开、关方向标记,其手轮操作方向的规定应一致,宜顺时针为“关,逆时针为“开”.g、角行程执行器在 50%开度时转臂与连杆近似垂直。h、当调节机构随主设备产生热态位移时,执行机构的安装应保证和调节机构的相对位置不变。7.4。9 电动执行机构安装调试质量标准a 执行机构动作应灵活,无松动和卡涩等现象。b 力距开关及传动机构动作应灵活、可靠。c 绝缘电阻应合格,通电转动平稳。d 电动执行机构的减速箱应按制造厂规定加注润滑油,不得有渗油现象.7.4。10 回路查线a 回路查线应在各部件安装结束后进行,查线时应同时核对信号源设备,接点性质是否与设计相符。b 用通灯检查校对回路接线,特别要注意电源接线是否正确.并查看熔丝容量应符合设计。c 用 500V 兆欧表测量电气回路绝缘电阻,应不小于 1 兆欧,测量时应将设备与回路断开。d 查线后确认各部分接线无误,方可送电,进行系统试验。e 按设计及厂家的要求设置好各信号的整定值f 在信号发生端加模拟信号,各部分动作应符合设计及制造厂的规定。8 8、仪表管敷设、仪表管敷设8.1 作业人员的资格及要求178。1。1 参加作业人员须为热控专业人员。8。1.2 作业人员在施工前应进行三级安全教育,认真学习安全规程,并参加该项目技术交底。8.1.3 作业人员需熟悉各种导管的型号、材质、且明确和掌握导管的安装方法和工艺要求。8.1。4 作业负责人应有一定的施工经验,能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合理布置仪表管。8.2 主要机械及工、器、具切割机1 台弯管机1 台锯弓3 把卷尺2 个校管器1 台圆锉刀3 把电焊机2 台氩弧焊机1 台8。3 施工准备8.3。1 材料准备a 主材(无缝钢管、不锈钢管、角钢):根据施工图纸给出的规格、材质、型号、进行统计汇总,并按 5的材料损耗,采购到位。b 辅材:应按实际所需进行估算,管卡规格应符合甲方要求.8.3。2 技术准备a 施工图纸应到位,技术员应组织作业人员认真学习,理解设计要领,熟悉施工场地,了解土建施工进度。18b 技术员应将施工图纸认真的审核一遍,做好审核记录,及时申请设计人员到现场进行施工图交底和会审工作。c 认真收集厂家技术资料,对制造厂有特殊技术要求的,应尽量做好技术记录.8.3.3 施工现场条件准备a 主要热力管道已吊装敷设结束,辅机设备已就位。b 弯管盘、校管器等工器具已准备好。c 安装施工材料已到位,管路材质,规格符合施工要求.8.4 作业方法、工艺要求及质量标准8.4。1 仪表管的敷设技术措施导管的弯制导管的弯制,一般应用冷弯法,通常使用机械弯管机。冷弯时,钢材的化学性能不变,且弯头整齐,导管的弯曲半径不应小于管子外径的3 倍,弯制后,管壁上应无裂纹、过火、凹坑、皱褶等现象。a 将导管放在平台上进行调直。b 选用弯管机的合适胎具.c 根据施工图或实样,在导管上划出起弧点。d 将已划线的导管放入弯管机,使导管的起弧点,对准弯管机的起弧,然后拧紧夹具。e 启动电动机或扳动手柄弯制导管,当弯曲角度大于所需角度的 1-2时停止,(可凭经验判断)采用手动弯管机时,用力应均匀,速度缓慢。f 弯制结束,应用样板测量导管弯曲度,合格后取出导管。8。4.2 管路的敷设a 管路安装前应进行检查,其材质和规格应符合要求。b 导管外表应无裂纹、伤痕和严重锈蚀,歪曲等缺陷,敷设前应吹洗。19c 检查导管的平直度,不直的导管应调直。d 导管在安装前应核对钢号、尺寸、并进行外观检查和内部清洗。e 管路应按图纸及设计规定的位置敷设,若设计未作规定,可按以下原则视现场具体情况而定.e1 导管应尽量以最短的路径进行敷设,以减少测量的时滞,提高灵敏度。e2 导管应避免敷设在易受机械损伤,潮湿,腐蚀或有震动的场所,应敷设在便于维护的地方。e3 导管应敷设在环境温度为 550的范围内,否则应有防冻或隔热措施.(防冻措施见第九项)f.管路敷设在地下及穿过平台和墙壁时应加保护管(罩)。g。管路沿水平敷设时,应有一定的坡度,差压管路应大于 1:12,压力管路应大于 1:100,管路倾斜方向应能保证排除气体或凝结液,否则应在管路的最高或最低点装设排气或排水阀门。h。测量气体的导管应从取压装置处先向上引出,向上高度不宜小于 600mm,其连接接头的孔径不应小于导管内径。i.敷设管路时必须考虑主设备及管道的热膨胀.j.差压测量的正、负压管路,其环境温度应相同,并与高温热表面隔开。k.管路敷设应整齐、美观、尽量减少交叉和拐弯。l。管路敷设完毕应进行检查,应无漏焊,堵塞和错接等现象。m。管路接至仪表设备时,接头必须对准,不得承受过大的机械应力.n.差压测量管路的排污阀门应装设在差压计附近便于操作和维修的地方,排污门下应装设排污总管,并引至地沟。208。4.3 导管的连接a。高压导管的连接,采用氩弧焊法连接,管口要打坡口。b。在高压管上需要分支时,应采用与管路相同材质的三通件进行连接,不得在仪表管路上直接开孔焊接。c。焊接工作应由专业焊工进行施工,严禁仪表工无证操作。8.4。4导管的固定a.导管应采用可拆卸的卡子固定在支架上,成排敷设的导管间距为5cm。b.管道支架的安装应牢固、整齐、美观,并符合导管坡度的要求。在不允许焊接支架的承压容器、管道及需要拆卸的设备上安装支架时应采用 U 形螺栓或抱箍固定。c.导管支架的间距宜均匀,各种管子的支架距离为:c1。无缝钢管:水平敷设时,1。0m1。5m;垂直敷设时,1。5m2.0m.c2.铜管、塑料管:水平敷设时,0。5m0.7m;垂直敷设时,0.7m1.0m。c3。施工完毕的管路两端,应挂有标明编号、名称及用途的标志牌。8。4.5工艺质量要求a 管路应尽可能并排敷设,敷设路径应尽可能的短。b 敷设路径较长时,应尽量减少焊口数量,并应固定牢靠。c 管路内部应清洁,畅通,外部应无裂纹,伤痕,重皮及凹坑。d 成排管子弯曲弧度应整齐、美观。e 电缆与管子间距应保持在150-200mm 之间。f 同径管之间的焊接应无错口现象,异径管的内径差应小于1mm.g 管路坡度倾斜方向应符合规范热控篇。h 油管与热表面交叉敷设时,应使其间距大于或等于150mm。21i 压力管路坡度应1:100,差压管路应大于1:12。j 管路接口的焊接应符合验标焊接篇。k 管路敷设完应有标志牌,其外观和内容应美观正确、字迹应完整清晰9、取源部件及敏感元件安装9.1 作业人员的资格及要求9.1.1参加作业人员须为培训合格的热工仪表专业人员.9.1.2电焊工、电工、架子工工作人员需持有有效合格证件并经审核合格后上岗,且有一定的操作经验,熟练掌握技术人员。9。1。3施工人员要经三级安全教育和考试合格后并安全技术交底方可上岗。9.1.4现场施工人员必须熟悉安全规章制度,且有一定的自我防护意识。91.5参与作业人员须熟悉热控取源部件安装工作,并对安装要求有一定的了解。9.1。6参加作业人员应严格把握安装质量,并在工作结束后,做到“工完、料尽、场地清”。9.2 主要机械及工、器、具交流电焊机1台。磨光机1台。电源箱1只.面罩2付弯管盘1套活动板手2把钢锉刀2把9。3 施工准备229.3。1图纸齐全,并经会审确认无误。9.3.2机械材料齐全、完好、并均已到位。9.3.3作业措施已编制完成,并已详细交底。9。3。4开工报告审批手续齐全,并经确认。9。4 作业方法、工艺要求及质量标准9.4.1取源部件安装材料、设备准备a 工地材料员安排人员从公司材料仓库领取温度计、热带阻、热电偶的插座等部件,领取时,工地材料员应及时向公司材料科索取材质检验报告、产品质量及使用保证书、合格证,并做好记录。b 取源部件领回后,要统一进行油污清理。合金钢材质插座应做光谱分析,并要求材料实验室出具光谱分析报告,做好标识;对制造厂未提供产品质量及使用保证书者禁止使用,温度插座要核对与温度元件的螺纹是否相符。c 对于不合格的温度插座的处理应按规定的不合格品控制程序执行。9.4。2测点定位a 相邻两个取源部件之间的距离应大于管道的外径,但不得小于200mm,当压力测孔和温度测孔在同一管段临近安装时,按介质流向压力在前,温度在后.b 测量锅炉再热器、过热器壁温的热电偶,其测量端应装在离顶棚管上面100mm 内的垂直管段上,当锅炉结构不允许时,可适当上移,但装于同一过热器或再热器上的各测点的标高应一致。c 在直径为76 mm 以下的管道上安装测温元件时,如无小型温度元件,应采用扩大管的方法。在公称压力等于或小于1.6Mpa 的管道上安装测温元件,可在弯头处沿管道中心23线迎着介质流向插入;公称压力大于1。6Mpa 的管道弯头处不允许开凿测孔,测点离管子的弯曲起点不得小于管子的外径,且不得小于100mm.9。4.3测点开孔测孔的开凿一般在热力设备或管道正式安装前或封闭前进行,禁止在经过水压和冲洗的设备和管道上开孔。如必须在已冲洗完毕的汽、水、油管道上开孔时,需证实其内没有介质,并应有防止金属屑粒掉入管内的措施。当有异物掉入时,必须设法取出(如用小块磁铁吸出铁屑或重新冲洗管道等方法)。测孔开凿后,一般应立即焊上取压短管或插座,否则应采取临时封闭措施,以防异物掉入孔内.a 在汽、水、油压力管道和设备上开孔,应采用机械加工的方法,具体步骤如下:先用冲头在开孔部位的测孔中心位置上打冲头印,然后用与取压短管内径相等的钻头(误差小于或等于0.5mm)进行开孔,应该注意开孔钻头中心线必须保持与本体表面垂直,当孔刚钻透时,即移开钻头,用圆锉或半圆锉修去测孔四周的毛刺,最后再检查一下开孔效果以及是否有异物掉进管道,如有应设法取出.b 对于烟、风、粉测点的开孔,可用氧/乙炔焰割炬切割开孔,具体步骤如下:用划规按插座内径在选择好的开孔部位上划圆,再用火焊条点焊在要割下的铁块上,以便取出割下的铁块,用氧乙炔焰沿圆周线内边割出测孔,并取出被割下的铁块,最后用扁铲剔去熔渣,用圆锉或半圆锉修正测孔.9.4。4测温元件安装a 温度插座及其他取源防护套管安装温度插座是直接与被测介质管道连接的设备,安装后必须保证严密、无泄露。在安装前首先要复查温度插座的材质和规格是否符合图纸、规范的要求,并用锉或砂布清除掉取压短管的坡口及测孔周围的毛刺。下一步应调正温度计插座的位置,使其中心线垂24直于管道中心线,再对温度插座施以点焊,然后复查垂直度是否有变动,如符合要求则对其底部施以满焊;所有焊接操作必须符合焊接操作规程及焊接作业指导书要求;合金钢焊件焊前要进行预热,焊接后的焊口要进行热处理,常用热处理方法是焊口加热后用石棉布缠包作自然冷却,安装在主蒸汽、冷、热再管道上的合金钢部件的焊口热处理工作应由热处理工进行;在焊接热电偶保护管时,应将热电偶芯抽出,并检查保护管本身是否有质量问题.同时应注意插入式热电偶和热电阻的保护套管插入被测介质的有效深度应符合以下要求:高温高压(主)蒸汽管道的公称通径等于或小于250mm 时,插入深度宜为70mm,公称通径大于250mm 时,插入深度宜为100mm;一般流体介质管道的外径等于或小于500mm 时,插入深度宜为管道外径的1/2;外径大于500mm 时,插入深度宜为300mm;烟风及风粉混合物介质管道,插入深度宜为管道外径的1/31/2;回油管道上的测温元件的测量端,必须全部浸入被测介质中。安装结束后要对焊接、安装质量及进行检查,各项指标应符合要求,确保严密、无泄露,并在阀门上挂上标志牌,标志牌上要写明取样点设计编号、名称、用途。b 敏感元件安装首先,施工人员要根据图纸要求的规格,型号及数量到热控试验室仓库领取相应的温度计、热电阻。热电偶,并协助试验人员做好登记工作,检查绝缘电阻应符合规定.拧掉插座的螺纹堵头,清除插座口周边的灰尘、杂物及氧化层,并在丝扣上涂擦防锈或防卡涩涂料。检查测温元件的垫片材质,应符合介质及其参数的要求。测温元件安装应符合以下要求:当测温元件插入深度超过1米时,应尽可能垂直安装,否则应有防止保护套管弯曲的措施;在介质流速较大的低压管道或气、固混合物管道上安装测温元件,可以采取加装挡板或可拆卸式保护罩等措施以防止测温元件被冲击和25磨损;采用螺纹固定的测温元件与插座之间应装垫片,并保证接触面严密连接;安装在高温高压汽水管道上的测温元件,应与管道中心线垂直,低压管道上的测温元件倾斜安装时,其倾斜方向应使感温端迎向流体;压力式温度计的温包和双金属温度计的感温元件必须全部浸入被测介质中,压力式温度计安装时,其温包应立装,不应倒装,其显示仪表应尽可能和温包安装在保持同一水平位置或稍高于温包的位置,以防止液柱位差的静压力引起测量误差,而压力式温度计毛细管的敷设路径应避免过热、过冷和温度经常变化的地点,否则应采取隔离措施,毛细管的敷设,应尽量减少弯曲,其弯曲半径不应小于50mm,毛细管应有保护措施,防止损伤或折断。对于测量金属温度的热电偶安装要符合以下要求:首先必须根据设计图纸和厂家资料认真核对各测点的位置和点序,安装前重新检查热电偶的绝缘情况并作好记录。用锉刀或砂布将被测的金属壁打磨出金属光泽,将热电偶固定座焊到打光的金属壁上,锅炉部分的固定座必须在锅炉水压前焊接完毕。安装时将顶丝压紧,固定住热电偶,压紧时不得用蛮力,防止压坏热电偶;对于弯曲性能较好的铠装热电偶宜采用插装方式安装,可用不锈钢管或与被测体同材质的钢管做热电偶保护管,保护管的端口点焊到被测金属壁上,同时应考虑其内部冷凝液有排除措施,另一端焊上热电偶紧固装置,热电偶插装时应充分插入,贴紧管壁,保护管如需弯曲,弯曲弧度不得小于130度。在热电偶安装好后,应复查绝缘电阻,合格后可挂上标有测点编号、测点名称及用途的标志牌。1010、电缆敷设及接线、电缆敷设及接线10。1 作业人员的资格及要求10.1.1 参加作业人员必须以培训合格的热工专业人员为主。10。1。2 参加作业人员必须熟悉电缆敷设工作,对电缆敷设的验评标准有一定的了解。10。1.3 现场作业人员必须熟悉电缆敷设的安全规章制度,且有一定的自我防护意识。2610。1.4 参加作业人员应严格把握敷设质量,并在工作结束后做到“工完、料尽、场地清”。10。2 主要机械及工、器、具电缆盘液压支架、电缆盘简易支架对讲机锯弓斜口钳绳子电缆螺丝刀10.3施工准备10。3。1图纸齐全,并经会审确定无误10.3。2机械材料齐全、完好,并均已到位。10.3.3电缆主桥架及分支桥架安装完毕。10.3。4电缆敷设清册清晰、齐全,电缆号牌齐全。10。3。5准备好临时绑扎线.10.4作业方法、工艺要求及质量标准10.4.1作业方法电线管(槽)及电线的敷设:a.电线和补偿导线应敷设在金属电线管或线槽内,环境温度对电线的影响应满足正常使用时导体的温度不高于其规定的最高温度,否则,应采取防护措施.b.电线管的内径宜为导线束外径的1.52倍。27c。电缆敷的弯曲度不应小于90,其弯曲半径不应小于电线管外径的6倍,单根管子的弯头不宜超过两个。d。线槽应平整,加工尺寸准确,内部光洁无毛刺。线槽的安装应横平竖直,排列整齐,其上部与楼板之间应留有便于操作的空间。e.当有线槽中间引出导线时,应用机械加工方法开孔,并用电线管或金属软管保护导线。f。电线管不应有裂缝和显著的凹瘪现象,管间应采用接头对接牢固,管端与设备之间用金属软管连接.电缆敷设及固定A.电缆线芯应采用铜芯,型号、规格应符合设计规定,测量及控制回路用电缆的线芯截面积不小于0.75mm2,电缆外径不宜超过30mm。B。电缆敷设路径应符合设计规定并满足下列要求:b1。电缆应避开人孔、设备起吊孔、窥视孔、防爆门及易受机械损伤的区域.敷设在热力设备和管路附近的电缆不应影响设备和管路的拆卸。b2.电缆敷设区域环境温度对电缆的影响应满足正常使用时电缆导体的温度不高于其长期允许工作温度,明敷的电缆不宜平行敷设于热力管道上部,控制电缆与热力管道之间无隔板防护时,相互间距平行敷设应大于500mm、交叉敷设应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