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下学期第四次月考试题(汉文班,含解析).doc
-
资源ID:735526
资源大小:106.08KB
全文页数:37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高二语文下学期第四次月考试题(汉文班,含解析).doc
1 / 37【2019【2019 最新最新】精选高二语文下学期第四次月考试题(汉文精选高二语文下学期第四次月考试题(汉文班,含解析)班,含解析)高二汉文班语文试卷高二汉文班语文试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唐人古体古体诗,亦名古诗、古风或往体诗,指的是产生于唐以前并和唐代新出现的近体诗(又今体诗)相对的一种诗体。它的特点是格律限制不太严格,篇幅可长可短,押韵比较自由灵活,不必拘守对偶、声律,有四言、五言、七言、杂言等多种形式。不过唐人的古体以五言、七言为主,杂言也多以七言为主体。五七言古诗自汉魏以来已经有了悠久的传统,至唐代又发生了新变。唐代社会生活领域的扩展和人的思想感情的复杂化,要求诗歌作品在表现范围上有较大的开拓,加上篇幅短小、格律严整的近体诗走向定型化,更促使这种少受时空限制的古诗朝着发挥自己特长的道路迈进。一般说来,较之汉魏六朝诗歌大多局限于比较单纯的抒情写景,唐人的古诗则趋向笔力驰骋、气象峥嵘、边幅开阔、语言明畅,不仅抒写波澜起伏的情感心理活动,还直接叙述事件,刻画人物,铺排场景,生发议论,使诗歌表情达意的功能得到空前的发挥。唐代诗人中也有接近于汉魏古诗含蓄淳厚作风的,如王、孟、韦、柳,但较为少见,不构成唐人古诗的主流。另外,在音节上,2 / 37唐代古诗受今体诗的影响,或则吸取声律的和谐与对仗的工整,或则有意走上反律化的途径,皆不同于晋、宋以前诗歌韵调的纯任自然。所以明代格调论者以唐人古诗为汉魏以来古诗的“变体” ,并不算错。只是他们从伸正黜变、荣古虐今的传统观念出发,贬抑唐人古诗的成就,甚至宣言“唐无五言古诗” (李攀龙唐选诗序 ) ,那就太过分了。清王士禛古诗选在五言古诗部分选了一百多位汉魏六朝作家的作品,于唐人只取陈于昂、张九龄、李白、韦应物、柳宗元五家,还说是“四唐古诗之望,可以略睹焉” (古诗选·五言诗凡例 ) ,显示出同一偏见。倒是明末许学夷在诗源辩体中强调指出“唐人五古自有唐体” ,它以敷陈充畅为特色,不能拿汉魏古诗委婉含蓄的作风来硬加绳尺,可谓通达之见。至于同属唐人古体,五言和七言又有所差别,这个问题比较微妙,须细心体察。我们看五七言的区分,虽只在每句相差两个字上,但造成的节奏感和韵调感却很不一样。五言字少,念起来有一种安详舒缓的气度,近乎平时的语调;七言音促,上口时会给人以发扬蹈厉的感觉,类似于朗诵或歌唱表演的声腔。试读“杜陵有布衣,老大意转拙,许身一何愚,窃比稷与契” (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 ,或者像“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杜甫石壕吏 )这样的句子,无论叙事还是抒情,口气何等自然平实,不带任何拖腔。但如“少陵野老吞声哭,春日潜行曲江曲。江头宫殿锁千门,细柳新蒲为谁绿” (杜甫哀江头 ) ,以至于“中兴诸将收山东,捷书夜报清昼同。河广传闻一苇过,胡危命3 / 37在破竹中” (杜甫洗兵马 ) ,则不管是悲慨还是喜颂,是仄脚还是平收,念起来都有一种异乎寻常说话的调门。抑扬抗坠,铿锵成韵。我国古代传统上有诵诗和歌诗的区分,西洋歌剧音乐亦有宣叙调与咏叹调的歧异,五言和七言在调式上的分别大抵类此。这就是为什么五七言古诗尽管都起源于民歌,而五言诗在东汉中叶以后即日渐脱离音乐,取得独立的发展,七言诗却长时期停留在乐府歌行体的范围内,直到唐代还常以七言短章合乐歌唱的缘故。(节选自陈伯海唐诗学引论 ,有删改)1. 关于古体诗,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古体诗产生于唐代以前,在唐出现篇幅短小、格律严整、生命力更强的近体诗后,逐渐走向衰微。B. 五七言古体至唐而新变,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唐人古体虽名为“古体” ,其实已与以往古风不同。C. 古体诗在形式上有四言、五言、七言、杂言等多种;唐人古体以五言、七言为主,更似绝句律诗。D. 古体诗的格律限制并不严格,因而形成了篇幅可长可短,押韵自由灵活,不必拘守对偶与声律的特点。2. 下列关于“汉魏古诗”和“唐人古诗”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A. 唐人古诗有的在今体诗的影响下表现为声律和谐与对仗工整,有的继承汉魏古诗有意“反律化” 。B. 就含蓄淳厚的作风而言,汉魏古诗略胜一筹;就表情达意的功能4 / 37而论,唐人古诗则更具优势。C. 汉魏古诗大多局限于比较单纯的抒情写景,在作品表现范围上,不像唐人所作古诗那样开阔。D. 两者各具特色,由汉魏古诗到唐人古诗,是变化,是拓展;一味地贬抑唐人古诗,失之偏颇。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清王士禛对唐人五言古诗只认可五家,足见其偏见;明许学夷明察唐人五古特色,其观点可谓通达。B. 本文第三段采用了对比论证的方法,明确了唐人古体中的五言和七言在节奏感和韵律感方面的不同。C. 白居易琵琶行中的“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 ,抒情悲慨,读来抑扬抗坠,铿锵成韵。D. 本文引用的语句分为诗论和诗句两类,其作用是帮助读者准确把握不同时代古体诗形式和内容的异同。【答案】1. B 2. A 3. D【解析】【1 题详解】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关于古体诗,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 ,这是考查学生对文本重要概念的理解和概括能力。理解概念类题目答题时要注意分清概念的内涵和外延,错误设置一般为答非所问、混淆范围,强拉因果、曲解文意,偷换概念、无中生有等,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答题时首先阅读题5 / 37干,在文中找到题干对应的区位,然后仔细分析,本题前三个选项的信息主要集中在文本第一段。A 项, “逐渐走向衰微”错误,文章第二段说的是“更促使这种少受时空限制的古诗朝着发挥自己特长的道路迈进” ,故“逐渐走向衰微”属于无中生有。C 项, “更似绝句律诗”错误,于文无据。文章第一段只是说“不过唐人的古体以五言、七言为主,杂言也多以七言为主体” 。D 项, “古体诗的格律限制并不严格,因而形成了篇幅可长可短,押韵自由灵活,不必拘守对偶与声律的特点”错误,因果关系不当。原文中各特点之间是并列关系,不存在因果联系,故选 B 项。【2 题详解】试题分析:题干要求选出“下列关于汉魏古诗和唐人古诗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这是考查学生对文中重要概念的理解和分析能力。A 项, “有的继承汉魏古诗有意反律化 ”错误,文章第二段说的是“另外,在音节上,唐代古诗受今体诗的影响,或则吸取声律的和谐与对仗的工整,或则有意走上反律化的途径,皆不同于晋、宋以前诗歌韵调的纯任自然” ,文中说的是“或则有意走上反律化的途径” ,选项变成“有的继承汉魏古诗有意反律化 ” ,这是无中生有,且更无“继承”的说法。【3 题详解】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解答理解和分析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对词语的解说要抓住本质,将解释的含意6 / 37放在被解释的词语处,看上下文是否连贯、恰当;寻求称代词与称代内容的联系,将称代的内容代入原文理解,联系全文的倾向性,检查该解释是否与全文保持一致。D 项, “其作用是帮助读者准确把握不同时代古体诗形式和内容的异同”错误,从文中来看,引用的诗论部分,有的是为了说明古人对唐代的古诗有偏见。【点睛】做选择题,基本方法是排除法。但还要用好“比对法” 。就是把选项内容与原文有关内容认真、仔细地比较、对照,不符合原文意思的,就是错误项,反之则为正确项。那么,要比对哪些内容呢?比对词语,命题者在设置选项时对原句作了改装、重组,即主要采取了“删”(删除原文的状语、定语、补语,改变原意)、 “漏”(只强调问题的一个方面,有意漏掉重要信息,断章取义)、 “改”(改换词语,曲解文意)、 “凑”(胡乱拼凑、东拉西扯、无中生有、随意组合信息)等方式设误。要看看选项在对原句改造过程中,删去了哪些词,改了哪些词,添了哪些词,它们是否与原文意思一致。一般而言,选项中的下面这些词语最值得我们优先比对:指代词(如“它” “其”等),比对它是否有偷换概念之嫌;范围词(如“都”“所有” “人人”等),看它是否有任意扩大或缩小外延现象;程度词、时间词(如“或许” “大概” “必定” “可能” “似乎” “已经” “将来”等),看它是否混淆偶然与必然、已然与未然,说法绝对等。比对关系,(句间、分句间的逻辑关系),看这种关系是否符合原文意思,是否合理。比对句间关系,则要求考生不只是单纯地筛选信息,更应在筛选的基础上关注信息间的联系。因此,比对分句间的逻辑7 / 37关系是比对的重点内容。比对关系分两步:第一步,逐项审查每一个选项有几个分句(包括句子),分句与分句之间是什么关系(重点抓关联词),一般的有因果、条件、假设、目的等关系,但以因果关系居多。第二步,比对每一分句的意义在原文是否有依据,分句与分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在原文中是否有依据。尤其看因果关系,是否有强加、倒置不当。比对依据和结论,看推断是否成立。推断题选项的表述,有的是完整的推断形式,原因结果或条件结论同时出现;有的只是一个判断句。对完整推断形式的表述,一看所述原因或条件文中是否有依据,二看所述结果(结论)文中是否有依据,三看原因或条件与结果或结论之间是否有合理的逻辑关系。对只是一个判断句的表述,一看文中是否提供了现成的结论,二看结论(既然是推断想象, “这个结论”文中往往没有提供)是否符合客观事实与逻辑事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后母的三巴掌从 6 岁至今,跟后母一起生活了 30 年,烙在我骨血里磨不掉的是后母印在我屁股上的三巴掌。第一巴掌是我 8 岁那年夏天,我同伙伴从卖甜瓜的老头儿筐里偷了一只甜瓜,跑回家躲在街门后头吃。“哪来的?”后母看出不对劲儿了。“偷的。 ”我还觉得挺得意,挺能耐。“啪!”后母二话没说,把我拽过去照准屁股就是一巴掌,又响8 / 37又干脆。疼得我腿肚儿直转筋,咧开嘴半天没哭出音来。“做贼!与老鼠一个祖宗!恨死人!把瓜扔了!不许吃!给,给老头儿送钱去!”后母那严酷的表情是我从没见过的,我怕极了,不敢哭,接过两毛钱扔了瓜咧着嘴给卖瓜的送钱去。从此,别人多稀罕的东西都没动过我的心。第二巴掌是我 10 岁那年。要过年了,父亲交给后母一沓钱说:“准备过年,再给二小买几袋奶粉,别光喝炒面糊糊了。 ”二小是我刚出生的弟弟,后母没奶水,老喂他炒面糊糊。我看见后母将钱压在席底下。“阿巧” ,前邻居二奶奶一大清早叫开我家门,喘着粗气在院子里跟后母说话, “章媳妇要生孩子生不出来得送医院,你手头有钱不?”“有。 ”我听见后母只说了一个字便往屋里跑。我赶紧把席底下的钱换了地方。“嗯?”后母揭开席一怔。 “兴许是他爹又换了地方了,你先送人上医院,我去找他爹,随后给你送去,200 块整。 ”二奶奶小跑走了。我神秘兮兮地把钱给后母看:“过年呢,不借给她。 ”后母二话没说,一把把我从被窝里薅出来,照准屁股“啪”就是一巴掌,疼得我直蹦高,她却夺过钱跑出去了。“小孩子家家的,不学理性,谁还能没个病灾的,等自己陷在坑9 / 37里就找不着道儿了。后母回来后并不哄我,还瞪着眼训我。父亲知道了,说“该把屁股打碎” 。从此, “帮”字在我的理解里有了深刻而特殊的含义。第三巴掌是我 14 岁那年。我考上了县里的重点初中,但吃住自理家里负担不了。“我不上了,帮娘喂猪吧。借人求人多难。 ”我吃饭时说。后母二话没说,把我揪起来照准屁股“啪”就是一巴掌。疼得直钻心,但我没哭,因为我稍懂人事了,知道听后母巴掌后的教训才重要。“一指头年纪,还没见事就先低头!抬起来!不念书,大了能中屁用!我去求人借,还用你费心!再有这想法眼睛抠出来喂猪!”我哭了,不是因为屁股疼,而是在我理解后母一片心血之后感动得哭了。我在内心发誓:“等我会写文章时,一定先写后母。 ”4. 下列对文章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一项是A. 文章以“后母的三巴掌”为线索,表现了后母对“我”的无限的爱。B. 文章塑造人物时运用了多种描写方法,其中运用最多的是心理描写。C. “腿肚儿直转筋” “直蹦高” “直钻心”等词语描绘出“我”挨打后的痛苦感受,表明了后母给“我”的教训之深刻。D. 文中后母对“我”的教育方法虽然严厉,但“我”并没有埋怨她,10 / 37依然理解并感激她。5. 简要概括引出“后母的三巴掌”的三件事,以及三巴掌分别带给“我”的深刻教益。6. 简析文中“后母”的性格特征。【答案】4. B 5. 三件事:偷瓜。藏钱。不想念书。深刻教益: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帮助他人的含义。念书的重要性。 6. 爱子心切。教子严厉。爱憎分明,乐于助人,重视教育。【解析】【4 题详解】试题分析:题干是“下列对文章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一项是” 。本题考查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B 项,错在“其中运用最多的是心理描写” 。本文描写人物用的最多的是语言描写。【5 题详解】试题分析:题干是“简要概括引出后母的三巴掌的三件事,以及三巴掌分别带给“我”的深刻教益。 ”本题考查概括文章内容要点的能力。结合上下文,分析出后母打我的原因,然后谈教益即可。三件事分别是:“我”同伙伴从卖甜瓜的老头儿筐里偷了一只甜瓜这件事,后母说“做贼!与老鼠一个祖宗!恨死人!把瓜扔了!不许吃!给,给老头儿送钱去!后母那严酷的表情是我从没见过的,我怕极了,不敢哭,接过两毛钱扔了瓜咧着嘴给卖瓜的送钱去。11 / 37从此,别人多稀罕的东西都没动过我的心。 ”偷瓜这件事是要“我”记住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 “小孩子家家的,不学理性,谁还能没个病灾的,等自己陷在坑里就找不着道儿了。 ”因藏钱这件事后母打“我”是要“我”知道帮助他人的含义。 “一指头年纪,还没见事就先低头!抬起来!不念书,大了能中屁用!我去求人借,还用你费心!再有这想法眼睛抠出来喂猪!”所以“我”不想念书被后母打这件事是后母希望“我”能够记住念书的重要性。【6 题详解】试题分析:题干是“简析文中后母的性格特征。 ”这是考查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分析人物形象首先应结合着文中叙述性的语句,从身份、地位、修养、气质等总体上把握小说人物形象特点,要善于抓住作品对该人物的肖像、语言、行为动作、心理活动等方面的描写和作品中的有关叙述文字进行分析。结合后母对打我巴掌的情节来分析后母的性格特征即可。比如:文章以“后母的三巴掌”为线索,写了三件事:偷瓜、藏钱、不想念书。这三件事给“我”的深刻教益是: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帮助他人的含义;念书的重要性。表现了后母对“我”的无限的爱,教子严厉,爱憎分明,乐于助人,重视教育的高尚品格。文中后母对“我”的教育方法虽然严厉,但“我”并没有埋怨她,依然理解并感激她。点睛:首先,要分析人物的典型性格。典型人物的典型性如何体现呢?这就需要注意人物的共性和个性的统一,共性是指典型人物所代表的那一类人的共同性格。其次,借助故事情节分析人物形象。12 / 37情节是小说中用以表现主题或人物性格的一系列有组织的生活事件。我们需要从情节的发展中把握人物形象,因为情节是人物性格形成和发展的历史,在事件发展的过程中,才能显现出人物灵魂深处的东西来,离开了情节,就不知道人物怎样做事,也就无法分析人物性格特征。要了解人物性格,必须透过情节中发生的事情这种外在现象去剖析现象背后的本质。故事情节或是发展了人物性格,或是表现了人物性格。第三,分析矛盾冲突,把握人物性格特征。矛盾冲突是构成情节的基础,是展示人物性格的手段优秀的小说,总是充分地揭示社会生活本质的矛盾和斗争,在典型的矛盾冲突中展示人物的性格特征一般说来,矛盾冲突展开得越充分,人物性格也就越鲜明。第四,借助描写方法分析人物形象。第五,借助环境描写分析人物形象(分析环境描写,探究形成人物命运和性格的社会原因) 。第六,通过人物间的关系分析人物性格。第七,借助作者倾向分析人物形象(注意作者对人物的介绍和评价或联系小说主题分析) 。比如本题,可以抓住神父的表现来分析其特点。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什么清华北大,不如胆子大。 ”近日,某位名人在演讲中的一句话一下子又成了网络热点话题。话说得有些极端,但放在演讲的语境里,也并无不可,无非是劝说年轻人在创新创业过程中要有胆量,不必唯学历是举。但舆论纷纷中,难免有人对这番话进行歪解,有的甚至从中推演出了一个极13 / 37端的结论:读书无用。读了几年大学,还不如中学毕业就去做生意的同学,人家都有车有房了,自己却什么都没有的确,这些年来,大学教育的日益普及让大学生不再是“天之骄子” 。如果把“有用”等同于物质上的成功,老实说,想通过读书上大学来实现“挣大钱”的梦想,的确没那么简单。同时,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也给普通人创造了很多机会,即使没有大学学历,只要敢闯敢干,一路坚持下来也能有不小的斩获。但这是否说明,我们就不需要读书了?读大学,不仅在于学习知识,为将来的职业生涯储备“资本” ,还有其更高的价值:养成终生读书的习惯,培养训练自我学习的能力。大学教育教给学生的与其说是具体专业的学科知识,不如说是一种可以受益终生的素养。读书的“有用” ,就在于丰富个人素质的“无用”之用。大学所带来的宏阔视野、丰盈见识以及价值观的塑造,其“回报”未必能用量化的金钱体现。当然, “读书无用论”的回潮也值得社会反思:我们的社会,通过知识获得的上升通道是不是变得更狭窄了?但在这个越来越需要通过知识来创新发展的时代,我们无论如何都不能对读书丧失信心。(选自 2017 年 1 月 17 日人民日报 ,有删改)材料二:在 1 月 3 日晚上的直播中,两个 90 后网红姑娘原本只是在盘点近日收到的生日礼物,唯独对其中的书本不屑一顾,最后却演变成14 / 37为撕书直播,并表示读书没用,自己从来不读书,照样做老板开跑车,给自己打工的都是大学生。如今渐渐流传开的“读书无用论” ,一是源于不少辛辛苦苦读书的年轻人,进入社会后取得的经济效益还不如不怎么读书的人多;二是源于读书多年,进入社会后,大部分知识内容都忘记了。读书又有何用?对于这个问题,有个外国网友的回答很有意思:“当我年轻的时候,我吃下了许多的食物,它们中的大多数对我来说已经消失并忘记了,但我确定其中有一部分变成了我的骨血。我想,阅读也是一样的事情。 ”读书学知识,或许不能直接赚到钱,但是之所以还要学,并且不仅我们学,下一代还要学,是因为这些知识是正确的。所以,网红们读不读书真的不重要, “你”读不读书才重要。(选自 2017 年 1 月 4 日“红网” ,有删改)材料三:河南省××市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村庄薛屯村,从上个世纪80 年代开始,每年都会有三五名学生考上全国各地的大学。近些年,该村考上大学的学生数量成倍上升。截至目前,该村已经出了 200多名大学生,甚至一条街上竟然有多名博士生。读书无用论在不少农村贫困地区大有市场。让人惊诧的是,却有极个别的农村走出了成百上千名大学生,成为远近闻名的“高考名村” 。15 / 37这就引出了一个问题,就是这些村子为何能够如此重视教育?有何经验可供其他地区借鉴?这些“高考名村”的村民并非毫无缘由地对教育“情有独钟” 。有两点需要引起注意:一是,这些“高考名村”在上世纪 80 年代初就出过几个大学生,他们成为“知识改变命运”的鲜活案例,促使后人争相效仿;再者,就是尽管贫穷,但这些地区的村民并没有外出打工,而是过着简单的生活,全力供孩子读书,并时常向他们灌输教育改变命运的思想。对教育的重视,形成了一种良性循环。要想彻底剔除读书无用论的土壤,需要教育部门在制度层面上,均衡城乡教育资源的分布,诸如在高校自主招生、校长推介制、名校联合招考等教育改革举措中,向农村考生重点倾斜,从而疏通贫寒子弟向上层流动的通道。这些“高考名村”所取得的经验,也在警示我们,要重塑贫困阶层对教育的信仰,既要树立和宣传正面典型人物,也要重点解决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选自 2016 年 3 月 1 日中国青年报 ,有删改)7. 下列对材料一和材料二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什么清华北大,不如胆子大。 ”材料一中“某位名人”在演讲中这样说,是激励年轻人在创新创业的过程中要有胆量。B. 大学教育能带给学生宏阔视野、丰盈见识以及价值观的塑造,大学教育的回报,不能完全用量化的金钱体现。C. 材料二中外国网友对“读书有何用”的回答巧妙地点出了读书的重要性,读过的书也许会忘记,但它们会变成我们生命的一部分。16 / 37D. 网红们读不读书不重要,因为作者认为他们不需要读书就可以成功,但是我们以及我们的下一代一定要读书。8. 下列对材料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A. 材料一以“某位名人”在演讲中的话作为引子,引出话题“读书无用论” ,然后对读书的“无用”和“有用”进行论述,最后指出我们不能对读书丧失信心。B. 材料二用两个 90 后网红姑娘在直播中撕书并表示读书没有用的事件引出话题,对她们的行为进行了强烈的批判。C. 材料三以农村地区出现“高考名村”这一事件引出讨论,认为这些地区对教育的重视形成了良性循环,有丰富的经验可供借鉴。D. 三则材料关注的都是“读书无用论”问题,都分析了“读书无用论”出现的原因,并强调了读书的有用性。E. 三则材料来源不同,有报纸,有门户网站,但都针对“读书无用论”流行的现实进行报道,议论性较强。9. 如何扭转“读书无用论”的观念?请结合以上三则材料谈谈你的看法。【答案】7. D 8. BD 9. 宣传“读书有用论” ,使人们正确认识读书的价值,明确读书不仅能学到正确的知识,还能提升个人能力、丰富个人素质、开阔视野等。拓宽通过知识获得的上升通道,使有知识者有施展才华、获得收益的舞台。均衡城乡教育资源的分配,重塑贫困阶层对教育的信仰。17 / 37【解析】【7 题详解】试题分析:对于此类题目,应先审题,把握如下几点,一是选择“正确”还是“不正确”的,二是选择“一项”或是“两项” ;然后浏览选项,到文中圈出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比对。比如本题中,“下列对材料一和材料二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D 项,“因为作者认为他们不需要读书就可以成功”于文无据。【8 题详解】试题分析:题干问“下列对材料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 ,要求选出的是“不正确的” “两项” 。B 项, “对她们的行为进行了强烈的批判”错误,材料二开头对这件事进行的是客观叙述,只是结尾的“网红们读不读书真的不重要”有轻微的否定色彩。D 项, “都分析了读书无用论出现的原因,并强调了读书的有用性”错误,材料三并没有分析原因,也没有强调有用性。点睛:实用类文本阅读选择类的题目,主要集中对材料中的观点、材料中的论据、材料中相关内容的分析概括等。像这种题目,考生应先认真审题,并认真阅读各个选项内容;然后到材料中找到与选项有关联的文字,看一看材料中的信息与选项是否一致;最后根据材料内容进行比照判断即可。【9 题详解】试题分析:题干问“如何扭转读书无用论的观念” ,要求结合以上三则材料谈谈你的看法。这是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对文18 / 37本内容的筛选和概括。作答时先从材料中筛选相关信息,如材料一“读大学,不仅在于学习知识,为将来的职业生涯储备资本 ,还有其更高的价值:养成终生读书的习惯,培养训练自我学习的能力。大学教育教给学生的与其说是具体专业的学科知识,不如说是一种可以受益终生的素养。读书的有用 ,就在于丰富个人素质的无用之用。大学所带来的宏阔视野、丰盈见识以及价值观的塑造,其回报未必能用量化的金钱体现。 ”即:宣传“读书有用论” 。材料二“如今渐渐流传开的读书无用论 ,一是源于不少辛辛苦苦读书的年轻人,进入社会后取得的经济效益还不如不怎么读书的人多。 ” “读书学知识,或许不能直接赚到钱,但是之所以还要学,并且不仅我们学,下一代还要学,是因为这些知识是正确的。 ”材料三“要想彻底剔除读书无用论的土壤,需要教育部门在制度层面上,均衡城乡教育资源的分布,诸如在高校自主招生、校长推介制、名校联合招考等教育改革举措中,向农村考生重点倾斜,从而疏通贫寒子弟向上层流动的通道。 ” “要重塑贫困阶层对教育的信仰,既要树立和宣传正面典型人物,也要重点解决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 ”然后将这些筛选好的信息进行整合,根据我们自己的看法分点组织答案。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各题。许将字冲元,福州闽人。举进士第一。神宗召对,除集贤校理、同知礼院,编修中书条例。初选人调拟先南曹次考功综核无法吏得缘文为奸选者又不得诉长吏将奏罢南曹辟公舍以待来诉者士无留难。19 / 37契丹以兵二十万压代州境,遣使请代地,岁聘之使不敢行,以命将。将入对曰:“臣备位侍从,朝廷大议不容不知。万一北人言及代州事,不有以折之,则伤国体。 ”遂命将诣枢密院阅文书。及至北境,居人跨屋栋聚观,曰:“看南朝状元。 ”及肄射,将先破的。契丹使萧禧馆客,禧果以代州为问,将随问随答。禧又曰:“界渠未定,顾和好体重,吾且往大国分画矣。 ”将曰:“此事,申饬边臣岂不可,何以使为?”禧惭不能对。归报,神宗善之。明年,知秦州,又改郓州。上元张灯,吏籍为盗者系狱,将曰:“是绝其自新之路也。 ”悉纵遣之,自是民无一人犯法,三圄皆空。父老叹曰:“自王沂公后五十六年,始再见狱空耳。 ”郓俗士子喜聚肆以谤官政,将虽弗禁,其俗自息。召为兵部侍郎。上疏言:“治兵有制,名虽不同,从而横之,方而圆之,使万众尤一人。 ”及西方用兵,神宗遣近侍问兵马之数,将立具上之;明日,访枢臣,不能对也。绍圣初,入为吏部尚书,章惇为相,与蔡卞同肆罗织,贬谪元祐诸臣,奏发司马光墓。哲宗以问将,对曰:“发人之墓,非盛德事。”知颖昌府,移大名,在大名六年,数告老,召为佑神观使。政和初,卒,年七十五。赠开府仪同三司,谥曰文定。(节选自宋史·许将传)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初/选人调拟/先南曹/次考功/综核无法/吏得缘文为奸选者/又不20 / 37得诉长吏/将奏罢南曹/辟公舍以待来诉者/士无留难B. 初选人调拟/先南曹/次考功/综核无法/吏得缘文为奸选者/又不得诉长吏/将奏罢南曹/辟公舍以待来诉者/士无留难C. 初选人调拟/先南曹/次考功/综核无法/吏得缘文为奸/选者又不得诉长吏/将奏罢南曹/辟公舍以待来诉者/士无留难D. 初/选人调拟/先南曹/次考功/综核无法/吏得缘文为奸/选者又不得诉长吏/将奏罢南曹/辟公舍以待来诉者/士无留难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状元是我国古代科举制度中的一种称号,指在最高级别的殿试中获得第一名的人。B. 上元是我国传统节日,即农历正月十五日元宵节,是春节后第一个重要节日。C. 近侍是指接近并随侍帝王左右的人,他们不仅职位很高,对帝王影响也很大。D. 告老本指古代社会官员因年老辞去职务,有时也是官员因故辞职的一种借口。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许将初至北境,尽灭契丹威风。他入仕不久,取代岁聘使前往代州,契丹想要宋朝割让代州,蓄意挑衅。他坚决予以反击,使对方未占得便宜而返回。B. 许将善于治理,境内牢狱皆空。他在郓州任上,因治理得法,当地没有犯法之人。当地士人爱好议论官政,他未加禁止,而是宽松21 / 37应对,此俗自然止息。C. 许将任职兵部,熟悉兵部事务。他担任兵部侍郎时上疏提出,治兵之道在于灵活用兵,才能做到万众犹如一人。神宗问及兵马之数,他也能做出回答。D. 许将秉持公正,反对无德之举。其时司马光已去世,却受到朝廷权臣的不公平对待,当皇上征询许将对此事的意见时,他回答说这一做法是不道德的。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将曰:“此事,申饬边臣岂不可,何以使为?”禧惭不能对。(2)章惇为相,与蔡卞同肆罗织,贬谪元祐诸臣,奏发司马光墓。【答案】10. D 11. C 12. A 13. (1)许将说:“这件事情,命令守边的大臣去做难道还不行吗?为什么还要出使呢?”萧禧羞愧不能回答。(2)章惇任宰相,与蔡卞一起大肆搜罗编造罪名,贬谪元祐诸臣,上奏皇帝开掘司马光的坟墓。【解析】【10 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是文言断句的题目,解答时注意一些常见的标志性的虚词,注意结构的对称,这是基础,还要注意一个事件不要强行断开,不然句子就会支离破碎,相反两个事件句子再短,也要断开。选择题答题时还要注意选项的对比,然后结合文意进行分析。此题注意“初”表时间,单独断开, “选者”作后句的主语,在前面断开。22 / 37原句的大意“当初,选拔调动人才,先要经过南曹,接着是考功,综合考査没有法度,官吏得以改动,选人不能向上级官吏诉说。许将上奏罢免南曹。设公堂接待前来上诉的人,士人没有无理阻止,故意刁难” 。根据句意可正确断句。【11 题详解】试题分析: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宫殿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这类题目一般错误都比较明显,如此题 C 项“他们不仅职位很高”错误, “近侍”职位并不高。故选 C。【12 题详解】试题分析:A 项“使对方未占得便宜而返回”错误,原文没有这一信息。应该是“契丹想要宋朝割让代州,蓄意挑衅,许将取代岁聘使前往代州” 。点睛: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题目是文言文必考的题目,错误选项的设置多以人物、事件、时间、地点的错位为重点,有时会在一些词语的翻译上命题,因对词语翻译错误而出现误判,有时还涉及到文章写作手法的分析。内容的角度答题时注意分析选项涉及到的上下文,注意核实这些情节,手法上注意手法是否正确,效果分析是否合理。如此题选项 A“使对方未占得便宜而返回”错误,原文没有这一信息,事件错误。【13 题详解】23 / 37试题分析:文言翻译是文言文考的必考的内容,翻译注意直译,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这样才能做到不丢分。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如此题中的“申饬” ,应译为“指示” ;“岂” ,应译为“难道” ;“对” ,可译为“回答” ;“为” ,应译为“担任” ;“同肆” ,应译为“一起肆意” ;“罗织” ,应译为“编造、构陷” ;“发”应译为“开挖” 。同时注意一些特殊的文言现象,如词类的活用和特殊句式和固定句式的翻译,如(1)中的“何以为”的翻译。还要注意翻译完之后一定要注意对句子进行必要的整理,使句意通顺。参考译文:许将字冲元,是福州闽县人。考中进士第一。神宗召他入对,任集贤校理、同知礼院,编修中书条例。当初,选拔调动人才,先要经过南曹,接着是考功,综合考查没有法度,官吏得以改动,选人不能向上级官吏诉说。许将上奏罢免南曹。设公堂接待前来上诉的人,士人没有无理阻止,故意刁难。契丹以二十万的兵力逼近代州,派遣使者要求代州的土地,每年宋方的使者不敢去,就任命许将去。许将入朝对答说:“我在侍从的职位,朝廷的重要决定不能不知道。万一契丹谈到代州的事情,不对他们驳斥,就会伤害国家大体。 ”于是命令许将到枢密院查阅文书。等到了契丹境内,当地住的人骑在房梁上聚众观看,说道:“看看南朝的状元。 ”等到练习射箭,许将先射中。契丹派萧禧作陪客,萧禧果然拿代州来提问,许将随问随24 / 37答。萧禧又说:“界线没有定下来,以和好为重,我将到贵国去进行划分。 ”许将说:“这件事情,命令守边的大臣去做还不行吗?为何还要出使呢?”萧禧羞愧不能回答。回来报告,神宗称赞他,第二年,担任秦州知州,又改任郓州知州。元宵节点灯,官吏登记那些偷盗的人把他们关入狱中,许将说:“这就断绝了他们改过自新的路了。 ”都把他们释放,从此百姓没有一个人犯法,很多监狱都空了。父老感叹道:“从王沂公之后五十六年,又看到监狱空了。 ”郓州的俗人士子喜欢聚集诽谤官方,许将虽然没有禁止,但他们的风俗自动改变。征召担任兵部侍郎。上疏说:“治理军队有规章,名称虽然不同,或纵或横,或方或圆,让万众像一人一样。 ”对夏用兵时,神宗派侍从向他询问兵马的数量,许将立即详细奏报;第二天,询问枢密大臣,却回答不上来。绍圣初年,入朝任吏部尚书。章惇任宰相,和蔡卞一同大肆罗织罪名,贬谪元祐时的大臣,上奏挖司马光的墓。哲宗拿这件事问许将,许将回答说:“挖别人的墓,不是高尚品德的人所做的事。 ”担任颍昌府知府,又调任到大名府,在大名府六年,多次告老还乡,被召为佑神观使。政和初年,去世,年七十五岁。赠开府仪同三司,谥号文定。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小题。书 愤(其二)陆游镜里流年两鬓残,寸心自许尚如丹。衰迟罢试戎衣窄,悲愤犹争宝剑寒。25 / 37远戍十年临的博,壮图万里战皋兰。关河自古无穷事,谁料如今袖手看。注:本诗写于 1197 年,作者时年七十三,已退居山阴(今浙江绍兴)老家多年。的博:地名,在今四川省。皋兰:县名,在今甘肃省。14.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 诗的三四句写当下自己虽迟暮衰弱,不胜戎衣,但悲愤存胸,宝剑在握,还是愿为国拼尽全力。B. 诗的五六句为实写,诗人回忆当年之事:那时,他一腔热血,满怀激情,为了收回失地,远戍的博,鏖战皋兰。C. 本诗题为书愤 ,诗中虽无“愤”字,愤却贯穿始终:从当年的壮志凌云到现在只能袖手旁观,都表现了诗人内心的悲痛苍凉。D. 全诗共分为两层,前六句回顾往事,表现青壮年时期的抗敌豪情和战斗经历,后两句写不被重用的悲愤和壮心不死的感情。E. 全诗笔力雄健,气壮山河,充分地显示了陆游对国家、民族的每饭不忘、终生难释的深厚情意。15. 这首诗是如何通过对比来表达情感的?请简要赏析。【答案】14. BD 15. 前两联通过身心对比来表现诗人的奋争之情。诗人两鬓苍苍,衰老发胖,但内心依旧赤热,迟暮之态与未老雄心形成对比,悲愤中流露出奋争的情怀。 后两联通过今昔对比来表现诗人的悲愤之情,诗人回想壮年豪迈的战斗经历,慨叹如今关河未安却只能袖手旁观,在今昔对比中表达出内心的悲愤。26 / 37【解析】【14 题详解】试题分析:题干要求选出“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 ,这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学生对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本题考查对诗句的理解,采用了客观选择题的形式,各选项内容涉及了对诗歌的手法、形象、主题的鉴赏,考生解答时首先要注意了解作者身世经历及本诗词的写作背景,逐句翻译诗句,然后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得出答案。B 项, “诗的五六句为实写”错误,应为虚写,选项已经说了“诗人回忆当年之事” 。D 项, “前六句回顾往事”错误, “镜里流年两鬓残,寸心自许尚如丹” “衰迟罢试戎衣窄,悲愤犹争宝剑寒” ,这四句应是写现实;“远戍十年临的博,壮图万里战皋兰” ,这应是回顾往事。【15 题详解】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这首诗是如何通过对比来表达情感的?请简要赏析” ,这是考查抒情的方式。题干已经明确指出“对比” ,故考生应找到“对比”的双方,然后进行分析。 “镜里流年两鬓残” ,对镜照容,已是两鬓苍苍, “寸心自许尚如丹” ,但是年华虽逝,而自己的壮心依然炽热,不减当年;“衰迟罢试戎衣窄” ,自己迟暮衰弱,不胜戎衣, “悲愤犹争宝剑寒” ,悲愤存胸,宝剑在握,寒光闪烁,还是想拼一拼的。这两联把诗人的迟暮之态和壮志之心进行对27 / 37比。 “远戍十年临的博,壮图万里战皋兰” ,诗人想起了当年之事,那时,他一腔热血,满怀激情,为了收回失地,远戍的博,鏖战皋兰;“关河自古无穷事,谁料如今袖手看” ,时光流逝,那自古以来的关河无穷之事,在种植身上终于无法实现。当年是壮志凌云,岂料到今日成了一个袖手旁观之人。这是把今昔进行对比。其心情之悲痛苍凉,溢于字里行间。16.16.不写出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1)_,两朝开济老臣心。(2)李白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最后发出“_,_”的感叹,表现自己绝不卑躬屈膝的