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提升作业十三3习题课_1.pdf
课时提升作业 十三 3 习题课 第-2-页 课时提升作业 三种性质力的应用(20 分钟 50 分)一、选择题(本题共 6 小题,每小题 6 分,共 36 分)1.如图所示,一个空心均匀球壳里面注满水,球的正下方有一个小孔,当水由小孔慢慢流出的过程中,空心球壳和水的共同重心将会()A.一直下降 B.一直上升 C.先升高后降低 D.先降低后升高【解析】选 D。重心的位置跟物体的形状和质量分布有关,当注满水时,球壳和水的重心均在球心,故它们共同的重心在球心。随着水的流出,球壳的重心虽然仍在球心,但水的重心逐渐下降,开始一段时间内,球壳内剩余的水较多,随着水的重心的下降,球壳和水共同的重心也下降;后一段时间内,球壳内剩余的水较少,随着水的重心的下降,球壳和水共同的重心都升高;最后,水流完时,重心又回到球心。故球壳和水的共同重心将先降低后升高,D 正确。2.(2019衡水高一检测)如图所示,将一个钢球分别放在量杯、口大底小的普通 茶杯和三角烧杯中,钢球与各容器的底部和侧壁相接触,处于静止状态。若钢球和各容器都是光滑的,各容器的底部均放置在水平面上,则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各容器的侧壁对钢球均无弹力作用 B.各容器的侧壁对钢球均有弹力作用 C.量杯的侧壁对钢球无弹力作用,其余两种容器的侧壁对钢球均有弹力作用 D.茶杯的侧壁对钢球有弹力作用,其余两种容器的侧壁对钢球均无弹力作用 第-3-页【解析】选 A。假设容器侧壁对钢球均有弹力作用,作出各容器中钢球的受力分析图分别如图 a、b、c 所示,可见三种情况均与钢球静止的题设条件相矛盾,所以原假设不成立,各容器的侧壁对钢球均无弹力作用。因此,本题正确选项为 A。3.如图所示,A、B 两物体重力都等于 10 N,各接触面间的动摩擦因数都等于0.3,F1=1 N 和 F2=2 N 的两个水平力分别作用在 A 和 B 上,A、B 均静止,则 A 受的摩擦力和地面对 B 的摩擦力大小分别为 N,6 N N,2 N N,1 N N,1 N【解析】选 C。因两个物体都处于静止状态,故所受的摩擦力均为静摩擦力;对物体 A 受力分析可知:F1=1 N;对 A、B 整体受力分析,由平衡条件可知:F2=F1+,解得=1 N,故 C 正确。4.(多选)如图所示,在水平地面上叠放着 A、B 两个长方形物块,F 是作用在物块B 上沿水平方向的力,物块 A 和 B 以相同的速度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由此可知,A、B 间动摩擦因数 1和 B 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2有可能是()1=0,2=0 1=0,20 10,2=0 10,20【解析】选 B、D。物块 A 和 B 以相同的速度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隔离物块 A,据二力平衡可知A在水平方向若受滑动摩擦力与匀速直线运动的条件矛盾,所以A 不受滑动摩擦力,A 和 B 的接触面可以光滑也可以粗糙,既动摩擦因数有两种可能 1=0 或 10;根据上面的分析知 A 和 B 间无摩擦力,隔离物块 B 据二力平衡可知 B 与地面间一定有摩擦力,即 20。第-4-页 5.(2019烟台高一检测)如图所示,轻质弹簧的劲度系数为 k,小球所受重力为G,平衡时小球在 A 处。现用力 F 压小球至 B 处,使弹簧缩短 x,则此时弹簧的弹力为()B.kx+G D.以上都不对【解析】选 B。加力 F 之前小球平衡有 G=kx0。加力 F 后弹簧的总压缩量为 x+x0,弹簧的弹力为 k(x0+x)=G+kx,B 正确。6.如图所示,两个同样的弹簧秤每个自重都是 N,下端挂钩的重力忽略不计,甲“正挂”,乙“倒挂”,在乙的下方挂上重 N 的砝码,则甲、乙两弹簧秤的示数分别为()N N N N N N N N【解析】选 C。由于甲正挂(挂钩在下)、乙倒挂(挂钩在上),甲、乙测的都是乙和砝码的重力,所以示数相同均为 0.3 N,C 正确。二、计算题(14 分。要有必要的文字说明和解题步骤,有数值计算的要注明单位)7.如图所示,GA=20 N,GB=10 N,A 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0.4,其余摩擦不计,求下列(1)、(2)两种情况下物体 A 受到什么摩擦力?大小如何?(1)F=0。(2)F=10 N。(3)若要使 A 匀速运动,所加的竖直方向的力 F 的大小是多少?(假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第-5-页【解析】(1)A 物体与水平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为 Fmax=GA20 N=8 N。绳对 A的水平拉力为 F=GB=10 N,大于最大静摩擦力 8 N,故 A 在桌面上滑动,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为=GA20 N=8 N。(2)A 物体与水平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为 Fmax=(GA(20+10)N=12 N.绳对 A 的水平拉力为F=GB=10 N,小于最大静摩擦力12 N,故A在桌面上静止,所受的静摩擦力为=GB=10 N。(3)当 A 匀速滑动时,(GA+F)=GB,解得 F=5 N。答案:(1)滑动摩擦力 8 N(2)静摩擦力 10 N(3)5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