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地理学题库.pdf
生物地理学标准试卷(一)一、名词解释(每题 2 分,共 20 分)1植被型 2生物量 3生态位 4叶面积指数 5草原 6荒漠土壤 7草原土壤 8森林土壤 9苔原土壤 10土种 二、填空题(每空 1 分,共 10 分)1、植物分布区按其形状可划分为_和_两大类。2、强烈影响植物地理分布的因素有_、_植物类群分化与进化等。3、新种形成后,其分布区的扩展受其_的能务影响,受许多_限制,还受_制约。4、引起植物分布区变化的因素主要有_、_、_、_和_5 种。5、地区性分布的各类植物,根据限制它们扩大分布的原因,可以归纳为_、_、生态特有种,岛屿特有现象四种类型。6、植物区系区划的的最高分区单位是_,最小单位是_。7、世界植物区可划分为六植物区。它们是_、古热带植物区、_、澳在利亚植物区、_、_。8、中国植物区系包括_植物区和_植物区。9、海洋植物区系以_为主,分为_、_、_三个植物区。10、岛屿植物种类组成受_、_、_的影响。三、判断对错(每题 2 分,共 10 分)(错的改过来)1、红壤形成于北亚热带的生物气候条件,气候温暖,雨量充沛。2、冰沼土的表层常有泥炭化或半泥炭化的有机质积累。3、森林土壤在世界上分布很广,从寒带到热带,均有分布。4、灰化土是在寒温湿润气候、针阔混高材条件下发育的土壤。5、灰化土表层没有泥炭状腐殖质的积累。四、简要回答(每题 5 分,共 30 分)1、荒漠地区自然条件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2、氮素营养水平的高低对植物生长有什么影响 3、暗棕壤分布区的气候植被条件怎样 4、在世界上棕壤的分布情况如何 5、棕壤分布区的气候条件、植被条件怎样 6、波动有什么特点 五、论述题(每题 15 分,共 30 分)1、试说明演替的原因 2、结合气候条件分析热带季雨林的特征。生物地理学标准试卷答案(一)一、名词解释(2 分10)1、在植被型组内,把建群种生活型相同或近似,同时对水热条件生态关系一致的植物群落联合为植被型。2、是某一时刻单位面积内实存生活的有机物质总量,通常用千米每平方米或 t/ha 表示。3、一个生物单位(个体、种群、种)的生存条件和总集合体。4、单位土地面积内叶片单侧表面的总面积。5、草原是温带夏绿旱生性多年生草本群落类型。6、荒漠土壤也称漠土,是指在漠境地区所发育的地带性土壤。7、草原土壤是指草甸草原及草原植被下发育的土壤。8、森林土壤是指森林植被下发育的土壤,在世界上分布很广,从寒带到热带,除干旱和半干旱 地区外,均有分布。9、苔原土壤是指原植被下发育的土壤,其中主要是冰沼土。10、土种是土壤分类的基层单元,一般根据土壤发育程度成熟化程度来划分。二、填空(1 分10)1、连续分布区、间断分布区。2、板块漂移、海陆形势变化、古气候变化。3、散布种子、自然条件、时间。4、气候演变、地形变化、板状运动、脚踏石作用、人类活动。5、古特有种、新特有种。6、植物区、植物小区。7、泛北极植物区、新热带植物区、好望角(开普)植物区泛南极植物区。8、泛北极(全北)、古热带。9、藻类、北方海洋植物区、南方海洋植物区、热带海洋植物区。10、岛屿隔离程度、岛屿面积大小、岛屿年龄大小。三、判断对错(2 分5)(错的改过来)1、不正确。将“北亚热带”改为“中亚地热带”。2、正确。3、不正确。森林土壤在世界上分布很广,从寒带到热带,除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外,均有分布。4、不正确。改“针阔混交村”改为“针叶林”5、不正确。灰化土表层有泥炭状的粗腐殖质累积层。四、简要回答(5 分6)1、(1)大陆性气候最为显著,温差大,雨量极少。(2)植被十分稀疏。2、(1)氮在植物生活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光合作用合成的碳水化合物只有与氮等组成各种生活蛋白质,核酸以后,植物才能进行物质和能量代谢,生长壮大。(2)氮素营养充足时,对蛋白质、各种酶、叶绿素、生长素等含氮化合物合成有利,会使植株高大,寿命延长,有机物产量提高。(3)缺氮的植株生长缓慢,有机物产量低,种子早熟。(4)氮素过多,植物合成的植碳水化合物被大量消耗形成蛋白质等物质,不利于纤维素等的合成,造成作物倒状。3、(1)气候属于温带湿润气候,干燥度小于。(2)植被为以红松为主的针阔混交林,林下藻木和草木繁茂。4、(1)欧洲分布很广,尤以西欧的瑞典等国为界。(2)在北美分布美国东北部。(3)在亚洲主要分布于我国和朝鲜北部,日本也有分布。5、(1)气候条件是暖温带海洋性气候,干燥度在之间。(2)植被条件是性型落叶阔叶林,原生植被早已破坏,目前多为次生夏得阔叶林,也有部分针叶林等。6、(1)特点:(1)群落逐年或年际变化方向的不定性;(2)变化的可逆性,即尽管群落在成分、结构和生产量上有相当变化但只要终止引起变化的因素,群落能恢复到接近原来的状态;(3)在典型情况下植物种类组成的相对稳定性。五、论述题(15 分2)1、原因:(1)环境不断变化:外界条件和群落内环境的变化有利于某些植物中植不利于另一些植物种。(2)植物繁殖体的散布。(3)生物间的相互作用,促使种间关系经常发生变化。(4)在群落的植物种类组成中,新的植物分类单位不断发生。(5)人类活动的影响起着巨作用。2、分布区气候属热带季风气候,有明显天湿季、旱季时降水量大,温差大。季雨林与雨林相比,种类组成较雨林贫乏,附生植物 生物地理学标准试卷(二)一、名词解释(每题 2 分,共 20 分)1、优势种 2、重要值 3、投影盖度 4、多度 5、频度 6、基部盖度 7、种群 8、物种多样性 9、种丰富度 10、群落的最小面积 二、填空题(每空 1 分,共 10 分)1、在生态学研究中最普遍的是把生物分成_、_和微生物三大群。微和物中包括各种需要借助显微装置才能识别的_或_结构的有机体。2、高等植物包括_、_、_和被子植物。3、低等植物包括_、_、_和真核藻类。4、高等植物亦叫_,其共同特征是_。低等植物与之相反,无_。5、真菌靠分解有机物质释放的能量维持生存,与_等合称自然界中有机物质的_,对营养物质_有重要意义。6、植物分类单位的主要单位是界、_、_、目、_、_、种。7、自然的分类系统的分类原则是物种间、各类群间的_与_,其分类的基本单位是_。8、细菌是_的也是_的生物,按营养方式可分为_病菌和_细菌。9、一些细菌生活在缺氧的环境中,称为_,另一些则只能在有氧时生活,称为_,也有两类环境都能生存的_。10、属包括有亲缘的各个_的全体。同在一个进化系统,亲缘相近的属归并为_。三、判断对错(每题 2 分,共 10 分)(错的改过来)1、胡敏酸的酸性比富里酸要强。2、在土壤中进行的反硝化作用,是土壤 N 素损失的过程。3、在土壤微生物中,真菌是木质素的有效分解者。4、在土壤有机质分解中,藻类不起任何作用。5、土壤中的枚线菌与真菌一样,居多细胞微生物,在形态上,有分枝,呈菌丝状。四、简要回答(每题 5 分,共 30 分)1、忍耐力具有哪些规律性特点 2、水生植物有什么特点它包括哪三种类型 3、水对植物有什么生理生态作用 4、简述动物对植物的生态作用 5、镁和铁的生态作用 6、沙生植物如何适应干燥贫瘠的松沙土环境 五、论述题(每题 15 分,共 30 分)1、试述土壤的吸收作用的种类及其在土壤肥力中的意义 2、试述时间因素在土壤形成中的作用 生物地理学标准试卷答案(二)一、名词解释 1、是指群落中占优势的种类,它包括群落每层中在数量、体积上最大、对生境影响最大的种类。2、森林群落中各树种密度相对频度和相对显著度的综合。3、植物地上器官垂直投影所覆盖土地的面积,可用面分数来表示。4、表示一个种在群落中的个体数目。5、表示一个种群在一定的地段上出现的均匀度。6、植物基部实际占的面积。7、种群是指占据一定地区的某个植物种的个体总和。8、群落中种的数量及植物个体数量在种间的分配情况。9、植物群落中植物种数的多少。10、包含了群落大多数种类的最小空间。二、填空 1、植物、动物、单细胞、无细胞。2、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3、原核植物、真菌、地衣。4、有胚植物、有胚、胚。5、细菌、分解者、循环。6、门、纲、科、属。7、亲缘关系、进化途径、种。8、最古老、最小、异养型、自养型。9、厌(嫌)氧菌、好氧菌、兼性厌氧菌。10、种、科。三、判断对错 1、不对。因为富里酸有较多的酸基、酚酸基功能团,所以其酸性比胡敏酸强。2、正确。3、正确。4、正确。5、不对。枚线菌属单细胞微生物。四、简要回答 1、(1)各种植物对同一生态因子的忍耐力存在程度不等的差异。(2)同一种植物对不同生态因子的忍耐力幅度宽狭不同。(3)同一种植物处在不同发育期时忍耐力有所变化。2、特点:(1)通气组织发达;(2)根系多发育微弱,甚至无根毛;(3)机械组织不发达,维管组织也不发育;(4)有些种类的叶片小而薄,或碎裂为丝带状;(5)营养繁殖占重要地位。类型:(1)浮水植物(2)沉水植物(3)挺水植物 3、(1)水是植物体主要组成之一。(2)水是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的原料。(3)水是很多物质的溶剂。(4)水还能维持细胞和组织的紧张度,使植物器官保持直立状态,以利于各种代谢的正常进行。4、(1)植食动物以植物为直接营养来源。(2)食虫植物和一些寄生真菌以动物为食。(3)昆虫等动物对植物的授粉作用有着及其重要的生态意义。(4)动物散布植物种子和果实的作用也很突出。5、镁是叶绿素不可缺少的成分,铁则参与一些酶的组成,可以催化合成叶绿素。缺乏镁和铁时植物叶绿素的形成受到阻碍,叶子淡黄甚至白色,一般土壤不缺少镁和铁。6、(1)沙生植物根系发达,或者根系深,或者侧根多。(2)沙生植物多具有沙套,以避免风沙打击和摩擦伤害。(3)沙生植物具有产生不定芽和不定根的能力。(4)沙生植物的果实和种子的传播通常借助风力。五、论述题 1、(1)机械吸收作用。(2)物理吸收作用。(3)化学吸收作用。(4)物理化学吸收作用。(5)生物吸收作用。在上述 5 种吸收作用中,物理化学吸收作用即胶体的吸收与交换作用有重要意义,它可以很好地协调土壤供养和得蓄养分的矛盾。2、(1)随着时间的推移,各种成土因素对土壤的作用越发深刻,土壤发育也优越成熟。(2)随着时间的推移,各成土因素的演变也会引起土壤的相应演替。(3)随着时间的推移,土壤的发育速度变化。生物地理学标准试卷(三)一、名词解释(每题 2 分,共 20 分)1、生物量 2、生态位宽度 3、初级生产 4、衰退演替 5、进展演替 6、次生演替 7、演替顶极 8、整体性说 9、个别性说 10、植被型 二、填空题(每空 1 分,共 10 分)1、真菌有_而没有_,完全是_。2、地衣是蓝藻或绿藻与真菌的_、按形态外貌分为_、_和_。3、现存的裸子植物分为_、_、_和买麻藤纲四纲。4、种子植物被划分为_和_两门。种子植物以外的植物统称为_。5、被子植物的果实不仅对种子起_,而且有利于种子_。6、被子植物具有真正的_,又称_被子植物以外的植物称为_。7、被子植物的花包括_、_和_三部分。8、被子植物门分为 _纲与_纲,前者种子具_,后者种子中有一枚子叶退化。9、根据综合适应环境策略植物可分为_、_、_三种适应方式。10、叶片表面特片影响_和_交换,可分出草质、革质、_、_、毛叶、木质光合器官。三、判断对错(每题 2 分,共 10 分)(错的改过来)1、一般随着土壤矿物质的增多,土壤容量则越小。2、一般具有水稳性的土壤团聚体,还不一定是良好的轩聚体。3、土壤空气中水汽经常处于饱水状态。4、向土壤溶液增加易溶盐浓度,会造成胶体的分散作用。5、土壤中的枚线菌与真菌一样,居多细胞微生物,在形态上,有分枚,呈菌丝状。四、简要回答(每题 5 分,共 30 分)1、试比较阳生植物和阴生植物 2、划分各级分区单位的主要依据是什么 3、具备什么条件的群落有较高的物种多样性 4、什么是演替 5、中国植被分类的三个基本单位是什么 6、红树林植物有什么生态适应 五、论述题(每题 15 分,共 30 分)1、试述气候因素在土壤形成中的作用 2、试述土壤的吸收作用的种类及其在土壤肥力中的意义。生物地理学标准试卷答案(三)一、名词解释 1、是某一时刻单位面积内实存生活的有机物质总量,通常用千克每立方米或 t/ha 表示。2、生态位宽度表示某物种利用资源的程度。3、绿色植物光合作用把太阳能固定并转化为一切生物能够利用的化学键能的过程。4、群落受到干扰破坏而被迫倒退的演替。5、总趋势朝向逐渐符合于当地主要生态环境条件的演替过程。6、原生植物受到破坏后,重新恢复起来的演替。7、每一个演替毓都由先锋阶段经过不同的演替阶段,到达中生状态的最终演替阶段,称为演替顶极。8、照整体说观点看来,各个群落间存在着清楚的边界,且彼此分离不连续。9、强调植物群丛内种的个别性,认为大多数群落不形成明显的可清楚划分的界限。10、在植被型组内,把建群种生无型相同或近似,同进对水热条件生态关系一致的植物群落联合为植被型。二、填空 1、细胞核、叶绿素、异养型。2、共生体、壳状地衣、叶状地衣、枝状地衣。3、苏铁纳、银杏纳、松杉纳。4、裸子植物、被子植物、孢子植物。5、保护作用、传播。6、花、有花植物、隐花植物。7、花被、雄蕊、雌蕊。8、双子叶植物、单子叶植物、两枚子叶。9、竞争者、耐胁迫者、杂草型。10、水分、气体、硬叶、肉质。三、判断对错 1、正确。2、正确。3、不对。因为土壤的水分补充充分,而蒸发损失比较少。4、不对。增加土壤溶盐的浓度,会造成胶体的凝聚作用,而不是分散作用。5、不对。枚线菌是单细胞微生物。四、简要回答 1、阳生植物在强光环境中才能生长良好;枝叶稀疏;叶子小而厚。同时光饱和点和光补偿点都较高,叶绿素含量低。阴生植物在较弱的光照条件下生长良好,枝叶茂盛,叶子大而薄,并且,光补偿点和光饱点较低,叶绿素含量高。2、划分植物区的标准是含有高比例特有种和特有属,此外还有较多特有科,划分亚区植物地区的重要标志是特有性和植物科层组成特点,植物省的特有属比例低,仍含有一定的特有种,植物小区主要根据区系种类组成的相似性划分。3、能够具备上述三个条件的群落,就有较高的物种多样性。一是环境稳定,各物种有同样充足的发展时间;二是可利用资源丰富;三是空间异质性强,群落结构分化多样,可容纳更多不同习性的物种。4、演替是指在一定地段上,一个植物群落被另一性质不同的植物群落代替折过程。5、植被型、群系、群丛。6、(1)红树林发育着密集的支柱根。(2)在土壤通气不良情况下,红树植物发育着各种突出于地面的呼吸根。(3)红树植物出现胎生。(4)由于海滨土壤高含量,红树植物均为盐生植树。五、论述题 1、气候因素主要是水势条件,它对土壤的影响是极其深刻的。(1)气候与土壤有机质的累种状况。(2)气候与土壤矿物质的风化。(3)气候与土壤刻面内物质的迁移和转化。2、(1)机械吸收作用。(2)物理吸收作用。(3)化学吸收作用。(4)物理化学吸收作用。(5)生物吸收作用。在上述 5 种吸收作用中,物理化学吸收作用即胶本的吸收与交换作用有主要意义,它可以很好的协调土壤供养和得蓄养分的矛盾。生物地理学标准试卷(四)一、名词解释(每题 2 分,共 20 分)1、群系 2、指示植物 3、茎花现象 4、红树林 5、明亮针叶林 6、阴暗针叶林 7、草甸 8、沼泽 9、隐域植被 10、水平地带性 二、填空题(每空 1 分,共 10 分)1、雷文认为生活型是对一定基因型中生长型的抽象概括。它可分为_、_、_三种类型。2、植物群落中的火灾可分为_、_和_3 种。3、生态因子的_和_受地形条件所制约。地形因子主要通过改变光、热、水、土和风等自然条件_地作用于植物。4、植物之间存在多种密切关系,主要包括_、_、_、_四种关系。5、生态因子作用的三基点是指_、_ 和_。6、广义的生态因子中生物因子可分成_、_和_三个基本类型。7、广义的生态因子中非生物因子包括_、_和_三个基本类型。8、按照传统的做法,可以把广义的生态因子分成_和_两类,_个基本类型。9、起源于北温带的植物大多属于_,突然引种到南方_条件下生长,常_或不能开花。10、短日性植物向北方扩大栽培时,可能到_才开花,但很快被_。短日性植物向南方引种,可能发生_生长期现象。三、判断对错(每题 2 分,共 10 分)(错的改过来)1、提高土壤肥力的根本途径是施用各种肥料,增加各种植物营养元素的含量。2、在一定意义上说,没有生物的作用,就没有土壤的形成。3、母质与发育成熟的土壤相比,对分散于母质中的无机营养元素没有吸收和保蓄作用。4、冰沼土恪地地带性土壤。5、冰沼土分布区的植被主要为寒温带针叶林。四、简要回答(每题 5 分,共 30 分)1、简要说明植物之间的生态关系。2、荒漠植物如何适应荒漠生境 3、说明夏绿阔叶林群落特征。4、在土壤中,含氮有机质的分解包括哪几个过程 5、土壤结构共分为哪些类型 6、土壤胶体带有电荷的原因有哪些 五、论述题(每题 15 分,共 30 分)1、试述影响土壤有机质转化的因素。2、试述土壤缓冲性的物质基础。生物地理学标准试卷答案(四)一、名词解释(2 分10)1、凡是建群种或共建种相同的植物群落联合为群系。2、生态幅窄,能指示一定的环境条件的植物。3、茎花现象即直接在无叶的要质茎上开花和结果。4、红树木是分布在热带海滩上的一类主要由红树科植物组成的常绿木本植物群落。5、松林、落叶松因树冠稀疏,林内比较明亮,称明亮针叶林。6、云杉林、冷杉林因截形树冠密集,林内阴暗,称暗针叶林。7、草甸是一类生长在中度湿润条件下的多年生中生草木植被类型。8、是一种湿生植物类型,通常发育于所有地带中非常潮湿或过渡潮湿的地方。9、植被的分布与某类土壤联系密切,以致同样的植被见于不同气候带的相似土壤上,它们称为隐域植被。10、植被分布的经向地带性和纬向地带性统称为水平地带性。二、填空(1 分10)1、漂浮植物、附着植物、扎根植物。2、地表火、林冠火、地下火。3、空间分布、组合、间接。4、营养关系、机械性相互关系、化学性相互联系、竞争性关系。5、最适点、最高点、最低点。6、植物因子、动物因子、人为因子。7、气候因子、土壤因子、地形因子、8、非生物因子、生物因子、六。9、长日性、短日照、推迟。10、深秋、冻死、缩短。三、判断对错(2 分5)1、不正确。提高土壤肥力,必需从水、肥、气、热四个方面综合考虑,不能仅仅考虑一种因素。2、正确。3、不正确。成土母质中实际上还含有一定数量的无机粘粒,已具有胶体行为,对分散于母持中的无机营养无素已具有一定的吸收得蓄作用。4、正确。5、不正确。冰沼土分布区的植被主要以苔藓、地衣为主。四、简要回答(5 分6)1、(1)营养关系:有寄生与共生。(2)机械关系:有附生植物、藤本植物。(3)化学性相互关系:植物间通过挥发性分泌物互相产生影响。(4)竞争性关系:植物争夺有限的空间和营养。2、超旱生植物,有小乔木、灌木与小半灌木,具有高度忍耐干旱的能力;短生植物,在春雨或夏秋降雨季,迅速生长,到旱季来临前,已完成其生活周期;盐生植物,适应盐渍化土壤;变水度种类植物,在干旱时保持其营养器官,呈干枯状,但不受损害。3、群落特征:落叶阔叶树种占优势,群落的垂直结构具有非常明显的四个层次: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和苔藓地衣层,藤木和附生植物极少;各层植物季相变化十分的鲜明。4、包括以下四个过程:(1)水解过程;(2)氨化过程;(3)硝化过程;(4)反硝化过程(在嫌气状态下,由硝态氨还原或氮气的过程)。5、(1)粒状一固粒状结构;(2)块状结构;(3)粒状结构;(4)粒状结构;(5)片状结构。6、(1)同晶置换作用(主要发生在矿质胶体的晶体中);(2)脑体向溶液介质解离或吸附离子;(3)胶体微粒核的断缺现象。五、论述题(15 分2)1、(1)有机质的类型;(2)土壤通气状况;(3)土壤水热状况;(4)土壤的酸碱反应。2、(1)土壤胶体的缓冲作用;(2)碳酸与弱酸及盐类的缓冲作用;(3)酸性土壤中铝离子对碱的缓冲作用。生物地理学标准试卷(五)一、名词解释(每题 2 分,共 20 分)1、纬向地带性 2、三向地带性 3、经向地带性 4、栽培植被 5、半天然植被 6、土壤 7、硝化作用 8、结晶水 9、田间持水量 10、微粒团 二、填空题(每空 1 分,共 10 分)1、植物分布区按其范围可划分为_和_两大类。2、依据植物对土壤 PH 值适应范围,可将植物分为_、_和_三种类型。3、蒸腾作用分为通过枝条和叶表皮细胞的_,以及通过气孔逸散水分的_在成年叶上以_为主。4、水生植物可分为_、_和挺水植物。5、旱生植物的类型很多,常见的类型有_、_软叶旱生植物和小叶型、无叶型超旱生植物。6、土壤干旱根据土壤中水分的多少分为_和_两种。7、根据植物对水分的需求,可将植物划分为_、_和_三类。8、中生植物适生于_的生境,它的抗旱能力不及_,也不能正常生长在_土地上。9、以绿色植物对光强的需求,可将植物划分为_、_和_三种类型。10、根据植物对日照时间长短的需求,可将植物划分为_、_、_三种类型。三、判断对错(每题 2 分,共 10 分)(错的改过来)1、冰沼土属于地带性土壤。2、在一定意义上说,没有生物作用,就没有土壤的形成。3、冰沼土的形成过程中的物理风化是以风蚀作用为主。4、冰沼土广泛分布于北极圈以南的北冰洋沿岸地区。5、冰沼土的形成过程中的化学风化与生物学过程极其迅速。四、简要回答(每题 5 分,共 30 分)1、水成土壤的共同特征是什么。2、气候因素在盐土的形成过程中起着怎样的作用 3、什么是土壤熟化过程熟化过程一般可分为几个阶段 4、影响土壤段值的因素有哪些 5、土壤气体交换主要有哪两种方式 6、影响土壤原生矿物种类和数量的因素主要有哪些 五、论述题(每题 15 分,共 30 分)1、结合环境条件,分析亚热带常绿硬叶林的群落特征。2、举例说明大陆植被水平分布规律性。生物地理学标准试卷答案(五)一、名词解释(2 分10)1、沿纬度方向有规律更替的植被分布,称为植被分布的纬向地带性。2、植被分布的经向地带性、纬向地带性、垂直地带性统称为三向地带性。3、植被因水分状况大体按经度方向成带状的依次更替,即为植物分布的经向地带性。4、包括所有通过人们栽植劳动形成的植物群落。5、有些用材林营造居处于半自然生长状态,被称为半人工植被。6、土壤是指地球陆地表面具有一定肥力且纯白多长植物的疏松层。7、氨或铵盐通过微生物作用可氧化为硝酸或硝酸盐,这一过程称为硝化作用。8、结晶水与化合水一样,也是和矿物晶体相结合的水,但结合的不够紧密。9、田间持水量是指土壤中毛管悬着水的最大数值。10、一般,在土壤胶体,微粒核与双电层内层(即内电层)一起合称微粒团。二、填空(1 分10)1、世界性分布、特有性分布。2、酸性土植物、盐碱土植物、中性土植物。3、角质层蒸腾、气孔蒸腾、气孔蒸腾。4、浮水植物、沉水植物。5、肉质旱生植物、硬叶旱生植物。6、土壤物理性干旱、土壤生理性干旱。7、旱生植物、中生植物、湿生植物。8、中度湿润、旱生植物、过湿。9、阳生植物、阴生植物、耐荫阳生植物。10、长日性植物、短日性植物、中间性植物。三、判断对错。1、正确。2、正确。3、不正确。冰沼土的形成过程中的物理风化是以冰冻风化为主。4、不正确。冰沼土广泛分布于北极圈以北的冰洋沿岸地区。5、不正确。冰沼土的形成过程中的化学过程与生物学过程极其缓慢。四、简要回答(5 分6)1、(1)土壤湿度大(2)有机质含量高(3)在土体一定部位显出蓝色或白色,有锈斑和铁子等新生体。2、(1)盐土主要集中于半干旱、干旱和极端干旱的地区;(2)在这些地区,由于降水少,蒸发量大,使盐分积聚于土壤表层的数量多于向下淋洗的数量,从而导致盐土的形成。3、土壤的熟化过程,是指人们定向培育土壤的过程。土壤的人工熟化过程可分为以下三个阶段:(1)改造不得的自然成土过程阶段。(2)培肥熟化阶段。(3)改善土体构型阶段。4、影响土壤价值的因素有:(1)土壤的通气性(2)土壤有机质的含量及转化情况(3)土壤 PH 值。5、(1)通过扩散作用进行个别成分的交换(基本方式)(2)通过空气流动,引起整体的交换,此种方式只对土壤表层具有一定的意义,对下层土壤来说,主要是扩散方式。6、(1)土壤的母岩和母质的成因类型;(2)母岩的成土环境条件、风化和成土过程的强度、时间因素等。(3)矿物的抗风化能力。五、论述题(15 分2)1、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分布区为地中海式气候。由于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构成其群落特征为:种类成分以硬叶常绿种类为主;外貌常绿;结构简单;常绿乔灌木适应夏季炎热干燥,常具一系列旱生结构,叶子排列与光线成锐角;芽少被芽鳞或无芽鳞,这与冬天温和多雨有关。2、(1)大陆植被水平地带性包括纬度地带性和经度地带性;(2)纬度地带性:各种植被类型随着热量带成带状从南至北极依次更替。例如:欧亚大陆东部,植被由北至南的更替顺序为苔原针叶林针阔叶混交林夏绿阔叶林常绿阔叶林季雨林或雨林。(3)经度地带性:植被因水分状况大体按经度方向成带状依次更替。例如北美大陆温带地区从东到西植被依次为夏绿阔叶林草原荒漠夏绿阔叶林。生物地理学标准试卷(六)一、名词解释(每题 2 分,共 20 分)1、植物区划 2、植物群落 3、群落外貌 4、成层现象 5、层间植物 6、层片 7、季相 8、伴生种 9、标志种 10、建群种 二、填空题(每空 1 分,共 10 分)1、植物地理学属于_的分支学科,常与_合称为生物地理学,它研究的内容基本上可以归纳为_和植被地理。2、生物圈占有_的底部、_和_的上部,厚度约为 20KM。3、植物地理的知识上升到系统化、理论化的高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是与_的研究工作不分开的。_年他发表的_专论,成为划时代的代表著作。4、探讨植物种类_的任务落在植物区系地理学肩上。历史植物地理学则更侧重研究各地植物区系_的历史。5、自然地理学是研究地球上_的组成、结构、运动和发展规律的科学。包括气候学、_水文学、土壤地理学、_和动物地理学。6、生态学研究生物与其有机物和无机环境间的全部关系,包括从_、_、_直到_等各个层次生物系统和外界环境间的关系。7、很久以来生物被分成动物和_两界。动物能_,以动、植物为食物,器官_生长,而_与其正好相反。8、属包括有亲缘关系的各个_的全体。同在一个进化系统,亲缘相近的属归并为_。9、种间生殖隔离是指分属不同种的个体不能_,即便结合也不能产生_的后代,种间生殖隔离使各个物种成为独立的_。10、物种命各(学各)沿用林柰,1753 年倡议的_,并使用_以避免词义发生变化和误解。三、判断对错(每题 2 分,共 10 分)(错的改过来)1、一般来说,土壤颗粒愈细,石英、长石等矿物含量愈少。2、水化云母类矿物是 K 素数为丰富的矿物。3、在暖温带地区粘土矿物的主要成分是高岭石。4、亚热带地区粘土矿物的主要成分是伊利石。5、在土壤微生物中,真菌比较耐干旱和高温。四、简要回答(每题 5 分,共 30 分)1、简述裸子植物与被子植物的区别。2、什么是生活型 Raurkiaec 的休眠型生活型分类系统包括哪五种生活型 3、风对植物的生态作用是什么 4、区别寄生植物和附生植物。5、火对生境有什么影响耐火植物如何适应火烧 6、长日性植物和短日性植物的原产地和开花要求的光照时间有什么不同 五、论述题(每题 15 分,共 30 分)1、试述影响土壤有机质转化的因素 2、试述阳离子交换作用受哪些因素影响 生物地理学标准试卷答案(六)一、名词解释(2 分10)1、利用各种植物区系分析方法研究有关地区的植物区系,并把那些植物系成分的性质和发展历史相似的地区合并,按照相似程度、关系密切程度分成若干等级。2、是一定地段上的某种植物群的组合,它具有一定的种类组成,结构和生产量,并在植物之间以及植物和环境之间,构成一定的相互关系。3、群落的外貌就是群落的外部形态,包括生活型、叶的性质和周期性的三个方面。主要由群落中占优势的生活型决定群的外貌。4、植物群落在高度或深度上的分化。5、藤本植物和附生、寄生植物,攀援或附着在不同植物的不同高度,往往在整个群落的垂直高度内部有分布,因而并不形成一个层次。这类植物称之为层间植物。6、属于某一生活型的植物,并有相当的数量,在群落占据一定的空间。7、因季节更替而出现的外貌变化,称为季相。8、在群落中除去优势种以外的种,称为伴生种。9、生态幅度狭窄,对群落有标志作用的种。10、群落主要层的优势种,称为建群种。二、填空(1 分10)1、自然地理学、动物地理学、植物区系地理。2、大气圈、水圈、岩石圈。3、洪堡、1807、植物地理学知识。4、空间分布规律、起源和发展。5、自然环境、地貌学、植物地理学。6、生物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7、植物、移动、有限、植物。8、种、科。9、正常杂交、有生殖能力、进化单位。10、双名法、拉丁文。三、判断对错(2 分5)1、对了。2、对了。3、错了。在暖温带地区,原生矿物水解主要处于脱盐基阶段,主要粘土矿物为蒙脱石。4、错了。亚热带地区的原生矿水解已达到脱硅、富铝、铁阶段,主要粘土物为高岭石。5、错了。实际上真菌耐酸性、喜温而耐干旱。四、简要回答(2 分5)1、裸子植物胚珠无子房壁包被,种子无果实包被,输导组织一般只有管胞而稀具导管。被子植物胚珠有子房包被,种子有果实包被,具有真正的花,具导管,还有双受精作用。2、生活型:植物对一定生活条件长期适应的结果(在外貌上)所表现的形式。分类系统包括高位芽植物、地上芽植物、地面芽植物、隐芽植物和一年生植物。3、有利影响:(1)不太大的风可以补充二氧化碳,降低叶温,传播花粉。(2)有些植物的果实和种子借助风力传播。不利影响:(1)风促使植物蒸腾加剧,形成旗形树冠。(2)干热风是黄河域小麦灌浆期严重的灾害性天气。(3)风速超过 10m/s 能引起林木的风倒和风折。4、寄生植物生长在寄主的体表或体内,同时从寄主身上吸取营养,会对寄生造成伤害。附生植物生长在支柱植物的身上,并不从支柱植物身上吸取营养,一般不会地支柱植物造成伤害。5、影响:火能强烈改变生境的理化性质。地表枯枝落叶层燃烧后化为灰烬后,矿质元素被释放参与生物循环,林下酸性土壤的 ph 值上升,微生物活跃。火烧后的土壤结构变得疏松,蓄水能力和通气条件有所改善。适应方式:(1)树皮很厚,导热性很差而不致燃烧;(2)地下器官发达,地表火较及烧及;(3)萌蘖能力很强,火烧后迅速生出新枝;(4)具有特殊果实,或火烧后释放种子,或休眠种子经过火烧后才萌发。6、长日照植物起源于夏半年昼长夜短的高纬度的北方。开花要求的光照时间超过它的临界日长 12、14 小时。短日照植物起源于低纬度的南方,开花要求的光照时间短于其临界日长 8、12 小时。五、论述题(15 分2)1、a、有机质的类型 b、土壤通气状况 c、土壤水热状况 d、土壤的酸碱反应 2、土壤的阳离子交换作用,主要受以下因素影响:a、阳离子的交换能力 b、胶体的种类和数量 c、土壤溶液的 PH 值 生物地理学标准试卷(七)一、名词解释(每题 2 分,共 20 分)1、紫色土 2、风沙土 3、石灰(岩)土 4、矿化度 5、碱化度(率)6、碱土 7、滨海盐土 8、盐成土壤 9、棕漠土 10、沼泽土 二、填空题(每空 1 分,共 10 分)1、按植物地形学可将草甸分为_草甸、_、_、_和_。2、按照沼泽发育过程中各阶段的营养条件,把沼泽划分为_、_和_三大类型。3、红壤的粘土矿物以_为主。黄壤的粘土矿物以_为主。4、土壤的酸度一般分为_酸度和_酸度两大类。5、根据次生铝硅酸盐矿物的晶体构造,可以分为_型和_型两大类。6、土壤化学束缚水包括_和_两种。7、土壤次生铝硅酸盐晶体的基本结构单元是由若干_和由若干_相交重迭组成。8、土壤次生矿物是土壤矿物质中最细小的部分,具有一定的_特征,所以又常称之为_矿物。9、从地面垂直向下的_称为土壤剖面。土壤剖面一般或多或少表现出水平层次的现象,这些层次是在土壤发育过程中形成的,被称为_。10、土壤热容量的大小主要决定于_和_的对比含量。三、判断对错(每题 2 分,共 10 分)(错的改过来)1、红壤有机质含量一般不高,通常在 2%以下,胡敏酸与富里酸之此通常小于 1。2、黄棕壤是我国北亚热带生物气候条件下形成的地带性土壤。3、褐土的粘作用属于的湿淀积粘化。4、我国褐土形成条件是在气候上属于湿润地区,干燥度小于 1。5、在地中海沿岸的褐土地区,气候特点是冬季寒冷干燥,夏季炎热多雨。四、简要回答(每题 5 分,共 30 分)1、什么是土壤的精育化过程说明其发生条件和特点 2、建立土壤命名系统应注意哪些问题 3、具备什么条件的群落有较高的物种多样性 4、磷和硫对植物的生理生态作用。5、植物对营养元素的吸收有什么特点 6、土壤有盐分地高对植物有什么危害 五、论述题(每题 15 分,共 30 分)1、结合气候条件分析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群落特征。2、结合气候条件阐述树覃原群落特征。生物地理学标准试卷答案(七)一、名词解释 1、(1)紫色土是一种深受此色岩不影响的土壤。(2)凡含有石灰性物质的此色岩石出露之处,皆可见到。2、风沙土是在风沙地区沙性母质上发育的土壤。3、石灰(岩)土进发育在石灰岩上的一种岩成土壤,在我国热带和亚热带凡有石灰出露的地方都有分布。4、(1)每升地下水含有的可溶性盐分的克数,称为矿化度,以克/升表示。5、(1)交换性钠离子占交换性阳离子总量的百分数,称为碱化度。(碱化率)6、碱土进行着碱化过程,交换性钠占交换性阳离子总量的 20%,结构性差,是强碱性。7、(1)滨海盐土指分布于滨海一带的盐土。(2)其盐分主要来自海水。(3)而且在成土过程之前就开始了地质积盐过程。8、盐成土壤也称盐渍土或碱土,包括盐土和碱土以及各种盐化,碱化土壤。9、棕漠土,也称棕色荒漠土,是暖温带漠境免条件下发育的地带性土类。10、沼泽土是一种受地表水和地下水浸润的土壤。二、填空 1、河漫滩草甸、大陆草甸、山地草甸、亚高同草甸、高山草甸。2、富营养、中营养、贫营养。3、高岭石、粉石。4、活性酸度、潜在酸度。5、1:1 型、2:1 型。6、化合水、结晶水。7、硅氧四面体连接而成的硅氧片、铝氧八面体连接而成的水铝片。8、胶体、粘土。9、土壤纵断面、土壤发生层 10、土壤空气、土壤水分。三、判断对错 1、正确。2、正确。3、不正确。将“明显淀积粘土”改为“残积粘土”。4、不正确。“湿润”改“半湿润”,将“小于”改为“大于”。5、不正确。将“冬季寒冷干燥,夏季炎热多雨”改为“冬季温暖湿润,夏季干旱炎热”。四、简要回答 1、土壤形成中的精育化过程,即土壤形成中的氧化还原交替进行的过程。该过程主要发生在直接看到地下水浸润的土质中。特点:由于地下在雨季升高,旱季下降,使土壤干湿交替,从而引起的,锰化合物发生移动或局部淀积,形成的显有锈纹,锈斑以及含有铁、锰结核的土层(精育层)2、在目前情况,建立土壤命名系统应注意以下各点:(1)土壤命名的字数和结构尽量简明和系统化;(2)名称应尽量从群众的命名中提炼。(3)与生产相联系,使群众便于使用。(4)已习用的名称不宜轻易改动,以免造成混乱。3、能够具备上述三个条件的群落,就有较高的物种多样性;一是环境稳定,各物种有同样充足的发展时间;二是可利用资源丰富,三是空间异质性强,群落结构分化多样,可容纳更多不同习性的物种。4、磷与硫均参加蛋白质和一切酶的组成。缺少磷时植物的代谢失调,蛋白质减少,营养器官生长停止,幼叶带有红色,植物缺硫时蛋白质水解作用加强,氨基酸积累,影响正常生长,幼叶变黄。5、(1)同种或同一类型植物的灰分含量和组成,常能保持某些独特的性质,较少受土壤影响。(2)生境的土壤化学性质影响植物灰分含量与组成。(3)同一植物对矿植物元素的吸收量随发育期和年龄而异。(4)任何植物对氮和矿质元素的需要都是全面的,不可偏废。五、论述题 1、分布区气候特征为夏季炎热而潮湿,冬季稍干寒,年降水量 100mm 以上,夏季降水丰富,冬季无明显干季,空气湿度大使植物叶子可与阳光垂直。群落特征:种类组成上,由常绿双子叶植物构成;外貌终年常绿,树冠微波起伏,群落结构较雨林简单,分层清晰,滑板状根与茎花现象。2、稀树草原分布区是干湿季非常明显的热带地区,温度高,降水量 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