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14-文言文二则-教案.pdf
-
资源ID:73551090
资源大小:1.32MB
全文页数:21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11.9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14-文言文二则-教案.pdf
课题 文言文二则 课型 精读课文 授课 时间 2 课时 教学 目标 1.自主学习字词,能正确读写“援、射”等 6 个生字。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联系上下文,理解“善、之、决”在句中的含义。3.能对照注释,理解每句话的意思,能用自己的语言说说故事内容。4 两小儿辩日中,了解两个小孩的观点分别是什么,理解他们是用什么方法说明自己的观点。4.背诵课文。教学 重点 能对照注释,理解每句话的意思,再用自己的语言说说故事内容。教学 难点 两小儿辩日中,理解两个小孩的观点分别是什么,明白他们是用什么方法说明自己的观点。第一课时 教学 目标 1.自主学习字词,能正确读写“援、射”等 6 个生字。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联系上下文,理解“善、之”在句中的含义。3.背诵学弈。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 导入(10)分钟 一、读通全文,感悟读法。1师:今天我们要学习我们小学阶段最后两篇文言文学弈和两小儿辩日。我们都知道学习文言文最基本的方法是诵读,最好的方法也是诵读。【出示课件3:如何学好古文】现在,请同学们自由朗读学弈,读准字音,遇到不认识的生字可以借助拼音,或标注出向老师请教。2.板书:学弈,指导书写“弈”。3学生自由练读,把不认识的字标注出,并在练习本上写两遍。4.听老师范读,再跟老师读。(范读时做到抑扬顿挫、有声有色、流畅自如,感染学 因为学生之前已经学过短篇文言文,对文言文这种题材也有所了解,所以直接导入可以让学生马上回忆起文言文的学习方法,可以马上进入学习状态。了解体裁,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形式,能自主朗读。生,激发诵读兴趣。领读时有意识地让学生感悟语速和断句方法。)4在学生掌握每一句的正确读法后,练习熟读。【出示课件 4】新课 教学(20 )分钟 二、结合注释,疏通文意 1“弈”是什么意思?“学弈”呢?你怎么知道的呢?【出示课件 5】弈:下棋 学弈:学下棋(板书)2.作者简介。【出示课件 6】孟子(约前 372-前 289)战国时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名轲,字子舆。邹(今山东邹城东南)人。他把孔子“仁”的观念发展为“仁政”学说。提出“民贵君轻”说,劝告统治者重视人民,阐述了儒家重民思想。肯定人性生是善的,都具有仁、义、礼、智等天赋道德意识。其学说对后世儒者影响很大。被认为是孔子学说的继承者,有“亚圣”之称。著作有孟子。结合文后的注释理解每一句话【出示课件 7-14】,然后说说这篇文章主要讲了什么内容?弈秋是全国最善于下围棋的人。弈秋教两个人下围棋,其中一个人专心致志,一心只听弈秋的教导;而另一个人虽然也在听讲,可是他心里却总以为天上有天鹅要飞过,想拿弓箭去射它。这个人虽然和那个专心致志的人在一起学习,却学的不如前一个。4同桌互讲,相互纠正补充,不懂的记下。5小组合作,疏通文意。教师指导。6指名说全文大意。【出示课件 15】三、导悟相济,突破难点 引导学生正确理解课文:把你和同学都读不懂的句子提出。(结合学生提问 鼓励学生多种方法识记生字、理解词语,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主动性和自觉性,可以提高自学能力,培养学生爱写字、主动理解词语的兴趣,教会学生正确的写字方法和理解词语的方法,为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打下基础。此环节的设计是教师帮助学生通过朗读、联系上下文理解关键词句,从而理解全篇意思,学习文言文的基本知识,达到熟读成诵的目的。这一环节的设计是为了让学生自主学习探究,自己与重点理解“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1.学生自读课文,联系上下文理解画横线字的意思。(1)通国之善弈者也(善于)(板书)(2)一人虽听之(的话),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代词,代指“鸿鹄”)(板书)【出示课件 16】2.【出示课件 17】指名说说“思援弓缴而射之”的意思。你从哪个词知道射的是“天鹅”呢?(“之”字)3.讨论“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的原因是什么?从中能得出一个什么道理?大家谈谈自己是否有这种经历和体会。师:同学们,你们觉得奇怪吗?两个人一起学习,可是学习效果却不相同。用书上的话说说原因。指名读“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出示课件 18】师范读,让学生体会,再指出老师停顿的地方然后试着自己读读。4.【出示课件 19、20】“为是其智弗若与?”这句意思是什么?思考讨论:(1)两个人同时在最好的老师指导下学棋,为什么会产生不同的结果?因为一个人专心致志学习,而另一个人三心二意。(2)通过学习,你从中得到了怎样的启示?(课文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课文告诉我们学习要专心致志,绝不可三心二意。师:哪个词是第二个人?这句话该怎么读呢?指名读,齐读。四、流利朗读,积累语言 出示全文及朗读录音,生边看边跟读体会语感,然文本对话,并能够与同学合作探究,让学生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为以后学习文言文打下基础。用声音刺激学生感官,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课文,留下深刻印象。后练习朗读好全文,最后师生合作背诵全文。课堂小结及拓展延伸(10)分钟 五、迁移训练、练读古文 拓展读“揠苗助长”“守株待兔”“掩耳盗铃”“鹬蚌相争”等浅显易懂、故事性强又为学生熟知的文言成语故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出示课件 21、22】拓展读由熟悉的故事改编而的文言故事,可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对语文的爱好。板书 内容 学弈 弈:下棋 学弈:学下棋 通国之善弈者也(善于)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代词,代指“鸿鹄”)课堂作业新设计 1解释下列句中划横线的词。使弈秋诲二人弈()非然也()思援弓缴而射之()为是其智弗若与()2下列各句与“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句式不同的一项是()A夫战,勇气也 B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C甚矣,汝之不惠 D莲,花之君子者也 3翻译:惟弈秋之为听。译文:答案:1.教诲 这样 引,拉 聪明才智 2.C 3.只听弈秋的教导。4.阐明了学习必须专心致志,才能有所收获的道理。第二课时 教学 目标 1.能对照注释,理解每句话的意思,能用自己的语言说说故事内容。2.两小儿辩日中,了解两个小孩的观点分别是什么,理解他们是用什么方法说明自己的观点。3.背诵课文。教具 准备 课件 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 导入(8)分钟 一、复习检查,导入新课 1请生背诵学弈。2板书课题:两小儿辩日 3介绍资料:两小儿辩日选自列子,列子相传为列御寇的论集。列御寇,战国时郑国人,列子共 8 篇,其中保存了许多民间故事、寓言和神话传说,如愚公移山,歧路亡羊,杞人忧天等,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出示课件 24】4理解课题,质疑问难:(1)看了课题,你知道了什么?(知道了文中的主人公是两个小孩;知道了这篇文章主要是写两个小孩辩日这件事。)(2)看了课题你还想知道什么?(他们为什么争辩?他们各自的观点是什么?依据是什么?他们辩论的结果是什么?(教师及时板书学 检查背诵环节的设计,是为了与上节课做好衔接。4本文通过学弈这件小事,作者意图阐明了一个什么道理?答:生提出的问题)新课 教学(22 )分钟 二、总结学法,明确目标 1回顾学习学弈一文的过程,总结学习方法。(1)理解课题,提出问题。(2)读准字词,读通课文。(3)结合注释,疏通文意。(4)解疑释惑,体会道理。(5)复述故事,熟读成诵。2明确方法,自主学习 *读准字词,读通课文 (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语速要慢,适当停顿,到读通顺为止。(2)学生多种形式朗读课文,师生及时评价。3.结合注释,疏通文意 (1)【出示课件 25】对照注释,弄懂词句,理解故事的内容。(2)同桌互相解疑释惑,合作学习,弄明白每句话的意思。(3)请学生参考注释,用现代口语复述故事,并根据学生复述的状况进行即时疏通点拨。【出示课件 26】(译文如下:孔子到东方去游学,途中看见两个小孩在争论。孔子询问他俩争论的原因。一个小孩说:“我认为太阳刚出时距离人近,而正午时距离人远。”另一个小孩说:“我认为太阳刚出时离人远,而正午时离人近。”前一个小孩说:“太阳刚出时大得像车上的篷盖,等到正午时就像个盘盂,这不是远处的小而近处的大吗?”另一个小孩说:“太 此环节是用词语概括文段内容,这一设计是考查学生的概括能力,也就是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能力。阳刚出时清清凉凉,等到正午时就热得像把手伸进热水里一样,这不是近的时候热而远的时候凉吗?”孔子听了,不能判断谁是谁非。两个小孩笑着说:“谁说你知道的事情多呢?”)【出示课件 27】3解疑释惑,体会道理(1)两小儿为什么争辩?(太阳是远是近)(板书)(2)他们各自的观点是什么?依据是什么?【出示课件 28】(一小儿的观点是:“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依据是:“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一个小孩认为太阳早上离人近,中午离人远,他是根据形状大小判断的。另一小儿的观点是: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依据是:“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另一个小孩认为太阳早上离人远,中午离人近,他是根据温度判断的。)(3)【出示课件 29】两小儿为什么会有不同的看法?(因为两小儿认识事物的角度不同,标准不同,结果也就会不一致。)(4)他们辩论的结果是什么?(孔子不能决也孔子也不能判断谁对谁错。)孔子答不出,他的态度是怎样的?可取吗?(他能实事求是,不怕露丑,我们应该向他学习。)(5)对两小儿所持观点,你同意哪一种?为什么?(引导学生积极发表看法,激发他们大胆发表自己见解的积极性。)(教师适时补充资料供学生阅读:其实太阳早上和中午离我们的距离是一样的。远小近大的原因:早晨和中午的时候太阳距离地球的远近是一样的。由于视觉的误差。同一个物体,每学完一个环节后,让学生带着感情读一读本段课文,既可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又可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相互促进,相得益彰。抓住关键语句理解课文,让学生更好的了解两个小孩的辩论观点及理由。放在比它大的物体群中显得小,而放在比它小的物体群中则显得大。日初凉、日中热的原因:早晨太阳斜射大地,中午太阳直射大地。)4学了这个有趣的故事,你喜欢故事中的哪个人物?为什么?(1)两小儿聪明可爱,善于动脑,对自己不懂的问题大胆质疑,勇于争辩。(板书:两小儿:善于动脑,大胆质疑,勇于争辩)(2)孔子谦虚谨慎、实事求是,尽管学识渊博,可是仍然“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板书:孔子:谦虚谨慎、实事求是)这对你有什么启示?【出示课件 30】引导体会学无止境的道理。课堂小结及拓展延伸(10)分钟 三、复述故事,熟读成诵 (1)分角色朗读课文。(2)学生分组表演故事。(学生自由选择使用白话或使用文言文表演)(3)学生背诵课文。表演和背诵两道作业题的布置是为了让学生勤于积累,提高语文素养。板书 内容 两小儿辩日 太阳是远是近 两小儿:善于动脑,大胆质疑,勇于争辩 孔子:谦虚谨慎、实事求是 课堂作业新设计 两小儿辩日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一儿曰:“我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孔子不能决也。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1.解释词语。辩斗:以:日中:及:盘盂:沧沧凉凉:孰:汝:2.翻译下面的句子。1)孔子不能决也。2)孰为汝多知乎?3.这则故事可以给我们哪些启示?答案:1.辩斗:争辩,争论。以:认为。日中:正午。盘盂:盛物的器皿。圆的为盘,方的为盂。沧沧凉凉:寒凉。孰:谁。汝:你。2.(1)孔子不能做出判断。(2)谁说你智慧多呢?3.1)说明宇宙无限,知识无穷,学无止境,即使是博学多闻的孔子也会有所不知。我们应不断学习。2)认识自然,探求客观事理,要敢于独立思考,大胆质疑。3)我们要学习孔子“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实事求是的学习态度。4)说明了从不同角度看待问题,会有不同的结果。教学反思 文言文与现代文相比,在词语、句式等方面差别较大,小学生对文言文接触的少,能做到正确的断句,流利地朗读就已经很不容易。教学中我把指导学生朗读、背诵作为本课的教学重点。课文所写的事情和其中蕴含的道理并不难理解,难就难在如何让学生读懂每句话的意思,只有每句意思都懂,才能正确的断词断句把句子读通顺。教学中我在这方面下了不少功夫。其效果还是很明显的。备课素材【教材分析】这两篇文言文的内容都是中国古代故事,内容和道理比较适合学生的认知水平,文中所蕴含的古人的思想能给学生以积极的引导。学弈选自孟子告子。文章先写弈秋是全国最善于下围棋的人,接着写弈秋教两个学习态度不同的人下棋,学习效果也截然不同,最后写这两个人学习结果不同,并不是因为智力上有多大差别。通过这件事,说明了学习应专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两小儿辩日选自列子汤问。讲述了孔子路遇两个小孩在争论,一个认为太阳在早晨离人近,一个认为太阳在中午离人近,为此,双方各持一端,争执不下,就连孔子这样博学的人也无法裁决,被两个小孩笑话。故事体现了两小儿善于观察、说话有理有据和孔子实事求是的态度。选编文言文的目的是让学生初步感知文言文的语言特点,了解古人的思想情感,并为初中学习文言文打点基础。教师在教学时,要让学生结合注释理解字词句的大概意思,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引导学生明白文中所讲的道理,并受到一些启发。在教学中我还注意了以下问题:一、不必采取对译法 老师认识的误区是小孩子不懂文言文,又是初次接触,。一定要逐词逐句的对译,不然学生可能学不会。有效的方法是,学生反复读懂课文,根据注释初步理解字词和每句话的意思。学生如有不懂,教师进行必要的点拨,使学生能在理解的基础上贯通全文。二、充分发挥范读的重要性 教师范读课文本身作用不可小觑,范读文言文更是重要,第一遍要读的有声有色,流畅自如,起到感染学生的作用。第二遍一定要让学生注意断词断句,做到准确。三、指导文言文的读法 一要把朗读的速度放慢,二要停顿得当,三要读出不同句式的语气。四、注重小组讨论交流 小组合作探究是一种较新的教学方法,我在教学中也经常尝试使用。教学这一课同样适用。让学生讨论文中所蕴含的道理,讨论文中对人物的评价。在这课的教学中,我还有意的传授了一点儿文言文知识,这样,以后对孩子还是有好处的。文言文与现代文相比,在词语、句式等方面差别较大,能否正确地断句,流利地朗读,是首先遇到的困难,要把指导学生朗读和背诵作为本课教学的重点。从理解课文方面看,课文所写的事情和其中蕴含的道理并不难理解,难点在于让学生参考注释读懂每句话的意思。只有句子的意思弄懂了,才能正确地断词断句,把句子读通顺。所以要把弄明白每句话的意思作为教学的难点突破。相关链接 1 孟子(约前 372-前 289)战国时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名轲,字子舆。邹(今山东邹城东南)人。他把孔子“仁”的观念发展为“仁政”学说。提出“民贵君轻”说,劝告统治者重视人民,阐述了儒家重民思想。肯定人性生是善的,都具有仁、义、礼、智等天赋道德意识。其学说对后世儒者影响很大。被认为是孔子学说的继承者,有“亚圣”之称。著作有孟子。2 孔子(前 551前 479),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的创始者。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晚年致力教育,整理诗书等古代文献,并把鲁史官所记春秋加以删修,成为中国第一部编年体的历史著作。其学以仁为核心,认为“仁”即“爱人”。“仁”的思想的强调,表现了对一般人的重视。自汉以,孔子学说成为两千余年传统文化的主流,影响极大。封建统治者一直把他奉为圣人。现存论语一书,记有孔子的谈话以及孔子与门人的问答,是研究孔子学说的主要资料。3有关两小儿辩日中的科学知识 早晨和中午的太阳与地球的距离是一样的。为什么早晨的太阳看起比中午时大呢?这是视觉的误差、错觉。同一个物体,放在比它大的物体群中显得小,而放在比它小的物体群中显得大。同样道理,早晨的太阳,从地平线上升起的背衬是树木、房屋及远山和一小角天空,在这样的比较下此时的太阳显得大;而中午太阳高高升起,广阔浩瀚的天空是背衬,此时太阳就显得小了。其次,同一物体白色的比黑色的显得大一些,这种物理现象叫做“光渗作用”。当太阳初升时,背景是黑沉沉的天空,太阳格外明亮;中午时,背景是万里蓝天,太阳与其亮度反差不大,就显得小些。中午的气温较早晨高,是否此时的太阳离我们近些呢?也不是。主要原因是早晨太阳斜射大地,中午太阳直射大地。在相同的时间、相等的面积里,直射比斜射热量高。同时,在夜里,太阳照射在地面的热度消散了,所以早上感到凉快;中午,太阳的热度照射到地面上,所以感到热。温度的凉与热,并不能说明太阳距离地面的远与近。课后作业 基础积累大巩固 一、形近字组词。俱()援()盂()弈()惧()缓()孟()奕()二、按要求写四字词语。(1)意思与“专心致志”相近的四字词语:()()()(2)仿照“沧沧凉凉”写叠词:()()()三、翻译句子。1、孰为汝多知乎?2、为是其智弗若与?3、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四、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写出“之”在句子中的意思。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2、课文记叙了两个人跟弈秋学下围棋,一个_,一个_,告诉我们_。3、孔子不能决也。这句话的意思是()。从这句话可以看出孔子()的品质。阅读能力大提升 五、阅读文言文,完成练习。北人识菱 北人生而不识菱者,仕于南方。席上食菱,并壳入口。或曰:“食菱须去壳。”其人自护其短,曰:“A 我非不知,并壳者,欲以去热也。”问者曰:“北土亦有此物否?”答曰:“前山后山,何地不有!”B 夫菱角生于水中而曰土产,此坐强不知以为知也。注释:连同。有的人。想要。因为、由于。(1)读注释,联系上下文,解释画线句子的意思。A B (2)本文对你的启发,可以用论语中的句子 说明。A.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智也。B.三人行,必有我师焉。C.人不学而不蕴,不亦君子乎 思维创新大拓展 六、学奕这篇文言文讲述了关于学习的问题,告诉我们学习要 。我们曾学过的论语也有关于学习的论述,请写出其中的两则。(1)(2)参考答案:基础积累大巩固 一、形近字组词。俱(俱乐部)援(援助 )盂(盘盂 )弈(学弈 )惧(惧怕 )缓(缓慢 )孟(孟子 )奕(神采奕奕)二、按要求写四字词语。(1)意思与“专心致志”相近的四字词语:(聚精会神 )(一心一意 )(全神贯注)(2)仿照“沧沧凉凉”写叠词:(开开心心 )(平平安安 )(红红火火)三、翻译句子。1、为是其智弗若与?能说这是他的聪明才智不如前一个人吗?2、孰为汝多知乎?谁说你知道的事情多呢?3、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弈秋是全国最会下棋的人。四、1、写出“之”在句子中的意思。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弈秋的教导)(天鹅)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前一个人)(前一个人 )2、课文记叙了两个人跟弈秋学下围棋,一(专心致志),一个(三心二意),告诉我们(学习、做事必须专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3、孔子不能决也。这句话的意思是(孔子听了,不能判断谁是谁非。)。从这句话可以看出孔子(实事求是 )的品质。五、(1)A。我不是不知道,要将壳脱去,想脱去但是太热了。B.菱角生于水中是一种土特产,由于你逞强,不懂就装懂才这样的。(2)A 六、专心听讲(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2)三人同行必有我师焉。六年级语文下册期中测试卷 (满分:100 分 测试试时间:120 分钟)题号 一 二 三 四 总分 得分 一、语音语言知识的积累和运用。23%(选择题填序号)1、下面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2 分)A、p 店铺 商铺 铺面 铺张浪费 B.、hn 哄骗 哄人 起哄 哄堂大笑 C、chun 传奇 传递 传播 传人 得 分 评卷人 D、sn 散会 散文 散步 散乱 2、下面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2 分)A、挪移 蒸融 锻练 专心志致 无缘无故 B、喧哗 枯萎 考验 语重心常 勃勃生机 C、蜡月 榛子 蒜瓣 零七八碎 万象更新 D、鞭炮 演绎 布施 肃然起敬 美不胜收 3、按要求写词语。(2 分)(1)请写出两个含夸张的成语:一手遮天 (2)请写出两个描写人物品质的成语:拾金不昧 4、根据提示,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成语。(4 分)中国上海世博会上的展览品琳琅满目,令人 。(美好的东西太多,一时看不过来)新学期,校园里处处显出一派 的气象。(一切都变了,显得气象一新)沙尘暴 地撕扯着黑暗中的一切。(形容来势很猛,到处都是)广场上的音乐响起,四面八方的人 。(形容很多人像蜂成群而飞那样,一拥向前)5、有人说“善意的谎言是可取的”,也有人说:“谎言就是谎言,是不可取的”,请你联系自己的生活事迹,谈谈你支持哪个观点,为什么?(2 分)6、按要求写句子。(9 分)这一仗,我们消灭了敌人的一个整编师。改为“把”字句:总理对我说:“你们送来的稿子,我放在最后。”改为转述句 在我军猛烈炮火的攻击下,敌人投降了。改成双重否定句:他借着微弱的亮光看摆在双膝上的一本破书。缩句:在困难面前,()我们战胜困难,()我们被困难吓倒。(填上合适的关联词)桂花开了,真香啊!天空中的星星一闪一闪的。改成拟人句:气象台发布了台风即将在我省沿海登陆。修改病句:当我国申办 2008 年奥运会成功时,全国人民无比感动。修改病句:7、按提示要求默写。(2 分)我们的干部要关心每一个战士,一切革命队伍的人都要 ,。守信是一项财宝,。(哥伦比亚)马尔克斯百年孤独 二、诗歌、文言文。12%1、把下列句子补充完整。(4 分)人非生而知之者,。操千曲而后晓声,。千门万户瞳瞳日,。我希望有一天,地下的烈火,将我连这活棺材一起烧掉,!2、用自己的话说说句子的意思。(4 分)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3、我会仿写。(4 分)例:假如我是一只鸟,我就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假如我是一只蜡烛,我就应该努力发出光芒;三、阅读理解。35%(一)阅读匆匆片段,回答问题。(18 分)燕子去了,有再()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是有人偷了他们罢:那是谁?又藏在何处呢?是他们自己逃走了罢:现在又到了哪里呢?我不知道他们给了我多少日子;但我的手确乎是渐渐空虚了。在默默里算着,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我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了。去的尽管去了,来的尽管来着;去来的中间,又怎样地匆匆呢?早上我起来的时候,小屋里射进两三方斜斜的太阳。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我也茫茫然跟着旋转。于是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我觉察他去的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他又从遮挽着的手边过去。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去了。等我睁开眼和太阳再见,这算又溜走了一日。我掩着面叹息。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在逃去如飞的日子里,在千门万户的世界里的我能做些什么呢?只有徘徊罢了,只有匆匆罢了;在八千多日的匆匆里,除徘徊外,又剩些什么呢?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我何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呢?我赤裸裸来到这世界,转眼间也将赤裸裸的回去罢?但不能平的;为什么偏要白白走这一遭啊?你聪明的,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1、按课文内容把第一自然段补充完整。(1 分)2、按课文内容填空。(4 分)匆匆是一篇 (体裁),作者是现代作家 。文章紧紧围绕“”二字,细腻地刻画了 。表达了作者对 的 和 。揭示了日子 的特点。2、用“”画出第二自然段中的一个比喻句,并指出分别把什么比作什么。(3 分)3、仿写句子。(3 分)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5、“我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了”的原因是什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 分)6、“我赤裸裸来到这世界,转眼间也将赤裸裸的回去罢?”你怎么理解两个“赤裸裸”?(2 分)7、请写出两句珍惜时间的名句。(2 分)(二)阅读家庭知识赛,回答问题。(17 分)吃过晚饭,我和爸爸朝沙发上一靠,悠闲地打着饱嗝,妈妈像往常一样在收拾着碗筷。不知怎么,妈妈也“罢工”了,嘴里唠叨着:“瞧,一个比一个懒,吃了饭什么事也不做,你俩心里有没有这个家?”“有,当然有!”我和爸爸异口同声地回答道,闭目养神的姿势可没变。妈妈干坐了一会儿,无奈地叹了一口气,又去做家务了。妈妈干完所有的家务,笑着说:“你俩说心里有这个家,那咱们稿个家庭知识竞赛,检验一下你们是不是合格的家庭成员!”我和爸爸爽快地答应了。“答对了加 10 分,答错了扣 10 分,思考及回答不能超过 15 秒。”主持人妈妈宣布完比赛规则,便开始提问了:“我们家的洗衣粉是什么牌子?”我一听,愣住了,哪有这样的知识问答?我飞快地思考着:“一枝花?花王?白猫?”时间快到了,我真后悔平时不帮妈妈洗衣服,否则也不至于连家里用什么牌子的洗衣粉也不知道。突然,我记起一句广告词,好像说什么“雕牌洗衣粉,全国销量第一”。我当机立断 大声说 雕牌 我的话音刚落妈妈就拍着手说 答对了 加 10 分 爸爸也乐得直拍手 竞赛很快结束了,我和爸爸的成绩分别是负 20 分和负 70 分,我们真是个不合格的家庭成员啊。我满面愧色地望着整日忙碌的妈妈,心里明白了今后该怎么做。1、查字典,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解释。(4 分)注音 答应()饱嗝 ()解释 异口同声:满面愧色 :2、给第四自然段缺标点的地方加上标点。(4 分)3、从短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3 分)清闲()痛快()念叨()4、用“”划出第四自然段中的一句反问句并在下面改为陈述句。(2 分)5、文中的一个省略号表示什么?(1 分)_ 6、请联系上下文,说说作者心里明白了今后该怎样做?(3 分)四、习作。30%1、题目一:我的理想 理想,是飞向蓝天的翅膀;理想,是扬帆航的小船每个人心中都有理想,有的人想当一名灵魂的工程师老师,有的人想成为一名身穿绿军装保家卫国的战士,有的人想成为遨游太空的宇航员你的理想是什么呢?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理想?你将怎样实现你的理想?请提笔写下来吧。2、题目:第一次 人的一生要经历无数的“第一次”,第一次做饭,第一次独自出门远游,第一次带孩子你印象最深的“第一次”是什么呢?先把题目补充完整再写下来。注意:以上两个习作题目,任选一个进行习作。要求书写认真工整字,表达清楚,字数数不少于 400字。评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