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功能锻炼.pdf
.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功能锻炼 一、初期:(术后 12 周)1、目的:以患肢的肌肉舒缩活动为主,目的是促进患肢血液循环,减轻肿胀,防止关节僵硬,利于骨痂生长,功能锻炼应循序渐进,以不感到疲劳和疼痛为主 2、练习(1)手术当日 6 小时后,指导患者进行主动或被动的足趾屈伸运动(2)术后第 12 天开始指导患者进行患肢足部的跖屈(脚尖向下踩)、背伸运动(向上勾脚尖)等踝泵运动,每日34次,每次520min,一天约完成 500 个;同时指导患肢股四头肌和臀肌的等长舒缩(静力舒缩)运动:踝关节背屈,绷紧腿部肌肉 5s 后放松,再绷紧,再放松,20 次为一组,每天 3 组,并逐渐增加次数及延长时间(3)术后第 3-5 天可抬高上身 2030,可逐渐进行膝关节的屈伸运动,动作轻柔,被动逐渐转为主动活动,同时可进行全身的功能锻炼,患者平卧或半卧,患肢外展中立,健侧下肢屈膝支撑床面,双手拉住吊环,并协助患者下身,臀部做引体向上运动,一般活动 10min/次,23 次/组,开始时 2 组/h,以后每天增加 12 组,术后早期定时按摩下肢肌肉,促进血液循环,防止肌肉萎缩及静脉血栓形成。(4)术后第 2 天开始利用 CPM 机进行髋、膝、踝关节屈伸被动运动,30min/次,2 次/d,一般从 2030 开始,以后每天增加 510,术后 2 周达到屈髋 90,但最多不能90 患肢主动和被动运动锻 .炼以不痛及自觉有轻度疲乏感为限 二、中期:(术后 24 周)1、目的:加强活动度及肌力练习 2、练习:(1)一般术后 2 周拆线,逐渐被动活动髋关节,但屈曲不宜超过90,仰卧位屈髋、屈膝运动,主动为主,被动为辅,10min/次,48 次/d;并在初期的基础上增加运动量和强度(2)直腿抬高训练,足跟距床 20cm,在空中停留 510s 放下,如此循环,3050 下/次,34 次/d(3)在不负重的情况下进行各关节功能锻炼.开始练习在床边坐,小腿下垂,并且坐在床上主动屈伸膝关节,逐渐增加运动幅度,行患肢外展、坐起、躺下等主动练习(4)行股四头肌、小腿三头肌及踝背伸肌等长收缩训练(静力舒缩)(5)4 周后床边活动及扶双拐或步行架不负重练习(6)下床方法:患肢先移至健侧床边,健侧腿先离床,并使脚着地,患肢外展、屈髋,由他人协助抬起上身使患侧腿离床并使脚着地,再扶习步架由他人搀扶站起,每次站立 510min,上下午各一次,时间可逐渐延长 三、后期:(术后 512 周)1、目的:对症锻炼,使肢体功能尽快恢复 2、练习(1)开始下地不负重行走,初始行走不易过大过快,510min/次,2 .次/d,以后根据情况逐渐增加行走次数,延长行走时间(2)6 周内避免髋关节主动内收及屈曲(3)8 周后根据 X 线骨折愈合情况,有骨痂形成及内侧骨折线模糊者可开始部分负重,做提踵练习、半蹬起立练习,以增加负重肌的肌力,作髋部肌肉的抗阻屈伸训练。(4)12 周后自由负重,严禁患侧卧位及骨质疏松者过早负重,术后功能锻炼应延续至出院后骨折完全愈合时 健康教育 1.下床活动时,务必有家人保护,注意安全,以防跌倒再次损伤 2.骨折未牢固愈合时,应始终保持患肢外展位,忌内收,以免发生再骨折 3.继续加强患肢的被动功能锻炼,患肢按摩、活动踝关节和膝关节,髋关节活动角度不宜超过 90 4.患足无论有无负重,均应脚掌着地,顺序是足跟跖外侧第一跖骨头,不易足尖着地 5.饮食宜含钙及维生素 D 丰富的食物 6.定期复查:术后 2 周拆线,一月后复查,遵医嘱扶拐下地,患肢不负重;23 个月复查,X 线摄片骨折愈合牢固后,可弃拐负重行走;术后一年根据骨折愈合情况取内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