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专)中考语文总复习专题十一古代诗歌鉴赏(课时4)实战演练.pdf
-
资源ID:73530997
资源大小:96.17KB
全文页数:2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11.9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济南专)中考语文总复习专题十一古代诗歌鉴赏(课时4)实战演练.pdf
4 1/2 专题十一 古代诗歌鉴赏(课时 4)实战演练 一、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问题。润州听暮角 李 涉 江城吹角水茫茫,曲引边声怨思长。惊起暮天沙上雁,海门斜去两三行。【注释】文宗时,诗人家居洛阳,曾被流放,此诗作于迁谪途中。江城:润州。海门:大江入海口,形容很远很远的地方。1诗人选取了_、_等典型的意象,营造了一种_意境。2.本诗是李涉很有名的抒情之作,请结合三、四句简单分析其借景抒情的写法。_ _ 二、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问题。陶 者 梅尧臣 陶尽门前土,屋上无片瓦。十指不沾泥,鳞鳞【注】居大厦。【注释】鳞鳞:形容大厦瓦片如鱼鳞。1这首诗写出了怎样的社会现实?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_ _ 2.这首诗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请结合诗歌内容做分析。_ _ _ _ 参考答案 一、1号角 江水(沙漠、鸿雁)荒凉与寂寞 2三、四句借写鸿雁受惊吓腾空远飞,表达自己远离家乡思乡却不得归的惆怅,进一步寄托更强烈的思归之情。二、1揭露封建社会劳动者劳苦一生无所得,统治者不劳而获的不公平社会现状,表达了诗人对劳动者的深切同情。2对比手法。前两句以陶者“陶尽门前土”与“屋上无片瓦”相对比,后两句以居者“十指不沾泥”与“鳞鳞居大厦”对比(或“陶尽门前土”与“十指不沾泥”对比,“屋上无片瓦”与“鳞鳞居大厦”对比),展现出了人世间的不公平,表达了对劳动者的同情。4 2/2 内容总结 (1)专题十一 古代诗歌鉴赏(课时 4)实战演练 一、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问题(2)【注释】文宗时,诗人家居洛阳,曾被流放,此诗作于迁谪途中(3)前两句以陶者“陶尽门前土”与“屋上无片瓦”相对比,后两句以居者“十指不沾泥”与“鳞鳞居大厦”对比(或“陶尽门前土”与“十指不沾泥”对比,“屋上无片瓦”与“鳞鳞居大厦”对比),展现出了人世间的不公平,表达了对劳动者的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