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中考)中考语文总复习资料.pdf

    • 资源ID:73548577       资源大小:511.40KB        全文页数:12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11.9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1.9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中考)中考语文总复习资料.pdf

    中考语文总复习资料 风儿静静的吹动,凤凰花吐露着嫣红,亲爱的朋友请握一握手,明天就要各奔西东!但不要忘记彼此的约定:中考成功。这里我给大家分享中考语文总复习资料,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中考语文总复习资料 1 学而不厌、名正言顺、见贤思齐、成人之美这些成语都是来自论语。孔子与其弟子在论道讲学中留下了大量的经典言论,包括教育、为政、修养、处事等方面。你知道这些成语出自哪句话吗 1.教育方面 孔子适应时代的开展,开创了私人讲学之风,建立了我国乃至世界上最早的教育理论。孔子的教育思想至今仍影响着中国的教育理念,其教学模式仍生存在我们的教学实践中。关于教育方面的成语也一直在我们的语言中津津乐道。如:【有教无类】出处子曰:“有教无类。(卫灵公)释义不管什么人都给以教育。【诲人不倦】出处子曰:“诲人不倦,那么可谓云尔已矣。(述而)释义教别人时耐心、不厌倦。【学而不厌】出处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述而)释义学习总感到不满足。形容勤奋好学。【不耻下问】出处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公冶长)释义并不认为向学问不如自己或职位比自己低的人请教是丢脸的事。【温故知新】出处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释义温习旧的知识,可以得到新的认识和体会。【闻一知十】出处“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公冶长)释义听到一件事,便可以推知很多。多用来形容聪明而善于推理。【举一反三】出处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那么不复也。(述而)释义原指教人认识四方形的东西,举出一个角就能类推另外三个角。后比喻从一件事类推而知道许多事情。指善于推理,能由此知彼,触类旁通。2.为政方面 孔子根据政治的需要,提倡道德政治,即“为政以德的主张。他认为用道德来治理国家政事是极其重要的。如:【名正言顺】出处“名不正那么言不顺。(子路)释义原指名分正当,说话合理。后指名义正当,道理也说得通。多形容(做事、说话)理由正当而充分。【祸起萧墙】出处“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季氏)释义祸乱就发生在内部。【分崩离析】出处“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季氏)释义四分五裂,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形容家庭、集团、组织或国家分裂瓦解。【待价而沽】出处子曰:“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贾者也。(子贡)释义等有了好价钱再卖。比喻怀才待用。【欲速不达】出处“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那么不达,见小利那么大事不成。(子路)释义过于性急求快,反而不能到达目的。【一言兴邦】出处“一言而可以兴邦,有诸(子路)释义一句话可以使国家兴盛。3.修养方面 儒家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主流,儒家文化的伦理道德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道德的核心。以“仁为中心的伦理道德观是孔子一贯倡导的行为准那么,是儒家学说重要的组成局部,也成为中华民族道德的主体,是人们遵循的普遍运用的行为准那么。成语有:【见贤思齐】出处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释义见到好人就想学得跟他一样。【择善而从】出处“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述而)释义指采纳正确的建议或选择好的方法、制度加以实行。【三省吾身】出处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释义原指每日从多个方面检查自己,后指屡次自觉地检查自己。【当仁不让】出处子曰:“当仁不让于师。(卫灵公)释义原意是为了仁,不谦让。现指遇到应该做的事,就勇敢地承当起来,决不推让。【杀身成仁】出处“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卫灵公)释义原指不惜舍弃自己的生命以成全仁德。后泛指牺牲自己生命,以维护正义事业。【文质彬彬】出处“质胜文那么野,文胜质那么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雍也)释义原形容人既文雅,又朴实。后形容人举止文雅,态度沉着。4.处事方面 孔子理想的人生是将道德修养与“济世结合起来。孔子的人生观为他的后代的儒学所继承,以此逐渐形成“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处事原那么和“内圣外王的理想的人格模式。孔子认为一个人的道德修养不仅要遵循道德原那么,还表达在处事要符合道德标准。如:【成人之美】出处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颜渊)释义原意是勉励并帮助别人做好事。后用以表示帮助别人实现其愿望,成全别人的好事的意思。【既往不咎】出处子闻之,曰:“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八佾)释义对以往的错误、罪行不再责备、处分。【过犹不及】出处曰:“然那么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先进)释义做过了头,就跟做得不够一样,都是不好的。【三思而行】出处“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公冶长)释义反复考虑后再做。【无所用心】出处“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阳货)释义没有开动脑筋。比喻对什么事都不关心。【察言观色】出处“察言而观色。(颜渊)释义琢磨、观察别人言语、脸色来揣测其心思(以便相机行事)。5.感悟方面 孔子认为天与人的生命及其意义是密切相关的,人应当像天那样对待生命,对待一切事物做到“天人合一,提倡进行“仁、义、礼、智、信诸道德境界的修炼和陶冶。论语的一些阐述表达了孔子的人生感悟及追求的境界,表现为:【后生可畏】出处子曰:“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不如今也!(子罕)释义青年人是新生力量,很容易超过老一辈,他们是可敬畏的。【富贵浮云】出处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释义不义而富贵,对于我就像浮云那样轻飘。比喻把金钱、地位看得很轻。【乐以忘忧】出处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述而)释义快乐得忘了忧愁。【不亦乐乎】出处“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学而)释义不也是很快乐吗原指心里很快乐。现形容状态、动作等到达极端、非常的程度。【望而生畏】出处“君子正其衣冠,尊其瞻视,俨然人望而畏之,斯不亦威而不猛乎(尧曰)释义看到了就害怕。中考语文总复习资料 2 出师表 1、出师表中表示感恩图报的句子是:不效那么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2、出师表中,诸葛亮分析先汉兴隆的原因是:亲贤臣,远小人。3、出师表中表达诸葛亮追随先帝驱驰的原因是:先帝不以臣卑劣,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谢。4、当任命一个人来挽救局面,人们常引用的出师表中的一句名言是: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5、出师表中说明志趣的句子: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6、出师表中诸葛亮劝刘禅对宫中、府中官员的赏罚要坚持同一标准的句子:陈罚减否,不宜异同。7、出师表中指出出师战略目标的句子: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佞臣,兴复汉室,还于旧都。8、出师表中诸葛亮向后主提出严明赏罚建议的语句是:假设有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9、出师表中表达诸葛亮追随先帝驱驰原因是:先帝不以臣卑劣,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谢,遂许先帝以驱驰。10、出师表中指出出师战略目标的句子是: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佞臣,兴复汉室,还于旧都;11、出师表中、向后主提出的三条建议是:开张圣听;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亲贤臣,远小人。桃花源记 1、桃花源记中描写桃花源中人幸福生活的语句: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2、桃花源记中描写桃源人来此绝境的原因的句子: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3、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描写桃源人生活环境的句子是: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古诗文默写必考题三:三峡 1、三峡中写山连绵不断(长)的句子: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2、三峡中描写两岸悬崖陡峭雄伟险峻的一句是: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3、三峡中从侧面衬托山峰陡峭幽邃的一句是: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4、三峡中写水势凶险的句子: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5、三峡中写水流湍急的句子: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6、三峡中写春冬三峡水的特点的句子:那么素湍绿潭,回清倒影。7、三峡中衬托三峡秋景凄凉的语句是:空谷传响,哀转久绝。8、三峡中引用渔歌反衬三峡深秋清幽寂静的句子是: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9、三峡中从色彩上对三峡景物进行描写的句子是:那么素湍绿潭,回清倒影。10、三峡中有一句话把三峡春冬季节山水草木的秀丽景色概括无遗,这句话是:清荣峻茂。中考语文总复习资料 3 成语 01、黯然失色:暗淡地失去光泽,形容相形之下显得逊色,也形容神情沮丧,无精打采。02、暗送秋波:既指指有情人暗中眉目传情,也指含蓄地给另从传递消息。也指献媚取宠,暗中勾结。03、按图索骥:既比喻办事机械死板,也比喻按照线索寻找。04、暗送秋波:既指献媚取宠,暗中勾结,也指有情人暗中眉目传情。05、哀而不伤:形容诗歌、音乐优美雅致,感情适度。也比喻做事适中,没有过与不及之处。06、不绝如缕:像一根似断未断的细线那样,形容事情十分危急。也用以比喻声音徽弱,或某种技艺后继乏人。07、不翼而飞:比喻言论或消息流传得极快;也用以指东西丧失。08、鞭辟入里:形容言辞或文章说理透彻,也形容领会深刻。(鞭辟:鞭策;里:里层)。09、不省人事:昏迷,失去了知觉。也指不懂得人情世事。10、不怕官,只怕管:指直接管的人要比官更有威严。也指在人管辖之下,一切只能听命于他。11、不入虎 x,焉得虎子:不进老虎洞,怎能捉到小老虎。比喻不亲历艰险就不能取得成功。12、比翼双飞:比喻夫妇恩爱,朝夕相伴。也比喻互相帮助,共同前进。13、兵强马壮:形容战斗力量的充足,也比喻势力的强大。14、不赞一词:指文章写得很好,别人不能再添一句话。也指一言不发。15、不登大雅之堂:大雅:旧时指对文学、艺术有一套“雅正标准的人;堂:厅堂。意思是粗俗的文艺作品是不能拿到大雅之人的堂前去欣赏的。有时也指没有见过大场面的或不配参与大场面的人。16、八仙过海,各显其能:八仙:道教传说中的八位神仙。比喻做事各有各的一套方法。也比喻各自拿出本领互相比赛。17、兵在精而不在多:兵士在于精壮而不在乎众多。也比喻要求质量而不能只讲数量。18、不到黄河心不死:比喻不达目的不罢休。也比喻不到实在无路可走的的境地不肯死心。19、不为五斗米折腰:五斗米:晋代县令的俸禄,后指微薄的俸禄;折腰:弯腰行礼,指屈身于人。比喻为人清高,有骨气,不为利禄所动。20、百发百中这那么成语的意思是射一百次,中一百次,形容弹无虚发。泛指射击技术高明,每发必中;也比喻对事惰的预料有充分把握,从不失算。21、才疏学浅:才识不广,学问不深。常用作谦辞。22、处之泰然:形容处理事情不慌不忙,沉着镇定,也可指对事情无动于衷。23、赤膊上阵:比喻不顾一切地猛打猛冲的作风。也比喻坏人公开跳出来干坏事。24、缠绵悱恻:形容内心苦闷难以排遣,也指诗文等感情深沉,言辞婉转。25、从一而终:始终如一。多指感情专一,不三心二意。封建社会还指一女不事二夫,夫死终身守寡的封建教条。26、粗服乱头:粗服:粗劣的衣服;乱头:蓬头。原来形容不修边幅,后也比喻文章本色。也作“乱头粗劣。27、荡气回肠:形容文笔生动,表演动人,有时也形容感情强烈,情绪激昂。28、打鸭惊鸳鸯:比喻打甲惊乙。也比喻株连无罪的人。29、打破坚冰:早期,水兵们用斧头破开冰层,为船舰开出一条路来。比喻开拓精神,打破僵局,完成艰巨的事业。也比喻人与人之间、国与国之间消除隔膜和阻碍、赢得信任和友谊。30、独善其身:既指只顾自己,缺乏集体精神,也指人要搞好自身修养。

    注意事项

    本文((中考)中考语文总复习资料.pdf)为本站会员(ylj18****41534)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