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四单元第2课时读写100以内的数人教版.pdf
-
资源ID:73552346
资源大小:148.59KB
全文页数:2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11.9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四单元第2课时读写100以内的数人教版.pdf
第 2 课时 读写 100 以内的数 【教学内容】教材第 3637 页。【教学目标】1利用计数器初步理解个位、十位上的数所表示的意义;激发学生主动探索的欲望。2在理解数位意义的基础上,正确读、写 100 以内的数。3经历读、写 100 以内数的过程,加深对数位意义的理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陶冶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操。4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与实际生活相联系,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教学重点】会读、写 100 以内的数。【教学难点】理解数位的含义。一、情境导入 1结合“11”“20”这两个数复习 20 以内数的读、写。2教师谈话:上学期我们借助小棒,计数器认识了 20 以内的数,上节课我们认识了100 以内数的组成,今天这节课我们来学习 100 以内数的读写。(板书课题)二、探究新知(一)新课教学 1出示情境图。(1)在 100 以内数的认识中,我们已经学会了数数。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些纽扣(出示纽扣图,教材第 36 页)有黄色的、绿色的和红色的。看看,这三种颜色的纽扣分别有多少粒呢?(2)教师随着学生的发言适时板书:黄色纽扣:四十粒 绿色纽扣:二十七粒 红色纽扣:三十三粒 2提出问题。刚才在“数”的过程中,得到了“四十、二十七、三十三”这三个数。这些数都比 20大,又都是 100 以内的数,它们又该怎样读,怎样写呢?3教学两位数的读写。(1)以前我们能用小棒,还能在计数器上表示 20 以内的数。现在同学们能用小棒、计数器来表示这些数吗?(2)教学“四十”的读、写。学生先用小棒摆一摆,然后在计数器上表示出“四十”。(在学生汇报过程中,教师强调为什么在十位上要拨四颗珠子)教学“四十”的写法:先在十位上写 4,表示 4 个十,然后在个位写 0。教学“四十”的读法:因为有 4 个十,所以读作“四十”。拓展:如果有五捆小棒,怎样在计数器上表示出来呢?这个数又该怎样写、怎样读呢?小结:有“几个十”就要用几捆小棒来表示,在计数器的十位上就要拨几颗珠子,写数的时候,有几个十就要先在十位上写几,再在个位上写 0。(3)教学“二十七”的读、写。“二十七”这个数又该怎样用小棒表示呢?教师随学生的发言适时出示小棒图。学生在计数器上表示出“二十七”。教学“二十七”的写法:先在十位上写“2”,表示 2 个十,再在个位上写“7”,表示7 个一。教学“二十七”的读法。(强调读的时候,同样是先从十位读起)(4)教学“三十三”的读写。借助课件演示将“三十三”用小棒表示,并在计数器上表示出来。教学“三十三”的写法。思考:两个“3”的意思一样吗?同桌的同学互相议一议。讲述:看来同样都是数字“3”,放在不同的数位上表示的意思就不一样,十位上的“3”表示 3 个十,个位上的“3”表示 3 个一。教学“三十三”的读法。4认识“百位”,教学“一百”的读写。(1)这些纽扣一共有多少粒?(教师随学生发言适时板书,共一百粒)(2)用小棒表示“1 个百”。(3)结合计数器认识“百位”,并在计数器上表示“1 个百”。(4)教学“一百”的读、写。(二)归纳 100 以内数的读、写方法。不论读数或写数,都要从高位开始。三、巩固练习 1教材第 37 页“做一做”的第 1、2 题。2教材第 39 页第 7 题。3教材第 39 页第 5 题。4教材第 39 页第 8 题。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还有什么新的发现?说给你的朋友听一听。【板书设计】读写 100 以内的数 四十写作:40 二十七写作:27 三十三写作:33 从右边起第三位是百位。【教后思考】这节课在学生学会了 100 以内数的组成的基础上学习读数和写数,根据以前学习的 20以内数的读写法来读,写较大的数。主要是利用计数器通过指导学生操作学具,在计数器上拨珠子、读数激发学生兴趣,加深了对不同数位上的数所表示的意义的理解,启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试写。使学生了解数位表,和读写数都从高位起的方法。并且通过拨珠子,理解了不同数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不同。学生很轻松掌握这一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